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隨波逐流的人格,去核心化的生活意義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5-12 01:11:30
Bookmark and Share

《偷吻》1968

法國電影新浪潮大師楚浮(Francois Truffaut)的影片當中,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他中期的作品《偷吻》,而不是所謂權威評論所推舉的《四百擊》《朱爾與吉姆》或《槍擊鋼琴師》(這幾部開創了一些嶄新的敍事語言,這點成就我是肯定的。不過,我不會是個人云亦云盲目推崇經典的粉絲。那種被問到電影那裏好只會答經典就是經典本身沒有獨創見解的人)。一般上,我個人並不會太喜歡他的影片,但《偷吻》擁有我喜歡的元素。
  
對我個人而言(備註:我都說了這是針對我個人美學而言,楚浮的影迷請注意,我話説在前頭了),楚浮的電影太過抒情,太精緻的傷感了,過度柔婉,陰氣脂粉味甚重。其敘事主題總是太明確意識形態先行,故事架構稍微類型化,也是我不會太喜歡的原因。我喜歡比較“生活化描寫”的電影,而這部《偷吻》描寫出某種隨波逐流的人格,去核心化的生活意義,恍恍惚惚的情境狀態,對未來不確定的感覺,因此俘虜了我的心。

p/s 楚浮的作品目前我看了四百击 (1959)枪击钢琴师 (1960)朱尔与吉姆 (1962)柔肤 (1964)华式451度 (1966)偷吻 (1968)两个英国女人和一个法国男人 (1971)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 (1972)日以继夜 (1973)零用钱 (1976)最后一班地铁 (1980)隔墙花 (1981),你又看了幾部?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298338/

————————————————————————————

附錄

劇情:
安托万从军事监狱出来后,干了不少杂工,可怎么都打不起精神来,落魄之时,他找了一份私家侦探的活干,专门调查红杏出墙。渐渐的,他发现自己被夹在一个小提琴MM和鞋店老板娘的夹缝中了……

幕后制作:
本片是导演自我的一种回忆加工,将平凡化做神奇,借日常生活来展开对自我迷失和自我寻觅命题的讨论。安托万接受了现实的妥协,选择了一个他不爱的女人,美好的理想爱情终究被无奈的现实湮没。这是导演从《夏日之恋》开始一直重复的主题思想。片中的法式音乐甚为醉人,特别是主题曲《爱的祝福》(I wish you love)已成为经典浪漫情歌。

发布者:Mtime

[ 點閱次數:9524 ]

生命力熱烈的天使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5-11 00:28:59
Bookmark and Share

《天使愛美麗》(2001)是法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這部充滿夢幻般的靈氣,敍事語言活潑張揚,角色情感飽滿熱烈,即感性且節奏快勁的影片,有異于一般法國電影的冷峻舒緩風格,端地令人眼前一亮。其魅力恍如一道魔法,瞬間感動了許多觀衆的心。(蒙蒙衆生是如此渴望魔法降臨他們的生活啊)

什麼是天使?什麼人才擁有天使的氣質?有關天使的電影信手拈來的就有柏林蒼穹下、天使之城、天使熱愛的生活、美國天使等,但數這部最是活潑洋溢生命力熱烈的光輝。那些還保有赤子之心、熱愛生命、對生命有獨特且深刻的感受與關懷的人們就是天使的喻意了。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297311/

——————————————————————————

附錄劇情:

艾米丽是巴黎的一个年轻女招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公寓房间的地板下发现了一盒早年小孩玩的“宝贝”。她悄悄地将这些东西还给了它的合法主人,并在暗处悄悄地观察着主人的生活随着这些“宝贝”的复得而发生的变化。从此,艾米丽开始了她奥德赛式的奇妙经历:进行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计划,去改变其他人的生活。几乎是神奇般的,艾米丽开始改变着她街坊四邻的生活——如果有幸的话,大部分人的生活是变得美好起来;如果是应得的话,有的也会变得更糟--但是她总是像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后,或者以诡秘的身份出现。这个计划一直进行得很好,直到她遇见了一个名叫尼诺的有趣的年轻男子。现在的问题是:她是否有勇气为了她自己,做那些她已经为别人所做的一切?……

[ 點閱次數:9366 ]

騷動的心靈,於渾濁的塵世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5-08 10:02:39
Bookmark and Share

