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 1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49 >>

犀利的体制反思者和人性批判者——北欧鬼才大师冯提尔  ◎  劉富良
企鵝的頭腦,導演關注 2009-08-22 05:40:46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素有北欧鬼才导演之称的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是我心目中三十名最爱大师之一,他的作品《狗镇》一直是我十大最爱影片之一,至今我仍觉得难以完全形容这部电影对我带来的巨大震撼。

凭欧洲三部曲(犯罪分子 (1984)、瘟疫 (1987)、欧罗巴 (1991) ),两集《医院风云》,良心三部曲(破浪而出 (1996)、白痴 (1998)、黑暗中的舞者 (2000)),一部纪录片《五道障碍》(2003),以及美国三部曲(狗镇 (2003)、曼德勒 (2005)、真假老板? (2006),我更喜欢称之“体制三部曲”),奠定了他在世界艺术电影史上的地位。其作品相当注重思想深度,无不严肃拷拮人性,触角往往非常尖锐,好比是一根一再刺戮观众神经的针。结构精细的剧本,令人佩服其思路之严谨;张力凛然紧绷的剧情其中,无不包含对人性之恶的深刻洞察和犀利解析,对体制的再三反思和对良知的严格追问,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凌厉交锋的描写;无不寒透人心,压力千钧好比现实的梦魇,愤世嫉俗但难得真诚地思索挖掘(一般世人要虚伪得多),批判箭头直指体制与人性一直存在的弊端。其作品风格冷峻,叙事利落,主题激进却发人深省,或许可用此句比喻来形容:他就像一只黑暗深夜的森林里炯炯注视的猫头鹰。

他和蔡明亮一样是备受争议的电影大师,除了是因为他不向世俗妥协的个性,以及作品里对人性之恶的凌厉批判(大部分人都心虚了?),这恐怕也是因为一般世人习惯对不理解的事物产生恐惧和反感,基于自我保护,进而对“异类”展开消灭行为的“人性”(还是兽性?)。对此,或许拉斯•冯提尔需得承认“愚民者众”这个事实。但我想勇敢地真心为他说一句公道话:描写人性之恶的艺术家,其作品本身不是恶,而是要让我们从恶当中反思,而是要逼我们正视一直存在于人性里的种种黑暗。恶的从来不会是作品,作品只是一面反映的镜子。(真正恶的是谁?读者你该心里有数的)如北宋时禅师对苏东坡暗示的:你看到粪便(苏东坡说他看到禅师身着袈裟静坐就像一堆粪便),是因为你的思想里有粪便这回事。不过作者却得面对,观者在照镜之后的心理反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勇于承认的。(这的确需要莫大真诚的勇气,对于说真话者,也对于听真话者)

参阅:
http://www.mtime.com/person/90109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生平:
拉斯·冯·提尔是丹麦电影的一面旗帜,其独特的创作态度在引发争议的同时,更多地是体现了他骄人的才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报导:
冯·提尔:除了拍电影,我害怕生活中的一切
2009-6-6 13:46:46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张一阳

丹麦电影大师拉斯·冯·提尔是戛纳电影节上的常客,曾4 次拿过大奖。今年,他因为新片《反基督徒》被评论人咒骂为“脑子里一定存在着特殊的地狱。”前两年,冯·提尔患上抑郁症,他称正是此片使他康复。在戛纳新闻发布会现场,他与记者起了冲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我出生在一个并没有太多禁忌的丹麦小镇。在那里,我们对禁忌的标准可能比别的国家要高。”

  在能容纳1500 多人的德彪西剧院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是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戛纳参赛影片《反基督徒》首场媒体放映前的盛况。几乎队伍中的一半被拦在了剧院门外,工作人员搬出了“已满”的标牌。

  并不是所有参赛影片都能享受到如此的“待遇”。每一位记者都很好奇拉斯·冯·提尔这部极具争议标题的新作,迫不及待地想第一时间一睹影片。伴随着粗野的鼓点,大银幕上出现了《反基督徒》油画般处理后的标题字样。所有记者都不曾想到,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观影噩梦开始了。经历了沉闷的前半段后,影片后半段里,出现了各种令人极度不快的自虐和折磨场景。影院里不时传出观众被惊吓的叫声。“这是一部人们要遮着眼睛看的电影。”《卫报》写道。

  冯·提尔曾形容这部电影为“对自己幻想的黑暗世界的一瞥,探索自我恐惧以及反基督者的原始本性”。前两年,这位大师曾患严重抑郁症。他称正是这部电影使得他康复。

  在与开头照应的鼓点声中,1 小时40 多分钟的《反基督徒》结束了。这一次,没有了电影结束后习惯性的全场掌声。短时间的沉默和零星的掌声后,整个影院沸腾了。在场的每个人都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这也不是所有竞赛影片能享受到的“待遇”。

《反基督徒》:他人的噩梦,导演的美梦

  第二天,一身白衣的拉斯·冯·提尔戴着一顶米色礼帽,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请你对影片作个解释。”一名记者“义正言辞”的提问让整个新闻发布会现场在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我不认为我需要作出解释。”感受到敌意的冯·提尔立马摆出了防范的架势。他看上去很柔弱,语调微微颤抖。

  “不,你需要。这是戛纳电影节,既然你带着新片来了,你就得解释你为什么要拍它。请解释。”提问的记者依旧不依不饶。

  “我无法解释。因为我是拍电影的,我很享受它。”这句话立刻引来了下面的骚乱,提问的记者大叫一声,主持人不得不出面让他平静下来。冯·提尔继续着挑衅:“我认为这是个很奇怪的问题。你们可以随便怎样,但我是为了我自己拍电影。我不欠任何人的解释。”

  这就是拉斯·冯·提尔。他曾经习惯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你下一个愚蠢的问题是什么?”在1991年的戛纳电影节闭幕式上,由于作品《欧洲特快号》只获得了相当于第三名的特别评审奖,上台领奖的冯·提尔居然把评委会主席罗曼·波兰斯基称为“侏儒”。

  如今53 岁的冯·提尔,早已褪去了曾经的锋芒,话语中少了几分惊世骇俗。但他那份“卓绝”的自信,依然没有随着年龄而褪去。“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导演,”在新闻发布会上,冯·提尔看上去有些羞怯地说,“我相信其他导演也会有相同的自信,只是他们没有说出来。我不确信自己是最好的,但我觉得我是。”

  两年前,冯·提尔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曾经能同时处理三项工作的他,当时几乎一项也做不了。进医院检查后,冯·提尔向媒体宣布将入院接受治疗。如果效果不好,他将不再执导电影。

  《反基督徒》便是冯·提尔康复后的产物。影片讲述了一对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夫妇(威廉·达福和夏洛特·甘斯布饰),为了逃避痛苦、挽救婚姻,选择隐居森林。作为心理医生的丈夫,希望通过一系列治疗,帮助妻子走出悲痛。然而,妻子的性格却愈发古怪,一系列毛骨悚然的事情随即发生。《首映》杂志评委团给了《反基督徒》1.6 分,目前在所有竞赛单元里排名倒数第二。“影片对喜欢看艺术电影的观众来说,太神经质且粗糙了。”《首映》评论道。《泰晤士报》更是不客气地称。“拍出这样的影片只能证明拉斯·冯·提尔的脑子里,单独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地狱。”

