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 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內心氣候的差距導致情感的疏離狀態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8-25 10:06:15
Bookmark and Share

《氣候》2006 土耳其電影

片名氣候隱喻甚麼? 故事背景從頭到尾是春夏秋冬的變遷,感情由熱轉冷,許多人會這麼詮釋。我想到的更廣,沒錯,季候是有這層隱喻,但氣候也喻指人們內心的感覺情緒,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男女彼此內心的"氣候差距"產生摩擦鋒面,進而導致情感的貌合神離,漸行漸遠。

土耳其導演錫蘭從上一部《遙遠》到這部《氣候》(亦譯作《適合分手的季節》),其焦點皆在人際之間的疏離感,《遙遠》描述都市人和鄉下人的隔閡,而《氣候》的故事主線雖然是愛情的"氣候變化及落差",但也有一些片段描述男主角和父母之間的疏離。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203949/blog/7198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情
土耳其导演锡兰在片中自编自导自演,分别从夏、秋、冬三个季节通过一对夫妻的情感历程为人们讲述了一段关系是如何走向死亡。

[ 點閱次數:11187 ]

從一場尋“親”之旅,到發現信仰依歸的方向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8-21 00:55:17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中央車站》巴西電影1998
导演: 沃尔特·萨尔

囊括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柏林影展最佳電影與最佳女主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等多項記錄,巴西電影《中央車站》是一場感人肺腑的尋“親”之旅——只要那麽一點點親密關係的溫暖便可滿足人間世蒙塵的心靈。

在人潮熙攘的車站,因一宗車禍的意外事件,孤苦無依的九嵗小孩荷米亞,竟逐漸喚啓一生孤獨的老婦人久已封閉的心,毫無血緣聯系的兩人在生命的旅途上雖是萍水相逢,兩顆心的刹那靠攏卻已足以使他們畢生慰懷。

《中央車站》中間部分有一个微妙的心理转折,其實《革命前夕摩托日記》也有,某种意外覓得信仰依歸處的啓蒙過程,從此確立信仰人生的方向——情感之依歸(明瞭真情關愛的可貴),或理念之依歸(投入革命)。

在《革命前夕摩托日記》后,他的下一部影片《太陽背後》同樣也有這麽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同樣也充滿南美洲人土風情的刻畫,以及廣袤大地的風景視野,而《太陽背後》更多了一份魔幻寫實的敍事氛圍。

Destination of Warmth and Belief.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9989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劇情:
朵拉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央火车站为不识字的人写信维生。这一天,安娜带着她九岁的儿子约书亚来写信给他素未谋面的父亲,但一出车站就发生车祸身亡。本来为人现实的朵拉在母性驱使下,答应带约书亚到东北部去找爸爸。沿途的风景越来越陌生,两人却变得越来越亲近。约书亚终于如愿找到了父亲,朵拉也找到了自己。

[ 點閱次數:11289 ]

無聊的城市裡凝固著展翅的姿勢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8-20 02:14:57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鴨子季節》Duck Season 墨西哥電影,導演:Fernando Eimbcke

——在這座城裡,或任何一座苦悶的城,或許我們都是那一隻於畫框裡凝固著展翅姿勢的候鳥,我們擁有的僅是無邊的真實的無聊...

http://www.mtime.com/my/203949/blog/4316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情
富拉玛与摩卡是一起长大的好友,他们今年十四岁,又是一个穷极无聊的周末下午,在一间没电玩、没色情杂志、没饮料、没比萨也没大人的老旧公寓里,他们必须想尽办法找乐子打发时间。本片深入挖掘了关于成长的寂寞,爱与友情的重要,当灯光暗下,我们依旧看得见星光。

[ 點閱次數:11147 ]

一宗車禍,遭逢交錯三個狗一般的人生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8-19 17:39:56
Bookmark and Share

《爱情是狗娘》Amores perros (2000)墨西哥电影
导演: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一宗車禍,閱歷人間無數狗:被遺棄的流浪漢與狗,搶別人丈夫的女模特與狗,假愛之名的自私莽撞少年與狗…

请参阅: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3262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情
  影片由三个不同的故事组成,故事中的主人公与狗之间的关系也正是他们自身命运的象征。影片的开始就是墨西哥市内精彩的飞车追逐,男孩载着一只黑狗在路上飙车,接着就是一场迎面而来的撞击,男孩这边人仰狗翻,对面来车中的美女血流如注,一旁的拾荒老者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又静静地离开……

  第一个故事里男孩因为爱上怀孕的嫂嫂,想要带她离开白天在超市上班晚上抢超市的哥哥,于是带着自己的爱犬参加斗狗比赛;

  第二个故事中的美女是个名模,与离开妻子的男友同居,在爱犬落入陷阱之后,发现自己也被车祸困在车内;

  最后一个故事,老者以前曾是游击队员,因无意中捡到了那只奄奄一息的黑狗竟然与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重逢。

[ 點閱次數:11169 ]

溝通的隔閡,荒謬的命運,人際的疏離,救贖的無望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8-18 22:29:41
Bookmark and Share

《巴別塔Babel 》墨西哥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人際溝通的隔閡、詭譎、荒謬、混亂、不信任、不純淨...

