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詩的傳承 VS 詩人結社與詩  ◎  嘉仁
藝文訊息 2006-09-29 17:47:02
Bookmark and Share

詩的傳承

文:劉育龍

最近大概是托了詩歌朗誦比賽的熱潮的福,在短短的兩個月內,我曾幾度受邀到中學去演講,跟中學生分享自己在現代詩創作方面的一些心得。

通常在開始演講之前,我都會先做一個簡單的調查,列出幾個本地詩人(如呂育陶、陳大為、傅承得、游川、林健文)和外國詩人(如余光中、楊牧、鄭愁予、羅智成、夏宇、顧城、舒婷、北島)的名字,詢問學生是否聽過這些人的名字,或者是看過他們的詩作。通常得到的回應是只有寥寥幾個人舉手,當我再問誰有聽過周傑倫的《七里香》和林俊傑的《曹操》,他們便會精神一振,大部分都會舉起手來。

學生們在上述情況的兩極反應,在流行文化當道的現代社會是順理成章的現象。所謂的大眾文學化,概念雖好,在我們的左鄰右舍只知有湯告魯斯而不知普魯斯特是何方神聖的今天,畢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崇高理想;如果說反過來要求文學大眾化,那就得看要把下限或門檻劃在哪一個高度,毫無底線地一味往下大眾化,結果大概只是典當了文學,製造出粗糙庸俗的文字成品。

華人曾經被譽為「詩的民族」,以往的傳統家庭也曾奉「詩禮傳家」為圭臬。在現代社會,除非是家中有長輩或兄姐愛讀詩寫詩,一般的少年學子大概沒什麼可能與詩結緣,不過,如果他們有幸遇到一位詩人老師,那又另當別論。回想當年在中華執教的傅承得,以及在日新成立「魔鬼俱樂部」詩社和出版《向日葵》的陳強華,不是為文壇種下好一些文學種子嗎?

有鑒於此,推廣詩的文學教育有必要雙管齊下,除了在學生方面下功夫,也得同時在教師身上花心思,通過一連串的講座、文學營和培訓課程,讓那些有潛能卻無機緣跨進詩的殿堂的教師也對讀詩寫詩產生興趣,進而帶動他們所執教的學校的寫詩風氣,讓更多學生瞭解詩,愛上詩,將來他們也為人師表時,繼續把這份傳承詩的信念,散播給明日的青青子衿。

完稿於2006年7月22日

← 回上頁

頁數 : 1 · 2 · 3

[ 點閱次數:81105 ]

53 則回應

我想到艾略特講的:
『在某一個世代有很多人讀詩並不怎樣。
我們更在意每個世代裡頭都有那一小部分人正在讀。』

大意大概如此,當然我是憑印象把這句英文翻過來的。我把它寫在筆記本上,時時翻讀。
厭 [訪客] 2006-10-01 @ 16:52
都快世界末日了,大家還在談詩嗎?半老大提醒大家收衣服.
嘉仁 [會員] 2006-10-02 @ 01:02
週末沙龍要來個檢討會議了.第一個要檢討的是改錯名.
嘉仁 [會員] 2006-10-02 @ 23:12
業餘詩人聯誼會?
ZEN [訪客] 2006-10-03 @ 00:08
我想,沙龙既不是诗人自甘堕落的聚会,也不是各自怨天尤人的地方,我们是那种身体力行尝试在还有能力与小小理想的时候,用文字记录一些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没有去的人在书房里是永远也不能体会的。

只是刚好大家都写诗(或写过诗),在别人眼里就变成显眼的标签。

从来所有大众的东西都是由小众开始的。
像NIKE是从篮球运动开始才逐步进入其他运动;像SMS也是从小众人的喜爱变成大家不可缺少的工具;像电脑也是从小众的专业人士或军人特用工具转变成全世界人的工具。

