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元年︱ No such thing.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在那遙遠的以唸書考試為生活主軸的中六那年﹐我在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出了門﹐上了巴士﹐然後才開始思考目的地。我確實是漫無目的﹐但我知道巴士會去到市中心一帶。當時的市中心在茨廠街和KOTA RAYA。我記得那是如常的一個人聲鼎沸的炎熱下午﹐我逛了幾條街。我記得那是一個生命中少有的漫無目的而隨興的下午。我從熱流當中穿過幾個小販攤位﹐看見了大眾書局﹐就進了去。
平日少去的頂樓參考書部門也逛過﹐我在中文部停了下來﹐突然有買書的衝動。那種今天無論如何要買一本書回去的感覺突然浮現。我經過了九歌的櫥櫃﹐隨意翻閱了幾本書﹐確實的書名現在也無法記起了。我可能在那裡度過了超過一個小時﹐只記得是相當長的時間﹐書局裡頭燈光過於蒼白﹐而書本的淡黃頁面和氣味是一貫的。
我沒有買下任何書﹐就走出了書局﹐經過回家的巴士站附近﹐那種無論如何要買一本書回去的感覺再次浮現。可能在那時期手上也沒什麼書﹐我在巴士站跟前轉身回去書局。再次進入中文部﹐迎面就就看到了一本鮮紅色封面的書﹐題為《銀碗盛雪》﹐作者是林耀德﹐在櫃子的中間位置。我當時也不太認識作者的作品﹐只依稀記得在《青梳小站》看過他來馬的報導和訪問﹐以及高中一或二那年﹐老師問起晚上要不要到陳氏書院和林耀德吃飯﹐我因為第二天有考試而沒有去。
我讀了幾首詩﹐喜悅涌上心頭﹐驚覺詩原來可以如此繁複﹐越讀就越覺得過癮。我很滿意地買了下來。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每天都在翻閱詩集﹐隨身攜帶在背包裡頭﹐一如隨身帶着一個新的詩的模型﹐每天經歷不同的詩體驗。我還興致勃勃地在上課時間把詩集翻開給鄰座的阿博﹐讓他看看林耀德如何用撒旦組合成一個巨型十字。我記得那個充滿閱讀滿足感的一個星期。
三個星期後我在星洲日報文藝春秋看到林耀德逝世的消息﹐新聞是來遲了。我怔在那裡很久﹐才認識的精彩作者走了。他留下了一個新的詩的模型就走了。我愉快地把玩着這個新模型的那個星期﹐竟是他生命裡的最後一個星期。我記得那傷感的一天﹐我走來走去﹐沒有完成什麼事情。
《銀碗盛雪》
內頁紀錄了購書和作者逝世日期
[ 點閱次數:6016 ]
走在文字的前面,思想的左邊。這樣就好了。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