  不过,这名戛纳电影节常客的影片向来颇有争议。他在这里收获过4次荣誉,同时也遭遇无数恶评。《犯罪的元素》获得1984 年戛纳电影节最高技术委员会奖,《欧罗巴》获得1991 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和最高技术委员会奖,但是这两部影片却给他带来了“过于迷恋技巧”的评价。《金心三部曲》中的《破浪》在1996 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引起极大轰动,并获得评委会大奖,而《白痴》因为全裸镜头在1998年的戛纳电影节参赛时引起轩然大波。《黑暗中的舞者》虽然获得了2000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搁大奖,但评论界对此片褒贬不一,《综艺》杂志曾抨击它,说它意味着导演的“艺术的彻底破产”。

  “电影就像是鞋里的石子,石头虽然磨脚,但它可以使你的脚不麻木。”这是冯·提尔说过的一句名言。他早年的《欧洲三部曲》(《犯罪的元素》、《瘟疫》以及《欧罗巴》)表达了自己对欧洲历史上两大灾难和人性的思考,里面善良的主人公们以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周围的环境,结果却被人利用,成为恶势力的帮凶。最著名的“金心三部曲”——《破浪》、《白痴》、《黑暗中的舞者》中,冯·提尔用极端的方式表现了爱和牺牲的主题,女主人公们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了一切。“我们追求幸福,我们找到的却是可悲和死亡”,这是冯·提尔对西方世俗宗教的批判。而这几年的《美国三部曲》(《华盛顿》、《狗镇》和《曼德勒》)中,冯·提尔将批判的矛头直指美国社会,批判了美国的民主制和奴隶制,通过形形色色的人展示了人性的虚伪。

  这次,评论界认为冯·提尔又“走得太远了”。当被问到影片究竟想说明什么时,冯·提尔也只是打马虎眼地回答道:“我不想说明什么。对于其它电影,我都可以解释。而《反基督徒》,它更像是一场梦。”

  这部在绝大多数观众看来是场噩梦的影片,对冯·提尔而言,居然是一场帮助他从抑郁症中康复的美梦。

世界级的电影“疯子”

  《反基督徒》在戛纳激起轩然大波的几天后,冯·提尔通过发行公司向媒体表示,电影节一结束,他便将和剧组立刻着手影片“洁版”的拍摄。虽然一直标榜不在乎观众的看法,冯·提尔还是向现实作出了妥协。正式上映时,《反基督徒》里那些极端的镜头将被删除。此次,冯·提尔下榻在距离戛纳不远的安堤贝市的一家酒店。记者有幸前往那里,采访了他。穿过类似《反基督徒》中的一大片树林,在一个靠海的小花园里,记者见到了穿着白色短袖衫的冯·提尔。现实中的冯·提尔,有些略带紧张的神经质。他说话总显得有些犹豫,甚至在刚说完“yes”后,又立刻改口“no”。在比画手势时,能清晰地看到他双手在颤抖。

  正是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的男人,“几乎凭借一己之力,重振了丹麦电影。”(《独立报》语)在电影的幼年时代,丹麦电影曾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辉煌。在1909到1914 年间,丹麦成为欧洲电影最繁荣的中心。从巴黎、伦敦到纽约,它的电影都有着超过好莱坞的观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结束了丹麦电影的辉煌。

  拉斯·冯·提尔深受电影大师卡尔·德莱叶和伯格曼的影响,被认为是比利·奥古斯特后丹麦为世界影坛贡献的又一位大师级导演。他的电影深深浸透着欧洲电影的艺术气息和理性思索。

  1956 年,冯·提尔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少年时期就在妈妈的资助下拍摄“超8”影片,17 岁进入丹麦国家电影学院就读。虽然当时的教授认定他不会有大的作为,甚至他的偶像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看了他最初的作品后,也表示不能苟同,但他仍然执著地追寻着自己的电影梦想。《反基督徒》的结尾,冯·提尔打出了“向塔尔科夫斯基致敬”的字样。

  1982 年,26 岁的拉斯·冯·提尔说:“激情是电影的命脉,激情可以创造迥异的影像形式。” 28 岁时,冯·提尔凭借处女作《犯罪的元素》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技术大奖。在这部混合了电影游戏和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中,冯·提尔吸收了德莱叶、塔尔科夫斯基等大师的电影手法,以诡异的气氛和奇特的色调造成了令人难忘的影像体验。
  为了创作原创性的艺术,他坚持认为导演必须拍出和别人在风格上区别开的影片。因此,冯·提尔总喜欢在拍新片时,给自己制定新的规则。“给自己找麻烦,让自己觉得不舒服。”冯·提尔说道。1995 年春天,冯·提尔和托玛斯·温德伯格等四名电影导演,共同在哥本哈根签署了“DOGME 95”条约,通过制定了包括“实景拍摄”、“不可制造特殊灯光效果”、“用手提摄影机拍摄”等十项规则,企图还原电影艺术的本质。不过,“喜新厌旧”的他也只不过拍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DOGME 95”电影——《白痴》。

  此后,冯·提尔继续他追求原创性的“疯狂”。拍《白痴》时,他要求所有的演员都赤身裸体,包括自己;到了《黑暗中的舞者》,他用了100 个DV 同时进行拍摄;而在《狗镇》中,他又抛弃了场景的概念,干脆在地上用粉笔画了几条线来表示场景;2006 年的《真假老板》中,他又用了全自动的电脑(它会自动摇拍、变焦)来取代摄像师的职位。1995 年,冯·提尔的母亲病逝。母亲曾告诉他,抚养他长大的父亲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后来他找到了年近9 旬的亲生父亲,但亲生父亲不仅拒绝接受他,甚至拒绝与他交谈,而这时他的第一段婚姻也以离婚收场。这些突发事件对他的身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后,他开始拍摄了最著名的“金心三部曲”——《破浪》、《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用极端的方式表现爱和牺牲的主题。

  《金心》是冯·提尔小时看过的一本连环画的书名,讲了一个善良的小姑娘,带着一个面包,独自一人穿越大森林。当她走出森林时,赤身裸体的她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尽管如此,她仍然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女孩子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一切都会顺心如意,一切完好如初。”许多人都分析,冯·提尔是个“反女性”的导演。拍完《狗镇》,妮可·基德曼也曾问冯·提尔:“你为什么那么恨女人?”

  “我不恨女人。我也不觉得女人的性别和她们的性征是邪恶的,我只是有些怕她们。”冯·提尔如此解释道。他本人有一位非常坚强的母亲,除了引导他热爱电影,还让他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生活中,冯·提尔患有很严重的心理恐惧症,“基本上我害怕生活中的一切,除了拍电影。”由于极度害怕飞行,冯·提尔所有的电影基本都在丹麦和邻国瑞典拍摄,即使有些影片的取景地设在国外。每次来参加戛纳电影节,他要开两天两夜的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其他影评:

1.
特里尔实验
Claudio用左手 (上海) 2009-7-21 12:55:00

在特里尔的电影中,受过专业训练的大脑总能找到作者的摇摆,他既想抓住现实中的生涩又想发挥北欧人独有的前卫和自负,但总的来说,特里尔还是一位有足够真才实学的优秀导演,我觉得《白痴》很不错,至于《黑暗中的舞者》则是力量和温情并存且不落俗套,

2.
对影人 拉斯·冯·提尔 的一句话影评
echo (义乌) 2009-5-27 21:59:39

黑暗中的舞者 和 狗镇 就足以肯定你黑暗的本色。 好吧,你该承认你残害了我幼小的心灵。

[ 點閱次數:16689 ]