要是所有的事情都以某些人的一番说话或论调为根据和诠释,我们永远也走不出“创新”的格局了。

传承是一种责任,我们只是都找不到一个适合大家相互沟通的真正桥梁(或工具)。

古人不能成功而寻找失败的理由,并不是我们今天迈向新世纪的推动力。
林健文 [訪客] 2006-10-03 @ 08:21
是吃吃喝喝四處遊樂團
jetstar [訪客] 2006-10-03 @ 13:44
健文,我們還是面對現實吧,誘惑越來越多,詩又不是新發明新科技,絕對不會由小眾而大眾的。除非那已不是詩。

再用用黃錦樹老朋友的直諒之言:─

我覺得育龍寫得太泛了,甚或可以說沒什麼個性。不過對(生活)專欄文章似不必苛求,作者寫得隨意讀者讀得適意似無不可,無需細思量。

藝婉過於偏激,自輕自賤、合理化墮落,叫人看得愕然。如果不是自覺不夠,那只能是吃喝多了變鈍──真是怎麼都想不到。“沙龍的詩人們”應該都很開心,以沙龍之名看了一些,想了一些寫了一些,吃了喝了很多。或許不能產生理論,不能思潮起伏,但聚在一起,事情便總會發生。

接下來又到玩樂時間,獻上打油詩一首,作者署名沙龍之友:

林金城是馬青仔
黃建華是馬青仔
方路是馬青仔
劉育龍是馬青仔
呂育陶是馬青仔
黃俊麟是馬青仔
林健文是馬青仔
張依蘋是馬青仔
曾翎龍是馬青仔
龔萬輝是馬青仔
楊嘉仁是馬青仔
翁婉君是馬青仔
……












劉藝婉是反對黨
翎龍 [訪客] 2006-10-04 @ 19:47
如果我是馬青仔,吃喝玩樂之余,講話要不要算數? 會不會被逼握手言和然後悶悶不樂?

我覺得馬青作為馬華青年寫作人的簡稱比較好,誰 可以跟負責規範的當局建議?
嘉仁 [會員] 2006-10-04 @ 22:55
如果馬華青年寫作人吃喝玩樂比政黨馬青多,大家 大可不必避嫌,就自稱馬青仔好了
嘉仁 [會員] 2006-10-04 @ 23:02
啊~~~~~~~
嘉仁,你这样不是进一步边缘化马青团吗? 人家现在已经有位子坐没声音出了。


延伸阅读:边缘化马华公会宣言
http://merdekareview.com/news.php?n=2652
建杰 [訪客] · http://kiankeat.blogsome.com/ 2006-10-05 @ 01:10
翎龍,我觉得那是格式,方式和时间的问题。只要所有的东西都走在一起了,就会产生变化和化学作用。
试想想收费电视也不是才有的东西,若ASTRO在八十年代崛起,你想它是不是已经倒闭了?
还有足球,FIFA已经成立了超过百年,可是为什么大概十年以前才开始红起来,让足球成为全球无可置疑的首要运动?
我还是觉得那是如何包装,布置,宣传,和标新立异的问题。
想想是不是我们所有人自己把诗给边缘化?是不是我们需要包装一个“诗星”来让诗成为所有人崇拜的对象,就像足球明星一样?
金钱就在大家的口袋里,能让人们消费在你的商品上才是本事。
林健文 [訪客] 2006-10-05 @ 08:29
我個人覺得並非「時間」(所有的東西都走在一起了,就會產生變化和化學作用)就能改變一切,也並非我們自己邊緣化了詩。藝術(文學作為藝術的一環)原本就不太可能被大眾所擁有,要讀懂一首詩或看懂一幅畫,牽涉了龐大的文化資本,而文化資本的累積,則仰賴漫長的時間耗費一定數量的經濟資本,藉助各式各樣的教育行動才能轉化之。但問題就在於,不同的「階級」無法平等的分配文化資本,因此在「藝術市場」上所能獲得的利潤(成就)就有所落差。

