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49 >>
黎耀輝。何寶榮。香港。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圖。旅行。瀑布。慾望。酒吧。迷路。公寓。寄宿。 。 。當一切不盡如人意。不如讓我們重頭開始。 。 。探戈。喧鬧的陽光。足球。南極的燈塔。 。 。回歸。愛情。機票。照片。 。 。陌生街頭。尋找。洶湧人群。寂寞……
《春光乍泄》脈承王家衛一貫的主題風格:聲色迷眩,情境渲染;技巧之外,內容無非在表達對人際關係的疏離感與人生際遇的無根感。都市霓虹無論多麼璀璨光鮮,卻始終是無可依靠無法提供溫暖的媒介。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10046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劇情
黎耀輝(梁朝偉)與何寶榮(張國榮)是一對同性戀人,兩人同往阿根廷遊玩。他們從地攤上買回一盞舊檯燈,燈罩上的那條瀑布令兩人心馳神往,於是相約一起去尋找。好景不長,兩人發生爭執進而分手,榮丟下一句“讓我們從頭開始”,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輝在小酒館做侍者,而榮則夤夜不歸勾搭洋人同志。其實兩人的心中仍舊彼此牽掛。某夜,渾身是傷的榮找到輝的住處,他為了偷手錶送給輝而被暴打。雙手受傷的榮無法自理,只得留在...
幕後花絮
影片描寫男人之間的愛情,無論是感情的起浮波折還是調情、鬥氣和男女之間的愛情一樣熾烈感人,十分純真,完全擺脫了性別枷鎖。寫情動人有力,二人的愛恨糾纏,親密中難捨難棄又互相折磨。對白、處境、性格表現處處見彩。
影像成就無人能及。從開始的凌厲高反差黑白攝影開始,到紅色的運用,燈光色彩與人物心情氣氛的對應,觀眾無法逃脫。
省略性敘事使片子顯出欲說還休的況味。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追逐,有公路片的意涵:尋找自我,逃避自我。
這種與生俱來的疏離感、青春的憂傷、對無限的渴望以及注定失落的命運和“不如從頭開始、”不如歸去、“到了盡頭,我想回家。”的無奈由畫面得到呈現。
發布者: Mtime
[ 點閱次數:10740 ]
東邪西毒(香港)---王家衛
會喜歡王家衛的電影是因為那一股感傷的氛圍,無腳鳥無止境的漂泊情境,在我們的心頭常自繚繞。常聽人們說王家衛最好的作品是《阿飛正傳》或《重慶森林》,但我偏執地認為這一部才是我的那一杯茶,更類似我的口味,或許是因為宿命論調,或許是因為東邪的迷惘、西毒的棄絕,以及慕容氏的精神分裂都那麼地獨斷而淒美,那是最投入的耽溺,也是最刻骨銘心的抽離姿態。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487625/?mtime=17647#Comments_12479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劇情
歐陽鋒(張國榮)在兄長成婚的那天離家出走,因為嫂子(張曼玉)是他最愛的女人。他隱居在沙漠小鎮,經營著一家旅店,專為結識往來的過客,也做著為他人尋找殺手的生意。
風流劍客黃藥師(梁家輝)是歐陽鋒的好友,每年都要與鋒暢飲一次。他既迷戀著好友的老婆桃花(劉嘉玲),也暗戀歐陽鋒的嫂子。
盲武士(梁朝偉)是桃花的丈夫,歐陽鋒手下的一名殺手。他浪跡天涯,一心只想在失明前再見到妻子一面。在歐陽鋒...
