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社会集权宰制的寓言——人性之恶描写大师今村昌平对集体暴行的揭示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10-08-23 13:08:19
Bookmark and Share

DeepDesireofGods.jpg picture by kl5876

作为今村昌平的代表作,《诸神的欲望》(1968)属于导演成熟期的作品,这时今村昌平对社会人性之恶的观察和描写,已经到了极致尖锐透彻的地步。相比之前的作品如《日本昆虫记》等都是以个人体验作为叙事角度,来侧写社会的恶浊;《诸神的欲望》毋宁是一次极具理性批判及震撼性的正面叙述,它的叙事范围更广大,是针对社会集权宰制模式的一则政治寓言。
  
  导演选择了偏僻落后区域来作为故事开展场景,以凸显人性的愚昧,以及作为社会制度恶浊的寓言。但同样的大众暴行,在文明地区一样在发生着。大众暴行通常都和政治有关。大众暴行发生后,往往因牵涉人数众多,而无法诉诸法律。大陆的文革期间所发生的暴行,印尼平民集体抢劫华侨的暴行,这些暴行为何会陆续发生?是怎样的一种宰制手段在暗中操作着?制度并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某些擅长操作权力的人操作出来的,集体暴力事件亦是;更悲哀的是,大部分的人竟然也违背理性顺从之。如果没有人们的集体顺从,这些暴行怎么会猖獗?今村昌平的《诸神的欲望》为我们立下一个思考点,且让我们思考思考。。
  
  结局最教人寻索,我们从龟太郎口中得知,最后他终于有机会离开鲊岛到东京去生活,他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充满迷信暴力的罪恶之地,然而他终究又回来岛上了,他说,在东京生活他感到没了自我。这是导演抛给观众最大的思考疑问。为何他要回到那座用私刑杀害了他的父亲和母亲的野蛮之岛?为何他依恋岛的生活?这是导演对奴性的揭示?像龟太郎这一类人,他们已习惯了被控制被统治,他们害怕独立生活独立思考?这毋宁是人性无知的最大悲哀。
  
  二句概括日本欲望现实大师今村昌平的一贯表达主题:现实之恶浊,生存之奋斗;欲望之横流,灵性之残喘。
  
  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休!这句说得好。为他勇于批判体制及人性的真诚敬杯。
  
  同样属于日本新浪潮反叛大师,他其实比大岛渚更能深刻地描写出人性现实之恶。今村昌平堪称是亚洲电影界的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同样是人性之恶的揭示者),也是全世界难得可贵的批判大师之一。同时,他是电影界的大江健三郎(同样具备凌厉的社会制度批判)。
  
  这几年,我比以前更加能够欣赏描写人性丑恶的导演。我想,这和社会历练有关。以前一直在校园内,不知社会之浊。描写丑恶的导演,其实在东方尤其是华人社会里很吃亏,因为一般观众多爱看描写美好的作品,一般观众排斥描写丑恶或沉闷的作品。但描写丑恶,只要触及真实,又何惧面对真实呢?
  
  

今村昌平 Shohei Imamura 的作品我看过
  被偷盗的情欲 (1958)
  西银座驿前 (1958)
  无止境的欲望 (1958)
  哥哥 (1959)
  猪与军舰 (1961)
  日本昆虫记 (1963)
  赤色杀意 (1964)
  诸神的欲望(1968)
  复仇在我 (1979)
  楢山节考 (1983)
  黑雨 (1989)
  鳗鱼 (1997)
  肝脏大夫 (1998)
  赤桥下的暖流 (2001)
  
附录剧情:
 


一群远离文明世界的人生活在日本南岛上。太根吉一家属于岛上祭神巫女的家系,其祖父山盛还有着神与非人的性格。太根吉和妹妹太马的关系有些暧昧,太马却被岛上的头目龙立元强行纳为侍妾。长久以来,龙一直借传统迷信来控制岛上居民,当他掌握太根吉的把柄,他更是以此来威胁太根吉一家人为他效命。龟太郎是太根吉的儿子,他非常向往都市的文明生活,极度反感岛上的生活习俗,却无法打破岛上的陈规陋习,更沦为龙的走狗。

 

    岛上的人长期以来都靠种甘蔗为生,现在需要建设一个糖厂。东京某技术员到岛上对糖厂的水源问题进行考查,建议以被龙垄断的圣水源作为工厂水源,遭到岛上居民的强烈反对。龙想在岛上修建机场,需要太根吉一家搬迁,却被太根吉断然拒绝。祭神之夜,有人见到了龙立元的尸体,并宣称是太根吉所为。龙虽然已死,但却有另一个人代替他的地位,并驱使岛上居民对太根吉展开追捕行动。太根吉和妹妹太马急忙划船出海逃亡。然而一群年轻人划着两条船追了上来,龟太郎是其中的一个。他们用船桨打死了太根吉,而太马则被捆到了桅杆之上,漂流在无情的大海上……


  影片根据戏剧《被禁忌的海屿》改编,将社会学与民俗学熔于一炉,描写了日本民族的一种潜在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人们恍惚的精神状态,不断重复的单调劳动,对政治的漠不关心……

 

        影片的结尾颇有意味,将其简单地视为青年人对文明社会的向往和对抵抗文明建设的太根吉的制裁恐怕也失之武断。影片作为战后派导演今村昌平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是论文式电影,对日本社会民族传统潜在的家长制作了深刻的揭示,论证了这是产生军国主义的土壤。影片被列为1968年日本十部最佳电影第一位,今村昌平获得了导演奖。1971年获罗马宗教电影节金奖。入选了日本名片200部。

[ 點閱次數:20643 ]