雖言「場域」是流動的(換言之,每個人都可以改變「命運」),但這裡頭又得依賴「教育的平等性」,是以,社會結構中一系列篩選程序,「藝術」怎麼可能被大家所擁抱?(笑)

健文以商品來譬喻,問題是,「詩」是文化商品,吸引了消費者的購買慾,也必須教會他使用方法,這才是困難之處。
米卡 [訪客] 2006-10-05 @ 10:00
所以我才另举了足球的例子。
足球也算是一门艺术吧。
为什么现在许多以前不看足球的人都会“开始学”或“懂得”足球,可能有一些只是懂得入门,但是就已经足够了。球会只是希望这些人买他们的商品,球衣而已,并没有要求人们真正看得懂足球的艺术。
所以“明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可不知,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家开始喜欢一窝蜂抱着你有我有的心态,如何能打动他们的购欲反而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到最后他们可能并不会正常的使用方法,但是他们可以拿来向朋友炫耀(衣服穿在身上,诗集摆在家里),哈。
林健文 [訪客] 2006-10-05 @ 12:03
如果詩大眾化了,
那我第一個停止寫詩。
翎龍 [訪客] 2006-10-05 @ 12:10
如果翎龍停止写诗了。
那大众就可以开始读诗了。

也好。
大众 [訪客] 2006-10-05 @ 13:06
专栏是用左脚写的;写诗,用的是右手。 回翎龙:诗大众化了,那大概成了标语、广告词、教条、文案、歌词etcetc,但那不是诗。
刘育龙 [訪客] 2006-10-05 @ 13:11
不知道布迪厄會不會教人反省理論
而不是成為理論的奴隸?或理論的白癡?

管它詩是小眾或大眾
要寫的就寫,不寫的就不停筆
要讀的就讀,不想讀或讀不懂的也不必勉強

文學或藝術
只是個人生命的窗口
正如某人說的:我有話,所以我寫
我有所思,所以我寫
我寫,所以我存在

如此而已,也僅此而已
阿約 [訪客] 2006-10-05 @ 15:09
創作本身當然無關理論。
我也不是完全服膺理論之人(這裡頭可以討論的空間太廣)。

當然,依你的看法,大家只要埋頭苦寫,苦讀,
不需要對裡頭的脈絡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掌握。
但,請容我提醒你一下,這只是你個人的「文學」觀念。

因此,我實在無法茍同,謾罵別人是理論奴隸或白痴的作法,
其實,學界亦有諸多質疑,但那都是和當今文學場域誤用,套用,亂用,錯用等原因有關,而我於此並非以理論為依據來分析文本(這還要牽涉到歷史情境或文本特殊性等等),借用Bourdieu的文化資本論只是想突顯「現象」背後可能的問題(比如馬華/馬國的整個文化環境)。

我想說明的是,這只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因為,沒有任何的「理論」是完整的,它是其中一種方法,進可能的靠近事實,而我個人則比較希望採取開放的態度而已。

關於這個問題,或者你可讀讀黃錦樹<理論的貧困>一文,恕不贅言。
一點小意見,還請你多多包涵。
米卡 [訪客] 2006-10-05 @ 17:06
林金城是馬青仔
黃建華是馬青仔

這兩位是馬青佬吧.但月樹真是太好笑了
那天晴 [訪客] 2006-10-05 @ 17:14
一切的創作與學術思考都是要回到自己的生命本身

哈!不要以為大馬的創作者不懂理論或對理論的反省
只是不會在此擺炫,或以理論指導人而已

若只是搬演著幾個布迪厄的社會學概念
卻不瞭解其思想背後的理路,尤其是後馬的思維
到處亂套,不免有點那個了...

你喜歡讀黃錦樹的東東,個人讀就好了
我對黃錦樹沒太大的興趣啦!

(阿約耶!我怎麼會這麼無聊地做出反應呢!真是殺時間!)

