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記憶中的聲光 ◎ 翁婉君
在我剛懂事不久的記憶場景之中,除了母親踩踏縫紉機的嗄嗄聲響之外,其實還充滿了電視畫面不斷切換的光照,以及隱約乍現的電視對白。我的童年,就落在據聞是個冷戰時期的八十年代。然而當時我尚年幼,對於政治上的大事件,著實像一個人躲在廚房裡隔著板牆所聽來的話語一樣,模糊得無法組成一段完整的字句。我的童年,倒是處處鑿下了港劇的聲光記憶。
記得有一天,姑姑不曉得從那兒找來了一部錄影機和全新的彩色電視,我們家從此便在晚飯之後正式擁有了全家人的活動。姑姑從賃租錄影帶的店裡頭帶回了許多港劇,為我帶來了記憶中的第一個女主角和男主角──氣質飄逸的汪明荃和形貌正義的劉松仁。母親帶著我和妹妹搬回娘家的那年,我們家就正在追看著悲淒的《京華春夢》。
婆婆向來不喜歡母親,她說福建人啊就是比廣西人富貴,不同等級的人怎么能走在一起?大概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每當母親坐下來跟大伙兒一起看戲的時候,婆婆就會不斷借故使開母親,好讓這個眼中釘在她追看港劇的時候暫時消失。母親沒反抗但她一點也不笨,她只是沉默地忍耐著,完成了婆婆交待的事兒,又坐下來看戲,把婆婆的嘴臉留在劇情後頭。
每每想起《京華春夢》,我總是不其然地想起母親泛著水光的眼睛。她說汪明荃在戲裡被婆婆欺負的角色,根本就是她自己啊。汪明荃的角色像不像母親,我不記得了。然而我倒好奇,每當婆婆看見那些惡毒的家婆角色,會不會心裡有所愧疚?只是我也從來沒問過她,只是偶爾調侃地說:“阿嬤,那真像你啊。”
那年代的市井小民,多數皆把工作之余的生活徹底投入於港劇之中,《上海灘》裡頭許文強和丁力的絞斗到底誰胜誰負,也許比馬哈迪上台來得吸引。像我母親,她初中三便輟學,她苦悶的情緒與壓抑的社會氛圍無關,她只想逃離那個使她無力的封建家庭,只想得到一些平凡的快樂。而我著實認為母親在完全投入於《京華春夢》之後,埋藏於她心底的負面情緒,已經隨著淚水被消磨抒發了一半。
我想,在那個年代,會把所有情感傾注於港劇之中的,應該不僅僅我母親一人。那些劇情裡頭被虛構的人物角色,雖存活在另一個國度背景,卻儼然是整個八十代華人社會的縮影。許多平日在談話中滲雜著馬來用語的南洋華裔,皆各自在港劇裡找到一個能讓自己代入的角色。隨後,那角色開心他便心裡喜悅,那角色被人欺負那他就咒罵劇中反派的老祖宗,還順道為那角色(抑或自己)流一地的眼淚鼻涕。
《京華春夢》來到大結局那天,母親和婆婆也跟著劇情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兩個女人終於吵了起來,哭鬧的聲浪掩蓋了電視對白。劇情還來不及結束,母親便帶著我和妹妹回到外婆家去。在外婆家,我們開始了沒有錄影機伴隨的日子。然而,港劇在我的記憶之中,卻從未終止。在華人新村裡頭,家家戶戶似乎都愛看港劇。外婆家雖堅持不買錄影機,但我只要走到對面家去,又能追看新的戲碼了。
直到今天,我陸陸續續看過了許多港劇。對於《京華春夢》的記憶已經糢糊不清。只是母親偶爾還會叨叨絮絮地說,我當年沒來得及看《京華春夢》的結局哪。
⊙碎裂的遊戲
◎ 曾翎龍
⊙記憶中的聲光
◎ 翁婉君
⊙大口仔肉骨茶
◎ 林金城
⊙買稿紙記
◎ 楊嘉仁
⊙意外
◎ 黄建华
⊙我的志愿
◎ 周若鹏
⊙生活在她方
◎ 張依蘋
⊙伴我一路走来的漫画
◎ 刘育龙
⊙电玩青春
◎ 呂育陶
⊙去看哈雷彗星
◎ 龔萬輝
頁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點閱次數:82025 ]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
全站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