幕後製作
《東邪西毒》成功的開闢了香港新武俠電影。這一點似乎在當時並沒有被意識到。 《東邪西毒》張揚的個性把人物塑造的極為到位,巧妙而頗具黑色幽默的情節把傳統意義的武俠電影進行了顛覆。正如王家衛所言:我不創造,更多的是在顛覆。
這部影片很好的說明了以往香港武俠電影的弊端,把那種超越的人性回歸到普通人的身上,讓武俠電影中的人物具有了個性和靈魂。
這是一部極具人性色彩的電影,錯落的人物和故事相互交錯發展,優美的攝影展示出一個虛構的想像世界。張揚的個性表演與優美的攝影,是影片的突出之處。影片中各位明星的表演極具特性,塑造了諸多虛構的武俠世界的非凡造型人物。
[ 點閱次數:10952 ]
都
不太愛流動了,我們並沒有擦身而過。
不似欲望那麽焦躁,好動,
不長羽翼,趴趴地一道涎,
不在嘴唇,不在心。
習慣不提起的心靈不比
塑膠品不比美容不比
嘛嘛檔的茶餘飯後
霸市培育我們的體溫
影院愉悅我們的耳目。呵
習慣不提起的,我們乃疏離
我們視爲塵並且毫不在乎地名曰
愛(鼻子害感冒的樣子)
不綁在象腳不妄然騎在象背上的日子
我變淘氣了,拖曳在象尾末梢
咿呀呱啦咿呀呱啦你真的
明白嗎沒關係我們還有
抽馬桶泵——但是我沒有再想起他了
而這是更悲哀的
扯掉話語的綫頭其實我並非不是
無可奈何,巧手縫製橫的謊言
直的蜜語是是非非絮絮叨叨
一大把晦澀心事
在我們有涯之生
那些日常的獨白渣滓
壓擠壓擠
在我的肛門邊緣嘿喲你的
眼光注視的所在(不必要説明性)
怎麽說呢要怎麽說些許
原本想說的。不是冰雕,那時
企鵝浮冰上滑過之痕,譬如
夢之滑姿,於現實之冰。
凜冽凜冽地要怎麽說呢,終究
哆嗦(哈啾!)又忘記了——我們
不如重新開始認識重新生活(在文學獎
之前)不如重新深究愛重新凝聚
重新重組次序必要的次序重新
再來一次(在跳舞以後在
這首詩以前)
後記:詩題還原,還原生命,還原現代詩。或許我想還原的,並不只是詩語言吧。而是通過返璞歸真,重新思考意義和本質,生活和日常,以及心靈的原初觸動。
詩稿于2005.01.05 戒詩期結束後重新出發
刊登于2006.09.10《文藝春秋》
[ 點閱次數:13460 ]
觀片量:36
思考命題:審視浮生幾何,亦漂盪亦沉澱的年歲,辨識衆生或堅持或墮落的生命姿勢
1. 《 浮生若絮 》2006印度/美國,Mira Nair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國的印度家庭內部兩代人之間的故事,他們受到兩種文化和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衝撞,演變成了一種愛的糾纏,最後如何沉澱的生命姿態。影片提出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移民家庭,想要完全融入到美國社會中,究竟要完全摒棄自己文化和生命的根?還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支撐的平衡點?
在父母的安排下,阿索科和阿什瑪完婚之後就從悶熱的印度東北部移民到了寒冷的紐約,定居並開始了全新的生活。等同於陌路人的阿索科和阿什瑪被迫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努力地適應陌生的環境。兩人不咸不淡、相敬如賓的婚姻生活因為兒子的降臨而得到了改觀,冰冷的房子終於有了家的溫暖。阿索科曾因翻看著名的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小說幸而逃過火車翻車的劫難,所以他給兒子起名為“果戈理”--既是對過去的感恩,也是對更加美好未來的期盼。然而,長大成人的果戈理卻已經被現實的美國文化所吞噬……直到有一天,果戈理髮現,原來父母堅持的那個世界,與自己正在面對的新世界,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想要過新生活,就得知道自己的根落在何處。
http://www.mtime.com/movie/48322/
2. 《 婚禮過後 》2006丹麥,Susanne Bier
雅各在印度開了一家孤兒院,並將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救濟無家可歸的孤兒的事業中。當有一天,他的孤兒院無法支撐將面臨關門停業的困境時,卻意外收到一份4萬美元的資金饋贈。這份饋贈來自於一個叫喬真的丹麥生意人。這位生意人卻附帶一個條件,那就是雅各要離開印度,前去參加他女兒的婚禮。
無奈之下,雅各只有動身前往丹麥,並定下了返回印度的行程,因為他臨走前答應了要回來為孤兒院裡一個叫普拉姆德的孩子過生日。在婚禮上,雅各遇到了喬真的妻子海倫,雖然事隔多年,但很快他們便相互認出了對方……這樁婚禮成了雅各生活的轉捩點,從此他便被拋入了難以作出抉擇的生命窘境中。
http://www.mtime.com/movie/47847/
3. 《 英格史達特的工兵 》1971德國,R.W. Fassibinder 法斯賓德
《英格史達特的工兵》是法斯賓德第一部在戛納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風格有很重的布萊希特戲劇色彩,被稱為自戈達爾之後最有新意的電影。本片反映了最下層卑賤小人物的生活和愛情追逐遊戲,反映出即自私且冷漠的人心面目,是何等又可恨又可憐!