回歸正傳,我有點喜歡反對黨!
那個馬青仔的頭頭,喜歡當好人,正等著升官呢!
老二那個太子黨,內通外敵,可能會把馬青仔出賣掉
看來當馬青仔,是沒甚麼希望啦

阿約 [訪客] 2006-10-05 @ 18:39
动辄把别人冠上高姿态或对别人的意见充满敌意
这样的保护盾有什么坚固可言?
(躲在里面自得其乐还是暗爽?)
所以马来西亚不需要理论?
所以可「以自我身在在地」的优越感随便吓阻别人之口?
所以为反而反就是清白高明且可振振有词?

建议约可以继续去自读自写自反自乐
反正文学对你也不过是个人窗口而已
达 [訪客] 2006-10-05 @ 19:28
阿約需要證明米卡亂套才可以,當人家提出可能的 討論架構,就馬上迅速下定論說人家假設'大馬'的 創作者不懂理論,看來反應過敏以及欠缺討論的誠意.阿約說不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可能留在嘴邊,沒有提出來討論.不過阿約看來也沒有興趣討論,他要回到他的生命本身,回到他的'興趣'本身,因為參與回應是'無聊'的.阿約寫下文字,因此他就存在了.這點是我從阿約的留言中唯一領略到的.
嘉仁 [會員] 2006-10-05 @ 21:28

看到留言的第一個反應:你太小覷我了,除了Bourdieu,我還可以「搬演」其他理論(笑)。

當然,我已經猜到你會罵我:亂套。(這真是一句「不費力氣」的指責啊。)
但與這句「一切的創作與學術思考都是要回到自己的生命本身」的「泛論」相比,援用部分概念理論至少嘗試了多種聲響的詮釋角度。

很抱歉,我真的有點疲於解釋了,若你肯討論Bourdieu的文化資本論,陳述裡頭的內涵,背後的知識論,方法論和研究方法為何?是不是可行於馬國等問題,我倒是非常願意相互切磋,向你請益。

至於無意義的謾罵,則可免了,謝謝。
米卡 [訪客] 2006-10-06 @ 01:29
我不太喜欢理论(THEORY);我总觉得理论会绑死很多东西。
我只是一个比较喜欢思考的写作人,而且像我这种理科班的都会比较相信实践(PRACTICAL),评论的部分就留给需要的人去做吧,管他好或坏,历史自然会证明一切。
我们需要快乐的作品,当然更需要快乐的创作和思考环境。
林健文 [訪客] 2006-10-06 @ 09:22
以下所言,純粹是個人主觀的印象,不含價值判斷:
就我觀察,在地的馬華創作者,大都宣稱自己不重視或不看理論的哩!不知這是一種“潔癖”還是“劃地自限”?如果是前者,為何有這種心理?奇怪!
黃俊麟 [訪客] 2006-10-06 @ 09:53
喜欢这个比喻:理论是眼睛,实践是脚。没有眼睛的脚能够走出怎样的天地,缺少理论辅助的思考难道不是更绑死在自己所知的范围里吗?理论不应当是死的、固著的,它可以被多方面诠释与运用,甚至被推翻与重构-就看用的人会不会用。
meei [訪客] 2006-10-06 @ 10:30
來了台北以後,開始明白米卡文中的文化資本是怎麼回事。理論對創作者當然不是重要的,可是我最近在想,像有些寫得很好的作家(朱天心,董啟章),他們的作品是否可能是依附在一個理論(班雅明的發達資本主義)之上寫成的?這是我以前看作品時所沒看見的。而為什麼我現在可以開始去思考這個問題,我覺得就是這個環境(米卡,這環境能用Bourdieu的文化資本論來理解嗎?)所給我的,在台北,感覺人是被環境推著向前的。非常可惜,在故鄉馬國,卻真的是沒有這種隨時準備自己被開拓的感覺。

話說回來,其實我還蠻希望沙龍可以在設了一個主題之後,大家回去作一些文本閱讀之後再來討論的。因為我發現,只有經驗討論,也許聊個十年也還是一樣。當然,我覺得討論之余吃吃喝喝是無傷大雅的。
婉君 [訪客] 2006-10-06 @ 11:45
实践证实或产生支持理论
Practical to prove/create/support theory...
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
No theory without practical...