大部分人的影評主要在探討溝通的隔閡...

我思考的是,這一連串事件當中我看到了謬誤的存在,這些謬誤似乎來自人們的潛意識的恐懼,例如墨西哥男子為何害怕關卡官員檢查而開車逃跑?巴士其他旅客為何拋下疑惑被恐怖分子襲擊的兩夫婦?警察為何在遇到持械疑犯時先趕緊拔槍射擊?

而這一切謬誤皆產生自一個謬誤,也就是兩個阿拉伯小孩因要打發無聊,開始時無意義地射擊石頭,這時巴士剛好經過,而他們可沒想到結果與代價是如此沉重而影響深遠,不加思索地發射出那罪魁禍首的一槍!連鎖反應之下,一些人的命運就被這荒謬的一槍變得混亂顛覆!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5482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情

  在摩洛哥炎热的沙漠里,一声枪声响过之后引发了一连串事件,先是一个日本男人(役所广司)有个生性叛逆的聋子女儿,他苦苦寻找与女儿交流的办法;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扮演一对美国夫妻,他们来到摩洛哥旅行,由于妻子意外中枪,假期被迫延长;而这对夫妇临时请来的墨西哥保姆,得知两人归期推迟后,为了不错过儿子的婚礼,与她的侄子一起,带着这对夫妇的两个孩子非法穿越国境前往墨西哥……

[ 點閱次數:11089 ]

漂流的關係,漂流的心...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8-16 13:10:39
Bookmark and Share

“那天當我離開德恩時,走在大街上取車途中,我感到迷失但不徬徨,感到不完整但不需索,感到孤單但不狂愛,感到蕭索但不哀傷。我決定去旅行,到處去,我收拾了些衣服,電腦和記事簿,我留了個口訊給祖儿,與嘉麗談了一會兒,當我離去時,終於意識到這一刻,我可以是快樂的,即使死,我已沒有遺憾...”

PhotobucketPhotobucketPhotobucketPhotobucket
Ryan 和 Leo , Ryan 和 Joel , Ryan 和 Carrie , Leo Alone

編劇Ryan在一個派對中遇到年輕的小說作家Leo,兩人一見如故,把男友Joel也冷落了。以後Ryan再碰到Leo,漸漸發覺Leo才是自己的理想伴侶,於是他毅然決定離開深愛他的Joel。這個可能對Ryan影響至深的決定,衍生出三個如《疾走羅拉》般的截然不同的結局,為Ryan漂流不定的心譜出三段巧妙的變奏曲……

漂流三部曲(The Drift,2000)是李孟熙(Quentin Lee)加拿大華裔獨立製作,同志愛情版的《BlindChance》,講述感情世界裡的各種際遇浮沉,漂流不定,世上沒有不變的情感和關係:我和你,你和他、他和我的關係之間漂移不定的可能性,結局永遠難以預測。今天我和你是戀人,明日可能形同陌路;今天你和他是朋友,明日可能反目成仇;今天他和我是陌生人,明日可能一見鍾情成了戀人,是與非、親與疏之間猶如浮雲聚散,瞬息幻變無常。三個結局版本里我覺得最後的最好,尤其喜歡主角最終離去時所頓悟的那一番獨白。

有關機遇的題材,奇士勞斯基的《盲打誤撞Blind Chance》(又譯機遇之歌)我嫌之太沉重,太政治化。德國新一代大師TOM TYWKER的《羅拉快跑》我嫌之太形式主義,這一部《漂流三部曲》讓我很喜歡,不只因為它講的是感情故事,而是其中通過感情的漂浮無依現像從而體悟生命和孤獨。

也許有人會認為無法媲美奇士勞斯基大師級影片,但我向來不盲信經典,經典是一種他人集體的詮釋論斷(往往偏見左右,像美國影評界列出的百年電影排行榜裡,總是一大堆奧斯卡獲獎電影的名字,真大美國主義),然人云亦云,算什麼英雄好漢嘛,該有本身風格的美學見地與欣賞角度吧。