http://www.mtime.com/movie/57471/
4. 《 醉畫仙 》2002韓國,林權澤
《醉畫仙》一舉奪得了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是繼王家衛、楊德昌之後第三位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正是出於對朝鮮民族藝術與文化一往情深的執著追求,才使得這位高產導演的作品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藝術水平。
19世紀中葉,朝鮮王朝在內外交困中風雨飄搖。畫家張承業少年時遭逢亂世淪爲乞丐,被書畫世家金師傅收留。金師傅意外發現少年張承業在繪畫方面的天資聰慧,愛才之心油然而生。經畫院名師的調教,承業畫技大進,名噪一方。欣慰不已的導師金師傅為承業起藝名為吾圓。在一次為府台大人賀壽獻畫的表演中,吾圓技驚當場,令自嘆不如的漢師傅顏面盡失。畫院同窗怒其目無尊長,恃才傲物,無不對其大加撻伐。然而,名聲鵲起後,耽於酒色囿於喧嘩的吾圓卻自感在畫技與畫意上裹足不前,頓時狂躁不已。絕望中他棄家別妓,跋涉山水,行走天地,於天寒地凍中找尋畫意的真諦,逐漸感悟自然和生命的奧秘。
http://www.mtime.com/movie/13109/
5. 《 悅樂 》1965日本,大島渚
主人公是個貧困青年,一天,侵吞機關公款的官吏來訪,決定在服刑之前把自己私吞的公款存放青年那裡。因為這個官吏親眼目睹了青年殺人的現場,所以青年不敢把這筆公款報告警察。然而,這個青年因為失戀,失去了生活的目標,於是想把公款揮霍一空,然後自殺。他開始過上了從前夢想的用錢征服女人的生活,他像對待奴隸一樣對待每個女人。但這種喜悅是徒勞的。影片拍攝的時代,是日本經濟正處於高峰時期的“黃金時代”。物質的昌盛腐化了人的靈魂,人將自己抛入綜合利益考量的情感肉體追逐遊戲之中,大島渚正是看到了這一現實,並敏銳地發覺其中蘊藏的絕望。
http://www.mtime.com/movie/67225/
特別關注:《 快樂工廠 》2007新加坡
《快樂工廠》聚焦在新加坡風化區,影片有好幾組人物,楊貴媚飾演妓女的那一段,被男人遺棄,獨立撫養女兒,女兒叛逆和媽媽一起接客,母親無可奈何,擊昏嫖客,帶女兒和暗戀女兒的小男生,去夜市吃東西,痛哭失聲;新加坡影壇新人羅子涵飾演的阿兵哥在朋友的唆使下,在紅燈區失去了處子之身;年輕卻沉默的妓女帶著木訥而憨厚的busker boy回到自己的寓所,點唱了一首喚醒靈肉的歌……這部在新加坡拍攝,但有荷蘭等跨國投資的影片,充滿類似楊凡《妖街皇后》的風情,對男體的迷戀,青春與衰老、同性戀與異性戀、稚嫩與老練等對比,用沒有特別想像空間的手法,讓觀眾進行一場窺奇的儀式...
http://www.mtime.com/movie/56121/
註明:影片資料來自時光網站
[ 點閱次數:13225 ]
《月光下,我記得》(2005)臺灣電影
導演: 林正盛
主演: 杨贵媚 林家宇 施易男
在純淨唯美和寧靜的愛情故事與畫面裡,卻隱藏著不純淨且幽幽騷動的情慾渴求,一只寂寞的困獸,在禁慾意志極度壓抑之下,欲禁難禁還騷狂的哀愁,修持道路上戒色一関難呀…
很喜歡裏頭的主題歌詞《送別》,常自縈繞心頭,泉湧而出低吟淺哼。我知道,我已經到了能深刻體會人生凋殘境遇的年歲了。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林正盛目前的八部影片我看過四部:美麗在唱歌(1997)天馬茶房(1999)愛你愛我(2001)月光下,我記得(2005) 。
在林正盛的電影裡,似乎總是可以歸納出情感慾念的光澤與陰影同在之現象,美麗的誘惑與悲涼的哀愁之矛盾糾結的紋理。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203949/blog/4242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劇情
寶猜帶著花樣年華的女兒西蓮,回到位於台東都蘭山上兩層樓高的宅院,在陽光過盛的故鄉,躲避著人群以及往昔男主人所凝聚而成的巨大陰影。
與世隔絕的寶猜,經歷了離婚的變故,認定自己的破碎的心將永久的存封於這片山林間﹔在國小教書的西蓮,卻無法抑止嚮往藍天外的愛情以及自由。
