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聖煙Holy Smoke 》紐西蘭, Jane Campion
從Jane
Campion的影片當中我總是感覺這項思考主題:靈魂與愛的救贖——救贖者其實是征服者,善男子善女子啊,我們都是這平庸世界裏迷失的孤寂靈魂,我們無法擁有任何信仰與真愛,我們僅僅印證和覺悟虛妄…
Jane Campion常被人冠以女性主義,但我喜歡她的影片是因爲她總是能描寫出人物的迷惘靈魂,看她的影片我能感受到靈魂的存在。她是我心目中的大師。這是我的藝術欣賞原則:一部好的電影,要進入藝術的層次,應該要深入對心靈内涵的凝視。内觀性不足會導致敍述流于皮相,僅僅停留在意識表層。敍述不出靈魂,這是許多導演距離大師還有一段距離的原因。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438079/
————————————————————————————
劇情:
若丝这个年轻的澳大利亚女孩对古老的东方古国印度很感兴趣,远渡重洋来到这里追寻自己的梦想。印度神秘的民俗风情深深吸引了她,若丝决心留在这里研究印度文化的精髓。她的家人卻認爲她已經迷失自我。年轻的电脑程序员沃特斯被她的家人雇佣,从纽约来到印度劝说若丝回家。然而,他用的計謀看在她的眼裏其實是一種“操控朮”,表面上她假裝已經被他所操控,但是暗地裏,她正在精心策劃一項反操控的報復!
[ 點閱次數:10400 ]
德國新一代導演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的電影主題一直都有關偶然的機遇與宿命式的愛情,從較早期的《冬日戀曲》,接著《蘿拉快跑》到《漂流兩顆心》 (亦譯作公主與俠客)以至《疾走天堂》(最新那部是《香水:殺手的故事》),我們如此感受到故事人物漂泊無依的靈魂,他們一直在逃離某些東西,也一直在尋找某些東西以作歸宿。這是他的電影的特色所在。
Tom Tykwer的電影都有很強的動感,情緒性極之強烈的人物,交織著羅網恢恢的命運張力,際遇的悲嗆之中同時又充斥著一股浪漫主義。
也許我們願意和他的電影一致浪漫地相信:在這熙熙攘攘的塵世裡,總會有那麼一天,那麼平凡得和任何日子都沒有差別、看不出分界線的,人們汲汲營營如往常般呼吸,人生中的一天,我們,將和我們生命中意義非凡的那個他,因為冥冥中命定的緣分牽引而在街角的那一端相遇了,那時,那刻……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8668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生平
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被譽為德國影壇的新希望,他讓我們感受到視聽時代的鮮明烙印,嗅到新的時代、新的電影的新的氣息。
從第一部劇情長片《垂死的瑪麗亞》(Deadly Maria)開始,他就讓觀眾看到與以往沉悶又自虐的德國片截然不同的風格,那便是速度與節奏感。
從他97年的作品《冬日戀曲》(Winter Sleepers)來看就知道,其他導演拍冰雪紛飛的寒冬,多半會採取壓抑沉緩的調性,他卻完全反其道而行,像滑雪般的速度與流暢,讓多條故事線的發展時放時收,最後演變出教人驚訝又爆笑的結尾。
1998年他拍出一部與基耶斯洛夫斯基《機遇之歌》結構類似的三段式電影《疾走羅拉》(Run Lola Run),以節奏強烈的電子音樂搭配十萬火急的奔跑,加上卡通化的角色,風靡了全世界。
2000年他又再以風格類似的《飄流兩顆心》(The Princess and the Warrior),贏得持續的好評與商業成績。 2002年的《天堂》是他第一部英語片,也是他第一部走入國際製作的電影。 2006年導演了話題之作《香水》。最新作品是由克里夫·歐文和娜奧米·沃茨主演的《國際組織》。
發布者:Mtime
[ 點閱次數:10606 ]
《羅曼史》法國前衛女導演凱瑟琳·布蕾婭的情色片當中,我最喜歡這部《性是喜劇》和《穿越情慾海》。比較這兩部,我們會發現有一個共同點,沒有渲染情慾的愉悅,反而非常冷酷地描寫情慾世界的宰制權謀,虞詐,自私人性,殘酷機心,遊戲與謊言——啊,森肅冷冽的慾望宰制權力,在荒謬的喜劇形式之中反而更昭顯其殘酷權謀、險惡用意之陰影幢幢…
欲望與操控,自私與權謀,這些纔是普遍存在于一切情慾關係底層之下的真相,甜蜜虛僞掩飾之下的真實人性。
Catherine
Breillat是一位意识形态很强(她的意识形态经常渗透进电影情节和人物性格塑造)的导演,尝试摸索她的意识形态脉络,
