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49 >>
吉隆坡2000年台北電影節側記(四)
片名:《超級公民》1999
導演:萬仁
演員:蔡正南,張震岳
在記憶與現實模糊的中間地帶,在若存若亡的飄泊中,像是拉長的影子拖曳過停止走動的時鐘,隱約間仿彿還聽到時針的滴答,虛與實的交替變更來回穿梭孤寂之音。一切變得輕盈、緩慢地移動著,從大遠景的空鏡頭緩緩向右移至人物的臉孔,再緩緩向左回移,輕飄飄地……
臺灣新浪潮導演之一的萬仁在《超級公民》中的鏡頭技巧甚為出色。其燈光、色調、音樂、節奏的表現手法只有一句可形容:一流,再外加一句:精工。拍攝城市燈光時所採取的朦鏡效果,再配合向前緩移、輕微傾斜晃動的鏡頭運動,若趨若恍地遊歷,呈現出一種游離的精神狀態,而燈光卻仿彿一直是那麼地模糊、遙遠,一一向兩旁閃掠而過。再如男主角阿德(蔡正南飾)邊嘶嚎邊疾馳時,疾掠而過的街燈燈光經過人工處理後仿若憤怒欲爆的金太陽。至於音樂方面,不時應時響起的原住民歌聲融合亡靈馬勒(張震岳飾)無所寄託的心情,豪邁中微透悲涼,激昂處卻又低迴不已,每一聲都是出自肺腑的至情至性,真摯感人。另外,慵懶、舒緩的節奏更是符合瀕臨生死邊緣的頹廢心境,在這游離世界里勁道、速度全都失去了意義。
當然這樣的情節、節奏大大迥異於古典戲劇模式的高潮迭宕,沉悶感是免不了的了。無波無瀾的情節推展、簡單散漫的敘事結構、斷裂式的單向對白,這些都是《超級公民》特有的風格。
說過了鏡頭的表現形式和敘事結構,《超級公民》的主題思想值得花些篇幅略述-阿德的“消極”人生觀。容許我對“消極”二字加上引號,原因是我不愿在此將消極貼上不健康思想-體制意識宰制的驅鬼符。事實上,無論是馬勒一時衝動殺死剝削他的老板,還是阿德自殺以尋求解脫(抑或是想不開?),電影中都不曾有對或錯的強烈批判意識。電影只是實在、深刻地描述他們的内心世界而已。至於這部電影可感或不可感,則要看你個人對形形色色的生命現象究竟體會多少。最重要的是,通過對畫面的凝視,你是否能融入“角色的靈魂”?
超级公民 (1999)
http://www.mtime.com/my/203949/blog/9830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劇情
阿德曾經是一名狂熱的台灣社會運動者,與妻子離異後改行以開計程車為生。因為對兒子去世的強烈感傷,以及對社運犧牲同伴的懷念,他不時從高樓俯望台北城市,常有輕生之念。原住民青年馬勒,隻身到台北尋找失落的父母,在建築工地謀生,因工地主任壓榨工人,一時動怒殺死工地主任,被捕慘遭槍決。馬勒殺人的夜晚,阿德曾用計程車載過馬勒一程,但阿德萬萬沒想到,槍決後馬勒的鬼魂竟如影隨形的跟著他,結下不解之緣……
幕後花絮
作為台灣新浪潮電影的旗手,萬仁的作品裡總蘊含著對台灣社會、政治、歷史深刻反思的沉重主題,他寫實與反諷相結合的手法時刻對台灣現實作出最尖銳的描繪與揭露,可以說是台灣電影中最具現實批判力的導演。
《超級公民》是萬仁“台灣三部曲”的第三部,透過中年的士司機阿德(蔡振南)與游離在繁華都市上空幽魂馬勒(張震嶽)的眼睛,描繪出現代台灣的冷漠與疏離感:年輕時狂熱政治夢想的破滅。萬仁採用大量文藝色彩濃厚的內心獨白,用鏡頭里的影像代替過於直白的情節發展,讓電影更像是歷盡風霜中年男子的無奈與傷感,這種表現手法的成功得益於筆觸細膩的劇本與蔡振南對男主角心緒捏拿異常到位的獨白。
[ 點閱次數:12271 ]
导演: 陈玉勋
吉隆坡2000年台北電影節(三)
每個人對生活都存有各自的夢想,這些夢想是甜的,就像陳玉勳的《愛情來了》中那些形形色色的糕點。麵包師阿盛(陳進興飾)所掌管的點心店擺賣的,其實是無可奈何的生活際遇中人們需要的心情甜品。酸中帶甜的檸檬派是主題。劇終时,碩大的檸檬派對照失戀的麗華(堂娜飾)又哭又笑的臉孔,阿松(施易男飾)扶著拋喵的電單車重新上路,胖妹的戀愛幻想破滅,四人中誰也沒有得到愛情。