我心遗忘的节奏(法国)Jacques Audiard

電影讓我感受到男主角騷動不安的心靈,以及混濁不清的生活,因此寄託於音樂,騷動暫時沉澱,心理獲得了焦慮的鎮靜,與浮世的救贖力量。

男主角具有暴躁抑鬱症人格,其心靈游走于極端壓抑然後爆發釋放之間。然而,許多藝術家不也具有這種人格?最好的例子是畫家梵谷。

是部能滲透到人們心靈裡去的好電影。每當我感覺生活像一灘渾濁死水,鬱悶得透不過氣來時,壓抑得想釋放時,就會想起這部《我心遺忘的節奏》。

法國電影總是好在非常生活化的細膩描寫,其中隱含人生與現實的真實哲理的反映。

很多看慣好萊塢類型片夢幻催眠的觀眾往往嫌棄法國電影沉悶,其實我們的生活不常是精彩輝煌的,忙碌之餘,大部分的時候人們總是找些事來做找些話來說地打發無聊,談一場缺乏靈魂層面的戀愛,做不喜歡不投入的職業,搏命賺錢然後放縱消費,僅僅流於表面形式的人際關係與接觸。

真實的意義與價值早已在人們的消遣心態裡逐漸變得稀釋,他們不喜歡法國電影的原因,恐怕是不想去面對反思真實人生的反映吧!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505246/

————————————————————————————

附录剧情

深爱母亲的Tom从小就希望像母亲一样,成为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但是自从母亲过世之后,他和父亲的关系就渐渐疏远起来,琴艺也荒废了。

尽管对自己见不得天日非法工作感到很厌烦,Tom还是走上了父亲的老路,任职于一家不正当的房地产公司。

28那年,Tom遇到了母亲的钢琴老师。在老师的鼓励下,他...

[ 點閱次數:9777 ]

冬日一般的心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5-01 00:59:37
Bookmark and Share

《冬天的心》Un coeur en hiver(1992)法國電影

他凝望她,讓她錯覺;而她陷入,他卻逃避;但無論如何善於遊戲,無論如何陰險狡詐,流逝的是時間與渴望的心,沉寂的是真摯的情感與生命力… …愛情需要一顆溫暖的心,但他的心早已冷寂… …像濕透的火柴,無法再燃燒… …剩下的,只有絕望和虛耗… …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327590/

————————————————————————————

附錄

剧情

两个男主角史提芬与麦辛是好朋友,他们合开小提琴工作室,专门出售及修理小提琴,在安静的工作环境中有悠然自得的乐趣。直至麦辛的女友、女演奏家卡蜜儿出现,异性的吸引力令两人之间的友情产生了微妙的转变。史提芬为卡蜜儿的才华和美貌吸引,但直至卡蜜儿主动示好,史提芬仍一直无情冷漠地回应。错失了爱情机缘后,三人重聚却已经往事如烟。片名暗指人心如冬天般干冷,不愿意为爱付出,面对爱情时黯然退却。

幕后制作:
一部十分成熟而细腻的影片,导演对中年男性的感情世界有心细如丝的刻画,演员的配搭和演出也相当出色。影帝奥图与影后贝阿特的对手戏娴静高雅,在艺术气氛浓厚的表面上蕴含了感情的暗流。导演一向擅长处理爱情伦理题材,这次更采用了十分冷静疏离手法,营造了一个沉寂冷酷的影像空间,暖色偏暗并带有病态美的景框处理,无处不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爱情、欲望流失的无奈和追思。全片从头到尾洋溢着典雅动听的音乐。

发布者:Mtime

[ 點閱次數:9669 ]

故事凝固在畫框裡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4-30 23:26:41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法國左岸派電影《漂亮的女俘》(1983)

短評

影片華麗但空洞,畫面是很美,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劇情單薄,形式主義,以致角色形象虛浮。影片最大的弊端在於拍得像一幅畫像,但是畫像終究只是一個畫面,而電影卻是由許多畫面再串聯故事細節而組成,每一個畫面都要賦上新的含意或故事的變化深化,才能抓住觀眾的心,故事性畢竟也是電影的一個重要環節啊。