在此我想指出兩項優點:《機遇之歌》沒有而《漂流三部曲》飽含的。其一,生活質感。獨立電影雖然在拍攝手法上往往清澀,但卻勝在生活質感樸實淳厚,這是電影一旦步上拍攝工業化,敘事精緻化後所喪失了的,那粗粒感,其實更可能保留了生活原貌與故事原型。大抵是因為我在美學上親近簡約風格,這也是我喜愛蔡明亮電影的因素。

其二,內在情感深化度。 《機遇之歌》在敘事上並沒有著墨濃重於主角的情感心理,比較形式主義,而且敘事“分流”較散,也較政治議題化。視野廣闊,卻兼顧不到情感深度。這也是意念式電影(意識電影)與情感式電影(心理電影)的差別。

抄錄劇末的獨白於此:“那天當我離開德恩時,走在大街上取車途中,我感到迷失但不徬徨,感到不完整但不需索,感到孤單但不狂愛,感到蕭索但不哀傷。我決定去旅行,到處去,我收拾了些衣服,電腦和記事簿,我留了個口訊給祖儿,與嘉利談了一會兒,當我離去時,終於意識到這一刻,我可以是快樂的,即使死,我已沒有遺憾...”

我最喜歡這句:“我感到不完整但不需索,感到孤單但不狂愛。”

他還拍了第二部:《志同盜合》,此為後話。

http://www.mtime.com/movie/68929/

[ 點閱次數:11273 ]

慾望遊戲的快感和虛無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8-15 11:31:57
Bookmark and Share


《欲望號快車Crash》1996,加拿大,David Cronenberg導演

我的十大最愛情色電影之一。影片裡,那些人物的表情無不瀰漫著頹廢和虛無,即時是彼此激烈擁抱的那一刻,他們的眼神也是像霧一般迷茫,冷峻得令人心寒。彷彿當人們愈強烈追求感官上的快感,相對地,精神上的快樂就愈匱乏。而內在愈空洞,人們就愈追求更極端的快感來彌補缺失。
  
慾望的傾軋遊戲啊,猶如高速公路上超速飆車的危險與快感同在,唯有那一刻,才能遺忘愛的虛無;也唯有那一刻,經由彼此間的傷害與背叛的痛才能感受存在。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487369/

————————————————————————————

附錄劇情:

担当电影摄影指导的James Ballard是个性欲旺盛的人,和他的女友Helen Remington一直在寻找新的性刺激。在一次撞车的过程中,James Ballard结识了被车撞伤的医生,由医生的介入使他认识了“撞车俱乐部”的一些人。他们的疯狂行为吸引了James Ballard。渐渐地使得他也开始了这种奇异、疯狂的性欲之旅,从被动体验到自己开着事故车“猎艳”,整个影片充满诡异、性感、迷离的气息。

導演生平:

  迄今为止,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已经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不但赢得了不计其数的奖项和赞誉,还早就培养出一群忠实信徒。从1997年起,他开始为法国文化部的“艺术及文学勋章”部门工作,1999年他成为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他的作品回顾展在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巴西、意大利、葡萄牙和加拿大全面启动,关于他的书籍也纷纷出版。2001年,58岁的柯南伯格被多伦多大学授予法学名誉博士学位。

  1943年3月15日,柯南伯格出生于多伦多,他的父亲是一名记者,母亲是钢琴师,柯南伯格显然遗传了双亲的文艺血统,少年时期便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并在12岁之前一直学习古典吉他。柯南伯格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的文学专业,大学期间,他对电影开始产生兴趣,并拍摄了两部16mm短片。

  1975年,柯南伯格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商业影片《毛骨悚然》,成为加拿大影史上回收成本最快的作品,他的第二部作品《狂犬病》以50多万美元的拍摄成本赚取了700万美元的票房。凭借头两部影片的成功,柯南伯格的创作势头高歌猛进,随后他拍摄了《夺命怪胎》和《夺命凶灵》,前者在艺术上取得突破,后者上映首周成为北美票房冠军。

  1983年的《录像带谋杀案》为柯南伯格拉开了夺奖序幕,除拿到加拿大的精灵奖外,还被布鲁塞尔国际奇幻电影节评为最佳科幻电影。同年晚些上映的《再死一次》夺得阿渥里亚兹电影节的3个奖项。很快,梅尔·布鲁克斯看中了柯南伯格的影片风格,邀请他去为20世纪福克斯执导《苍蝇》,结果这部影片成为柯南伯格当时最成功影片,不仅被誉为最优秀的恐怖片,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化妆奖。

