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關於後巷文學的週末沙龍不在後巷舉行  ◎  有人出版社
週末沙龍特輯 2005-08-24 17:12:04
Bookmark and Share

從煙霧散了的八月開始﹐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我們有週末沙龍。

日期  :2005年8月27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5時
地點  :吉隆坡文化街大將書行
報名方法
:自行闖入

思路
‧後巷的象征﹑隱喻﹑事件
‧以文學為主題:文化是殿堂﹐文化工作者是後巷﹔
        國家文學是大道﹐馬華文學是後巷﹔
        馬華文學是否有主流與支流之分的後巷現象……
‧自由思考﹑交流

講話守則 :可以插嘴。

講好會來的:傅承得﹑林金城﹑曾翎龍﹑張依蘋﹑呂育陶﹑
       黃建華﹑楊嘉仁……

大家一起來喝茶閑聊吧。

詳情請恰 :黃建華012-3228111

創作特輯【窺探後巷創作專輯】(2005/8/21星洲日報文藝春秋)

[ 點閱次數:62812 ]

2 則回應

看,你們的思路本來就訂這個方向嘛,不是我獨創的。
月樹搔頭 [訪客] 2005-08-28 @ 11:46
  就大家所寫的後巷專輯及當天談話內容來說,各位是把後巷當成書寫對象和敘述場景。既然已有這樣的共同認知,那麼,在談話時,就不要只是單純地敘述後巷事件和印象。例如,各位可以簡短地講述事件之後,談談後巷對各自文學創作的影響、如何剪裁後巷記憶/印象、文字下的後巷與現實後巷的差異,諸如此類。也就是說,後巷究竟如何文學?這也就是我當時質疑的:大家只是講述後巷印象,文學的部分呢?
  要不,針對後巷專輯的作品互相評論,也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我們大費周章聚在一起,不是為了追憶往事。我們只有兩三個小時,每人講兩段往事就得放學回家了。
  就沙龍性質來說,既然與會者大多是文學創作者,把重點放在文學層面是應當的。然而,在活動進行之前,主題和談論焦點要先列明清楚,各位與會者要先做功課,對此話題先整理自己的概念和想法。否則,到時就會變成漫無目的的空談。
  我們要有理性的談話,而不是只有感性的敘述。理性的談話就是把各自的理念和想法完整地表達出來,這樣的談話不一定要引用大量理論,也不一定要拋術語或掉書袋--其實掉書袋也沒什麼不好,別人摘錄書中精華給你呢!只有不看書的人才會害怕別人掉書袋。
  我們要建立批評和被批評的態度。批評不是吵架,不是指責,被批評時也不必感到無所適從或無言以對。在沙龍裡最好有激烈的辯論,辯論雙方為各自的理念辯護,不斷地詳細說明、舉例、推論,找出對方想法的缺失,最後雙方的概念就會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清晰。也只有這樣,批判的精神才會建立起來。
月樹啦 [訪客] 2005-08-29 @ 14:07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Reload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有人部落

馬華文學後浪潮。眾聲喧嘩,一個張揚的居所。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33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