《愛情來了》以喜劇的手法敘述了三段故事:很難過離開你、不小心在一起、很高興認識你,將四人巧妙地牽扯在一起。(胖妹是阿盛的室友、阿盛在點心店巧遇小學的同學麗華、阿松上麗華的理髮店推銷產品)《愛情來了》的成功在於真實的生活感,生動活潑地刻畫了四個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們三段平凡真實的生活小插曲,頗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觀看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體會他們對愛情的僮憬、渴望與幻滅,原是該哭之處卻偏偏笑得淅瀝嘩啦--這正是檸檬派的滋味了。
很喜歡第二段故事中,胖妹變成巨人,巨碩的臉龐貼近窗口的畫面-充滿天真的狂想。覺得劇中的人物都是那麼地可愛、善良-他們都還保存著一顆赤子之心似的,看著看著,仿彿失落已久的童真漸漸地甦醒,仿彿又再度回到年少不經事時掙扎於夢想與現實邊緣的心境。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203949/blog/985007/
[ 點閱次數:12515 ]
吉隆坡2000年台北電影節側記(二)
《蓝月》
導演: 柯一正 (I-Chen Ko)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上映年度: 1997
簡介:《藍月》
是臺灣新浪潮導演之一柯一正于1997年的作品。通常一個月只有一次月圓,但有時候一個月會出現兩次月圓,那第二次月圓,就被稱為“藍月”。《藍月》不單是述說一個故事,而是要看到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各種可能性。這部電影里有許多變數。電影里的三個主要角色-村樹、阿卦和逸芳(蘇慧倫飾),三個在都市尋找愛情和生存之道的男女,對他們來說,生活里充滿了挑戰,而戀愛更是千辛萬苦,因為永不知道下回會發生什麼事。《藍月》不一樣的地方是可以將這五个部分任意須序放映,仍然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它會有120種不同的氣氛、節奏和故事線,看不同場的觀眾會有不同的感受。
對線性敘事結構的顛覆乃是《藍月》的最大特色。《藍月》分五個故事單元,皆圍繞村樹、阿卦和逸芳三個主要人物,間中穿插某些偶然事故,使他們的三角關係網變得更錯綜複雜,且流動多變。它不只體現出生活與情感的多變面貌,更對糾纏不清的人際關係作了影射性的描繪。
由於五個故事單元的劇情不相緊扣,所以看《藍月》不能按線性思維的流程,因為下一個故事往往會來一個跳躍,或顛覆。從第一個單元點出村樹、阿卦和逸芳的三角關係後,劇情隨即以切接的方式直接切入第二個單元。第二個單元的劇情做了一個小跳躍,有點突兀地,阿卦告知村樹其實逸芳喜歡的是他,然後村樹就開心地與逸芳約會。眼見三人的關係已明朗化,怎知一名逃亡中的黑道人物突然出現逸芳家里,逸芳悉心照顧受傷的他,並且愛上了他。不料突然一個轉折,他失蹤了,逸芳再度陷入迷惘、曖昧的三角關係中,好像之前所有的事不曾發生過。(顛覆)百轉千折,他們三人再度回到糾纏不清的戀情與友情之中。
生活中充滿許多變數。
我們就在其中歡笑、掙扎、迷惘、失落……
參閲:
http://www.blogkaki.net/6784/viewspace-53941
[ 點閱次數:13028 ]
吉隆坡2000年台北電影節側記(一)
《徵婚啟事》
導演: 陳國富
主演: 劉若英 / 王朝明 / 伍佰
上映年度: 1998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又名: The Personals
