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週末文學沙龍特輯(二):一九八○年代遺失的玻璃彈珠  ◎  有人出版社
週末沙龍特輯 2005-10-23 22:37:10
Bookmark and Share

生活在她方 ◎ 張依蘋

  我記得﹐我是詩巫的孩子﹐在南中國海的東邊﹐枕在北婆羅洲海馬形土地的腹部長大。八十年代是生命最多變的十年﹐回頭一望﹐身後三個人影﹐俄羅斯娃娃般﹐大中小重疊在一起。

  第一個人影不足四呎高﹐頂著圓圓的椰殼頭﹐天真地叉腰站在家門口。
  仿彿還是昨日的那個下午﹐天涼涼 ﹐又是起風的時候。沒有鋪瀝青的路上飛沙走石﹐森林邊﹐那棟門牌42號的獨立式大木屋﹐木窗被風吹得開合開合﹐伊啞…砰…伊啞… …
  我聽到風中傳來呼喚﹐“妹妹﹐我們下去玩抓葉子的游戲﹐看看誰抓到比較多﹗要快啊﹗不然風就停了。”一聽到“游戲” 兩個字 ﹐我立刻從樓上咚咚咚咚飛奔二十多層木梯而下。“慢慢走﹐不要跌倒﹗” 媽媽不知從哪兒喊。
  姐姐已經開始了﹐跳舞似地﹐在地毯草坪上轉呀轉﹐裙襬盛開﹐嘴裡嚷著“要抓空中的﹐那些沒落地的啊﹗揀地上的就是臭坑﹐要罰﹗” 我點點頭﹐開始賣力追捕葉子。風越吹越烈﹐我順著飄落的葉子旋轉的幅度越來越大﹐小小的身子幾乎浮起來﹐周遭模糊不清﹐一片白茫茫﹐耳際只剩風呼嘯的聲音…
  等到四週安靜下來﹐姐姐已不見人影…只剩我一個人孤立滿地樹葉中。
  姐姐不玩了﹐在我不知道的時候﹐留下我一個人。我緊捏葉子的手鬆開﹐一種感覺滲入我的胸腔﹐空空的﹐被一種麻疼啃噬著。那是我和姐姐一起玩的最後一場童年游戲。天曉得﹐我曾經苦練騰空抓橡膠子﹑花式跳繩﹑倒立用手走路﹐就是為了玩游戲名正言順﹐不必動用‘我還小’的豁免權渡過最考技藝的那些關卡。可游戲不見了﹐剛練就的各種花樣瞬間荒廢。

