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生活︱ 有一天下午,你来了。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 |
最早的回忆,是站在戏院入场的红布帐外,看着妈妈哄弟弟。弟弟还是个婴孩,我大概三岁。当时家境应该不错,爸爸每个星期带我们上戏院----姐姐们是这么说的。可恨的是我唯一记得的,也只是那么一次,看着妈妈在红布帐外,哄弟弟。
我们之前还在里面看戏。港片,有个男人锯掉了女人的腿。弟弟哭了起来,我们就出来了。因为太可怕了,弟弟还呕吐起来。但是弟弟怎么看得懂男人锯女人褪呢?可能哭的是我,呕吐的也是我。因为在记忆里,我在吃着棒棒糖。
还有在庙里看大戏。记忆里我站在一个视线很特别的角落,几乎看不见台上的演出,但是可以看见演员进出场。我之所以站在这么一个地方,当然不是因为我要研究演员进出场,我根本就看不懂大戏,我当时是站在一个卖鱼丸的小档前,希望哪一个大人看见我,买一串鱼丸给我。忽然我看见一个演员往她眼里滴东西,然后泪流满面地走出来。
很快的,我们告别了戏院和庙堂大戏,录影带的天下来了。
我们看台湾的闽南语歌仔戏。杨丽花、叶青、李如麟和黄香莲。看一众女扮男装在戏里英姿焕发,说话走路特别有格,脑海里在想些什么,他们就一转身,掩着半边脸唱了出来。都是一群风流人物。
当时家里分了拥杨丽花派和拥叶青派,但是这种分派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因为到最后,决定要租什么戏的还是我爷爷。爷爷是很沉默寡言的一个人。我不知道他其实喜不喜欢看歌仔戏。可能他只想听一听乡音。
我们家里把所有租得到的歌仔戏都看完了。杨丽花的《孙膑下山》、《洪武君》、《王文英与竹庐马》、《红拂女和李靖》。叶青的《白玉堂》、《周公和桃花女》、《孔明三气周瑜》等。
当时大家一致钟爱的,是杨丽花班底的陈亚兰。她是《孙膑下山》里狡猾的庞涓、《洪武君》里满怀抱负的陈友谅、《红拂女和李靖》里深情的虬髯客。反正他就是俊俏过人,但总是演悲剧性角色,让我们一次一次地为她悲叹。
过后我就迷上了香港的武侠剧。黄日华是郭靖;刘德华是杨过;万梓良是陆小凤;郑少秋和苗侨伟是楚留香;梁朝伟是韦小宝、张无忌和小鱼儿。
多么神奇的年代,那时侯我活在武侠世界,每天胡乱耍剑点穴,每天想着离家出走,上山拜师。可惜一直学不会扎包袱。
当时家里只看录影带,几乎从来不看电视。十年后这几乎给我和大学朋友建立关系带来了灾难性的危机。大家围坐在么么档大谈小时候看过的英文电视剧时,我只能木着脸,小心不出声。有一次我问:什么是AIRWOLF?一下全桌子十多个人看着我,几乎当我是外星人。然后他们妄下定论,说陈翠梅小时候一定是个书呆子,从不看电视。
我心里叹了一口气。我的确是个书呆子。关于书,那是更长的一篇文章了。
再说回庙堂的那场大戏。我急着要找个大人,告诉他们那个演员是假哭的,还有更重要的是我要一串鱼丸。走来走去我就走失了。后来戏也完了,鱼丸档子也关了,我也哭得差不多要睡了,大人就把我带回家了。
这个童年阴影,使我每想起看戏就想吃鱼丸。
[ 點閱次數:10131 ]
电影导演。她说她拍电影,是因为电影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艺术,而她决定要往伟大那边靠。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