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声音︱ 被声音埋没之前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西小姐住在细节之都。所谓细节之都,其实并不如其名。就如很多人的名字,有个美字的,往往不美。名字中有个俊的,往往不过尔尔。即使是地名,譬如登嘉楼,也往往不是楼。至于有‘安’字的广场,更不敢说一定如名般安宁、平安。我们便不一一举例了。反正,故事一开头便介绍过西小姐和她所处在的城市了。
也许还可以多说一些。
所谓的细节之都,并不是一个充满细节的城市。反之,细节之都是一个比任何地方都缺乏细节的城市, 呃,也不对。因为细节之都,其实除了是个城市,也是一个国家。西小姐在这里住了九年。从工作开始到今天,刚好九年。
那时西小姐刚跟一号男子分手。便想离开那个鬼地方。她一手拖着行李箱,便来到了细节之都,别人眼中的闪耀的城市。当然她自己也那么认为,只是当时对她而言,闪耀与否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离开。话说那时他一手拖着行李箱。才发现自己衣服也没有几件。竟然一个小箱子就装满了。就再也没有什么属于她的东西是非带走不可的了。西小姐耸耸肩,不理。就这样了,还能怎样,结果一趟巴士就来到了这细节之都。行李箱在柏油路上发出如牙齿颤抖的克拉克拉响。她对自己说,那又怎样呢。不理。
西小姐拨了一个电话给当时在这里找工作的同学。喂。你在哪里。
我正在面试,你要不要过来跟我拿钥匙,不然你这段时间也不能去哪里吧。
嗯。西小姐很快就到了同学面试的地方。她在那沙发上坐了下来,才从对面的镜子看见自己的狼狈样。宽松的大号T shirt。上面画着一只橘色的人猿,那人猿咬着一朵小红花。 她再从镜子中检视自己:头发凌乱。牛仔裤尾开了白花。皮肤干黄。正检试到这里,同学T来了。面试完了。她说。这时旁边站着一人,西装笔挺。弯身下来对西小姐说,你就是西?
西小姐一脸狼狈,她前面还放着行李,一时站不起来。最后还是移动了那碍手碍脚的行李,她站了起来。你好。我是西。
就此,西和T一样被录取加入这间公司了。明天就可以上班了,那位西装笔挺的人对他们二人说。
就这样吗?西小姐说。可你还没看我的履历。
你跟T同校不是吗?就这么办。西装笔挺这么说。
于是西小姐就正式在细节之都生活了。
细节之都里布满着许多需要缴交费用的路障。嗯。或许不能说是路障。路障使交通受阻。总之,细节之都到处都设有让车子停下来的收费站。嗯。收费站也许是比较贴切的名字。不过这城市中的收费站,却与一般的、其他城市的收费站不同。这城市的收费站宛如贞节牌坊。车子只要在底下经过,就必须征收费用了。不同的是,这些贞节牌坊似的收费站需要车主缴交的,不是钱。而是,一个细节。
对,任何细节都可以。比方说,这样:中学的时候我曾经是一个没有铅笔盒的孩子,我的笔都放在右手边蓝色裙子里的口袋。这时,如果执行的人员对此觉得不满的话,他将会问。那么那些笔是什么牌子的。Kilometrico,蓝色。你或许如此回答。也许那执行人员便满意了,按了一个纽,让你过了。车子驾离了这个细节收费站以后,你便将从此忘记这个细节。你曾经以口袋当作铅笔盒,并且蓝笔牌子是Kilometrico。
这城市里的人都为这样的设施感到满意。至少只是无关痛痒的细节。如果能够丢弃一些,不记,也落得轻松自在。总好过其他城市必须给现金。现金呢,能做许多事的现金呢。这制度开始执行的五十多年前,大家纷纷开始想起一些不重要的细节,可以用来缴过路费的细节。竟然列了一列,每天使用一两个,便可以到城市中心里了。