3 則回應

我读了你的影评。我想,就这两句或许是冒犯了他们吧:大陆的文革期间所发生的暴行。大众暴行通常都和政治有关。其实,你想想,所谓的冒犯是很抽象,也很个人的。如果他们说你冒犯了他们,难道你就没有权利说这些话了吗?所有独裁制度都是用“尊重”作为挡箭牌,说人人不可以冒犯任何人。也用“冒犯”来抹煞对自己不利的言论。我们的国家不正是这样吗?只有允许言论自由,随着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让人人自己选择和判断,那真理才会越辩越明。本来就是要斗争的。允许每个人发言,恶言也有权利,然后“正言”跟恶言斗争,才是公平和正义的。更何况说,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权,有人选择相信恶言,你也没有权利阻止。这是我的个人主义信念。每个人对自己负责任。没有人应该扮演家长甚至上帝的角色,帮人分辨黑白善恶,选择正确的道路。
本来是在时光网留言的,可是上不去。只好拷贝到这里来了。
shan [訪客] · http://passionforarts.com 2010-08-23 @ 17:18
这类文明体制寓言,西方文学界好像很爱写,有威廉高汀的《苍蝇王》,欧威尔的《动物农庄》,卡洛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不过,读西方文学时总是感觉到他们相当注重抽象理性思维,不像东方人总是“现实大于思想理想”。。影片接近结尾时,我就在想,今村昌平会不会像大部分的西方电影那般,最后让太根吉兄妹成功逃出蛮岛,去追寻理想国度,让观众看到一丝希望。结果呢,结局果然依旧是“现实大于理想”模式,啊,东方人的思维总是这样!总是屈服于浊俗现实!要什么时候才会改变?
劉富良 [會員] 2010-08-24 @ 14:16
附录《暴力是一个人的回光返照》

我想写一篇类似论文的东西叫《亲眼所见的暴力史》,10万字以上。我对“暴力”这个词汇有着旷日持久的热情,因为我觉得它几乎可以解释我所生活的环境中发生的一切问题。

方舟子被打,在神奇的土地上合情合理,挡人财路,树敌太多,说不定哪天冷不丁的挨一铁锤。也正因如此,他凸显了他的勇敢和有为。他的态度和他腰上冒出的鲜血交相辉映,他在这个衣冠禽兽的原始社会中变得越来越纯粹,纯粹的都有些怪异。方舟子比钱烈宪老师幸运多了,只受轻伤,又遇到两个移动速度比较慢的歹徒,一下就逃脱。暴力若轻轻伤你,也许非但不能摧毁你,反倒增加你的斗志,对待暴力,你若怕了就真的死了,你若不怕,你进一步,持铁锤的人就心虚地退一步,因为他和你一样正处在崩溃的临界线。当然这么做是有风险的。

在我们越来越快的接受一切时,我们也就变得不得不暴力。我们没有力量,就用暴力假装强大。给不出理由又拒绝改变的时候,我们就都是暴力同盟者。环境逼着我们必须要快速做出决断,拥护还是痛骂,必须要从这一刻选好自己的队伍。就在此时,过眼云烟般的世界就像一堆棉花糖塞满了我们一直抬头仰望的那口井,我们丧失了自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和愿望,仅仅作为一次点击,一次“支持”或者“反对”的投票,暴力终于趁虚而入,扑面而来了。


“认真你就输了”,“笑而不语的围观”,等等这些统统是暴力的萌发形态,当一个人逃避担当,逃避惩罚,逃避规则,他和一个满手鲜血的屠夫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和广电总局那帮想封杀谁就封杀谁的大人物们也没什么区别。暴利的确可以带来持久的改变,比如说某某人因为说“错话”,就再也听不到他的任何消息,同时它会让整个环境除了强权没有别的章法可循,大家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才都亮出拳头。

一个被宣讲着靠实力说话的世界,如果没实力怎么办呢?人从出生就没法选择,外表、出身、天赋和祖国。没办法公平,我们在崎岖不平的现实里寻找可以和平共处的方法。这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进步,因为它在抵抗暴力。在一个竞速的世界里,慢就是抵抗;在一个过硬的世界里,柔软就是抵抗。理想主义的存在不就是在平衡这个一直上火的世界吗?

我有时候就特别愤怒,觉得不擅长使用暴力的人吃了大亏。我不像唐骏那样骗人也许我就找不到工作,我不像李一道长那样忽悠人也许我就获得不了尊重。有些看起来成功的人,只是学会了一套瞒天过海的功夫,他们是施暴者,任何不敢坦诚相对的事情都叫暴力。

暴力是有反作用的,你靠欺骗获得一切,就永远无法拥有内心的平静,就永远都像那片要落雨的乌云般忐忑不安,从而也丧失了一个作为人的资本。所以,那些被拆穿的家伙总是摇晃着砍刀,说着那句“这都是你逼我的。”他们靠暴力示众,靠暴力收场,他们自比江湖中人,混在其中,遵守江湖的生存秩序,但是别忘了,你总是要还的。所以,如果你出门需要带着弯刀长矛,任你再风光,也不过是一次漫长的回光返照罢了。


草威
劉富良 [會員] 2010-08-30 @ 22:20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的灵魂

筆名企鹅先生(Penguin)。同时是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者。生命里有三大热爱:第一是写诗(零的睡眠,眼睛事件,地下国度,寂寥大地,四月感觉)第二是看电影,第三是唱歌,皆是浮生时时刻刻忧伤的出口。 1976年8月生于怡保市,狮子座。“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活动委员之一。 最喜爱的诗人夏宇、陈克华,作家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张惠菁、米兰昆德拉,导演蔡明亮、格林那威、贾木许、侯麦。 欢迎浏览我在电影网站的主页 〉〉〉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25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