  时隔一年,柯南伯格拍摄了心理惊悚片《死去的孪生子》,这部继续延续了以往风格的影片为他赢得了洛衫矶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奖。1989年,柯南伯格开始改编威廉·巴罗斯的迷幻名著《裸体午餐》,在剧本中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理解,1991年面世的《裸体午餐》囊括了精灵奖的8个奖项,被美国影评人协会授予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奖,纽约影评人协会也向他颁发了最佳剧本奖。

  1996年,柯南伯格拍摄了颇具争议的《欲望号快车》,不但摘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桂冠,还成为当年加拿大的票房冠军。而在拍摄《欲望号快车》之前的1995年,柯南伯格从萨尔曼·拉什迪的访谈中获得灵感,开始创作《感官游戏》的剧本,1999年,入围柏林电影节的《感官游戏》以其突出的艺术成就获得银熊奖。

  2005年,已经63岁的柯南伯格依然宝刀未老,《暴力史》成为诸多电影节关注的热点,先后获恺撒奖、戛纳金棕榈、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提名,并接连在芝加哥、洛衫矶、纽约和多伦多影评人协会获奖。2007年,他与《暴力史》男主角维果·莫滕森再次联手,合作了备受好评的《东方的承诺》。

发布者:Mtime

[ 點閱次數:11358 ]

缺乏人物魅力及敍事焦點的反叛姿勢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8-08-04 23:34:23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如果》英國電影1968

開始看時,我還以為主角是剛入校的小男孩,靦腆羞澀,可以感覺到他的單純,身材嬌小,尚未發育,但是並不懦弱。同伴生氣他類連累他們,拍他的頭,他只是稍微帶委屈地說,我很抱歉。沒有極端,在反叛者和懦弱屈服者之間,他仍然秉持本性之善以及溫和個性,沒有偏向哪邊。觀看他的眼神,感到清澈的同時,尚且感到他對世界的疑惑,以及某種堅定的核心,好像他比較起其他人,更不容易同流合污,更確定自己的立場和道路,凊者自清,出淤泥而不染,他是特別的,他不驕傲,他或許面對強權也會保持沉默,但是我們似乎可以肯定,他的人格卻不會因環境力量而扭曲變質,此難得的特質。

但可惜的是,他不是主角,反叛的Mick才是主角,但同時Mick佔據的畫面篇幅又被其他人剝奪,以至無法形成一個人物魅力的焦點,除了形式主義,流於表面的反叛,一個粗略籠統的反叛手勢,影片就只是這種程度,缺乏更立體的人物塑造,缺乏深入人物心理的描寫,注定成就一場缺乏焦點的反叛,幾把機關槍亂掃,似乎這就是反叛了。

比較起GUs Van Sant的《大象》,這部雖然碰運拿了金棕櫚獎,但無法讓人產生認同感,所以說獎項這囘事恐怕不過是作品恰好對準評審美學口味標準的運氣,慧眼獨具?未必。有人說過這麽一句真實話讓我欽佩,大約如此:“我們都是會獨立思考的成年人,應該明白獎項這囘事,很多時候不過是幾個人的遊戲規則,規則是他定,他說圓的好看就是圓的好看,恰好符合規則便得獎,千萬別偷換概念拿獎項當作文本。”

讀者1留言:
这么棒的影片 你竟然给了6.7 我看你还是看无极吧

答復:
歡迎討論分析,但謝絕先開始人身攻擊,謝絕機關槍亂掃。針對美學的思考辯證..當然美學品味是很主觀的,即使專業影評人之間也有意見分歧...就如俄羅斯大師塔可夫斯基,也有英國影評人認為他的電影太玄。但這並不表示關於美學優劣的思考辯證不能成熟地進行。若你認同,就從你的美學角度來談,大家成熟地交流吧(不牽涉情緒性謾罵以及印象式批評)。你那篇主要只點到主題。你的留言有論點卻沒有論證,恐怕不符合學術應有態度。

讀者2留言:
关于人物形象不集中这一点我很同意。朱利这个新生很让人产生错觉,他占了不少篇幅,但什么问题也没表现。还有其他一堆可有可无的人物。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611877/

[ 點閱次數:11231 ]

頁數 : << 1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的灵魂

筆名企鹅先生(Penguin)。同时是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者。生命里有三大热爱:第一是写诗(零的睡眠,眼睛事件,地下国度,寂寥大地,四月感觉)第二是看电影,第三是唱歌,皆是浮生时时刻刻忧伤的出口。 1976年8月生于怡保市,狮子座。“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活动委员之一。 最喜爱的诗人夏宇、陈克华,作家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张惠菁、米兰昆德拉,导演蔡明亮、格林那威、贾木许、侯麦。 欢迎浏览我在电影网站的主页 〉〉〉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23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