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寮國】米食地圖  ◎  林金城
中南半島食誌 2012-12-29 14:37:06
Bookmark and Share

在飲食地圖上,國界往往只不過是供作參考的虛線。

區域性的相互影響與歷史使然,造成食俗文化於經緯交錯間跨時越境,滲透蔓延,甚至如蒲公英般在隔山隔海的兩處自生自長,無言相望。

對我來說,這才是知食領域最最精彩的地方。

前陣子去了一趟寮國旅行,短短6天時間,卻讓我更認清這點。

上兩周我已在專欄裡寫過寮國首都永珍的唐人街食,當中便提到在旅程中遇見的一些潮州和廣東美食。文章刊出後,竟引起不少知食友人大感興趣,頻頻來電邀我組團一同去揭開寮食面紗,尋找華人飲食在這內陸貧窮國家所烙下的更多食俗印記。當然,他們的盛情都被我一一拒絕了,只笑說更“精彩”的還在後頭呢!看過下一期專欄再說再說。

是的,身為華人,從唐人街食中我們似乎找到一種無以言狀的“親切感”與“安慰”,任何具有唐人意象的景物都被視作理所當然的華人圖騰,就像永珍唐人街上的一些店家門楣上掛著的鏡子八卦,和貼在門牆上紅底金字的春聯等等都是。

然而,在沒有任何中文招牌的食檔前,攤頭上羅列著的熟悉食物似乎都與中文絕了緣,問不出個所以,彷彿都換作另個名字身份存在著,以致我不斷的懷疑及測試那些小販到底是不是華人,還是這些食物早已徹底本土化為全民食俗,就像整個中南半島的米製食品一樣,已成為飲食地圖上沒有國界的區域分佈。

每次到中南半島旅行,總會被那排山倒海而來的米食世界所困惑。似曾相識的食材,常會突如其來的一個變身,在旅程的一處轉角嚇你一跳。簡單如米粉和粿條,在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就有著不同的面貌,又是Bún又是Phở又是金邊粉的,熟悉的一碗米粉湯或粿條湯,在發現換了不同湯底,不同配料和不同吃法之後,其實那“熟悉”早已越離越遠。回過神來,原來這兩款華人食品早已在這些國家落地生根,成為與當地飲食無法分割的庶民食材。

從地理位置來看,中南半島的北部與中國的廣西和雲南接壤,而廣西的桂林米粉和雲南米線似乎早已向南影響了這些米食國家。要是從歷史角度推論,越南曾受中國統治達1050年,其文化風俗皆與中國十分相似,不論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甚至連中秋,端午和農曆新年節慶都與中國一樣,看來其食俗漢化之深,是絕對可以瞭解的事。此外,18世紀時候清朝政府曾實施向暹羅(即現在的泰國)購買大米的政策,更促成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商民紛紛造船前往暹羅經商,肯定推動了兩地的飲食交流。至於清末民初大量華人移居海外的悲情熱潮,當然也就更拉闊米食世界的版圖。

這趟旅程,從永珍到龍坡邦,就吃了好幾餐的米粉湯和粿條湯。從細米粉到一般粿條,再到晶瑩剔透如叻沙粉粗度的金邊粉和寬約一寸的河粉;或牛肉,或豬肉,或牛肉丸,再配上真材實料的高湯,就成了寮國地道的庶民早餐。端上桌時小販都豪不吝嗇地無限供應一碟擺滿生菜、九層塔、長豆、豆芽、小辣椒和檸檬的拌菜,同時擺在矮板桌上那種類多得無法想像的調味料,如辣椒粉、辣椒醬、胡椒粉、醬油、鹽、糖、魚露、蝦醬,味精等,都任由顧客自行添加;仔細觀察,大可看出這食俗作風顯然深受越南Phở(河粉湯)及泰國粿條湯的雙重影響。