——————————————————————————

剧情

瓦尔特被富有魅力的女人玛丽迷住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接近她。一天,瓦尔特在公路上救起身负重伤、手捆金链、昏迷不醒的玛丽。他们来到一个豪华住宅,并被发明改变病人心理现象仪器的人关在房中。当瓦尔特醒来时玛丽已经不见了。如此一来,瓦尔特被怀疑是杀人犯,他开始收到警方的追捕。同时他在逃亡的路上还一直受幻觉、噩梦、凶兆的困扰。最后瓦尔特回到了现实中,可死神却在街上等他。

[ 點閱次數:10217 ]

無政府、無道德、無人生目的、無感覺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4-29 21:32:07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圓舞曲女郎(1974)法國電影

無政府、無道德、無人生目的、無感覺的頹廢盜匪。《圓舞曲女郎》借犯罪故事,其實要描述的是70年代這一群"垮掉的一代"的價值觀,這群人反叛,但又缺乏理念,在價值和意義被瓦解過後,他們尋找不到生活的重心所在,甚至在放縱的同時喪失了感覺,甚至掏空了心靈。無論他們如何狂烈地嘗試燃起生活的激情,然而面對支離破碎的世界,以及卑賤,無以取暖的人們,一切努力充滿徒勞和虛無,唯有繼續沉淪,任由漂泊感引領。

不過這類故事,觀眾投不投入是很主觀的。而《圓舞曲女郎》在描寫人物瘋狂姿態之餘,是否有延伸至人物心理層面和觀眾的聯繫,值得思考。

http://www.mtime.com/movie/22262/

——————————————————————————

剧情
怪才布里叶的成名作,故事讲述两个游手好闲的嬉皮士青年,因为开枪打伤人而被迫开始流亡,途中他们抢劫美容院,与成熟女人做爱,打家劫舍,总之无恶不作。但一直无法得到性欲上的满足,后来他们与结识的妓女一起,展开了三人行,即只谈性爱、不谈将来的逍遥浪荡的天涯之旅。

更多>>

幕后/花絮
本片其实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公路电影,有着涌动奔放难以抑制的青春气息,整个公路过程就是嬉皮士青年生活方式的综合展现。导演很同情嬉皮士们的不被理解的一面,但也一针见血地揭露出他们的空虚无聊和贫乏堕落,呼应70年代风起云涌的性解放运动和嬉皮运动,呈现当时一代法国青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點閱次數:9911 ]

石頭背後的蝦——雅克里維特的不確定真實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4-19 00:36:34
Bookmark and Share

有一句古諺:“石頭背後有一隻蝦”,意指某件事情背後人物的目的、陰謀、弔詭或秘密。用這句諺語來譬喻法國導演雅克里維特(Jacques Rivette)的影像主題,再也恰當不過。

冬天深夜裡的塞納河,閃爍著寒光,平靜、冷冽地流淌。在幽靜悠緩的河流當中,有一塊大石頭中流砥柱,直流當中其實亦端倪有幾處紊流,石頭底下有一隻蝦隱藏在那裡,誰也不知道那隻蝦的存在——它將身子蜷伏得更緊、鑽入石頭底下的縫隙,那是它在流動的局勢里安身立命的方式。而這一層真實,陸地上的人們並不會知道,人們只看到河上的石頭局部。

《巴黎屬於我們》是雅克里維特第一部影片,故事從一名音樂家胡安自殺作為開端,他的朋友在聚集場合上談論他,人們猜測他自殺的原因,但誰也不確定,這群人當中有他冷豔的女兒特麗、劇場導演杰拉爾、自我流放的虛無主義者菲利普、遊戲人生的皮埃爾以及他的妹妹——單純的女孩,安妮。

特麗與三名男子皆有一手,他們之間的關係複雜而又潛流處處。特麗流轉在三人之間。她從不說真話,慣於將心底話深藏,掩埋在世故的交際手腕之下。胡安死後,他的創作磁帶也隨著失踪,杰拉爾覺得她知道磁帶的下落。杰拉爾對特麗說:“告訴我真相吧。”特麗答道:“不。我會陪著你。”

菲利普告訴安妮說,胡安的死並不尋常,事有蹊蹺,特麗守著這秘密,而杰拉爾也將遭遇不測。

安妮企圖尋找出真相,她希望明白人們究竟隱瞞了什麼——事件背後的存在。她納悶,包裹在人們習慣於相互隱瞞、偽裝和表演的關係表象之內的那一層真實是什麼模樣?她要掀開這疑團,然而隨著她探索、接近真實的過程,她似乎愈來癒了解人們的內心,卻也同時更迷失,彷彿被捲入紊亂揣流的中心。

