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鵬部落

周若鹏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不虚此行  ◎  周若鵬
Prose 10-05-10 14:56:26
Bookmark and Share

在诗歌朗诵比赛成 绩公布前,我代表由刘育龙、曾振铭和我组成的评审团讲评表演技巧,"不虚此行",我说了两次。

这场瓜拉冷岳县中学组的比赛,在万津的美以美国中举办,离我住处60余公里,得在慵懒的周六清晨六点起床,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迷路。一路上,不时后悔为什么 答应这件差事。可是,从初中组的群朗表演开始,就让人精神振奋。

许多组合的同学们都表现优良,我个人最欣赏的一组得第二名(陈颖思、陈 慧佳、苏佩诗、郭欣美),朗诵田思的作品《心灵捕手》。诗本身浅白易懂,本来就很适合朗诵,内容也是年轻的表演者本身能理解共鸣的,因此语调表情肢体语言 都显得自然。同学们尽用了群朗的优势,声音此起彼落,队形稍作变化,生动的表现诗中活力。他们使用重叠声效的技巧恰到好处,能收画龙点睛之效。指导老师张 素冰尚嫌同学们不够投入,也许因为大家都没玩过垒球吧。

其实上述技巧各组同学都有用上,唯各有瑕疵,有者选材不当,小同学无法体会诗中 感情,技巧流於表面。比如《我爱,归来吧,我爱》,冰心于1928年对祖国(指中国)的情怀,2010年的初中生真的很难掌握。有者技巧泛滥,喧宾夺主, 如《外婆家真好玩》,重复的音效过多,变得吵杂。另外一种常犯的毛病是没有铺陈全诗表演的层次感,没有起承转合,无论一味悲情还是一路愤慨,观众逐渐会觉 得沉闷,甚至有压迫感。

image高中组第四名廖悦靖朗诵《忆 外公》,情绪由浅而深而悲,再从思念的悲泣到释怀的破涕微笑,就是层次铺陈的良好示范。可惜表演者情感决堤,评审们觉得逾越了表演的界线,让观众不安。就 好像明明在看舞台剧,台上演员亮真刀真砍人流真血,观众们就要逃跑了。还好她最终勉强收回情绪,流了真血还能快快包扎伤口。值得一提的是《忆外公》是同学 特别为廖悦靖的表演而作,是作者第一次写诗。我遇到作者,调侃道:“如果我只听廖同学朗诵,不读原诗,我会觉得写得不错呢!”

张沐镟朗 诵邢诒旺的《家书》,在她开腔以前我就先在心里打了折扣,因为我先入为主的认为选诗不当,因为诗中表达对生活的无奈,而诗人又拒绝承认其无力感,我不相信 一个年轻的高中生可以体会,更甭谈表现。可是张沐镟很快就进入状况,感情拿捏甚准,甚至某些部份的快速转变,比如在两行内从“生气”变成“珍惜”,她也能 转换自然。在诗中主角讲电话的部份,她恰当的增加很口语的独白,突显生活的味道,自然的语调也帮助张沐镟入戏。原诗未句“虚无是一个回家的幽灵”,张沐镟 稍顿以后再加一句“我不是”,让虚无感欲盖弥彰,是神来之笔。

陈廷如表演舒婷的《在诗歌的十字架上 》也给我同样的惊喜,诗中的矛盾和挣扎也应该远远超越了一个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可是陈廷如的表演流畅,层次分明,末段从挣扎转变为坚定的演技恰好到处。比 之沐镟,我觉得二人不相伯仲,只是选材上的差异而已。舒婷的诗比较白,比较容易表现,《家书》的情感比较隐晦,表演难度较高,更让人惊喜而已。除了学生本 身有才华,指导老师张素冰必也劳苦功高。

image 我在多场其他比赛所见,当参赛同学选用距离他们生活经验太远的作品时,通常处理得很突兀。像刚看过吉隆坡国中第三届华文嘉年华会的比赛,谢佩君朗诵陈大为 的《甲必丹》,历史也许太沉重了,她只捉住了诗中的考题。另外,钟颖绣朗诵余光中《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高中女生实在表现不到老男人和老友喝酒发牢骚的 感觉。她的整体表现都好,仅以微差败给朗诵纪弦《四十的狂徒》的同学。那位同学也许在各方面都比钟颖绣略逊,但竟能演出诗中的狂意,殊为不易,能掌握诗本 身的精神的表演者,评审们认为应该鼓励。遇到有人选择难於表现的诗作,还能成功演出的,我都格外欣赏,尤其当大多表演者都倾向选择“安全”的题材,诸如母 爱、童年等,不然就是选容易表现的情绪,多是忧伤、愤慨类。