  第二個人影於此“咻‘地騎著銀色迷你腳踏車出現﹐在路上﹐一臉稚氣未脫﹐倒似一張小孩的臉套在小大人身上。
  自從上中學﹐開始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生活從此擴大﹐有能力踩腳車抵達的地方都是活動範圍。我記得﹐那時我開始建構自己的生活地圖。從家裡出發﹐左邊﹑右邊﹑左邊﹐十分鐘之內﹐置身小鎮的核心地帶 。左邊座落鎮上唯一一間天主教堂﹐菱形屋頂﹐階下站著緊抱小耶穌的聖母瑪莉亞。右方總有停不了的車子一輛接一輛經過﹐而我屏住鼻息等待偶爾難得的空隙﹐讓我鑽過去﹐真正進入‘巴剎’ 的範圍。那時候﹐這地方就叫 ‘交通圈’ ﹐是詩巫那時候最大的交通圈。
  過了交通圈﹐直走可到面向拉讓江﹐作為‘拍拖” 代名詞的江濱公園 。若往右下角走﹐可以順序穿越巴拉路(Pedada Road) ﹑和平路(Hoe Ping Road) ﹑夏廷街(Hardin Walk) ﹑福州路(Foochow Road)﹑中華路(TiongHua Road)﹑華僑路(Hua Kiew Road)﹐直通最長的布律克(Brooke Drive)。我伯父住夏廷路﹐過年到他家拜年﹐一定可以吃到他的阿波羅冰廠的冰淇淋。我姑姑住福州街﹐去她家玩﹐常吃到她做的“蛋燕” ﹐燕菜上面一層白白的泡沫﹐只有在姑姑家才吃得到。
  我每天的路線總往右上角走。“林子明文化館” 就在不遠﹐那是一間我借到最多華文書的圖書館﹐裡面有市面從未見過的“西馬” 報紙和香港雜誌。再往前就看到“砂勞越大廈” ﹐──鎮上唯一的購物中心﹐底樓有賣文具和課本的中華書店﹐角頭間有好吃的﹑兩毛錢的“國清” 冰淇淋。二樓另有一間賣“新潮” 雜誌的“青年書報社” ﹐三樓則是“京都戲院” ﹐劉文正曾來唱過歌。再往前就是交通燈。拐左可以到中街(Central)﹑諧街(High Street)﹑馬克律(Market Road) ﹐通到底直達鑲有漂亮綠黃紫玻璃窗的愛蓮街(Island Road) 教堂。
  我總是直走﹐看到郵政局﹐就把腳車擱黃乃裳路(Wong Nai Siong Road) 邊﹐上去寄信給筆友。繼續往前﹐右邊就是鎮上唯一的回教堂﹐一棟單層綠白木屋。再彎右就是慣稱女皇道﹐路牌上卻寫著冗長的“敦阿班哈志奧本路 ” (Jalan Tun Abang Haji Openg)﹐ 我的學校“衛理中學”就在路邊。每天早上﹐我穿著藍白背心校裙順方向騎腳車上課﹐中午下課﹐逆方向騎回家。下午穿著球衣短褲﹐再順方向騎到學校練乒乓﹐直到傍晚﹐昏紅晚霞裡﹑燕子呢喃中﹐再一次騎回家。
  不知不覺﹐我的背心校裙已經換成半截裙。

  第三個人影齊肩直髮掛著瀏海﹐正把東西拼命塞進行李箱﹐甚麼都想帶走。背包放著馬來亞大學入學通知信﹑一張大大的X光片﹐以及﹐一袋在吉隆坡吃不到的光餅。媽媽一直看著我﹐收拾好了嗎﹖吃了麵線喝了雞湯才出門啊。爸爸在樓下已經開動車子引擎。
  我看著臉圓圓眼睛圓圓的自己拎著行李﹐蹬蹬蹬走下二十多層木梯。電話嘀鈴鈴在屋裡響起﹐姐姐問接不接﹐我頭也不回直搖﹐不管是誰﹐告訴他我現在沒空。我頭也不回地坐進車廂﹐直赴機場﹐第一次離開我的家﹐第一次去“西馬” 。

  我那時沒有回頭看最後一眼﹐否則﹐我就會看到三個依依不捨的自己﹐在森林邊門牌42號的大木屋前拼命向我揮手。


碎裂的遊戲     ◎ 曾翎龍
記憶中的聲光    ◎ 翁婉君
大口仔肉骨茶    ◎ 林金城
買稿紙記      ◎ 楊嘉仁
意外        ◎ 黄建华
我的志愿      ◎ 周若鹏
生活在她方     ◎ 張依蘋
伴我一路走来的漫画 ◎ 刘育龙
电玩青春      ◎ 呂育陶
去看哈雷彗星    ◎ 龔萬輝

頁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點閱次數:82019 ]

3 則回應

hi 翎龍,
thnaks for 碎裂的遊戲....it was exactly my childhood games too...
qiaoliang [訪客] 2005-10-24 @ 01:17
在這些詩文中,我比較喜歡"生活在她方"
尤其結尾結得很好
這篇應該可以擴展成五,六千字
在敘述上或者就更完整了
5566 [訪客] 2005-10-25 @ 14:03
張老師的方向感很好
地理應該也不差

就這樣隨她在詩巫市中心繞了一圈
同樣的路線,我是走在90年代後

而今,物是人非,亦或物非人是
糾纏不清 糾纏不清吶

那個最大的交通圈--早拆了
我還在懷疑是不是進步,
就不可著這原地轉

現在 彼城 也沒留多少交通圈
路倒是越來越窄
老街舊店頑強生存

我想我是從那裡開始出走的。
阿春 [訪客] 2005-10-25 @ 16:00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有人部落

馬華文學後浪潮。眾聲喧嘩,一個張揚的居所。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26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