西蓮與表哥的愛情,在上一代的糾葛中被硬生生阻斷,暗自傷心的西蓮,在同事朱成的風趣體貼的言談中,逐漸淡忘了初戀的哀傷,與朱成陷入熱戀。
此時朱成突然接獲學校命令被調派到綠島,熱戀中的情侶只有靠情書穿梭連結相互的思念。一封封的書信、一篇篇的文字,穩固了西蓮對愛情的信念,堅定了要跨出這個幽閉世界的決心。
但是隨後的情書卻一再被寶猜攔截。在寶猜私密的閱讀中,情書彷彿是寫給自己一般,中年女人沉埋許久的情慾因此復蘇流動。愛情,似乎在咫呎天涯。寶猜的秘密,卻逐漸成為與西蓮的隔閡與猜忌,兩代的複雜糾結與衝突,顯得如此之輕,又如此之重。
西蓮一直接不到朱成的來信,終於忍不住隻身前往綠島找朱成,誰知道朱成也同時過海來尋西蓮,見不到西蓮,卻見到了一直未曾謀面的寶猜。
情慾襲來無定時,有時躡足如貓履輕盈,有時如狂潮鋪天蓋地。寶猜沉埋許久的秘密,命定般的在朱成造訪時的一刻瓦解。
斬草除根,無奈春風吹又生,情與欲,到頭來皆要還諸於天地。藍天遼闊,碧海蒼茫,在皎潔的月光下悠悠浮動的,是那不可說的秘密……
幕後製作
林正盛於2004年推出了《月光下我記得》,以五十年代為背景,表現一名內斂壓抑的婦人,與女兒的男友產生曖昧情愫的情感經歷。這是一部以女人情慾為主題的電影。片中男女主角施易男和楊貴媚的不倫床戲成為焦點,一度曾以話題性而推動了影片的商業效能。影片為從影近二十年的楊貴媚換來了一尊金馬獎,卻始終也無法換來台灣電影那短暫的輝煌。儘管影片曾號稱是一部女性電影,但壓抑的重點在於人性本身,跟性別不見得有絕對的關係。有趣的是《月光下,我記得》的英文片名The moon also rises,是挪用了多年前一部老片《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除了令人玩味之外,倒也勾起人們對舊日的回憶。以此回溯台灣電影,正像如今空餘下的美好記憶一般,卻怎奈,今不如昔!
花絮
本片獲得第4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大獎。 2001年韓國釜山電影推廣計畫(PPP)影片企劃首獎。
生平
林正盛1959年生,出生在台東的山地部落中,國中畢業後錯過了報考學校的機會,16歲離家因嚮往台北的生活獨自北上找工作,終在山窮水盡之際找到了麵包學徒的工作;退伍後,換了不少的工作,與父親關係也因經濟來源不穩定的情況下日趨惡劣,父親終因不知如何管教而訴諸法律,讓林正盛度過了一小段看守所的歲月,一路走來,斷斷續續麵包店師父一作做了13年,這些童年在台東的生活記憶、青少年時代的放蕩日子。
林正盛正式擔任導演拍攝《春花夢露》之前先演了《熱帶魚》的綁匪一角,雖然後來還有零星地演出,但林正盛自覺並不適合當演員,後來證明,先是讓他大放異彩的身份,還是編劇導演1996年林正盛執導個人首部劇情長片《春花夢露》,初試啼聲便有佳績,拿下法國坎城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瑞士佛瑞堡影展評審團大獎以及日本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獎;1997年再以劇情作品《美麗在唱歌》入選坎城影展“導演雙週”項目,並獲得法國媒體的一致好評。執導的《愛你愛我》獲得了第51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導演銀熊獎,再為華語影壇爭得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榮譽。
發布者: Mtime
[ 點閱次數:12856 ]
《寂寞芳心俱乐部》1994 臺灣電影,易智言導演
現代人無可排解的寂寞,與無可奈何的疏離,是你和我的心頭縈繞不散的憂傷。尋尋覓覓,復又失落;或者擁有,卻又平淡。總是兩難。
介紹給影迷朋友,嫌其節奏慢,感受不到我感受到的心理氛圍。唉,他們看電影就是缺少感性的觸動。他們用“意識之腦”來看電影,非用“有情之心”。
我最喜歡的一幕是,當小高和小龍在房內,小高起身照鏡,小龍自他背後貼近,畫面中只看到兩具現實的背影,以及鏡面裏兩個彼此猜測的臉龐。或許都市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就像這層隱喻,在現實中我們都看不到彼此的臉,只有通過鏡像反映,而這是何等虛幻啊!
