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觀片量:49部
1. 《 沙漠中的西蒙 》1965西班牙,Luis Bunuel 布鈕爾
本片是布努艾爾的宗教三部曲之一,贏得1965年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團大獎。
主角西蒙是一個留著大鬍子的禁慾主義者,他為了跟上帝靠得近一點,遠離人世隱遁到荒蕪人煙的沙漠中。他站到沙漠的柱子頂上祈禱贖罪,一站就是幾十年。諷刺大師布努艾爾將宗教的精神注重和世俗的精神漠視對比得體無完膚。當西蒙在柱子上表演“奇蹟”時,底下的觀眾就像看馬戲似的評頭論足,例如當他為一個小偷接上被砍下的雙手時,群眾的評價是“還不賴”;而小偷用他的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孩子一記耳光。後來西蒙還經歷了重重世俗的考驗,魔鬼撒旦還三次化裝成各式人物來引誘他,但都被他用堅韌的意志克服。其實魔鬼就是他自己的心魔。最後魔鬼把西蒙從圓柱上移到現代都市的一家迪斯科舞廳,並告知他從今開始只能在舞廳中修行直至終老。
http://www.mtime.com/movie/27141/
2. 《 十二宮 》2007美國,David Fincher 大衛芬奇
大衛芬奇回复《七宗罪》風格的《十二宮》(Zodiac)改編自羅伯特·格雷史密斯的暢銷紀實文學《解秘十二宮:美國惡魔的身份之謎》。講述上世紀一個被稱為“十二宮殺手”的神秘罪犯在洛杉磯製造了一系列血案,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可怕、最難以捉摸的連環殺手之一。
夜幕籠罩下的舊金山嚮來缺乏白天的自信,飄散著血腥味攪拌著驚惶不安的隱痛,糾纏了市民整整十二個年頭。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自稱“十二宮”的殺人瘋狂,快活地操持著玩命遊戲,殺一個人,寄一封信,“善意”地為警方留下線索,而後靜觀一場只見貓兒不見老鼠的非典型性追捕。面對如此怪異桀驁的狂徒,愚鈍的警方已然應對乏力,倒是《舊金山紀事報》的記者羅伯特(傑克·格蘭恩哈爾飾)和保羅(小羅伯特·唐尼飾)看出了案件的端倪,在偵探大衛(馬克·普法洛飾)和搭檔比爾(安東尼·愛德華飾)的傾力幫助下,他們與“十二宮”展開了一場大腦與性命的雙重比拼……
http://www.mtime.com/movie/48909/
3. 《 僵屍和魔鬼列車 》1991芬蘭,Mika Kaurismaki 郭利斯馬基
http://www.mtime.com/movie/98558/
4. 《 我父我主 》2007以色列,David Volky
猶太牧師的兒子,從來都安靜的在父親懷中聆聽教義,有時會天真地問:幾時可以去死海?在孩子眼中,死海好玩,因為有魚,可以浮沉。父親終於把兒子帶到夢想地。時間一到,父親連忙領信徒到山上默禱,冷不防有小孩拾到兒子的鞋,兒子卻不見踪影——假如伯格曼電影反思宗教如同啟示錄,導演首部作品更加如進靈山,以生於斯長於斯的過來人身份,道盡犧牲與救贖的真情假意。如詩般敘事,建構靈性氛圍,反省阿伯拉罕以撒的故事。
本片獲得2007年以色列電影學院獎四項提名;2007年翠貝卡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
http://www.mtime.com/movie/65555/
5. 《 懷疑 》2008美國,John Patrick Shanley
1964年,紐約的一所天主學校,一名修女懷疑神父與一名黑人學生有不正當關係,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關於信仰、道德以及權威的爭辯。
http://www.mtime.com/movie/66554/
特別關注:
《 進口/出口 》2007奧地利,尤里西•塞德尔
影片維持導演冷眼旁觀的特色,以雙線交叉的結構,刻畫一名烏克蘭單親媽媽為了更好的生計,決定到奧地利討生活;而原籍奧地利的男子,在國內反而苦無出路,最後去了烏克蘭營生。安靜呈現了孤獨、貧窮、色情、死亡,以及全球化下愈形嚴重的外來人口問題,又狠、又冷、又準。
http://www.mtime.com/movie/52924/
註明:影片資料來自時光網站
[ 點閱次數:11663 ]
筆名企鹅先生(Penguin)。同时是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者。生命里有三大热爱:第一是写诗(零的睡眠,眼睛事件,地下国度,寂寥大地,四月感觉)第二是看电影,第三是唱歌,皆是浮生时时刻刻忧伤的出口。 1976年8月生于怡保市,狮子座。“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活动委员之一。 最喜爱的诗人夏宇、陈克华,作家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张惠菁、米兰昆德拉,导演蔡明亮、格林那威、贾木许、侯麦。 欢迎浏览我在电影网站的主页 〉〉〉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