imdb链接: tt0212423
臺灣導演陳國富的《徵婚啟事》給我的感受沖擊相當強。看完影片的數天後在一間圖書館偶然發現有一本書亦名《徵婚啟事》,原來是陳玉慧的原著記錄式小說和李國修改編的舞台劇本,這可是電影外的另一頁旅程了。值得一提的是,電影改編劇本遠比原著和舞台劇本更精彩豐富,更具故事性。
《徵婚啟事》通過一連串的應徵面談,從每位應徵者的剖白、小動作的細微心理行為觀察乃至解讀,曝露在我們面前的乃近乎赤裸裸的人性-各自殊異的想法、情感所投射出的形形色色表象,綿密不斷地如絲如網衍異、架構心理/情感的大千世界。當我們一一解讀了徵婚者(女主角杜家珍,劇中化姓吳,劉若英飾)和所有應徵者的心理/情感問題,我們亦同時被誘陷入自我不知覺建構的情(感思)緒絲網,解讀他者之際亦同時自我審思,解讀反過來的結果是建構;了解他人的過程中亦同時被逼面對自己,了解的代價竟是自我曝露。
《徵婚啟事》以應徵面談作為敘事軸線,並以杜家珍對電話留言機的自我告白以及她與大學時的心理學教授巧遇、對話作為兩條敘事支線片斷式地交叉進行。於是人物可分類為徵婚者、應徵者以及心理學教授,在三段情節里呈現出徵婚者-應徵者、徵婚者-徵婚者以及徵婚者-心理學教授之三種關係鍊類型。通過這些徵婚者、應徵者、教授等人的自白與對話,帶出了解讀-被解讀的互動關係。每個人都在解讀他人,亦被他人所解讀。於是,作為被解讀標籤的人物姓名、背景之字幕隨著每位應徵者和教授的出場出現,最後就連女主角杜家珍(作為最後被解讀者)亦無法跳脫被解讀。
《徵婚啟事》以精凝簡練的敘事方式、局部微觀的拍攝格局將鏡頭聚焦在個個應徵者的告白/對話/反應/小動作上,因而賦予這些走馬燈似的過客人物鮮明的塑造性格,真實感十足。這些應徵者當中涵括了不良好習慣者、風水佬、特殊癖好者、性愛狂、好奇的學生、姑爺仔、性虐待妄想症者、陰陽人、資深演員、自閉症者、孤僻思考者、變聲配音工作者、推銷員、自卑心理者等,要怎麼拿捏眼神、表情、小動作、說話的方式(語氣、節奏等)之類的演繹是最重要且最考究的難題,演繹非真實自然不可否則無法達到逼真的效果。然而若我們仔細觀察,我們將發現影片中演員劇場表演般的演繹真的是那麼地成功、那麼地入木三分。當然,精設的自白與對白內容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人是擅於偽裝的,為了自我保護、甚至自欺欺人。當劇情一層一層地揭露了生活男女平日偽裝面格下的內在靈魂,到了最後我們才發覺原來每個人都各自內懷一盒心靈的火柴盒,隱藏著各自豢養的一只寂寞異獸,都不敢現身,卻透過種種特殊語言、行為、癖好,經過某種扭曲、吸收、過濾後折射而出。《徵婚啟事》掀起的震撼在於做了揭露,讓我們偷窺了每個人的內心秘密,於是序幕時佔據整個畫面的巨眼所指涉的“逼視”之喻意也就不言而喻了。可笑的是作為眼科醫生的杜家珍,創傷後的脆弱心靈在平靜若無其事的表面底下其實已陷入了歇斯底里,因此刊登徵婚啟事不過是惶恐失措下的潛意識行為,隨著一名病人來應徵並揭穿她原姓杜卻化姓吳(而他姓吳),企圖轉移痛楚的動機已昭然欲揭。瀕臨崩潰的邊緣,徬徨無助的她對著電話留言機的哭訴委實令人感觸,我們仿彿聆聽並感受到了她的心聲,這是她轉述了大多數人的寂寞情境,還是那不也是我們的心聲?
我想,最令人吃驚的乃是兩項內幕的曝光:杜家珍的介入婚外情和已婚的教授竟是同性戀傾向者的秘密。杜家珍的感情問題還有跡可尋,外表雄偉(甘脆說發胖)、身材魁梧(像極了鍾馗)、婚姻幸福(至少是表面上)、家庭溫馨(連女兒都生了耶)的教授竟表白說他其實比較喜歡男人,頗具震撼力。究竟每個人的偽裝面格下還有多少隱秘的真相不為人所知更不能為人所知?這裡面還牽涉到了性壓抑和感情壓抑的課題-一個是外在的他,另一個是內在的他,搞到自我分裂了。(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他”?)