這就是雅克里維特影片的一貫手法:生活劇場融合懸疑劇的情節,再配合法式的沉斂、嫻雅、節約敘事風格。他的影片並不具美國犯罪片的驚險精彩,往往只是藉一樁“謀殺”事件,從而漸漸地局部揭露出人們交往當中普遍性內含的秘密、陰謀與欺瞞,以及一些掩蓋在日常性之下的潛在懸疑面貌——對人際關係、對事件表象的質疑、不確定。他的幾部作品藉著這類模式操作,成功將故事情節與人性流放在表象與真實、正常與荒誕、外在的穩定與內在的混沌之間。

其中一段情節:杰拉爾向安妮講述舞台劇劇本。 “人們來自四面八方,懷著各種目的,只有我們不明白這一點。劇本里英雄各奔東西,但過後又團結起來,它展現了一個混亂但不荒誕的世界。”

這主題有點類似大衛林奇,但大衛林奇的影像風格更偏愛描寫超現實,以超現實對照,向我們呈現一個“夢魘一般的現實”。而雅克里維特借影片想要述說的,則是“日常性之下的懸疑/事件秘密裡的真實/難以摸透的人性人格”。

目前我總共看了《巴黎屬於我們》(1960)、《地上的愛》(1984)、《呼嘯山莊》(1985)、《不羈的美女》(1991)、《高低與脆弱之間》(1995)以及《秘密防衛》(1998)。

一般來說,他的影片相當冗長沉悶,近乎窒息狀態,或許這一句話可貼切形容觀看他的影片的感覺:“平靜與壓抑之下的隱隱騷動與繃緊狀態”,這情形也就像《不羈的美女》的那幅畫里美女所維持的高難度肢體扭曲姿勢。他这种极端慢节奏、镜头篇幅极长(至少两小时以上)以及模糊化目的和意义(人物通常都是无所事事、没有生活目的,极度无聊而压抑然后情绪发酵而爆发)的叙事手法开始看时会让观众感觉到强烈的不耐烦,但看完后会让你仍一直感受到某些后续力量在干扰波动着你。。类似某种肌肉紧绷后的释放,但释放后又无限迷惘的情形。。类似SM所达致的效应。。紧绷感越是强烈,释放感也越是强烈,过后的空虚感也越是强烈。。我看里维特的电影一直有这种很特殊的观影经验,某种极端效应。。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580181/

[ 點閱次數:9322 ]

繪畫,還是做愛?在獨處和交流、升華和沉淪之間。。。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4-16 23:25:43
Bookmark and Share

《绘画,还是做爱?》

典型的法式電影,但並不浪漫,影片要描寫探討的其實是存在主義命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片名很傳神表達出影片的思索主題:繪畫,還是做愛?獨處,還是交流?在選擇繪畫和選擇做愛之間,在選擇獨善其身和努力溝通聯係之間,在個體獨處心感清靜但隨後卻又隱隱寂寞難耐以及與多人接觸交流感到新鮮釋放卻隨後煩擾爭執空洞寥落之間,在昇華與沉淪之間,在靈和慾之間,在抽離和耽溺之間,在渴望聯繫融合和聯繫鬆弛(Connected-Loosely Relationship)之間,兩難啊...

不過相信很多人沒有思考到這一層,他們以為只是簡單的婚外情課題,直接認為這是一部法式悶片婚外情這故事可以說得很精彩、劇情高潮迭起但可惜這部影片很單調。單調的其實不是影片啊,是看觀眾有沒有欣賞到啊。婚外情在這部影片裡其實不是思考重點啊,而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目錄畫面是山景山棱線,山與山之間的接壤線,這寓意著什麼?),婚外情只是故事的表象,導演藉這故事但要挖掘的其實是人性啊。藝術電影的主要目的,不就是對事物本質以及靈魂內在的透視麼?

在我過去辦的觀影交流會上,我就明白到一點,“一般”觀眾(我只是说一般,而不是肤浅哦)都不太能領略到描寫心靈的影片,愈深入內在的東西愈少人“看到”,那一層“内在心靈的觀照”,那一份靈悟及深沉内省的缺乏。

法國電影往往寓藏著幽微的人生哲思作為底蘊,注重内省,描寫性敘事手法,内斂得很,不像美國電影一般較著重議題性質敘事較直接較表露,存在主義文學也是在法國找到發芽地茁壯盛產的..