易智言後來還拍了一部較清新感人的青春片《藍色大門》,此為後話。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203949/blog/64937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劇情
陳春女的老公勾搭上隔壁的女子,女兒也暗戀上了學校的英文老師,家裡還有一位終日精神恍惚的婆婆。林女是陳春女辦公室的同事,沒事就拿MM巧克力替自己算愛情的運氣。
一天辦公室來了一位小弟,他的名字叫做小龍,馬上便吸引住林女的眼光,在有意無意間,陳春女也對這位新來的小弟產生好感。
小龍住在公寓的頂樓,下班以後常往PUB跑,他在PUB邂逅了同性的小高,但是小高對小龍說他第二天就要出國。小龍的樓下搬來了一位日本人,他偶爾經過這層樓時,總會跟這個日本人打屁,雖然彼此語言不通。有一天小龍順手拿走日本人的皮夾,日本人報警找上門,小龍回家時發現門口圍著一堆人,掉頭就走。小龍在街上晃蕩,和丈夫起勃溪的陳春女也負氣出走,在台北街頭漫無目的地走。
最後陳春女決定到林女的人事檔案中找到小龍的電話,準備打電話給他。而小龍則到陳春女的座位上準備偷錢,兩人在辦公室裡碰面,小龍驚嚇不已;陳春女起先以為小龍半夜坐在她的辦公桌前,是否表示對她有意思、有所企圖,等她發現抽屜被撬開時,不知所措的她,拿起電話叫警衛,小龍最後被警察帶走,陳春女則發現這一切原來是錯亂的。
幕後製作
影片的情節近於黑色,但又不是令人驚訝捧腹的喜劇,反而給人在意外之中帶來了一點點精神壓抑。疏離的人際關係,與貌合神離的家庭生活,讓都市人群都感染上了寂寞的流行病。人們渴望著慾望,又追逐著慾望,羨慕著慾望,但正當慾望如山雨一般襲來的時候,人卻又被種種意外從春夢砸回到現實。影片有著濃厚的商業色彩,作者觀念並不濃重,導演易智言成功的把握了影片的跳躍節奏,將故事打造成了一個黑色卻並不喜劇的人間戲劇。
發布者: Mtime
[ 點閱次數:13164 ]
《熱帶風情畫——致盧梭》
緩流之渾濁,以及
潛沉於平靜河面之下
不能透視的兇鱷
緣伏緣起
輒咎的是那暗湧
是夢是魘
是一陣來去來的熱帶疾雨
無法確定的是與非
依循靈魂的腐味
重擊小木舟
倦時歸岸
匍匐於人們隱秘的軌跡
慣常寂寥,慾之潮濕
棲息莽密的叢林間
與滋擾的蚊蚋蟲豸為伴
啊……幽恐著夢的是夢
幽恐著生活的是生活
轉瞬炙熱轉瞬陰澇
法輪流轉天氣
天氣籠罩衆生
歷經晴蔭愛恨
是誰哼起一曲活潑旋律
美好色彩盎然溢趣
與艷陽同在,與汗滴同墜
忽然凡俗憂傷半途打岔
霎那陰霾掩蔽熱情
惡冷寒意空中迅速流竄
暴鬱的綫條
熱帶的風情畫是我們心頭
共同的圖騰
亙古不解的結
濁河漣漣
莽林蒼蒼
樂與痛無可向誰言述
這般一生
稿于2006.05.05
刊登于2006.12.03《文藝春秋》
註明:
盧梭為神秘主義畫派的先驅,其畫作充滿熱帶叢林的神秘氣息,另外他還有一幅相當聞名的畫《沉睡的吉普賽少女與獅子》。
附錄留言:
Penguin
2009-08-04 00:05:42
第二段对seraphine画作的形容写的太好了:
果实仿若蠕动的昆虫、像饱受欺凌伤害的肉,但同时却又像是散发光芒闪烁不断的星月,她的花卉惊艳得诡异,如夜空里绽放的烟花也如深夜里躲藏的灵狐,她的树叶像孔雀的彩屏也像一只只惊恐的眼睛。
对,就是这些混杂的感觉。
可否解释一下素朴派?
我记得也叫做原始画派,对吗?但这一派的特点是什么呢?