人性之恶萬歲不变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9-08-18 04:27:32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狗镇》(2003)是丹麦鬼才导演Lars von Trier「良心三部曲」之三。又名《狗村》、《噩夜变奏曲》。对人性私欲如何掩盖良心的描述非常冷冽且精细,看完后我已不觉被剧情震慑。令人感触良深。

比较之前两部《白痴》、《在黑暗中漫舞》,我觉得这部的主题最完整。《狗镇》后来又被当成了 「美国三部曲」之第一部,然而,我依旧觉得叫做「良心三部曲」,会更加恰当。

该怎么比喻人性的卑贱、利益为先、残忍不仁和贪婪?或许就比如寓言里的那只啃咬着一根骨头的狗,经过一道桥时瞥见河面上的倒影:有另一只狗也啃咬着骨头;为了争夺第二根骨头,于是那只狗就跳进河里。嗜肉(即使是空骨头上残存的肉香味也要不停啃咬)是狗族的普遍本性,毋宁也是驱使人性原我毕露的原动力。

天下乌鸦一般黑,而狗镇亦然。已经从里面腐烂掉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里的人都是一样的。自私普遍存在,不管是大都市还是小乡村。

然而,当Nicole Kidman饰演的女子因逃避黑帮势力,首次来到这个贫瘠的小山村之际,大概是一厢情愿的错觉,她心想着那里将会是一座世外桃源、祥和纯朴的村落,她内心顿时涌起想要融入村庄社会的憧憬。听,她这么如见着观世音菩萨般双眼发光地形容:“啊,我所看到的,是一个坐落在雄伟山脉之间的美丽乡村,一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人们仍然抱有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村民议论纷纷,他们大部分都害怕女子的逗留,会带给他们麻烦。他们担心一旦黑帮发现村民窝藏女子,这将祸及全村。但年轻单身的青年汤姆积极为女子说情。经过一番讨论后,村民终于决议:女子必须接受长达两星期的观察,并且帮助村庄事务,才准许她留在村里。

她喜出望外,为了能继续留下,她凭一股热诚想要帮助村民减轻事务负担。不过,村民一一保持距离地婉拒了她。为什么呢?因为自我保护。谁也不愿被大伙非议自己需要弱女子的帮助,谁也害怕;谁也不愿踏出第一部步首先伸出友善之手,谁也冷漠。

但人心还是极容易收买的,只要施与一些小恩惠,只要拳拳阿谀巴结。不久,村民仿佛开始接纳了她。但是,人心也是极容易浮动背离的。一点点小事端一丝丝小缝隙,猜疑即起,批斗即生。时日愈久,从初来乍到走马看花的游客身份过渡到生活其中并且近距离凝视村庄点滴的她,开始看到村民丑恶人性的一面。老妇人指责她踩其住家旁的花园小径(而全村人都踩过),中年男村民耐不住欲望以威胁手段逼她就范强奸了她,黄脸婆记恨她教训自己缺乏教养的孩子便诬蔑她与丈夫有染。她想逃出村庄,但被村民逮回。村民用锁链把她囚禁在小屋内。甚至到最后,连她以为一直爱着她、对她真心的好青年汤姆,也出卖了她。黑帮接到汤姆的举报后,即刻驱车来到狗镇。理想主义者的她,对人性存有美好的期盼,彻彻底底地幻灭了。曾经一度认为狗镇是个乌托邦的她,现在恍如处于人间地狱,受尽百般屈辱尚不足够,还要面对被爱情出卖的心灰意冷。

但原来,女子是黑帮大哥的女儿,因不同意父亲以暴制暴的统治方式,坚持认为人性可教化、人性本质善良,而离家出走逃到狗镇。最后,手持机关枪的黑帮手下迅速地征服了全部狗镇村民。当女子愤怒地挣脱锁链,内心熊熊烈烈燃着对狗镇的恨,使她变成了复仇天使…

参阅: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2973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剧情:

拉斯·冯·提尔这部超风格化和极具情绪张力的作品将场景缩减到只剩地板上的零星道具,由一大票明星演出,凭空创造了一个备受一名逃亡女人困扰的小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评1:狗镇狰狞,只因诱惑的筹码太重
lavina 发布于:2009-06-02 08:14


每一位卓越优秀的导演就象一杆色彩鲜明的风向标,独树一帜地伫立于电影界的广阔地域中,正是有了他们才华洋溢又心思缜密的创意精神,我们才能够通过电影来品味人生百态、甚至于一窥电影佳作中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人生奇迹。

本片由《黑暗中的舞者》的导演拉斯·冯·提尔执导。说起这位丹麦鬼才导演,他的影片风格真是很异类,在他的电影中,质朴的情节,不加任何精雕细琢,似是看透了生活的粗糙本质;生活中的苦与乐被他敏锐细腻的创作手法不留痕迹地透过那些朴素的剧情含蓄地表现出来--直指人心,直指人性中的悲哀。生活的苦楚,坚强的人会挣扎顽强地走下去;反之就此沉沦向命运屈服,如同本片《狗镇》。

初看影片《狗镇》,相信很多影迷与我一样,立刻被片中类似于话剧舞台形式的背景吸引住了,不是因为这种背景好看,而是简约到让人无法想象这是一部影片的背景,几个板凳,几张木床,用白色涂料界定的每家每户的地盘,商店就是一道玻璃窗在那竖立着,还有假山。。。这是什么?四周都是天空的颜色,没有墙壁,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感觉这些人象住在天空之城一样,地板也好似悬浮在半空中。佩服佩服!导演真能“吓唬”人呀!

这就是狗镇了。我在想导演用这么粗陋的背景也有其最大的含义,意指这是一个与世隔绝、思想封闭的小镇。这里的村民们是一群可怕的魔鬼。该片分为一个序,九个章节。开头的序,介绍了村民的身份与家庭情况,然后是逐个章节地介绍故事的进展。很象一部三维立体小说。

影片前三分之二段都是在温馨平和的友情氛围中,让我们感受着这个小镇是如此的其乐融融的。村民们努力的劳作着,他们如同处在世界的真空中一样,被外界隔离着。但是他们很快乐,直到女主角葛瑞丝(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出现。葛瑞丝是一个黑道老大的女儿,逃离了父亲的掌控,想过自由的生活。她来到这儿,想融入这些善良的村民中,与他们一起幸福地生活在这个简单的世外桃源。事实上,经历过两周的努力,她成功了。她每日到每户人家帮佣一小时,有薪水,有住处。村民们对她接纳了,开始在她的背包中塞好吃的,用的,一些地图之类的实用东西。葛瑞丝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过上自己梦想中的生活,她的付出得到回报,而且得到了这里最有学问的作家汤姆的青睐。

欢乐祥和的景象,大家都喜欢与葛瑞丝交谈。看到这些,我突然有点困,是不是人太幸福就会麻木,被一些假象蒙蔽住现实的残酷?影片中平淡质朴的情节,还有这么丑陋的背景和简单的道具,让我看得有些乏味,如果不是演员们拿捏得当又张力十足的演绎,如果不是期待剧情有峰回路转、急转直下的念头,我打算不再集中精力去看这片子。

狗镇终于露出它狰狞的獠牙!葛瑞丝表面被村民们接纳,其实她的到来一直带给村民们困惑。黑道老大和警察局的人几次来这个村子询问葛瑞丝的下落,这让老实八交的村民们害怕又迷惑不解。这个女人倒底什么来头?继而他们感到不平衡,为了收留这个女人,他们感觉自己要让这个女人付出代价,因为他们帮助了她。于是,村子中的气氛悄悄发生变化,最后村民们终于露出本来面目:增加葛丽丝的工作量,减少她的薪水,然而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

我在想,导演为什么给这个村子取名叫“狗镇”。辛辣的比喻这里的村民有狗的特性吗?一开始对不了解的事物卑躬屈膝,有所保留又充满好奇,待到觉得可以掌握时机的时候,就显露出狗改不了吃屎的毛病吗?就象导演说的,需要鞭打他们!不然这些可怕卑贱的村民就会放肆地欺负着这个处于弱势地位的女人。我突然想起《西西里美丽传说》。少妇玛莲娜的美丽,成为男人觊觎的对象,女人痛恨的目标。人们是怎么折磨她的呢?对待美丽高贵的人,很多人包括那些平时善良的人,都会想打击她,让她低下骄傲优雅的头。人性本不善吧?