一些井井有条的人于是开始用一个小本子的日记本记下每天要说的、要缴的细节。以防车子开到收费站,突然想不起来。甚至有些人为了能够把以前不愉快的事情忘掉而买了新车,日日驱车到市中心,以便能够在收费站让这些让人厌烦的细节忘记。用过的细节就在旁边打一个勾。过后,虽然文字还留在细节簿(有些人习惯这么称呼他们的簿子),但翻开一看,只能看见字,却没有任何与之有关的画面了。譬如说,我们可以翻开来,翻到这一页:
一九九一年入学那天,我被安排在F班。因为我太迟报名了。
体育节过后,安从我身边经过。我觉得很热。便去饮料处卖了一罐可乐。
但,他们仅仅变成文字,却没有任何与之有关的画面了。因为那画面已经被征收了。而且,这里的组屋楼下都有一个弃置细节簿子的回收处。所以很多人每半年都能丢几本细节。
那时,马路一再扩建,以增加更多的收费站。而五年、十年之后,这细节之都所收集到的细节,是超乎人能想象的多。这制度实行了十年后,细节之都,由‘亚洲最不快乐指数’中名列第一,跳跃到‘让人愉快的都市’排名第五。简直是一件让全民骄傲的成绩。
但四十年后,人们开始觉得不快乐了。有人开始怀疑政府要收集那么多细节干什么。其中有没有牵涉到个人隐私的贩卖。一些人开始在大道旁边抗议,力争他们过去缴交出来的细节,一些人开始想不出新的、尚未缴交的细节。有些人甚至把车卖掉,决定步行入城,以便不需要再担心细节是如何被更大的权力以什么方式应用。
“干嘛好端端要细节。又不是写小说。”年轻的小说家在报刊上开始发表言论,认为政府也许想将搜集回来的细节应用在一个庞大无比的小说计划内。小说也许要呈现的是这个都市的居民早已忘却的小事。或者政府搜集细节是真的为了完成一部巨大的、全民参与的小说,希望借此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那就是全民的荣誉了。尤其是这座一直被认为是文化沙漠的岛屿来说。那些富有想象力的人如此说。
对于细节的用途政府却一直没有明确回应。只是不断的把焦点转移到这些年来政府实行此计划而为民众节省的数额,并举例同等数额可能的用途。许多民众也因此被说服了。也对啦。政府说得对。如果要我们缴钱,恐怕我们要多努力几年才能退休了。而且,可能孩子的教育费也没有那么容易筹来。只见民众一个个点头,反正细节也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何况我们都有权利选择缴交任何细节,已经是一个很完美的政策了。
我那时在细节资料馆工作。每天阅读别人呈交上来的细节。说阅读,其实不正确。我的工作是,为‘细节牌坊’里征收回来的录音做记录。每一个人,每一辆车。我每天戴着耳机,把听到的都写下来,车牌。时间。地点。人物。细节。一共有五个栏的excel sheet。我一天工作八个小时。做的就是不断地将这些听到的输入电脑系统里。当然,也有别的同事专门将这些细节按不同的方式编编成一册册不同主题的书册和资料库。
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做同样的工作。今年应该已经是第九年了。然而,我一直也不知道我做的这些,究竟有什么用。我可以任意读取任何人的细节。也可以对某人和某人的细节产生联想。有时,不同地方收集回来的细节,竟然是讲着同样一回事。我每日与这些细节接触。仿佛认识了他们的主人。仿佛是个掠夺者。仿佛是一个收容所里的工作人员,每天收拾别人不要的东西。我只知道,我是西。今年三十岁。
我刚说了一堆乱而无章的话就是我以第三人称说的故事录音。对。我为自己录音。我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说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城市。不要因此以为我精神分裂。我的工作是每一天输入别人的细节。别人的细节之庞大常常让我感到不安。
我的工作让我日益哀伤。
[ 點閱次數:5943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