卢梭的画我是很喜欢的,我还写过一首诗《热带风情画——致卢梭》。我对卢梭的理解是他和我的共通处是神秘主义,我更喜欢称呼他的画风格为神秘主义画派。他喜欢将自然的神秘诡异气息在画里呈现出来,我也是如此,我有一阵子的诗都是充满诡异的自然意象。
这类画派好像在历史上的“接棒者”不多,而且美术史有点忽略,通常着墨不多,关于这点我有点惋惜。
我最近才听闻大陆有一诗派叫做原始语言诗派,只是所知不多。
不过,我倒是很想了解一下关于神秘主义或原始派,好比是去了解我自己。
毕竟,我这种写法很孤单啊,好像在孤军作战。而我曾经投给报馆三首题为神秘主义系列诗(分别是《神秘风景》《天狼时刻》《梦的印象》),悉数被退稿(迟些日子我将发表在网络上)。他们应该不太会欣赏神秘主义吧,而文坛上这种写法也委实不多(简直是少之又少)。
kukfoong
2009-08-04 00:05:42
没错,也称为原始画派。其实以前也没特别留意着派别,只略看卢梭一些作品和其他已经不记得名字的。如你说的,神秘主义的成份很多,当中也混合了潜意识的作画动机和回归心灵原始状态。他们的画作风格都是在平静表面的底下暗流汹涌,直抵心灵潜藏深处,挖掘自我最初的原始灵魂!
为了突出这种主题,所以他们的画面多以大自然为主,但却赋予诡异悬疑的做法,且常是多义性的。但由于他们不像当时的超现实主义思想性较重和更偏向时代社会性,而是以回归朴素的自然性为基础,所以被称为素朴派。
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你的诗和影评,不只因为文采丰富,而是因为充满深邃的个人神秘性与灵魂底下下意识的自然揭露。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中国确实是人才济济啊,但我也没听过你说的诗派。原始语言诗派会不会类似超现实主义里分支出来的达达主义呢?
[ 點閱次數:13562 ]
蔡明亮傲慢遇上偏見2007/06/10 15:52:40
●專訪:黃金靚攝影:陳成發
《南洋商報》娛樂版
一位同事說起蔡明亮,
“在家播他的電影來看,你可以去廚房泡杯Milo,
或是去浴室刷個牙,回來一看,熒幕上還是那個畫面……”
還有一個朋友更經典,他看《天邊一朵雲》,
看著看著就睡著了,睡醒之後只看見楊貴媚哭個不停,
於是納悶問問身邊的同學楊貴媚哭什麼,(註:該名記者寫錯了,這部電影應該是得到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大獎的《愛情萬歲》)
同學的答案很酷,他說:“不知道,因為我也剛睡醒。”
朋友看了《黑眼圈》首映,傳封簡訊來,寫著:
嗯……看不懂……,我揶揄她:難得你沒有睡著。
她回复:很想睡,但是蔡明亮也在場,睡著很不給面子……
蔡明亮有位演員說過,看電影看到睡著,對電影是種侮辱。
因此,想看可是不保證不會睡著的觀眾,
是不是要先確定自己精神飽滿心神氣爽才可踏進戲院?
如果電影好看,誰捨得睡著?
蔡明亮的電影,一直以來都是爭議不斷,觀眾來回周旋的問題依然落在看懂與否。所謂看不懂的人,一頭霧水甚至破口大罵,此時就有人會跳出來為蔡明亮辯護、反擊:沒水準!然,看得懂的“有水準”之輩,往往卻被看不懂的人不屑地指為:假清高!
站在讚美與批評交錯的聲浪中,蔡明亮被喻為“最具爭議性的導演”。
“我的電影拍的是現實!看不懂,是你sense的問題!也許一個初中生都看得懂!”他瞪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即使這問題已答過上千萬遍。安靜優雅的茶坊裡,隔著一張木雕長桌子的距離,我招架著他強烈的反應。
導演比電影更紅
蔡明亮反擊批評已不是一件新鮮事,2006年11月期間,他在李康生的陪同下舉行了記者會,他對金馬獎評選會員會對於其電影《黑眼圈》的批評很不滿,他相信《黑眼圈》能感動觀眾,何必把作品“當作祭品被人蹂躪”!他要金馬獎評委對發出的批評自我反省,那場記者會以後,蔡明亮與台灣最具權威的電影頒獎典禮金馬獎從此一刀兩斷。
蔡明亮當時怒吼:“這幾年,我頂著壓力,不怕環境艱苦,不怕錢少,一直堅持我的個人風格。這樣的導演難道不該被保護,被疼惜嗎?可現在,那些人藐視創作,令我沒有自由!”而今,電影《黑眼圈》演員李康生露臀的海報在台灣被禁止張貼,蔡明亮說:“鞏俐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可以露乳溝,為什麼小康就不能露股溝?”