真正难演的是内敛深沉的感情,自己若不能先对选诗有由衷的感动,是做不到 的。能把诗中澎湃的感情抑压着表演,又更上一层楼,像为情感建堤坝,观众面对冷静的堤墙,却清楚背后就是浩浩江水,不晓得会不会决堤而来,最后是观众自己 先哭了。我说的是全国中学生诗歌朗诵比赛表演余光中《母难日》的那位女同学,我很懊惱没把她的名字记下来。我连回想起来,也有想哭的感觉。感动的不只是 我,还有张瑞慈, 这是我在尝试在网上寻找那位同学的资料时发现的,和老师、评审们谈起,看过的都印象深刻。如果有谁知道那位女同学的身份和联络办法,烦请告知,除了要在此 表扬一下,再有表演的舞台,也希望能给她机会,也给观众多一个机会。廖悦靖尤其应该来观摩一下。

我要说清楚的是,作为评审我并没有排斥 “安全”的题材,反之,我们向来鼓励选择表演者生活上熟悉的内容,比较好掌握。可是,如曾翎龍所说:“传统、样板式的表演,缺乏亮点。”这是不求有功,但 求无过,如果语言语调能力强,就在那50分里头占优势。这是比赛规则的考量,原也无可厚非,但倘若能做到翎龍所说的亮点,不就是画龙点睛了吗?这就是创意 了。

在华文嘉年华会的比赛中,翎龍很欣赏朗诵傅承得《名字‐项羽乌江自刎侧记》的吴志勤,据他说是以前初中组冠军,当时朗诵的作品是 《魔术师》。我个人不太看好吴志勤的表演,觉得选诗不当,人长得瘦瘦高高的,怎么瞪眼也没有项羽的将风,带兵打仗和在电脑游戏里纠众厮杀毕竟不同。说他朗 诵《魔术师》得奖我倒毫无异议。诗中有问:“乌江过不过?”翎龍提出几个建议,吴志勤能不能拿起麦克风在台上走动,表演“过、不过”的感觉?能不能走到舞 台边缘,假想前面就是乌江,也许假装踏空让观众紧张一下。这些都是创意,是在如砖墙般密不透风的比赛简章里崭露的青苗。就算简单如欧阳佩仪朗诵顾城《生命 幻想曲》时以击掌表达雷鸣,也都是让人惊喜的创意。

image 谈到简章就必须称赞一下这次华文嘉年华会,呈现方式规定“不可吟唱,除了一、二句关键句子。”“不可使用方言和其他语言,除了一、二句关键句子。”从前是 只有“不可”,没有“除了”,还有很多地方的比赛也仍未解禁。过去有的诗人认为这些规定限制了创意,因而抗拒评审工作,我也不喜欢这种限制,但总觉得诗人 已是稀有动物了,筹委老师们要找评审不容易,自己能帮就帮。现在看见教育界的朗诵比赛开始转变,开放多些创意空间了,我乐得很。

这些简 章的规定,原意是让参赛者们在相同外在条件下比赛,比如都“穿整齐校服”、“不可使用道具”等。那么,就不会有谁在服装道具砸钱,以“高成本”制作撼倒 “低成本”的。出发点对,但其实不必,因为评审项目中只有选材、技巧、语音和语调,技巧的范围专指朗诵,就算道具使用考虑在技巧内,也要看使用得不得法。 如果吴志勤这位瘦瘦的“项羽”在台上舞起剑来,必然不像话,我就要狠狠的扣分。他扮魔术师吞剑,我会乐得鼓掌,却不会加分,因为那是魔术技巧,不是朗诵技 巧。就算有人砸钱穿名牌搬道具找百人伴舞吧,我敢说,还是《母难日》胜出。希望主办单位对评审们建立多些信心。

比赛太多,无法尽录,表 演者或指导老师有何意见,我们可在讨 论区交流。各位同学,再接再励,我希望能办一场活动,让有才华的同学在校园外的舞台表演。看到这些同学们,总让我笑叹写诗这条路,还真是不虚此行。

[ 點閱次數:7799 ]

6 comments

《母难日〉的朗诵者是甲洞卫星市国中的丘淑霖,已毕业。
我会联络该校老师设法把有关录影在这里上载。
毕竟,我也是当年流泪的其中一个……。

康乐中学叶老师
叶凤梅 [Visitor] · http://www.wretch.cc/blog/yeaphongmooi 10-06-08 @ 05:40
叶老师你好,有录影实在太好了。我联络上丘淑霖了,本周三她会在隆雪华堂办的《雨林吟唱五月五》中朗诵曾翎龙的《如果来不及》。
10-06-12 @ 23:46
可以到我的面子书看有关录影片段。
Many thanks!
10-08-12 @ 10:52
请问从何可以看到丘淑霖小姐当年朗诵《母难日》的录影片段呢?当我再次点击Qisheng年前上传的链接,发现已经不再在面子书里了。
ShiYeu [Visitor] 13-04-11 @ 05:12
也许淑霖自己有收存,我问问。
周若鵬 [Member] 13-04-14 @ 12:54

Leave a comment

You are not logged in. Your comments will enter the moderation queue.
To register, click here. If you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please login.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revealed on this site.

Your URL will be displayed.
(Line breaks become <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Please enter the characters from the image above. (case insensitive)

若鵬部落

诗人,魔術師,赛车手。
www.zhouruopeng.com

诗人,魔术师,赛车手。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Facebook

周若鹏 zhouruopeng.com on Facebook

Search

XML Feeds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