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友人問起粿加必(Kuih Kapit) 為何又稱作情書 Love Letter?
一時遲疑,聽過的多種說法頓時湧現,卻選擇有所保留的不願直言。
因覺得這些附會推演的故事情節太過牽強,實有誤導之嫌;傳說也好,捏造也罷,至少也該有個譜,離了就沒有意思。
像以下一則,取自西方飲食網站,用不著我說完,讀者可能中途便頻頻喊停,笑倒在地:話說 Kuih Kapit源自中國古代的蛋捲,宋朝時候軍隊之間曾經以密函捲在蛋捲裡,暗地傳遞軍情,結果成功擊退了蒙古大軍的侵略……這不是月餅傳奇的變調嗎?不要急……還有下文:後來蛋捲便演化成我們現在的 Kuih Kapit ,那些被父母反對的南洋戀人便借鏡古法,藉此浪漫的“秘密工具”互傳情信,所以即有了Love Letter這暱稱。
當然,更“精彩”的還在後頭,我的峇峇朋友曾言之鑿鑿的向我解惑,說要瞭解 Kuih Kapit這娘惹餅食的源頭,就必須先從製作程序開始。馬來話 Kapit是夾的意思,當薄薄的一層麵糊倒在特製長柄的圓形餅模的一邊時,另側必須馬上蓋合夾緊,然後置放在炭火上翻轉烘烤;由於銅模兩面都刻有花鳥圖案,一面代表峇峇,背面就是娘惹, “Kapit” 一起,製成的薄餅就像烙上美麗指紋般的圓形情書,或捲或摺,都是篇篇美麗的“情書”。
記得當時我聽後笑不攏嘴,倒是身旁的女生還傻呼呼的追問:是真的嗎?是真的嗎?
●
是真的。在林林總總的新年餅食當中,最讓我觸動春節情懷的就非Kuih Kapit莫屬。那年代幾乎家家戶戶都自製年餅過節送禮,除Kuih Kapit外,還有Kuih Bangkit(番婆餅)、Kuih Bahulu(雞蛋糕)、油角仔、蜜蜂窩、炸蝦餅等,現在回想起來,味覺記憶倒其次,反而是一家人齊心協力去製餅迎春的美好心情才是重點。
對文化敏感的朋友一定察覺一個有趣現象,就是在眾多年餅當中,馬來名詞佔了蠻大部份,小時我們都習慣跟著老一輩的以中文名字叫喚雞蛋餅,雞蛋捲,番婆餅,雞蛋糕、蜜蜂窩甚麼的,但卻從未想過這些再“傳統意象”不過的年食,其實卻是出自娘惹及部份馬來人的巧手,甚至在潛移默化間早已溶入我們的傳統年俗文化。
就像 Kuih Kapit,說改良自中國南方的雞蛋捲,那大概無誤,但娘惹們卻懂得在原材料中多加了椰奶,味道便馬上南洋起來;薄薄一層麵糊,夾在圓形銅模裡,放到火炭上烘熟時卻還是軟身的,趁熱快速捲成管狀或雙摺成扇,一經冷卻即酥脆無比,與來自廣東厚密質地的傳統蛋捲,呈南轅北轍,各自精彩。
至於情書一說,雖無法正確解答,然而一般都以“雙摺成扇”作為廣範說法。感覺上其摺疊方式就像摺信一樣,因為有情,多燙的魚雁也得細心呵護,摺成對方最能感應到的甜蜜記號。
同輩友人慨嘆,說過年心情逐年冷淡,理由說得簡單,全歸咎於商業社會把“年獸”給商品化起來,屬於單純年代的美好,一轉神卻已掏空成華麗外殼下蒼白的內涵與年復一年的形式化,更重要的還是少了那份對“新年”的期盼。
我默默聆聽,也只能試著建議事業如日中天的他,不妨趁這新年前夕,偷個閒,來次全家出動學做Kuih Kapit,大人可以藉此找回過節心情,小孩卻因為難得參與而對“新年”懷以期待。
[ 點閱次數:24206 ]
我的安樂茶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