離開龍坡邦的前一天清晨,我獨自走了一趟傳統菜市場。就在入口處不遠,看到幾攤專賣米製粉食的小檔,我一一向攤販詢問了這些自己再熟悉不過的粉食名稱,從米粉乾、鮮米粉、金邊粉、粿條到整大片圓形的河粉,卻絲毫無法從那輕聲細語中聽出任何帶有中文或方言的遺韻。

異鄉晨光中,站在這如瀑的熟悉與陌生面前,我突然想通了為何我們還能理所當然的“擁有”,並輕而易舉地叫出米粉粿條河粉的名字。如果沒有了24%的人口比例,如果沒有了華文教育……在未來的未來裡,還會有Kway Teow,Bihun,Chee Cheong Fun等馬來名詞嗎?

對不起!文章一開始我已說了在飲食地圖上,國界往往只不過是供作參考的虛線。

原刊於 2009.08.23 星洲日報專欄 • 安樂茶飯

[ 點閱次數:204998 ]

8 則回應

金城兄,你谈到的米食让我联想到了泰国的广东银丝面,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云吞面~
它对于泰国全民的腐蚀和渗透性,已逐渐形成国面之一的地位。。
不知你那位香港的朋友如有机会试过泰国的云吞面又会下什么样的评语~~哈哈
王振新 2009-09-18 @ 00:16
泰國受潮籍先民影響巨深,銀絲細麵的廣泛食用可說明這點。
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的華人當中,福建人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所以鹼水黃麵得以渗透民間,影響全民;而本地印度人的mamak炒麵,印度可找不到啊!
這就是吸引知食同好的地方吧!
2009-09-18 @ 11:06
請問吃pho時﹐如何搭配一小碟生豆芽的吃法? 為什麼會有搭配一小碟生菜的吃法﹐意義典故何在? 麵食配小菜﹐想起了台灣的麵食也常有搭配皮蛋豆腐﹑滷豆幹﹑滷海帶。。。
吃吃喝喝 [訪客] 2009-09-19 @ 16:08
吃吃喝喝:
陽春麵配皮蛋豆腐﹑滷豆乾﹑滷海帶....哈哈!你讓我回憶起青春美好時光喲!
至於Phở配生菜豆芽九層塔的吃法,這與整個東南亞甚至中國南方的飲食風俗都息息相關。至於典故就不曉得了,但與“菜蔬生食”的食俗肯定有所相通,比方說馬來人的Ulam、亞參叻沙裡的配菜等,誰能說跟Phở沒有一絲歷史上的牽扯呢?飲食全球化,絕不是現在才有的課題啊!
2009-09-20 @ 17:30
林先生﹐

可是﹐我還是不明白﹐面對一碗Phở﹐湯頭其實只是溫溫的﹐應該不太可能得把整碟生豆芽倒入湯裡燙熟﹐因為頂多半生熟而已。還真不知從何處著手動筷?

我們的咖哩麵﹐雲吞麵綜合了所有的配料﹐筷子夾了甚麼﹐就吃甚麼。先思考﹐再吃、邊吃邊思考、先吃了﹐再思考﹐好像不一樣哦﹗
吃吃喝喝 [訪客] 2009-09-20 @ 23:33
雖然你說國界是虛線,不過好像有人要申請專利權。
2009-09-24 @ 21:59
吃吃喝喝:
其實那只是飲食習慣而已,有些外國朋友見到我們的亞參叻沙放入不少“生料”而大感疑惑,對我們而言卻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我很喜歡Phở,就是衝著那盤“生料”而去。
華人麵食也喜歡放入豆芽,至於熟食或生吃,所牽涉到的就是飲食歷史的演進和地方食俗習慣的交錯影響了。
林金城 [會員] 2009-09-25 @ 13:17
King Kong :
所以才會有人在“道歉”之後,還被人潑了一大桶冷水,說肉骨茶連成為“國家文化遺產食物”的門都沒!
2009-09-25 @ 13:27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知食份子

甘心做個無詩生活的生活詩人, 貪戀人間炊煙的知食份子

我的安樂茶飯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