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元年︱ No such thing.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那天在椰子屋看到愛偉和育陶針對貓談得起勁﹐覺得很不自在。他們是喜歡貓的。
寫過這麼一篇﹐顯示我是討厭貓的故事﹐刊登在某期《向日葵》﹐當時﹐整本雜誌都是愛貓的人在講貓的趣事。
故事是這樣的﹕
《貓和冰淇淋》
一只貓輕盈的身子沿垂直的高牆攀爬,在星星還未幾眨多一次眼睛之前,著陸,發射某種神秘色澤的貓的眼睛和耳部的生物機械便馬上轉動,探測夜晚深處的光波和聲波的流動。
比較簡單的做法其實是繞牆而過,我們所觀察的這只貓,和其他城里的貓一樣,喜歡複雜的動作,感覺到觀眾的存在而隆重其事。我們所述說的這一只貓,按照筆記本內的記錄,接著,將幽幽地叫出發音標準的一聲‘喵’,攀附在觀眾大概還可以看得到它的整體身影的地方,靜靜地注視窗口內發生的事情。大概一柱香時辰過後,那貓,很可能是我們觀察這麼多年,卻只觀察到唯一的一只,將徐徐地轉過頭來,凶狠地注視觀眾的方向。
那位年老的科學家,臨終公開了他關於貓的三十年觀察記錄,暗示城里的貓的數量或許沒有所看到的那麼多,間接肯定“九命貓”的傳統假說。我們或許應該相信,這城里,其實只住著一只貓而已。根據我們的記錄,貓的所有動作的啟動因素和緊接下來半秒鍾內的動作具有驚人的聯系,而後來發生的動作變化多端,關鍵可能就在啟動動作的簡單模式而已。生物貓與機械貓,都一字:貓,可以活九次,可以複製自己,在牆上,在高速公路,在學校的窗外,在夢裡面的家的門口,在屋頂,在餐館的桌椅之下,我們可能觀察、注視、觸摸、喜歡並討厭著同一只貓。
根據年老的科學家的年老的筆記本,貓無時無刻不在觀察世間發生的事,而不給予意見。貓,以及它的複製體,帶著一些神秘的任務而來,關於這些任務,在消失了的古文明中都有跡可循。貓是活動的“人造衛星”,穿越大街小巷,為一個不可見的城市提供關於我們城市的所有情報,包括人類和其他被馴化動物的行為、教師們傳授的知識、政治和經濟活動等等。貓的眼睛、耳朵和毛髮、血液和所有的DNA, 都是收集資料的精密工具。我們忙碌的城市,就這樣被觀察了一代又一代。在未知的城市,有關於我們的完整記錄,可能還有文明博物館,以及比較人類學的研究。
馴良的貓的生活和馴良的人類的越來越類似,貓種的設計也越來越精良。那個貓的原鄉,未知的城市,在發現貓種被馴化的大趨勢後,努力改良貓的配備以迎合家居生活的需求。已故的科學家也記載了第一只家貓的遭遇:那貓,吃了許多的冰淇淋,大概是發生了系統故障,其所記錄的那一家人的生活的瑣事、嘮叨的內容、几代人的秘密和遺傳疾病的密碼,在陽光下逐漸溶化,形成液態的形體,在路面的沙石之間滲透。它橫躺在馬車經過的路旁,血液和冰淇淋混合在一起了。
[ 點閱次數:4919 ]
走在文字的前面,思想的左邊。這樣就好了。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