这些思想禁锢的村民们变态得折磨着葛瑞丝,威胁着告密她的行踪,男人们将她作为性欲发泄工具,女人们侮辱攻击她。人性中的虚妄、欺善表露无疑。看到这个时候,让人感觉很愤怒,我甚至是怒火中烧地在看这部影片。困意全无!葛瑞丝的一再让步,反而得到更多的诽谤与欺辱,她生平第一次流泪。用积攒来的薪水买到的七个小瓷人,代表着她在这里的劳动成果与对生活美好的寄托,被一帮恶妇们打碎,她的心也变冷、绝望。

最后她甚至被套上狗脖套,村民们说防止她逃跑。连喜欢她的汤姆也要求回报说:“村里每个男人都占有过你,只有我没有。”最后仅存的一点尊严消失殆尽,剩下的就是麻木的忍受。。

复仇的机会终于来临,让在这边观看影片的我等得望眼欲穿。葛瑞丝的黑道老爸出现,要带走受尽凌辱的女儿。女儿的要求:杀光镇上所有的人。火光尖叫。。。这个龌龊的小镇永远消失了。葛瑞丝是达到复仇的目的,但是她人性中的劣性也同样被激发出来。回到父亲身边,她将要继承他的黑势力和权力,只不过是从一个火炕再跳到别一个而已。而且还有很多狗镇存在,人们心中的狗镇。。。

看似平静详和的小镇,原来竟是如此卑劣,在外界的诱惑下,极易产生化学反应,从善良纯真,变成自私、嫉妒丑恶。看来人性就是善变才对,是随着环境和受到的外界刺激而发生变化的。无所谓善良与否,无所谓罪恶与否,而压抑在内心的种种欲望会瞬间爆发出来。

我的观点是不是很愤青?别误会,主要是就影片而言的一些感想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评2:善良,只是人性中的一纸契约——丹麦电影《狗镇》
朱旭彬 发布于:2006-06-12 04:52

一、前言

观看了拉斯·冯·特里尔(Lans Von Trier)的《黑暗中的舞者》和《欧罗巴》不久,算是对他的电影主张和摄影艺术有了一点了解。在看他的最新作品《狗镇》的时候自觉会能够多一点超脱。毕竟,《黑暗中的舞者》和《欧罗巴》在他的“良心三部曲”和“欧洲三部曲”,都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可是,他的电影没有例外,《狗镇》还是让我很快地忽略了他别出心裁的舞台剧形式而更着力关注他的情节,尽管情节还是需要舞台对白的诸多补充。作为新电影表现艺术形式的一种尝试,导演确实做到了别出心裁,我相信我的这篇小文会言不尽意,不过也算是个人观影的一点碎语吧。毕竟,接近三个多小时的电影能够让我沉浸两回本身就意味着它的不平凡。

二、善恶实验场

对人性的关怀探讨始终是拉斯·冯·特里尔(Lans Von Trier)电影中表现的主题,本片更是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分歧达到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极至快感。“越堕落,越快乐”,人性善恶的对比在这部浓缩世界的片中被放大,我的眼睛在观看的同时几乎会产生在显微镜下观看线形虫扭动的错觉。在《狗镇》里,善只是人类灵魂深处的一种契约行为而已,它注定需要签约双方的遵守细节规定和违约责任的处罚条例。而狗镇,就是两种力量的实验室,一方面是托姆·爱迪生需要证明的人性善良的愿望,一方面是格蕾丝需要去接受的人性恶的现实,而较量的双方就是导演精心设计的这个独特的小城镇。它叫狗镇,尽管只有一条叫莫伊斯的狗;它是个闭塞的小镇,尽管生活艰辛,可是生活还是一样要继续;它有着很少的居民,他们有着简单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这点收入甚至不足以维持美国人一直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民主。他们简称这个小镇子是一个“团体”,他们有着很好的习惯,就是会全体开会对某件事情进行表决。尽管每个人生活的态度和对待小镇的看法不同,不过,他们依旧生活在一起。事情的变化是发生在特蕾丝来到这个小镇之后……

就像前面说过的,影片一开始我就已经惊诧于导演的大胆,那是一个舞台而已:粉笔画的房子,没有墙壁,甚至连门也没有,一切房子的摆设全部精简到了极至,屏弃多余的道具一直是特里尔的电影主张之一。而导演对于影片的安排也采用古典戏剧的结构,分成序曲和九个章节,每个章节有着清晰的主题并且互相依存,分别是以格蕾丝的出场后小镇居民的开会作为分割章节的联系。下面我先就电影两位主要人物做简单介绍:

格蕾丝:黑帮老大的女儿,她有着美丽的外貌和善良的内心世界,正如她的父亲所说的,她具有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这点可以从电影中两件事情看出。第一次是她在逃到小镇上的那个夜晚在莫伊斯的狗舍里偷了那块骨头,为此她不停地汤姆面前自责,还有一点就是她对于爱情的期望和坚持也说明她有着良好的道德约束。对于人性,她始终怀着美好的期望,在进入小镇并且得到小镇上居民的收留后,她的一切作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留在这个地方,“留下来”。在受到小镇居民的不断升级的打击蹂躏时,她又有着一种近乎动物本能的忍受和生存意识,“一位慷慨的上帝赋予了她这种天赋:仅仅往前看”。她不愿意接受父亲提出的权利继承,所以选择出逃;可是,就是在她认为人性善的实验室里她受到了这帮看似善良实则如此丑恶的嘴脸。所以,这样的转变只不过是她实验的一种结果而已,所以对于最后她坦然接受并且痛下杀手那也就非常容易理解。

托姆:小镇上的哲学家,尽管他无所事事,可是他把研讨人的灵魂和传播善良看做自己的职业并乐此不疲。刚好在他需要证明小镇团体的善良程度的时候上天适时地送给他一个他梦寐以求的礼物——格蕾丝,一个看似需要帮助的弱女子,需要他的爱心去拯救,再没有比这个对他而言更有意义了,甚至他认为自己对格蕾丝的爱是对她的一种拯救。“就像蛛网里的小蜘蛛一样”,他自身的虚伪和丑恶一直有意无意的对格蕾丝实行强迫性的要求,尽管有着拯救和爱情这两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他始终没有丢弃格蕾丝父亲的名片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自私,他借口对格蕾丝的爱期望从肉体上达到占有格蕾丝的目的,甚至在被格蕾丝识破后,是他提出将格蕾丝交出去以换得更为实际的好处都足以说明他的本质和这个镇子上的所有人一样的丑恶。