留意那些女主角的冗长独白,其实是她对欲与爱,美与丑,两性角力的思考辩证。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424245/
——————————————————————
附錄劇情
银幕上那些露骨的性爱场面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这部电影将为你揭开此间的秘密。
风光迷人的海滩上,一个电影摄制组正在进行拍摄。他们的下一场重头戏将是在摄影棚内完成,由年轻的男女主角出演一场大胆的性爱戏。在严格的女导演让娜百般挑剔下,剧组的进度大受阻挠。
让娜要求自己的演员必须表现出百分百的最佳状态,每个人都得绝对听从她的调控。她那自大的暴君式的指挥让剧组上下都忍气吞声,唯独男主演不领受,因为让娜已经与他坠入了爱河。一方面这令男演员在表演时更富激情,但另一方面他在让娜面前也更自由散漫。
这场戏真可谓把每个人都折磨得筋疲力尽,让娜对男主演的迷恋日益加深,而她在片场上却又更加专制粗暴……
[ 點閱次數:9100 ]
《女人群像》法國 1960 Claude Chabrol
真實的無聊生活,庸俗的人間群像。
他跟踪她,因为她不像其他女人那般肤浅轻浮,然而她终究也是庸俗的,而他也是,于是一宗罪案因此發生...
作爲法國電影新浪潮大師之一的夏布洛,他相當多產,新浪潮至今已拍了超過50部影片。慚愧的是,算來他的作品,目前我看過的僅僅有女人群像
(1960) 意乱情迷 (1987) 包法利夫人 (1991) 铁镣 (1994) 仪式 (1995) 一切搞定 (1997)
谎言的颜色 (1999) 权力的迷醉 (2006)。
然而,自他數部作品當中,仍能一瞥他的影像一貫關注的主題,即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的惡跡”之揭示。他的敍事模式幾乎都是犯罪心理電影的類型,借一宗犯罪行爲的局部觀照,從而透露出中產階級傾向腐敗、庸俗和罪惡的性質。中產階級的功利拜物,以及精神空洞,其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由於他的影片題材相當接近類型電影,因此其“導演作者”的地位招來某些影評人冷嘲或故意忽略。不過,看他的電影,對其細緻描述的:現代社會日愈普遍的功利人性、險惡機心和物欲橫流之現象,往往會有一番寒心洌骨的領悟。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1140476/
8.9
克劳德·夏布洛尔
影评(1)
收藏(31)
——————————————————————————————
附錄
生平:
法国导演,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奠基人之一,高产,作品大胆,尤其擅长悬念片,风格冷峻,如同上帝冷眼旁观人类的瑕疵。主题围绕着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原始情欲的冲突,使得他的作品游移于艺术片和商业片之间。初出道时曾在20世纪福克斯的法国分公司工作,后为《电影笔记》撰写影评,曾与侯麦一起创作了一部关于希区柯克的著作,影响深远。
发布者:Mtime
[ 點閱次數:9324 ]
《 爱情的诞生 》(1993) +
《 狂野的天真 》(2001)
法國電影
導演蓋瑞爾(Philip Garrel)是法國新浪潮後的代表,他的影像類似雅克.里維特和安德烈.塔希內——徐緩的節奏、優雅的哀傷、柔婉而細膩,但蓋瑞爾的電影敘事風格更像是散文結構而非小說或戲劇,情節鬆散缺乏緊密聯結、不交待前因後果、人物隨意切入場景飄蕩進出、情節過程婉約之中卻伴隨一股股情緒性的波動漫漶,就如同散文一般更抒情式、更具感性傾訴的格調,情緒氛圍十分濃以及氤氳(較之小說,這也是散文的特色所在)。
一貫的主題是對生活流的思索——他的影像總是關注那些遠離青春與天真的成人或歷經滄桑的中年人,他們在逐漸平庸乏味的生活流水帳裡喪失熱情,變得充滿挫敗,對事物絕望、頹廢。他們逐漸體悟不純淨的世界無法給予任何真正實質的慰懷,於是惟有獨自帶著內心的傷痕東遊西蕩,喃喃自語般四處抱怨生活的人。他們渴望聯繫,但揮之不去的疏離感使得他們無法放心全意投入任何情感關係,因此反復往來原地轉圈、缺乏安全感、對環境感到隱藏的焦慮、冷漠地游移人群之間…
参阅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452764/
————————————————————————————
附錄
生平:
