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生活︱ 有一天下午,你来了。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 |
给阿teoh, 忘了告诉你,你可以上去维基百科查一查无夏之年的典故。1816年在北半球发生的天气反常,有些严重地区,甚至夏天降雪。可以想象当时人经历的世界末日感,惶惶然不知何所以然。许多年以后,科学家相信这严重的天气反常,主因是1815年印尼的一场火山大爆发。
我开始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有想象过魔幻写实。当然我是非常喜欢马奎斯的《百年孤寂》,和他笔下的马贡多,我尤其喜欢的是他的开场,关于那个上校面临枪毙之前,想起了他第一次看见冰的那个下午....
现在的版本不再是魔幻写实了。 我不知道你说的,有雨林巨兽的是那一本,我只看过张贵兴的一本小说,好像是叫《我思念的长眠的南国公主》,的确充满了南洋的蛮荒气息,热带雨林里的大院,或者大院里的热带雨林,家族斗争,美丽的卡达山女子,马共派来的卧底....现在这个剧本,也不会是这种南洋热带雨林的传奇故事。 相对的,我比较喜欢Apichatpong式的热带雨林。所以我最近重看了他的戏,也在看着他的一些访谈。 但是我的电影也没有办法抄他的那一套。 我想,第一部分的感觉,有点像Michelangelo Antonioni 的L'avventura,或者Ingmar Bergman。可能只是他们的戏也有海洋和孤岛,和那种独特的窒息感,当然马来渔村里的穆斯林女子,不同于这些欧洲女子。但是某个程度上,在人格上是相似的;第二部分,可以是Apitchatpong Weerasetakul。但是我还不是很确定。
我也在想象过罗梭的画,圆月下狮子嗅着在沙漠上熟睡的吉普赛女郎;和他天真的热带雨林里,饥饿的狮子吃掉了山猪。但是可能太甜美了。 当然,还有Rene Margritte的鱼身人腿的美人鱼。在夜色下躺在沙滩上的一条人鱼。有一种和我们的常识,或者固成想法开玩笑的意思,Margritte 可能在捉狭地笑着,鱼身人腿不是更合理吗?
电影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只是一天一夜。马来歌手回到了家乡,遇到了他的童年好友。好友和妻子邀请他回家吃晚餐,晚上一起出海,钓鱼。在荒岛上烧烤。他们谈起了少年回忆,还有当年在海里捕捉的一只山猪。在夜晚结束之前,他们玩起了谁可以在水里呆三分钟的游戏,结果马来歌手失踪了。 第二部分,是他们的少年时期。那时候,村里隐约地在闹饥荒。少年一直是饥饿的,并且不断的在寻找食物。结尾是他们曾经形容的捕捉山猪事件。 大概是这样。
翠梅上
http://www.dahuangpictures.com/blogs/summer.php
[ 點閱次數:30996 ]
电影导演。她说她拍电影,是因为电影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艺术,而她决定要往伟大那边靠。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