《徵婚啟事》的結局設計是:沒有結局的結局。當杜家珍從男友的妻子獲知失去音訊的情人已經失事身亡,所有的傷痛記憶都回來了,涌向崩潰的高潮,卻也是情緒解放的時刻,從此沒有再壓抑和逃避的必要。可悲的是劇情竟設計陳武雄(陳昭榮飾,應徵者之一)步上杜家珍的後塵,而杜家珍不知所蹤,一種人際間類似行為的循環。
劇中至今,仿彿再度再度感覺到那只巨眼的逼視,仿彿無所遁形-赤裸的靈魂真相,逼近、再逼近……
參閲:
http://www.blogkaki.net/6784/viewspace-53938
======================================================================
附錄:
劇情簡介······
男友的多日失踪打破了台北某所大醫院的眼科醫生杜家珍(劉若英)以往的平靜生活,為走出心情的低谷,她心血來潮在報紙的分類廣告欄刊登了一則徵婚啟事,期望通過另一段新的戀情安慰自己。啟事一出,招來眾多遠遠超出杜家珍的過往生活經驗所能想像的奇形怪狀各懷目的的應徵者(王朝明、紐承澤等),但在同他們一一面談之後,杜家珍發現這些人要的只是各種各樣的“欲”,而自己面對他們時的喟嘆,更多是對過往情傷的不甘心。
當杜家珍決定為曾經的愛情做最後一次挽救的努力時,卻得到對她來說十分意外或是最後一絲希望破滅或是解脫的消息。
電影劇情簡介:
杜家珍(劉若英飾)為一名眼科醫生,事業成功但在感情上卻極為孤獨。為了尋找另一半,杜家珍在報上刊載了一則‘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非介紹所,無誠勿試。 ’的徵婚啟事,開始了一連串的徵婚行動。
整片採用記錄片型式拍攝,所有的徵婚場景都在同一家茶藝館,同時也穿插杜家珍與其大學時期心理學科目的羅教授的談話記錄。
在徵婚的過程中,杜不斷地打電話給某人,在答錄機上留下話語。並且對前來徵婚的對象始終使用假名,但在最後一位盲眼的徵婚者戳破後,同時也感受到其中的弔詭之處,徵婚卻不願告知對方真實姓氏,卻也很有可能真的靠這樣子找到另一半。
當杜家珍在徵婚時遇到一名似乎可以進一步交往的男士時,卻發現願來她對有婦之夫的前男友始終無法忘懷。而在此時,也接到前男友妻子的來電,原來他在準備回台與妻談判的飛機上,不幸遇到空難,再也無法接電話了……
[ 點閱次數:12945 ]
記憶裡的晚風,無論歲月如何兇猛流逝,愈發香醇,大抵歲月沖洗不掉的一種情懷,當歲月淘盡,當中多少事物多少恨,往往欲語還休,像甸甸沉澱心底的沙,又像恍惚流連夢裡的影踪,在某個追憶流逝年華的夜,晚風悄悄撩撥眼簾下幽微濕意,心事暗自吹送,那些難忘的情,難忘的人,難忘的溫柔片刻。
沒迎上這首老歌流行的年代,但初懂人事情意的青澀時期,邂逅了,在腦海裡印下了痕跡,事隔15年後,不知怎的,悄悄現形,突然清晰起來,流連徘徊,揮不去,抹不掉,不再遺忘,常自低吟淺哼。多少年了,中學生涯早已遠去,離我遠遠了。剩下這曲旋律,和當初那部忘了片名的香港電影的片段畫面,隨歲月流逝的滾滾浪濤,一再於記憶裡反復回鍵。依稀記得影片裡男主角叫鄧浩光,依稀記得戲即將結尾時,人潮洶湧流竄的車站,兩個人惶然奔走尋覓對方,卻忘了最終他們是否重遇,是否再度緊緊相擁。
。 。
晚風中追憶那流逝歲月里永讓人緬懷的情意,無限感傷,有什麼會比一輩子的難忘與遺憾更讓人們感傷?因此我總是這般覺得,記憶是充滿酸澀味道的,因為甜蜜最後化作酸澀,所以難忘。
歌詞裡我最喜歡這兩句:“我心的愛,是否你心的夢?到底在你心中有多少影踪?”
晚風
歌手王芷蕾
作詞[黃霑]作曲[黃霑]
所在專輯王芷蕾盛開精選
晚風中有你我的夢風中藉來一點時間緊緊擁
擁的那個夢像一陣風像一陣風
猶有愛在風中輕輕送
我心的愛是否你心的夢可否借一條橋讓我倆相通
在這借來的橋中
明天的我明天的你會不會再像那天相擁
今晚的風和明天的夢到底在你心中有多少影踪
可否這個晚上借來時間借來晚風
把我的愛送到你心中
[ 點閱次數:14688 ]
思考命題:俗世生活裏尋思一片廣闊的精神天地
1. 《 西藏七年 》法國/美國1997,Jean-Jacques Annaud導演
1939年,高傲的奥地利登山家Heinrich离开妻子,和朋友Peter参加喜马拉雅山的探险,不料被盟军关进了集中营,在西藏一待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里,Peter与当地女子结婚,而Heinrich则结交了当时尚年少的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对西方事物很好奇,因此Heinrich成为了达赖喇嘛的私人教师,教授英语及西方文化。通过与达赖的交往,Heinrich逐渐改变了傲慢的性格变得质朴谦虚,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形势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藏局势也日渐动荡起来……