三、善良是一种商业行为

签定第一个合同是托姆为了证明善良而极力维护这个“样品”的保留价值。在开会关于传授善良与否的会议上,托姆认为留下格蕾丝是检验这个团体“对他人的爱”的最好时机,“我不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基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合同内容很简单:时间,两个星期;狗镇所有人不出卖格蕾丝,而格蕾丝需要在每个家庭每天工作一个小时来换取这种他们需要为之承担的危险成本;两周后只要小镇上有一个人不接受她她也就需要离开。起草人自然是托姆,正如他们所说的:赌局开始。而格蕾丝在小镇中已经开始感受人性的光辉,“小镇开始出现了一种微小变化的景象。”她和托姆同时得到了一个验证实验的机会,有关“容忍、共存、和谐和爱”的主题。

善良的高潮发生在两周后的表决,格蕾丝回到自己的房间做好离开的准备,却发现已经有很多人送来了礼物:托姆精心绘制的地图、格洛丽亚的馅饼、杰森的小刀、玛萨的圣经,甚至还有一美元现钞。她甚至以为她终于体会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她存在的意义。而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小镇上的居民全票通过了她的继续居住的权利,甚至开始了一段极其快乐的时光。九个章节中的前四个终于顺利,而转折也已经开始,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导演选择了美国的国庆日作为第五章节,这个日子是一条分水岭,善恶的蜕变从这天开始。

第二个合同开始是警察贴布告说明格蕾丝不仅仅只是失踪,而是两个星期前的抢劫嫌疑犯。尽管小镇上所有人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就需要承担的风险而言,“沉默意味着犯罪”,从商业角度来讲,他们意味着付出了更为高昂了,所以,合同规定了格蕾丝的补偿措施为每天为每个家庭工作两个小时。而对进行实验的两个人而言,他们依旧坚持认为“留下来就是优胜者”。尽管他们已经开始摇摆,格蕾丝甚至说自己愿意接受一切,只要确认他们依旧让她留下来,“避免一切毁于一旦”。可是噩梦开始……

查克以向警察告发作为威胁强奸了格蕾丝;本甚至在收了格蕾丝的十美元路费后依旧把告发作为手段提出以格蕾丝献身为交换条件,“危险的货物运输价格更为昂贵,我们称之为要价”,而最后,本还是把她带回了小镇;她承担了托姆盗窃他父亲十美元的罪名,被像牲口一样地锁起来,小镇上的女人和孩子开始把对她的羞辱作为交换手段,而男人则在深夜的时候摸进她的房间。与前四章而言,后四章人性的丑恶和卑劣来地如此之快,让格蕾丝残存的对良知和善良的期盼随着她唯一想珍惜的泥人摔成碎片。而托姆还依旧戴着善良的面具,期望能够用另外一种虚伪达到占有她的目的,结果却在被她剥落之后恼羞成怒。人似乎如狗,变本加厉的索取算是一种本能,反射得如此强烈。

“我们可以教狗许多有用的东西,但是不能原谅他们每次的本能反应。”善良作为一种人性的契约行为最终得到证实,它原来只是一种假象,一个人的善良需要别人的更多付出作为回报,而当你终于有权利占有合同条款有利条件的时候,似乎对弱者的践踏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行为。可是,“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应该给他们这个机会”,格蕾丝的父亲终于让她明白了原来那种对人性善的期望和要求只不过是她内心一种“愚蠢的偏见”。狗自是狗性,“当它们贪婪地吃着他们的呕吐物的时候,唯一阻止他们的做法就是鞭打”。既然善良只是一种契约,那么当我有权利可以不去签署的时候,那我就是放弃,既然民主也可以丢弃,那还有什么不能丢弃。何况,格蕾丝明白,当她自己如果也是这个小镇上的一员的时候,她的行为也该是一样的……

舞台上十几具尸体,车子慢慢地开走,突然,原来只是一个粉笔画的狗图变成了真狗,莫伊斯开始吠叫,夜晚似乎还有月光…………

四、“反击美国”

拉斯·冯·特里尔(Lans Von Trier)对美国的嘲讽曾经得罪了不少电影公司,可是在这个名为《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他依旧没有丝毫企图掩盖他对美国社会的厌恶。电影的时代背景设置在美国的30年代、小镇居民的对民主的放弃、人性的丑恶从美国国庆日开始、甚至片末不断出现的美国矿工苦难生活的照片,所有的这些比在《黑暗中的舞者》中的暗喻做得更为明显和彻底。在《黑暗中的舞者》中,BJORK的悲剧也是说明了弱小可是真诚的欧洲移民在美国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我想,我们该接受特里尔为共产党员,以表彰他在反击美国政治和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了,呵呵,这是题外话,何况特里尔曾经公开宣布他不是社会主义者,不过,这依然不能掩盖他作品中对美国的抨击。让我们拭目以待他《美国三部曲》中的后两部吧……

[ 點閱次數:13967 ]

耳朵进水  ◎  劉富良
企鵝的蛋胚,新詩創作 2009-08-13 11:57:29
Bookmark and Share

耳朵进水

Photobucket

不能透视的洞穴

隐秘的别扭,蜿蜒的幽寂通道

如爱一般穿过的风

困在复杂的穴之凹槽里

积累渴望流动的迷惘

难辨恍惚传来悉悉窣窣的轰轰隆隆

是这么难以沟通吧,我们

此处彼端,被阻隔于一滩死水之外

灵魂的深处寂寥地呢喃

即使,此刻激烈地挤压索吻

迂回百转的洞口绝望地呐喊

孤独棒支鲁莽叩击敏感的膜

『你可明白我的心意?』

『你说什么?我听不见。』你虚指你的脑

:『神秘的水在迷宫里。』

写于2007.02.05
发表于2009.02.19《南洋文艺》

后记:大抵是我的耳朵构造特殊吧,我的耳朵容易进水,哪怕是一小滩水,一旦卡在耳洞里便难以流出来。曾经试过在瀑布嬉水后耳朵进水,整整一个星期我几乎听不见他人对我说的任何一句话。我仿佛被遗落于一个恍惚的寂寥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并不是完全寂静的。但那些声音,在消退了其嘈杂性,失去了其现实感之后,仅仅像是遥远的某处隐隐传来的呢喃。那质感就像是“悉悉窣窣的轰轰隆隆”。我和现实之间仿佛筑起了一层膜。世界在膜的外头无论如何叫嚣,都不能撼动包裹在膜内的灵魂。

我一直在思索:为何我们的耳朵构造和一座蜿蜒的洞穴如此相似?为何那么像一座复杂的迷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及爱,都被这座迷宫所阻隔。我们在花花世界里漂流寻乐的同时,另外一个我却在自己的洞穴里隐藏,静静地自处,疗伤。。。

[ 點閱次數:13899 ]

薄暮之光里,等待救赎的孤独灵魂——北欧冷面大师考里斯马基  ◎  劉富良
企鵝的頭腦,導演關注 2009-08-11 00:59:01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aki)属标准的作者导演,其风格标志明显而执著,一如贾木许,一如蔡明亮,或说其电影的主题风格综合了两者的某些元素:在影像氛围方面有着贾木许式疏离冷漠的韵味,在人物塑造方面又有着蔡明亮式寡言封闭的孤独感。不过,不似贾木许式“擦身而过的幽灵”所具有的那股独特的空灵感,他的人物更为踏实而卑微;也不似蔡明亮式“对个体存在状态的凝视”至接近极端凝滞停格的诗意长镜头,他的影像在压抑之中却又不失平和。

