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6,70年代的童年,家在安邦大街後面的木屋區。
門前有條泥沙路,通向大街。靠近街口地方,有間家庭式的麵包工廠,經過時若碰巧遇上麵包出爐,那股香味才真教人垂涎。
那是面長長的側牆,無門無窗,經過時也只有聞其香不見其影,純屬嗅覺上的讚嘆。
後來,發現牆上有個洞口,四吋平方,一扇活動的小鐵板從外頭控制開關。有次見牆面洞開,趨前蹬腳一看,才知道裡頭是個大烤爐,各種麵包陳列有序地排在爐板之上,金黃一片,非常壯觀。
說是“各種” 麵包,其實回想起來那年代的麵包種類還真的乏善可陳。除了最普通的傳統白麵包外,加味包餡的,來來去去也不過那幾種罷了。所以,洞裡乾坤,看來看去最常出現的還是這種烤得皮厚焦褐的傳統麵包。
這種外硬內軟的麵包,削皮切邊後,就是傳統咖啡店裡所常用的那種,同時也是當年許多家庭的經濟早餐。雖然麵包店向來有代客削皮切邊的服務,但不少人都像我母親那樣,總是買回家自己處理,她說用焦硬酥脆的麵包皮去沾咖啡烏,才是人間一大美味!
或許母親萬萬沒有想到,30多年後,我竟然時常帶著知食友人們,到處尋訪這種她當年的“美味”。要求咖啡店老板把切下的麵包皮放到炭火上重烤,配上一杯醇厚的咖啡烏,就是一頓懷舊的南洋下午茶;如果她知道,肯定會笑著說:甚麼年代了?現在不用那樣節儉啦!
前陣子在一埸飲食座談會上,有位朋友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他說華人叫這種傳統麵包為“海南麵包”,檳城人則稱它為“Roti Benggali”。到底這麵包的原鄉在哪裡呢?來自海南人,還是孟加里(本地人對錫克人的誤稱) ?
我當時頓了一會兒,便說了以上從“通風口”看麵包的舊事。
根據資料, “Roti Benggali”一詞是“出自”檳城調和路上的Ismalia 麵包廠,成立於1932年,老板並非來自印度旁遮普的“孟加里”,而是一批從南印度而來的印裔回教徒;最初店名就叫做“Roti Penggali”,Penggali在淡米爾語中是“股東”的意思,卻由於發音相近,大家就誤以為是“孟加里”,再加上所生產的傳統麵包頂部高起,形狀就如同錫克人所纏的頭巾模樣,以訛傳訛,於是民眾就把這麵包給稱為“Roti Benggali”了。
至於為何稱為“海南麵包”以及原鄉何在,只要打開歷史的“通風口”往內看,就不難理解。
因為早期海南人在星馬的職業多以家庭幫傭為主,受雇於英國人以及西化的峇峇家庭。受到西式飲食文化的衝擊自然不在言下,以致後來自己出來開店,甚至影響大批海南同鄉跟進南來從事咖啡店行業,無形中就是把洋人喝咖啡吃麵包的早餐習慣給普羅大眾化。
早期十之八九的咖啡店都由海南人經營,所用的麵包當然也由同鄉供應,久而久之便貼上口碑標籤,海南咖啡配上海南麵包,就成了根深柢固的美味印記。
那麼傳統麵包的原鄉在哪裡呢?
蘇格蘭。
延伸閱讀:糖蜜麵包 / 燙杯咖啡烏
[ 點閱次數:23797 ]
回應頁數 : 1 2
我的安樂茶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