http://www.mtime.com/movie/12169/#
2. 《 四季商人 》德國1972,法斯賓德
汉斯一心想当一名技工,而母亲却强迫他继续读书,以后好留在国外,出人头地,姐姐安娜能理解和爱他,让他去外国服兵役。汉斯役满回来后,被分配到警察局去工作,一次在审问一个妓女时,妓女捉弄他,上司发现他与妓女有不正当关系因而被解雇。失去工作的汉斯只好挑起担子,卖起了水果。他爱上一个姑娘,可是姑娘父母看不上一个买水果的小商贩。出于无耐,汉斯与伊尔姆加特结了婚,凡事不如意,汉斯开始酗酒起来……
《四季商人》弥漫着一种彻骨的悲凉,法斯宾德阴冷的基调令人不寒而栗。透过冰凉的画面,我们可以窥见那对西方现实世界深感沮丧的绝望灵魂。
http://www.mtime.com/movie/19944/
3. 《 沉默 》瑞典1963,伯格曼(神之沉默三部曲之三)
伯格曼的《信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是《穿过黑暗的玻璃》和《冬之光》),依然用强烈的象征性来探索肉体和精神的抗争,也是当年瑞典最卖座的电影之一。一说两姐妹代表了感情与理性的两位一体。全片气氛沉郁低调,令人有孤独无助感。本片对白不多,而由一连串剧中人所遇到的零碎事件组合而成。
http://www.mtime.com/movie/16758/
4. 《 流浪女 》法國1985,Agnes Varda
一位年轻的女游民冻死了:这是一则社会新闻。我们还能知道一些什么关于她的事呢?在路上与她遇见过的人又有什么反应呢?一个修车厂的工人、一个植树专家、一个哲学家兼牧羊人、另一个游民的见证…
导演把莫娜这个社会边缘人流浪女的心态描述得丝丝入扣:她话语不多,因为与现实格格不入;她痛恨社会,因为社会的游戏规则里没有她的份;她没有尊严,因为在生活里没人看得起她;她懒惰成性,因为她始终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最后在残酷现实的压迫下,她的空想被碾碎,而她也被毁灭。
http://www.mtime.com/movie/23148/
5. 《 海上花 》香港1986,楊凡
夏天继续的炎热。在监房中,律师盘问美玲的口供,美玲却一口承认自己杀了中村。律师问她为甚么要杀他,她说:这个男人逼我跟他走,他逼得太厉害,我没有选择,也没有办法,所以我杀了他。问她认识他多久,她说十年,也只有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却也有十年。十年前,美玲曾偶遇中村。那年美玲方从上海来到澳门投靠姨母,夜间在一茶楼献歌。那次,中村到香港参加球赛,顺道往澳门游玩,在堤畔与美玲巧遇,而那天晚上,中村恰巧又到美玲的酒楼听歌。一个是海上漂零的花朵,一个是天涯过客,同是对人生充满憧憬的年纪,彼此遂谈得十分投契。这十年美玲巳是名交际花白兰手上的一名奇花。中村取笑美玲:“为甚么十年前没有这一刻?”美玲说:“假如十年前有这一刻,你就不会记起今天的我。”……
http://www.mtime.com/movie/22414/
特別關注:《 玻璃精靈 》德國1976,荷索
这是一部末世纪寓言故事,晦涩但富有视觉表现力。故事描述在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之时,一个红宝石玻璃厂的工头死了,同时也带走了生产红宝石玻璃的秘方。新厂主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找回配方,但均告失败。预言家预测工厂将被烧毁、工人互相冷漠而残杀。后来预言真的灵验了,厂主精神失常放火烧了工厂,人们也开始确信末日将临,他们从一个孤岛出发向传说中的世界深渊走去。
导演用宿命式的悲观情绪营造了一个末日故事,用工厂失去红宝石玻璃的秘方隐喻现代工业文明的失落,并以人们的疯狂行径来象征人类精神道德的沉沦。
http://www.mtime.com/movie/30791/
[ 點閱次數:11144 ]
我先看電影,失望極了,不禁納悶難道大陸著名小説家王安憶只是這般。然後才讀小説,才知道小説非常細膩,令人感觸良深。王安憶對世俗人情的刻畫刀刀入肉,如同浮世繪,總是能觸及人性最深沉痛處,讀后往往扼腕嘆息同時引人深省。
電影劇本簡直太典型俗套,浪漫愛情劇公式化(Stereotype of Romance Movie),原著裏男女主角細緻入微的心理人格描寫(那種小滑頭愛耍小聰明狡詐投機的人格)完全不見了,透視度變得平面化,人物複雜靈魂也隨著不見了,剩下華麗卻膚淺的外表。
電影改編最大的問題是把女主角米尼過度美化,負面人格改成正面,商業化地誇大愛情元素,導致小説内含的人文省思,和對自私的真實人性的顯示,完全喪失掉了。
电影里面最具深刻涵义的那段台词,其實是來自小説:
(阿康第一次因扒窃入狱,米尼在小饭馆和邻居的老伯相遇)
老伯:米尼啊,人活世上本身没什么意思,平安度过就是万幸。
米尼:那开心呢?