他的主角大致上都是中年男人,有点犬儒,有点自卑,有点拘谨,有点温吞,虽不能说是没有个性,当中却又不无自我克制,不会太过放,可以说是比较怯懦而中庸的“伯伯”型人物,也可以说是尚缺乏贾木许主角的冷酷成型,也不像蔡明亮主角那么孤僻成性(贾木许和蔡明亮的人物毋宁更类似艺术家的孤高脾性)。他的故事主角主要都是一些在生活的阴暗角落隙缝处孤独生存的小人物。

另外,他也没有贾木许式那么彻底无根的公路精神,虽然有两部可说是公路电影的《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和《列宁格勒牛仔遇见摩西》,但他的人物终究没有贾木许那般勇于流浪而无所终。他的人物毋宁是更为草根性的,而列宁格勒牛仔最后的结局更是因为思念家乡而踏上回归的路途,从这点可归纳出:考里斯马基的人物在生活底层如落单蚂蚁一般孤独落魄挣扎求存的同时,他们都渴望归宿,他们都渴望一个温暖的家、情感的慰藉、爱的救赎(如《火柴厂女工》、《薄暮之光》),而不似贾木许那般如鹰隼在高空孤绝而无止境地漂泊。贾木许毋宁是更心态抽离且意境超然脱俗的,但与考里斯马基还是存在着某些共同点。两人的共通之处在于俗世忧伤(两人的音乐格调似乎殊途同归),只是贾木许较空灵且孤绝,考里斯马基则较入世而卑微、凝重而悲情。

考里斯马基的电影风格偏向极简写实,社会感较强,不比贾木许或蔡明亮那么个人主义。典型的老式故事当中,却可考验出考里斯马基相当擅长刻画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及潦倒人生,他尤其熟悉音乐,他善于用音乐来衬托主角的心境(如《列宁格勒牛仔遇见摩西》、《爱是生死相许》)。考里斯马基的电影里,其多位主角贫瘠的生活,乃至荒芜的内心,都落实于后工业社会这个时代背景里。他的电影经常都会出现工厂烟囱喷出烟雾的画面,以及工厂里机器操作的噪音,人物更是多为低下层工人阶级(如《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的农场牛仔、《火柴厂女工》的工厂女工、《我雇了一个合约杀手》的小职员、《薄暮之光》的夜间守卫)。

相比贾木许冷冽的荒谬情境,考里斯马基的叙事情境有时会充满自我调侃的冷幽默格调(如《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我雇了一个合约杀手》),有时像是抚慰俗世忧伤的爵士乐(如《列宁格勒牛仔遇见摩西》、《没有过去的男人》);但许多时候其叙事情境似乎可如此比喻:一个沉闷木衲的男人的木偶戏。在生活的压抑、潦倒的际遇和孤独作祟下,因此逐渐丧失了生命热望的活力,这些中年工人主角的表情近乎麻木,如同木偶,然而从他们的瞳孔中绝望的精光反射当中,我们仿佛瞥见他们深切渴望却失落而无奈的灵魂,那是一个个被生活浇熄了热能的灵魂,一个个沮丧(Desperate)而疲惫(Exhausted)的灵魂,如此隐忍,让人心为之恻然(如《薄暮之光》)。或许如此比喻更为贴切:考里斯马基的叙事情境,好比是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女孩,在寒冷北风呼啸之中精疲力尽地擦亮一根根火柴,为她卑微的内心燃起一点点微弱的慰藉之光。这似乎也可解释,考里斯马基后期的作品为何会在主角历尽风霜后却又提供一丝丝温暖结局的可能。

啊,他故事里的人物倾向寡言拘谨、疏离冷漠;总是那么缺乏温暖和安慰,那么面无表情如行尸走肉;总是充满深沉的忧伤,以及冷冽的麻木;把个人面对生活和冷峻现实的巨大艰难及隐忍,如何寻索爱的救赎而终不获得的枯槁,其中深沉的寂寥和孤独,心灵慰藉的缺乏,不动声色却又内心纤毫地表现出来,干涩而凝郁如痰。作品主题的其中其间,在在影射着现代生存环境里,周围人群的逐渐功利化,机械化,冷漠化。配合这个主题的是森冷晦暗的场景色调,在在指向主角内心那浓稠得化不开的郁结。

怎样才会对考里斯马基的电影产生共鸣呢?当你历尽人生的困顿与不如意,心里注满旅程的疲倦和精神消耗;当你年华逝去,经历几番人事波折并感到无比沮丧;当你不再热爱生活;当你明白此生无望爱的救赎不可寻得,而夜色陡降,你笼罩在薄暮之光里,你行将老去,你流下苦涩的眼泪,你等着夜色的尽头,逐渐将你吞噬。。。

考里斯马基的作品目前为止我看过
王子复仇记 (1987)
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1989)
火柴厂女工 (1990)
我雇了一个合约杀手 (1990)
波西米亚生活 (1992)
列宁格勒牛仔遇见摩西 (1994)
坐稳车泰欣娜 (1994)
爱是生死相许 (1999)
没有过去的男人 (2002)
薄暮之光 (2006) 。

他是我心目中三十名最爱电影大师之一。我尤其喜欢《薄暮之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薄暮之光》剧情:
影片主人公考斯蒂南是一个值夜保安,虽然年纪轻轻却没有同龄人的朝气蓬勃,孤独像挥之不去的网,紧紧纠缠住考斯蒂南的内心与生活,他常常被周围人取笑,贫瘠的生活和对情感的渴望让他无力自拔。

一次偶然,考斯蒂南邂逅了举止优雅的金发美女米尔雅,随着压抑已久的情感轰然爆发,考斯蒂南将米尔亚视作生命中的全部,甚至刚结识不久就提出求婚。

单纯的考斯蒂南并不知晓,米尔雅其实是个情场老手,是个地地道道的骗子,经常和一群乌合之众混在一起。米尔雅接近考斯蒂南是为了完成预谋已久的抢劫。很快,由考斯蒂南值守的珠宝店被匪徒洗劫一空,冷酷的米尔雅离他而去,考斯蒂南变成这场残局的替罪羔羊。于是,考斯蒂南失去了工作和自由,等待他的只有幻灭过后的无尽黑暗……

附录他人影评:
1。悲惨史——当代芬兰三部曲之《薄暮之光》
今又风 发布于:2008-08-02 11:56

阿基·考里斯马基,记了好多遍都没有记住的名字,一直被我记成“考里马斯基”,看来是思维惯性的作用,以为那一带司机多一点。

电影很短,七十八分钟的篇幅在二十一世纪的电影中属于佼佼者,我一直很佩服一位能够把电影拍得很短又很好看的导演,王家卫是一位,金基德也是,现在这位也是。相当厌恶那些把电影拍得又长又臭的导演。

看本片是跟随着主人公科因斯泰恩的悲惨命运前行,突然联想到了大卫柯南伯格的《暴力史》,于是我用了“悲惨史”这个题目。就跟影片的题目一样,人物的命运就像薄暮之光,非常微弱的希望,凄凉得令人不得不产生怜悯,而《暴力史》的结局至少是温暖了许多。