导演菲利普·加瑞尔是横跨法国“新浪潮”与“后新浪潮”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特殊人物。1948年出生的加瑞尔在16岁时摄制的一部短片就让他得到了“电影兰波”的称号,法国影评界认为加瑞尔的电影填补了“新浪潮”留下的几处空白。他70年代早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实验化风格,以及悔涩的隐喻性思维,影片的探索性和艺术性极高,往往在极少的人物活动,超写实的场景和画面中大量运用长镜头和跟拍手法象征化地表现一种强烈怪异的孤独感,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往往没有任何情节和对话。从80年代初加瑞尔开始改变电影风格,也拍出了像《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爱情的诞生》、《野天真》这样的优秀剧情片,但与其早期的风格相距甚远。
发布者:Mtime
[ 點閱次數:9360 ]
《乡村牧师日记》法国电影 (1951)
導演布烈松的影片存在一貫的哲思命題:處於傾軋的世界,該如何能達致靈魂的救贖?面對不仁的人心,惟有獨自忍受內在的荒蕪——烏托邦何在?面對不相互理解、傾軋的世界,以及殘酷不仁的人心,滿腹理想、純真的主角(理想主義、沉靜、憂鬱氣質的青年牧師)終於心力交瘁。他獨自忍受著衆生心靈的貧瘠不毛,一旁默默地舔舐著傷口、那些被功利庸碌的人們普遍漠視的精神價值。惟有勤寫日記喃喃自語。直至無情的死神突然降臨他年輕孱弱的肉身。他徒自承受病魔的折磨,臨死之際場面無限寥落淒清。
我們的靈魂是否能夠獲得救贖?永恆的疑問…
布烈松(Robert
Bresson)被稱為法國電影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影片飽含對人的存在的悲憫凝視,且溢滿悲觀宿命論。其人物角色一貫是極端沉默寡言的,表情淡漠,配合冷峻舒緩的敘事風格,像寒夜裡冷冽的湖。在演員被指示極端克制表情與動作的演繹方式之相對面,其角色的眼神運動(布烈松慣用大量的脸部特寫鏡頭)和內心流動(相对于精簡節約的人物對話,布烈松慣用大量的个人内心獨白,傾訴如痰一般的鬱結,凸顯出人物内心的孤絕情境。有時甚至連獨白也闕如,再加上人物經常眉頭深鎖,因此形成陰鬱冷寂的影像空間)卻十分豐富,蘊藏著無限的涵意,使得其影片人物往往充滿深邃的靈氣。這種敘事特質,堪稱布烈松獨步武林的絕技。
布烈松是一名哲思者,簡約主義的情節,往往含有對人類終極命題的沉思。然而,布烈松從不給予答案,他只是冷冷地描述人類世界普遍的不仁和自私,以及冷冷地帶悲憫地凝視著那些飽受周遭環境壓迫、善良卻懦弱的“殘存的靈性”。
在這裡,布烈松似乎在告訴我們:純淨的心靈,與混濁的環境之間是如何注定隔閡,無法溝通和理解。
注:布烈松的影片我看过
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 (1945)
乡村牧师日记 (1951)
死囚越狱 (1956)
扒手 (1959)
驴子巴勒达扎 (1966)
少女莫夏特 (1967)
武士兰西诺 (1974)
很可能是魔鬼 (1977)
钱 (1983)
他的影片不多,約有13部。
——————————————————————————————
附录
剧情:
一位青年牧师正在念一本掀开的日已,他在日记中向上帝袒露心声。初来乍到的牧师过着孤苦清贫的生活,却没有得到教众们的接受和理解。他深感村民们的浅薄、顽固、注重实利和对生活的厌倦是产生邪恶的温床。但他的忠告和规劝收效甚微,人们反而劝告他不要过分执着于献身精神。牧师拯救了伯爵夫人的灵魂却招来人们的谴责,心力交瘁的牧师死于胃癌。白色的银幕上投下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的黑影:万物的秩序都是由于上帝的存在。经历基督受难之夜,迎接耶稣复活之晨。
本片为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这是电影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第一部电影。
生平:
法国导演,本是画家,1933年转入电影界。二战期间被关入德国集中营,在那里认识勃里克柏杰主教,离开集中营后受主教所托拍摄以贝达尼修女院为背景的剧情长片《罪恶天使》,从此确立其以哲学性、天主教思想为主题的电影风格。个性孤高,作品少而精。风格简约,题材将文学名家的作品作(尤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重新诠释,关注枝节,喜欢采用非职业演员,对精神世界的孤独和超越做沉思性探索。他的美学信念是用电影将音乐和绘画融为一体,而不是戏剧和摄影。名言:艺术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发布者:Mtime