老伯:开心?开心这件事就像下饭的小菜,人活着靠的是米饭,有没有小菜其实是无所谓的。
米尼:我不行。
不過,因爲這部電影才接觸到王安憶,也是機緣美事一樁。繼蘇童,莫言,李銳之後,我開始閲讀王安憶的小説。
看完電影后,建議去找小説來看吧。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12957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者留言:
有想法。倒没留意到米尼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了。王安忆的小说一直在看,最初缘起于《长恨歌》,这部作品的改编电影更是恶劣得一塌糊涂,而小说写得深绵跌宕丝丝入扣,让人陷进去又感觉内力刚硬,想要挣脱开却发现不难,然而究竟也有中了内伤之感。如果你开始读她的作品了,这部小说相信绕不过。
改编电影里比较成功的也许要数香港的李碧华。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太多经典。最重要的是改编后神髓仍在,而再看小说或电影,都能有双生花的相得益彰。
回應:
嗯,我也覺得她的文字有種“綿裏針”的暗勁。每次讀畢都會覺得有股“黯然神傷”的痛。。最讓我佩服的是她對世俗人情衆生相的透視,有點類似張愛玲。。
隨後我又讀了《處女蛋》,感覺像是《米尼》的姐妹篇,兩种性格的女主角,邊緣少女或藝術係學生,竟遭遇相同的命運,相同的迷惘。
讀者留言:
对,就是这种绵里针的暗劲,令人欲罢不能。
曾有一说,讲海派又见传人,说的就是当今能够很好把控这份神韵的,兴许就是要以王安忆为首。张爱玲到她,有种奇特的联系。
《处女蛋》没看,等过几天忙完些琐事我就去找来看看。
回應:
与张爱玲比较,我觉得王安忆的笔触比之更具人文精神,张爱玲就比较从个人体验出发,着眼于个人对世间炎凉人情冷暖的悲凉體味。
《長恨歌》我還沒找到。最近倒在讀《香港情與愛》,真的很佩服王安忆描繪世俗描繪得那麽傳神,她很厲害形容,人物形象的塑造功力入木三分。她深刻了解世俗到了相當透徹的程度,並且總是含沙射影,話裏帶刺,這恐怕是上海作家的厲害之処唄。
“他們特別急於發言,卻又言不及義。他們愛下判斷,卻又缺乏内涵材料。”
“對於人生旅途已經跋涉到疲乏末途的老魏,他需要的是簡單一些,省力一些,卻不時有些小驚喜的遭遇。那些周旋他年輕時還喜歡,現在卻覺得是無謂的了,他早就諳透了這種周旋的端底。”——摘自王安憶的小説《香港情與愛》
讀者留言:
看来你对王安忆和张爱玲的理解还是抓得很准。我以前粗粗地比较过《长恨歌》和张爱玲的一些小说,现在想来尤其肤浅。
这两天看到一段话,也不知道谁写的,说得也很好:张爱玲的小说总有着浓重的悲剧感,总能揭示着隐藏在正常、合理的生活表象下的荒诞、滑稽,总是能在繁华、美丽的背面看到破败、肮脏。王安忆则不同,她往往能在荒诞、滑稽的生活中看到正常、合理的一面,能在破败、肮脏的背后看到繁华、美丽,能在极端的苦难里挖掘出甜蜜与温馨。(摘自董健、丁帆等等《当代文学史新稿》)
你是四两拨千斤了。
我消失了一个月,相信你也读完《香港情与爱》了,我没有读过,相信也如你所说的,能够有那种老辣而淡定的技法去雕刻百态。很可惜你没能看到《长恨歌》,若你是在大陆里,最起码我也可以给你找到。这本书树立了王安忆在我心中的高位。但是风格毕竟是与《米尼》不同了些,但又似乎属于她的小说中的异数。
《米尼》看来句句平凡,却特有滋味。后来的《遍地枭雄》也颇有这样的风味。《纪实与虚构》我也曾看过,也是挺有意思了,气势也很磅礴。《处女蛋》网上就见有,但是看不了。图书馆几十本王安忆的作品,我一一翻过,都未曾收录它。很是可惜。
回應:
我也消失了半个月,哈,电脑被雷劈!
