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元年

No such thing.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文學這回事(徬徨-ing)  ◎  嘉仁
冷庫 。十四區 2008-09-25 14:10:03
Bookmark and Share

發現郭強生的《在文學徬徨的年代》這本書是在本地某書商最近的清倉書展,獲得五折優惠.購書經驗本身已經說明文學市場的滯銷狀況,以及文學書籍和書商的緊張關係,讓《在文學徬徨的年代》的書名顯得更為真實.

雖然在這個年代徬徨著的,不只是文學這個領域.但只有關心文學的朋友看到這樣的書名,心裡會隨之一動,不翻開來看似乎還會有罪惡感,必須加以細讀,以驗證某種神秘的徬徨經驗.《在》書的簡介標題也是這樣打著:‘一本關心文學未來的書’.因此,不關心文學未來的人,可以不必讀.這樣說的同時,就違背了作者的好意,作者在導言中表達願意面向大眾讀者,避開研究報告類型的評論書寫方式.不過,一旦作者以文學為關懷對象,就不可能面向大眾讀者.

避開研究報告型的評論書寫,是《在》書提供更多讀者進入文學理論討論的方便.我雖然以創作為業餘嗜好,但對文學理論了解不深,《在》書其實也並不容易讀.讀完之後,發現自己對很多文壇現象和理論演進的無知,這種無知也不知是好是壞,說好是沒有太多思想負擔,不被理論綑綁,說壞是走入政治不正確的創作路線.還好作者提醒(大意):‘從寫實主義到今天的任何一種書寫,併不是如動物演化的歷程.人類併沒有因為不同的主義而成為更高等的生物.’當然,這不是對理論保持無知的藉口.

作者通過三大主題,即‘文學與文化’、‘ 作者與文本’以及‘大眾與流行’,鋪陳16篇評論文字.每個主題涉獵的討論範圍都很大,因此拋出了不少讓人深思而不得其解的問題(其實每篇的題目都是一個問題),例如:誰才有資格談文學?文學論述取代了創作?寫實主義在哪裡?藝術模仿人生?人生模仿藝術?大眾閱讀的革命來臨了?如何紀錄流行的聲音?藝術果真無國界?文學評論是否在滋養著我們的文化生活?

說《在》書是一本文學生態書並不為過,作者本身創作多年,是寫作生態圈的一員,比一般文學評論或者觀察者多了實際的‘生產流程’經驗.他留美多年,也累積了比一般中文寫作者更多的西方當代文學知識.《在》書的論述方式和生動的觀察,描繪了作者、出版商、讀者以及社會文化背景和條件之間複雜的互動和操作.我們因此可以讀到關於《小王子》、《紐約客》、披頭四、搖滾詩人和《哈利波特》等精采個案.我們也能因此能夠體會到給予文學一個比較寬廣的視角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創作者而言.也可能由於跨學界的歷練,作者對於流行文化的敘述,似乎也點出網絡文學的特性.面臨後現代的困境,作者也檢討了創作者自省的重要性.

《在》書提供文學愛好者的啟發可能是,如何透過和理論的互動,提升創作的層次,而不是和理論保持友好而陌生的距離.此書出版于2002年,許多觀察至今依然有效.而在這樣的年代思考文學和關於文學的一切,徬徨是真實而且必須面對的.

星洲悅讀殿堂25.09.2008

[ 點閱次數:10679 ]

1 則回應

“發現郭強生的《在文學徬徨的年代》這本書是在本地某書商最近的清倉書展,獲得五折優惠”

如果有大眾卡,那是三折。
翎龍 [會員] 2008-09-25 @ 14:32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泡沫元年

整個世界是個泡沫。

走在文字的前面,思想的左邊。這樣就好了。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9月 2024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160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