大人物的失败叫做悲剧,而小人物的失败就叫做悲惨。我从来没有在一部电影中看到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会是如此无力的痛苦。没有朋友,没有微笑,没有能力,没有反抗,没有言语。。。。。。唯一有的是无声无息的信念,那即将被黑夜吞没的微薄的希望。科因斯泰恩不被同情,他也不需要人同情;他不会辩解,他也不需要辩解。科因斯泰恩是那种没人看得起,喝酒也被赶到厕所门外的弱者;他是倒霉蛋中的最倒霉蛋,孤独者中的最孤独者,于是被爱欺骗也心甘情愿。

电影开始处,几个路人在讨论马克西姆乔治,柴可夫斯基,托尔斯泰,果戈里的人生,这跟主人公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反差,从一开始导演就给出了人物内心的卑微矮小。人们只关心大人物的命运,却从不会瞄一眼小人物的处境。像科因斯泰恩那样的人即使垂死挣扎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在电影只有卖香肠的女人和那个看狗的小孩知道。这也是大导演的伟大之处,王家卫,金基德他们从不把镜头浪费在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身上,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电影最后科因斯泰恩张开满嘴是血的牙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不会死在这里。影片在歌声中开始,于歌声中结束。

2.冰上之光
Juneau 发布于:2006-12-30 21:42
他坐在桌旁搅动着一杯咖啡,旁边是一个绿色的小小的瓶子,插着一枝红花。在精确的光线下,雪白的桌布反耀出一片冷光,于是他便像极了霍珀冷峻笔下的主人公们。

也许没有表情便是所有的表情。惟一的被放大了的表情对于他而言便是孤独,它刻写在他呆板的略显浮肿的肮脏的脸上,占据了所有,甚至他的灵魂。

这个寒冷国度的人们,高大的男男女女,他们强壮的躯体挟裹着寒气,在阴冷的光线里来来去去。他们的脸油腻湿重,酷似某种牲口;他们面无表情——即便在遭遇痛苦时也只是嘴角的抽搐;他们从不大喊,也不曾放声大笑,一切都被包裹在看不见的严寒里。这同样的严寒对于他而言格外冰冷,这凿穿不破的冰障围裹着他:有一瞬间,他胆怯得似乎要跨掉。

世界需要渲染;世界的延伸没有尽头。他被暴露在苛严的目光下,在不断地缩小、缩小。优雅的人们行使着刀叉,他们在白色的灯光下估量着他,直到榨干他的最后一滴价值。

直到此刻,他也许才需要愤怒。此前,他一直在扮演着一个跌跌撞撞的可笑的角色。他在任何人眼中都是一个废物。他也大声地说出他的计划,但在刺眼的灯光下更像一剂安慰自己的麻醉。他在碗底磨着刀——他已失去一切,也许还有仅抓住自身的最后一丝绝望——他以忠诚维护了一个利用他的女人,但仅仅无意中再次碰到她以及主使她的老板,便丢掉了藉以生存的工作。他笨拙地维护着他的尊严,就像他笨拙地干着其他事一样。他内心的骄傲只有他知道。锋利而薄薄的刀子在空气中划过,在那个男人的手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伤口。他迟钝地接受着属于他的命运,就像接受任何其他毫不留情的打击:像一条被宰割的狗一样被痛打了一顿,仅仅是由于那个男人的突发善心,或是终于有所愧疚才使他保住了一命。

他抬起头来,接受着终于莅临的清晨的日光。他似乎想要藏起那张青肿的胡子拉碴的脸,又似乎对生命感到了厌倦。一直爱着他的女人来到他身边,告诉他不要死去。此刻,他似乎对什么都精疲力竭了,又似乎对什么都愿意忍受,哪怕是自己那已不堪忍受的生命。于是,他将自己的手交到他一直拒绝的女人手里,同时告诉她,他不会在此地死去。

参阅:
http://www.mtime.com/movie/44755/

[ 點閱次數:16937 ]

在放纵与迷惘之间,在喧哗与寂寥之间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9-08-08 00:14:57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前卫的众神 Young Gods》(2003年芬兰電影)Jukka-Pekka Siili 導演

在放纵与迷惘之间,在喧哗与寂寥之间——啊,放纵以后仍然感觉到彷徨,迷惘,厌倦,寂寥的年轻一代,青春在云淡风轻的情意和冷漠飘忽的关系里消耗着,浮晃着…

北欧的情欲电影,似乎经常都会指涉滥交文化肆虐下的物欲横流,以及无可依托的情感,其中放纵过后不无无限迷惘,恍如指间沙漏,最好的例子是《纵情欲海Levottomat》。

參閲
http://www.mtime.com/movie/210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剧情
  
塔维是个有钱而喜欢艺术的年轻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自己的摄象机。他和狂热的朋友组建了一个俱乐部,规则很简单:每次聚会时,成员都必须带一盘记录最近一次性狂欢的录象带。但是这个初衷是游戏的玩意渐渐变成危险的困局……

[ 點閱次數:13407 ]

恨不得你一辈子生病,我来照顾你  ◎  劉富良
企鵝的羽翼,情緒囈語 2009-08-05 20:23:57
Bookmark and Share

恨不得你一辈子生病,我来照顾你

 

2006年12月间去探访爱滋儿童,十多位,尚未发病,看来天真烂漫活泼精灵,
但很懂事听话。他们似乎很喜欢亲近来访人们。我们分组玩游戏,
象个大孩子。简单的游戏,我们尝试带起气氛。他们逐渐投入。
小孩子总是容易投入。这是我喜欢小孩的一点。


让我想起当我弟弟五六岁时,那时我常爱和他玩扮鬼怪游戏,
就是狰狞起脸孔,边发出怪吼声那样。小孩容易轻信,然后就害怕
央求:“不要这样嘛,哥哥。”那就是小时候的简单意识。
人长大了,逐渐不容易相信了,也不容易投入亲近。


朋友甲说不想去,怕气氛愁云惨雾的。有者甚至完全没回应。
倒不如没亲密过的相知相惜朋友。之前我以为是发病后的情况。
上一回拜访的是成人。气氛可能不一样。上一回错过了。
但我想去了解他们的情况。不,主要不是基于同情。这对我
也有一种好的作用。人们平日习惯筑起围墙。冷漠地。
人们普遍上都这样吧。随波逐流,维持距离。因为不相信人。
这是个人人斗冷漠的年代,不深入谈心,或尽做表面甜蜜功夫。
唯有那时候高墙瓦解,还原真诚时刻。


生病时的陪伴。这是我所乐意的吧?想起一句话:
恨不得你一辈子生病,我来照顾你。


因为唯有那时候,你才会停下来吧,那时你恐怕才愿意落脚。

[ 點閱次數:13748 ]

回顧2009年7月,企鵝最愛影片  ◎  劉富良
企鵝的心腹,偏愛名單 2009-08-01 10:33:25
Bookmark and Share

 

觀片量:43

1. 馬戲團帳篷上的藝人 1968德國,Alexander Kluge

老艺人曼弗雷德·派克特为了改变马戏团的处境建议经理加一个大象表演的节目,可他自己在表演空中飞人时,失足摔断了脖子,轮到他的女尔莱妮接棒用父亲的思想进一步改编马戏团的节目。对她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考验,她开始制订改革马戏团的计划,但在经济现实面前低头屈服,把马戏改造成电视上的常备节目。此时,莱妮的好友去世,她继承了好友的财产,决定买下旧的冬季马戏团表演场所,与男友一起重建马戏团,可是这一切都成为徒劳。