关于那句话,我想我明白为何出此言。这是因为张爱玲是彻底绝望的,因此其笔触也非常冰冷;而王安忆比较温和淳厚,而且始终秉承着人文关怀的悲悯精神贯彻其中,因此在描写世间百态和人性乱象当中的荒芜时,我们仍然可感受到其文字疗伤的作用。。
例如《处女蛋》的最后一段,王安忆如此描写历尽世间挫败的少女阿三:这是一个处女蛋。忽然间,她手心里感觉到一阵温暖,是那个小母鸡柔软的纯洁的羞涩的体温。。。阿三的心被刺痛了,一阵联想涌上心头。她将鸡蛋握在掌心,埋头哭了。
讀者留言:
你消失的理由还真是猛烈……
是,王安忆毕竟没有张爱玲那种独我的姿态。张有种自斟自酌的冷眼动态,她高于自认的苍凉世态,只需要幽幽地看着它,就可以创造出凌驾于上的一种玩弄手法。所以精准到一种自己可以摆弄的程度。
王是在生活于表里的作家,相对入世。她对这个世界感同身受,明白其繁华与颓败的全部资质,也悉心接受它们,是以融冶出自己清醒而睿智的一种观察与叙述。冷暖自知,也有温情,是陪在你身边叙述的一种作者。张相对更有些距离,供人遥望。
不知道这样说,又对得了几分。
[ 點閱次數:11750 ]
一直在期待顧長衛的新作。我相當喜歡他的處女作《孔雀》。中國電影我最喜歡《孔雀》和《城南舊事》。然而看《立春》卻讓我覺得渾身長刺般不舒服。
怎麼會這樣呢?我且嘗試分析我觀影時的真實感受。
我覺得影片有兩項最主要的問題:
第一,情節編劇有醜化藝術家之嫌。
《立春》最大的弊端是某些情節有意醜化藝術家,尤其是前面他們三人內鬥時露出的卑賤嘴臉和卑劣人性。情節裡對藝術家的角色塑造似乎透著某種諷刺感,看得我很不舒服,不知是否編劇有意如此設計?
影片裏那幾位所謂的藝術家只讓人覺得庸俗之徒一般。
編劇或者原來是想真實呈現中國藝術家的卑微生活困境吧,不過恐怕畫虎畫成貓,畢竟卑微的“真清高”藝術家讓人同情,而卑賤卑劣的“假清高”藝術家只會讓人產生反感。兩者是有絕對性的本質上的區別的。除非有心人士自動跳過這點“瑕疵”。
劇本原本或者是想真實呈現中國藝術家的卑微生活困境,但是演員過度詮釋,卑賤卑劣嘴臉演繹得太刻意賣力,使之扭曲成醜化藝術家的效果。
第二,結構缺乏焦點,或說敘述角度的不統一。
女主角過度詮釋演繹了藝術家的“苦情戲”和“清高”,造成反效果,正角變成丑角,予人有種扭曲,不協調,矯情造作的感覺。或者這不全是她的錯,因為一開始敘事基點就模菱兩可,角色塑造方面沒有統一的臉孔。
敘述角度的不統一,和演員的演繹,兩者是有牽連的。而這兩項問題,我覺得問題可能還是源自劇本。
為何mtime並沒有列出劇本是原創還是改編自小說的資料?聽說《孔雀》的劇本是改編自文學小說,而《立春》呢?有誰知道嗎?是否是原創劇本?是否是電影編劇本身的構思?
電影完畢時出現一行字幕:謹以此情此景獻給王彩玲。劇本是來自真人真事嗎?還是單單由編劇虛構出來的?如果是虛構,為何又放這行字?恐怕有點矛盾不協調。
參閲: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blog/1394841/
讀者1留言:
劇本應不是來自小說,就是為電影創作的,編劇是許鞍華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編劇。
回應:
哦,是李嬙?我猜想是編劇缺少小說在手,無可參照,又要銜接《孔雀》的主題(時代三部曲之二),就自行構思,卻演變成“為劇本而劇本”的情況。嗯,只是猜想。
最近和朋友談到,相當有趣的一個論點是:張藝謀早期的《紅高粱》有文學小說可參照,因此電影的意境才拍得如此出色。
無意抬高文學家的深度,不過在思想內涵和意境方面,小說通常會更勝一籌,更貼近心靈。
而且電影除了編劇以外,尚需要演員拿捏演繹等多方面配合,文字容易描寫出藝術家的靈魂(畢竟文學家本身就是藝術家),一般演員要演出藝術家的靈魂,卻非易事。
我本身非常愛看傳記電影,但老實說,總是覺得即使是《她比煙花寂寞i》的Emily Watson,《心之全蝕》的Leonardo Dicaprio,《美麗心靈》的Russell Crowe,《靈魂歌王》的Jamie Foxx,都還沒有真正演出藝術家的靈魂,主要是靠情節的推波助瀾。
直至看了一部有關70,80年代詩人兼搖滾創作歌手Leonard Cohen的紀錄片,白髮蒼蒼的Leonard Cohen在片尾露臉,淡淡地談及他的破碎經驗,妻離家散,以及過後他遁入佛門,以求安頓騷動不安的心靈,就這麼輕描淡寫寥落數語,然而,當我接觸到他攝人的眼神,以及緊蹙的眉心,那時候我彷彿看到了他靈魂的深淵,其中裂痕密布,那最深邃的悲哀,最深沉的孤獨,對世事的洞穿,曾經滄海的心靈。 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藝術家。
讀者2留言:
有想法。看大家的影評我最大的困惑在於:幾個唱唱歌跳跳舞的人為什麼被當作藝術家了? 他們如果不代表藝術,這些討論就可作廢了。
回應:
與其說他們不代表藝術,或者如此說,無論怎麽看他們“演”,都感受不到真正藝術傢的內涵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另一篇影評1:
立春——失敗的混合體clarice發佈於:
《立春》延續了李檣《孔雀》和《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一貫主題:小人物的不甘心,可惜卻是一個失敗的綜合體。
最大的問題就是結構上的猶豫不決。是像《孔雀》一樣,確立三個主要人物,還是像《姨媽》一樣,只有一個主角?影片前半段,似乎想平均分配,但又不斷的向王彩玲(蔣雯麗)傾斜,結果導致人人都是面目模糊,哪個也沒拍好。直到高貝貝的出現,片子才徹底轉到《姨媽》的路線,我也才入戲。可惜這時候,電影也快結束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感情上的做作,根本無法讓觀眾對主要人物感同身受。影片開場時的王彩玲其實就已是昨日黃花,“垂死掙扎”。所以她最後的“失敗”,“墮落”也就毫無悲劇性可言。不像《孔雀》,姐姐在開頭的夢想是那麼的美好,當她肆意做夢的時候,浪漫的讓人想哭,所以結尾時的心灰意冷也就讓人悲傷。王彩玲的故事顯然缺少這樣強烈的反差。
顧長衛沒有讓我們愛上這個人物,而她的死活又關我們什麼事?至於她最後的放棄,那最後一根稻草,也沒有像《姨媽》中那樣的水到渠成,顯得生硬得很。影片的情感從頭到尾給人的感覺,就是做作。尤其最後那行字幕:獻給此時此刻的王彩玲,真是做作、矯情到極致了。
關於蔣雯麗的表演,也讓人失望。當然還是佩服她有勇氣把自己搞得那麼……難看……但是外表終究是次要的。她對人物內心的詮釋,遠遠不及《姨媽》中的斯琴高娃。有時候這樣刻意的“毀容”,反倒會干擾觀眾的注意力。除非你真的做到Charlize Theron在Monster中那樣的徹底,不然還是找一個和角色更想像的演員,來的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另一篇影評2:
請保護好你身上的棱角! ——《立春》觀後雜感
numtwoli發佈於:
記得高中畢業的時候同學給我的留言簿上,有一個非常內向跟我幾乎沒有任何交流的同學,現在我只記得他姓朱,只簡單寫了一句話“請保護好你身上的棱角”。當時我覺得頗為這幾個文字自豪。因為一個幾乎陌生的人對於你的評價顯然是最客觀的,而所謂的棱角大概是指我脾氣中鮮為人知的理想主義和孤傲,那是一種即使萬人群中也敢獨自孤寂抑或引吭高歌的姿態..
一個人靜靜看完了《立春》而後,再次想起這句話,我狠狠抽了幾支香煙,最後說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哎,生活正在狠狠的羞辱我!”
其實這個電影從對白和細節考究,實在算不上很好的電影,很多地方我總覺得有抄襲或借鑒國外某些名著名片的感覺。但是,顧長衛畢竟還是一個曾經有過值得驕傲的棱角的人,大概也深味了生活對人的羞辱,所以看到後來我真的覺得很難受,為那個滿身長刺的王彩玲,更為日漸渾圓的自己。
從王彩玲跳樓之後,我就認為影片會有一個happy ending,期盼王也能像《玫瑰人生》中的伊迪絲一樣站在舞台的最中央,直到人生謝幕。但是,顧導知道那樣的情節在平淡真實的生活中實在有些戲劇化,所以他選擇了一遍又一遍地用生活羞辱王彩玲,無論是與落魄偽藝術家的愛情、還是與胡金泉之間的尷尬情感、還是與小張老師之間簡單的友情,甚至是出於善心而幫助學生圓夢的人性最根本的同情心,一切都使得王彩玲不斷後退不斷消磨不斷走向自己不甘心的平庸。
即使這不是一部值得大書特書能夠載入電影史的經典,還是要感謝顧長衛,即使只是為了他最後用一個遐想的光彩奪目的圓夢鏡頭獻給放棄做夢而奔向無邊無際的平坦曠野的王彩玲。
向所有曾經有過夢想的人致敬,也希望你能保護好你身上的棱角,無論生活如何的羞辱你!
[ 點閱次數:11280 ]
筆名企鹅先生(Penguin)。同时是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者。生命里有三大热爱:第一是写诗(零的睡眠,眼睛事件,地下国度,寂寥大地,四月感觉)第二是看电影,第三是唱歌,皆是浮生时时刻刻忧伤的出口。 1976年8月生于怡保市,狮子座。“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活动委员之一。 最喜爱的诗人夏宇、陈克华,作家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张惠菁、米兰昆德拉,导演蔡明亮、格林那威、贾木许、侯麦。 欢迎浏览我在电影网站的主页 〉〉〉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