不過,法式哲理經常溶入生活細節的縫隙,一般人往往沒有細心留意到,例如最後一幕:兩夫婦在和第二對陌生夫婦做愛過後,尷尬的離別寒暄客套(他們明明才激情迷亂地做過愛啊),黑漆漆的夜,丈夫走出家門溶入野外的黑暗叢林裡,妻子卻寂寥地獨守在家裡,這幾個鏡頭貼切地描寫出他們結婚多年的狀態:為何他們兩夫妻在放縱過後卻沒有彼此甜蜜地相濡以沫?卻反而是疏離感瀰漫,陰深、幽靜、寥落的畫面氛圍。

誰不希望能夠找到“靈魂之交”(Soul-mate)?那種可以靈欲交合的關係?但個體恆常孤寂,即使是兩夫妻表面來看是相愛的,但他們的關係似乎隱約陷入了鬆弛狀態,並不是彼此沒有感情,而是尚欠缺更貼心的聯繫。他們有個女兒,但女兒並不了解他們的內心,其中一幕,他們在和陌生人夫婦做愛過後的隔日清晨,他們捨不得對方要離去,這時女兒來告別,那時刻他們對女兒的離去反而並沒有表現適當的傷心不捨,讓人納悶為何親情如此淡薄在那一刻反而比較像陌生人?

陌生人夫婦及時離去是“明哲保關係”的明智之舉,為何?因為相處久了就會有問題出現。人與人的關係就是這麼無奈。讓我先談這情節,你有註意到嗎?陌生人夫婦在家宅被火燒毀之後暫時藉住在他們家裡,之前的融洽友朋關係卻轉而尷尬地避開同在屋內的情景,為何?且深入想想。

糾正,“冷浪漫”比較貼切,法國喜劇似乎也常是冷幽默,冷,適合我,因此我總是會欣賞也非常喜歡法國電影的原因,看這類法國電影,需要仔細留意思考情節的細節處,需要融匯哲學思維和生活觀察體驗,否則難以領略其內斂意涵,以及影片拋出的思考命題。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5656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剧情
  威廉和马德琳娜结婚已经很多年了,他们住在大山脚下的一个小城市里。生活平淡而简单,在唯一的女儿离开他们定居意大利以后,夫妻两生活中所能关心的似乎只有他们自己了。

  马德琳娜是个画家,小城周围的所有自然风景都是她作画的灵感。一天,她看中了一栋山间老别墅,于是将其作为临摹的对象。在别墅里她遇到了一个睿智而神秘的男人——亚当。亚当双目失明但谈吐非常有教养,而且他身边一直有一个叫伊娃的年轻女人陪伴。马德琳娜很享受与亚当的相处和交谈。在一次意外的火灾将亚当的那所老房子夷为平地后,马德琳娜夫妇两慷慨的收留了亚当和伊娃。从此以后,夫妇两简单而沉闷的生活因为他们的新邻居而产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

幕后制作

这部影片由法国导演阿诺德和让-玛丽·拉里厄兄弟编导。影片虽然反映的是中年人的生活,但是并没有类似影片惯常的中年危机来临时的无奈,事实上,中年危机并非常态,而近年的影片似乎逢中年便危机了。导演拉里厄兄弟为中年设计了另一种青春,充满了生活的惊喜和生命的希望,并出色的将一些看似滑稽的场景与元素自然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故事基调明丽,剪辑流畅,将喜剧片的高度又拔高了一层,精巧而又有趣。在戛纳和法国国内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誉。曾五次获得恺撒奖最佳演员提名的莎宾·艾慈玛在影片中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出。影片曾入围2005年嘎纳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

发布者: Mtime (2006-03-31 23:30:40)

[ 點閱次數:10937 ]

頁數 : <<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的灵魂

筆名企鹅先生(Penguin)。同时是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者。生命里有三大热爱:第一是写诗(零的睡眠,眼睛事件,地下国度,寂寥大地,四月感觉)第二是看电影,第三是唱歌,皆是浮生时时刻刻忧伤的出口。 1976年8月生于怡保市,狮子座。“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活动委员之一。 最喜爱的诗人夏宇、陈克华,作家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张惠菁、米兰昆德拉,导演蔡明亮、格林那威、贾木许、侯麦。 欢迎浏览我在电影网站的主页 〉〉〉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35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