http://www.mtime.com/person/893079/
[ 點閱次數:9901 ]
挑逗性謀殺Criminal Lovers(1999)
2002年初初次認識法國新晉大師Francois Ozon,第一部有幸觀看到的他的影片是《挑逗性謀殺》,該是他第二部劇情長片。之前從電影雜誌上的康城電影節報導只聞其名,找到他的作品時委實讓我雀躍不已。顛覆童話故事的情色題材,靈活的敘事手法,綿密的劇情結構,奪目的畫面構圖,再加上黑色暴力的氛圍凝聚,性慾權力角色的議題反思,皆是其電影出色的原因。
歸納起來,法國新銳導演Francois Ozon的電影總是有兩項關注母題,其一是父權體制的監控,其二是情慾本性的權力慾和宰控。
在他的情色電影裡,謎一般的情感關係總是顯得陰影幢幢,總是林立操控對方、原始權力的慾望法則,而我們永遠走不出那一座具有雙重象徵(原始慾望/父權體制)的森林…
Ozon的早期三部影片《失魂家族Sitcom》《挑逗性謀殺》《乾柴烈火》風格最強烈,主題激進,意在顛覆/體現父權和情慾本性的權力欲。後期的《沙之下》《八美圖》《5X2愛情賞味期》,則逐漸偏向情慾當中的人性懸疑。
當然這兩個關注點從來不是涇渭分明的,這麼分類只是為了方便研討。
http://www.mtime.com/movie/12006/
————————————————————————————
附錄
剧情
男孩路克天真无邪像张白纸,但女孩艾丽斯可不这么单纯,她求男若渴、对体格健猛的扎伊尔眉来眼去,对路克胡诌两句,两人同心协力砍得扎伊尔血染淋浴间。驶进丛林湮灭证据,迷路昏饿私闯民宅,不料就此遭怪叔叔囚禁地窖!吃人怪叔叔偏好女孩瘦骨如柴,男孩则要白胖肥嫩,于是路克开始一段有泪不轻弹的包养生活,被喂被摸还得被……
这是一出带有黑色童话色彩的人性寓言,经历了一系列紧张骇人的事件之后男孩卢克逐渐成熟。
幕后制作:
《挑逗性谋杀》运用干净雪白的男更衣室与污秽不堪的森林地下室两个截然不同的处境,展现男女主角的梦幻与现实。再由小屋释放开来跑到溪边石上做爱,交叉剪接特警的搜捕,巧妙的安排,用来拍一个女主角设计屡使男友为她杀人而后逃难的惊险故事,颇有阿当夏娃逃出伊甸园的意味。
影片从《穷山恶水》似的风格演变成一个布努艾尔和戈达尔的混合童话,并借用了从格林童话到美国恐怖片等纷杂的素材来源,直到艾丽丝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超出她的控制能力的。闪回的结构保持了戏剧张力,但人物始终游离于观众的同情之外。风格夸张,色彩饱满,在这个深具颠覆性的故事氛围下,影片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异和迷离。
[ 點閱次數:9187 ]
看《十九嵗的地圖》(1979)時,只覺一股寫實的力量。日本電影界很少有這麽寫實風格的。禁不住拿導演柳町光男跟今村昌平早期關注社會底層人物的悲哀和物慾橫流的作品比較,但今村昌平的劇本較典型,較劇情化,而柳町的敍述手法,則像紀錄片,對人物蒼白生活的細節鋪展,平實當中逐漸醖釀沉悶的爆發力。
感覺上,柳町光男更類似臺灣的楊德昌,對冷漠都市人的描寫,同樣冷峻,雖說《十九嵗的地圖》是青春片,但我覺得,用具有寫實風格對都市人生存狀態有冷峻描寫的影片這句來形容,或許更為貼切。
7.3/9.4
十九岁的地图 (1979)
影评(2)
收藏(8)
回复(4) |引用(0)|收藏(0)|推荐给朋友|推荐到群组|244次阅读|
引用地址: http://www.mtime.com/blog/trackback/706458/
[ 點閱次數:9100 ]
筆名企鹅先生(Penguin)。同时是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者。生命里有三大热爱:第一是写诗(零的睡眠,眼睛事件,地下国度,寂寥大地,四月感觉)第二是看电影,第三是唱歌,皆是浮生时时刻刻忧伤的出口。 1976年8月生于怡保市,狮子座。“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活动委员之一。 最喜爱的诗人夏宇、陈克华,作家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张惠菁、米兰昆德拉,导演蔡明亮、格林那威、贾木许、侯麦。 欢迎浏览我在电影网站的主页 〉〉〉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