相信任何一人都不會抗拒讚美的聲音,比較起來,爭議顯得熱鬧許多。 《黑眼圈》從拍攝到被禁上映,再從挨了電檢局5刀到正式上映,坊間議論紛紛加上媒體推波助瀾,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由媒體上的曝光率來看,蔡明亮很成功。於是,我們得以知道更多關於他的一切,變成導演比電影更紅。
堅持拍的是真實
“很多人問,你為什麼要描寫性?就是因為沒有人正面的去描寫性,所以它永遠是禁忌的、神秘的、性是骯髒的,那麼對不起,你不也是透過性而來的嗎?你父母不做愛怎麼會有你?再來,性器官是不可以被看到的?那麼,請問我們不是每天都帶著性器官在走路嗎?不是每天都要使用嗎?我們不能談嗎?
“我們都不會判斷了,因為你從來不去討論。我的作品都在討論這些,我拍給你看,一個AV女優的身體就是這樣子的,你要瞧不起她嗎?對不起,她比你勇敢多了,為什麼她要當一個AV女優?你說她要錢嗎?那麼給你錢你要不要也當?她不知羞恥嗎?就只有你知道羞恥,難道她不知道?”
他堅持他的電影拍的是真實,然而,他認為不看他電影的人,是因為害怕現實,因為沒有能力面對,所以不敢正視;他挑戰觀眾,上街賣票,賣票時除了呼籲大家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看他的電影,還問公眾:敢不敢看我的電影?
“那天有個新加坡人問我,你們馬來西亞人好奇怪哦,為什麼沒有一個馬來西亞導演拍煙霾問題,還要一個從台灣回來的導演來拍?是不敢?沒有感覺?可是煙霾有解決嗎?沒有。電檢局剪掉我電影,他們說我指煙霾指數六百多度,太誇張了!對不起,我的資料是從報紙上的新聞而來的,你先去剪報紙吧!
“有個新山記者到新加坡看了《黑眼圈》,之後寫了一篇評論說:寧願不要看這種電影。這個就是鴕鳥!你不要看人家要看!因為真實的東西,他覺得害怕!”他一臉不屑地罵那位“鴕鳥記者”。
期待更多人進場
獨立的藝術創作是個人風格的主觀表現,群眾也是由不同個體組合而成,每個人與藝術作品呼應的鑑賞,同樣是主觀看法。對於創作人而言,讚美和批評都是來自群眾最寶貴的回音,面對批評的考驗,選擇回應的方式最能凸顯一個人的修養與智慧。
蔡明亮一方面反擊漫罵著對他的批評,一方面也期待更多人買票進場看他的電影。
“我只能說,這是一個機會,所以我希望它跟越多人有關係越好,或者你去看了覺得不過如此,或者你看的時候睡著了,或者你看的時候被感動了。但是,如果沒看,什麼都不會發生。看了,就會發生各種事情,各種事情就要開始呼應另外發生的事情。例如說你看時睡著了,你跟你的朋友說:我看的時候睡著了,你的朋友可能也會說,對呀!我也睡著了。你們就會看其他的資料,例如文章報導等等。有1萬個人睡著了,對不起,是這1萬個人睡著了,而不是全世界都睡著了!
“這邊睡著了,那邊有人站起來鼓掌,那個掌聲一定會讓那個睡著的人很納悶,如果他夠敏感,他一定會覺得:哎呀,我一定錯過了什麼……有人罵我拍叛道經離的電影,對不起,在台灣有一個高中老師帶著100個學生來看我所謂情色的電影,看了之後同學還要寫報告,它就產生矛盾,所以,我的電影一直都發生這種事,一定要呼籲大家看!”
把批評掃出心門外
電影開場的第一幕,鏡頭定格在病床上飾演植物人的李康生,沒有一絲聲響,1秒、2秒、3秒、4秒、5秒……
“做麼嚇?”、“醬久的?”、“不知道……”這是我座位背後傳來的聲音。諸如此類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出現,聲音偶爾也隨著劇情的轉變而發出竊竊的笑聲、咿咿呀呀的,結伴而來的觀眾不時在互問“做麼醬?做麼醬”,也有人忍不住回敬的“咳!咳!咳!”或“噓!噓!噓!”
我第一次在這麼吵鬧的電影院看戲。這部電影叫作《黑眼圈》。
電影結束了,燈光漸漸亮起,居然還聽見幾個寥落的掌聲,此起彼落的反而是這句——“嚇?完了啊?”陸陸續續離場的觀眾大約三十幾人,電影院再次喧鬧了起來。
“都叫你不要看這部的啦!浪費我的10塊錢!”
“是咯,都看不明白!”