所以爱迪生不试多种金属以后,他是不会发现鎢丝的。理论成立之前的,应该只是Hypothesis或Assumption而已。

我觉得,不要依附在一个理论上来写,但是要依附在自己一个看法上来写,而这个看法是比较视野开拓和不局限的。

我也看理论,只是有时候适当性“忘记”理论反而是可以让你天马行空的最直接方法。所以我说不喜欢,不过不是不懂或不重视理论。

举个例:理论上,足球员在半场得球必须按部就班慢慢挺进或传球,但忽然神来一笔的把球直接吊入对方的网内,就是不根据理论来办事了。有时觉得这样的动作才叫特出。要是创作也鼓励特出的话,我更希望大家可以时常出现这样类似的“神来一笔”。
林健文 [訪客] 2006-10-06 @ 12:25
想起大學時光,那對文學(或其他文本)的熱衷,會想要知道更多、更深入的東西,自然而然就會去找一些理論書來看(當時立志非得搞懂什麼是後設啊存在主義這些)。記得第一本看的是蔡源煌的《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同時間剛好有修羅青在通識課的文學與藝術,所以也去找了羅青談後現代的書。我覺得,理論是一張地圖(且遠比世界地圖繁雜得多)。從中可以知道一部作品或一個作家所身處的位置。對於創作者,可以是無視世事紛擾,在房間裡埋頭寫作之人。就我自己(當時做為一名讀者)來說,理論彷似那種美術館裡的導覽隨身聽。當面對看不懂、看不出所以然的作品,我希望在否定它之前,有什麼是可以去解釋(他為什麼這麼做?)的。那應該是西方美術史對我的些許影響。現代藝術許多時候是理論先行的(甚至是只提出理論而沒有作品的),面對那現代主義所分衍出來的,形形色色各說各話的流派(達達主義、普普藝術,甚至是抽象畫),沒有俱備必要的鑰匙,就無法理解那些畫作。那就是之前婉君所說的,理論對於一個觀者(或者評論者)而言的必要。那麼理論之於創作者呢?我不諱言也曾經因為懂得了一些皮毛招式,而刻意地寫過後設的東西(那時太流行了嘛),但最後卻知道沒辦法這樣一直玩下去。正像是建文所說的,依附在一個理論上來寫,真的也沒什麼樂趣。如果說,創作者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誠實的話,那麼他是可以僅藉由經驗(也可能包括閱讀經驗,包括對理論的認識)和自我個性去完成一件作品的。但是,我如今回想起來,當年黃錦樹燒芭,挾理論而來單挑一眾理論缺乏的創作者,是否也突顯出了一眾“純粹經驗”創作者的局限和脆弱?
半邊人 [訪客] · http://ban.com 2006-10-06 @ 13:33
就創作來說,我不認同理論先行,創作是自由的。
但理論的用意也不在於指導創作,更多時候是在研究文學現象。
但慘遭詬病的緣故,是因為通過理論解釋文本時詮釋不當,以及應用者本身的問題,因此而抗拒理論,就有點防衛過度了。

因為,歷史不會自然證明一切。
作品不是只有自身的封閉性和完整性,它其實融入社會結構中,與週邊機制交互影響,所以,被歷史所證明的,不是它自然留存下來,而是和社會與文化環境的詮釋,傳播,接受有關,有時候是非常微妙曲折的。
羅羅 [訪客] 2006-10-06 @ 14:22

回應頁數 : 1 2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有人部落

馬華文學後浪潮。眾聲喧嘩,一個張揚的居所。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35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