这是带有明显讽刺性的寓言式作品,但主题较难为一般观众理解。导演是德国新电影的旗手之一,他将马戏团比拟为德国的电影界,或者可以说是整个德国社会,试图通过新改革来唤醒沉睡中的现行体制,但一样要向现实屈服,因为他们怀抱的是渺茫的不切实际的空想。片中带有对新电影运动的反思和批评。导演为了加强寓言效果,还运用幻想的画面,宣泄出“人生似马戏”的题旨。影片赢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http://www.mtime.com/movie/16364/

導演克鲁格(Alexander Kluge)德國新電影運動四傑之一,與法斯賓德,溫德斯,荷索齊名,但可惜的是比較不為一般觀衆所熟悉。


关于德国新电影的主将们,有一个经典的比喻。说克鲁格是“棋手”,施隆多夫是“首脑”,文德斯是“眼睛”,赫尔佐格是“意志”,而法斯宾德则为“心脏”!这个说法有意思。

德国新电影諸導演的实验性,思想性,反庸俗,对传统的致敬和颠覆能力,应该是“德国新电影”最有价值的东西。


附錄:摧毁图像的人:“新德国电影”思想旗手克鲁格

 

http://www.mtime.com/my/movingdust/blog/1887893/

2.《爾娜的沉默 2008比利時Jean-Pierre Dardenne

一部移民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比利时列日市,为了搞到比利时公民身份,剧中几个角色煞费苦心搞出了一场场婚姻骗局。女主人公罗尔娜(Dobroshi扮演),是一名居住在比利时的阿尔巴尼亚女子,为了成为比利时正式公民和一个弱不经风的瘾君子克劳迪(Renier扮演)假装结婚。这场骗局的策划者是地痞费比奥。他答应分克劳迪一笔酬劳,暗中却策划用过量的毒品害死克劳迪,从而把已经取得公民权的罗尔娜嫁给...

達内兄弟是比利時新寫實主義的新銳導演,曾數度于康城影展獲獎。此部影片更榮獲康城影展最佳編劇獎。

http://www.mtime.com/movie/79461/

3. 經過 2004臺灣,鄭文堂

一幅“寒食帖”,两段遗憾,三个人,命运将他们带到彼此面前。

她是静,故宫助理研究员,自小听着资深员工阿超伯的故宫往事长大,对隐身故宫的山洞库房,有着浪漫想像。他是东横,自由作家,帮故宫撰写故事,一段失恋境遇让他相信残缺只是人生必经过程,街邊乞丐的字條“人生缺憾,一缽承受”很好地表達出他的内心。而他是岛,日本某汽车公司的车型设计师,在公司的内斗中败阵,怀着与苏东坡相似的心情来台灣,试着解开生命中的谜。三个人的命运紧紧扣合,随...

http://www.mtime.com/movie/41102/

4.《 庇護我 2001意大利Marco S.Puccioni

两个同性恋女子安娜和玛拉驾车从突尼斯返回意大利,她们发现一名年轻的摩洛哥移民阿尼斯企图藏身在其汽车上,以便穿越意大利边境。两女决定把他带回,阿尼斯不久就闯入两女的生活中,形成强烈和不寻常的三角关系。 影片頗能引導出情感關係當中關於“庇護”的兩難全之思索主題。

http://www.mtime.com/movie/52326/

5. 更好的事 2009英國Duanne Hopkins

影片一共有三条故事线:青少年罗伯(rob)年纪轻轻就身陷毒品,她的女朋友泰丝死于过量吸食海洛因,他的哥哥和其他朋友也整日沉迷于让人昏昏沉沉的鸦片制剂,罗伯开始考虑开始新的生活;少妇盖尔(Gail)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有严重的广场恐惧症,于是整日关在家里,沉溺于浪漫爱情小说中寻找安慰,隔壁房间是她的奶奶,关在房间里对患有幽闭恐惧症的她是一种折磨,但是因为行动不便,她没法出去呼吸新鲜空气...

 

导演杜阿南·霍普金斯(Duane Hopkins)是学习绘画和摄影出身,这部长片处女作的画面风格明显收到英国现代绘画和装置艺术的影响。影片取景于霍普金斯的家乡——英国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丘陵地带。《猜火车》《梦之安魂曲》等迷幻电影多用斯坦尼康制造晃动的画面效果来传达吸食毒品以后的主观感受,但霍普金斯只用固定镜头,安静的镜头似乎能映照出人物灵魂深处的孤独。

 

 

http://www.mtime.com/movie/79753/

 

特別關注:

三步一生 1984英國Terence Davies

 http://www.mtime.com/movie/80357/ 

 

 

 

 

註明:影片資料來自時光網站

 

[ 點閱次數:13619 ]

太空漫游  ◎  劉富良
企鵝的蛋胚,新詩創作 2009-07-28 00:40:13
Bookmark and Share

太空漫游

 

 

散漫的意义,暗空里的璀璨烟花 

火星碎屑转瞬掉落回人间 

贪恋的目的 

奔波的理由 

最终谁不是那爆裂的核心化作抛物线? 

迷茫地执著升天 

妄想抵抗万能引力 

密闭空间里鼓胀着接触的欲望—— 

於是你登上遗忘的神秘列车 

每晚穿梭在寂寥星际,忙碌旋转的球体之间 

望向窗外皆天堂陌影 

回归地球之夜那一刻 

已是离魂异客,在生活经年 

熟悉的城市场景之间定位漂泊—— 

而企盼不至的漫长假期 

依旧在每个渴睡的清晨 

让消耗的灼焰自周而复始的梦魇 

虚拟一次不被点燃的自足

 

 

稿于2007.02.25八达灵

 

发表于《南洋文艺》2009.02.26

 

附錄留言:

 

 1.   2009-08-03 15:05:00

你这诗让我突然想重温阿基考里马斯基和贾木许的电影呢

回復:诗写到一半时,突然有所灵感,可以将贾木许的影片名称写进诗句,没想到效果还不错,自己反复读来,中间几行诗句最具神采。迷惘,厌倦,疏离,漂泊的灵魂相互擦身而过,是我看贾木许影片的感觉。总共用了5部影片名称,你应该察觉到了:

神秘列车

天堂陌影

地球之夜

离魂异客

漫长假期

2009-08-03 20:54:06

2.       2009-07-28 09:01:07

密闭空间里鼓胀着接触的欲望——
熟悉的城市场景之间定位漂泊——

很喜欢这两句,很贴切。

於是你登上遗忘的神秘列车
每个人心中都有通往2046的列车。

回復:

熟悉的城市场景之间定位漂泊——在工作了多年以后,突然发觉自己的生活路线,似乎来来去去就是家里(私人场景)—工作场所,家里(私人场景)—消费场所,熟悉得令人厌倦,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特别惊喜了,我失去了年轻时探索世界的新鲜感。我对生活,已经没有太多热切期望。而这定位漂泊,毋宁是一种永劫回归的密闭恶性循环,是另一种层次的停泊状态。。

2009-07-28 21:41:26

[ 點閱次數:12789 ]

頁數 : << 1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49 >>

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的灵魂

筆名企鹅先生(Penguin)。同时是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者。生命里有三大热爱:第一是写诗(零的睡眠,眼睛事件,地下国度,寂寥大地,四月感觉)第二是看电影,第三是唱歌,皆是浮生时时刻刻忧伤的出口。 1976年8月生于怡保市,狮子座。“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活动委员之一。 最喜爱的诗人夏宇、陈克华,作家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张惠菁、米兰昆德拉,导演蔡明亮、格林那威、贾木许、侯麦。 欢迎浏览我在电影网站的主页 〉〉〉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11月 2024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37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