“我覺得不錯啊!”
“這叫藝術,你懂什麼!”
“X的,都叫你看《Spiderman 3》的啦!”
“支持本地導演,OK?”
不要以為你可以阻擋什麼
說實在的,買票看《黑眼圈》的人還真不少,比想像中還要多,應驗了“媒體就是力量”這事實,先不談電影好看與否,能吸引觀眾買票入場已算成功。只是這一次之後,走齣戲院,能回頭再看蔡明亮的又有多少人呢?喜歡《黑眼圈》的,自然會期待蔡明亮下一部作品,蔡明亮如何看待從此下定決心不再捧場的觀眾?
“既然他下定決心做一個死人,那不關我的事!這個人,他早就下定決心做個死人,他本來就是個死人,不是我把他弄死的!
“不要以為自己在說一個活人說的話。所以,我都覺得那些死人有時還沾沾自喜,我最怕那些拿著一支筆的人,寫為什麼這種電影要存在?我都看不懂,別人怎麼看得懂?對不起,可能連一個初中生都看得懂。你讀了大學,可能你的程度依然不好。你是個文人,你程度還是不好,你的sense不好。可是,你不要以為你可以阻擋什麼,這是不行的!”
我承認這句突如其來的“死人”讓我微微震了一下,在他滔滔不絕的反擊聲中,我隱約又看見他把批評掃出他的心門外,這慌亂又狼狽的激動,幾乎掃掉我對他電影的欣賞與尊重。
後記:
批評蔡明亮電影的人通常會說“他的電影悶死了……”新加坡一位影評人寫:每次看蔡明亮我都很想死,這次(《黑眼圈》)還好,我只想逃……
如今,蔡明亮也以“死人”反擊那些批評者,大家“死來死去”的,真不吉利。
回來之後,我腦袋一直迴盪這“死人”問題。一部好的電影是否也能包容批評?沒有批評的電影就是好電影?蔡明亮的“死人論”一刀劃下,看起來就像——凡讚美的,是活人;凡批評的,就是死人?
聽蔡明亮罵“死人”,從最初聽見的那一刻,感覺從錯愕、突兀、疑惑,不解,最後演變成嘴角上揚的奸笑……
我何止有陰陽眼還會通靈,每天與“死人”為伍,看著他在我身邊走來走去,審稿、排版、吃飯、喝水、吃零食、開會、接電話、罵人…
…
原來,我那表明不想再看蔡明亮電影的主編(註:娛樂版主編是朱運煇。幕後黑手?),也是死人。
版主註:
這篇“專訪稿”(思考:專訪稿能這樣寫?)在大紅花網站轉貼時引發激烈討論,可參閲
http://forum.blogkaki.net/viewthread.php?tid=15837&extra=page%3D5&page=1
版主後記:
這幾年電影網站常會發現令我不禁搖頭嘆息的一句話影評,這些人藝術涵養相當膚淺,卻又急於對藝術妄下判斷,如“不用多說,這是部超級爛片”“垃圾,直接丟進垃圾桶算了”“電影很悶,真不明白在說什麽,所以絕對不是好電影”“導演不會講故事,這就是藝術片啊?”等。
縱觀這些令人目瞪口呆的“影評”,往往可以發現其輕易就下超級主觀判斷或印象式批評的傾向,甚至偷換概念充滿詭辯。往往提出非常判斷性的論點,卻竟然沒有分析論證。或者其理由顯得荒謬幼稚,如“電影很悶,真不明白在說什麽,所以絕對不是好電影”這句,他本身覺得悶,便直接歸納絕對不是好電影,這恐怕犯了邏輯上的詭辯:電影敍事節奏比較緩慢不能代表電影好與否,難道說一部好的電影一定要節奏快不成?其實,節奏快或慢都是一部電影的風格,都可以具備好電影的素質的可能性。
悶,是不能作爲一部電影不具備藝術性的理由的。本身看不懂也同樣不能作爲結論出電影差勁的論證。
[ 點閱次數:14375 ]
筆名企鹅先生(Penguin)。同时是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者。生命里有三大热爱:第一是写诗(零的睡眠,眼睛事件,地下国度,寂寥大地,四月感觉)第二是看电影,第三是唱歌,皆是浮生时时刻刻忧伤的出口。 1976年8月生于怡保市,狮子座。“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活动委员之一。 最喜爱的诗人夏宇、陈克华,作家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张惠菁、米兰昆德拉,导演蔡明亮、格林那威、贾木许、侯麦。 欢迎浏览我在电影网站的主页 〉〉〉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