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王安憶見血的一棒  ◎  有人出版社
藝文訊息 2009-11-14 12:56:44
Bookmark and Share

文/黃錦樹

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的終身評審、知名大陸小說家(也是人大常委)王安憶3年前在一場與張新穎的談話中,對馬來西亞華人及華人文學的談論非常負面,認為華人錢賺多了,可是並不認同馬來西亞、不認同馬來文化、不愛國、“非常非常傾向中國”;“你出生在這個國家,你住在這國家,可是妳對這個國家沒有感情,你找不到一個馬來西亞華人說我愛這個國家。他們只在一個華人社會裡生活,然後他們對國家充滿了指責”(見王安憶、張新穎《談話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pg.168)。身為大馬華社文學奧斯卡(借林春美的用語)的終身評審,自1991年以來她造訪大馬多次,為甚麼反而會有怎樣的看法呢?

這種看法與大馬官方可說是十分的視域融合(也可說十分的“本土”、國族主義),預設了“正確的”認同方可能有好的文學。為甚麼會這樣呢?這反映了1955年萬隆會議後人民共和國的官方立場嗎?

10多年前王安憶有篇散文〈漂泊的語言〉,寫1991年初訪新馬之後的感想,寫新加坡南大畢業生是精神上的吉普賽人,“華語是流浪地,南大是流浪地上的堡壘”;寫到小黑夫婦、小曼夫婦,寫到花蹤表演《傳燈》的場景,也寫道:“當這些華人堅持說他們民族的語言,堅持著作為他們歷史象徵的寺廟祭壇的時候,其實是保持了一個悲壯退守的姿態。”(見王安憶《漂泊的語言》,作家出版社,1996,pg.214~228),似乎是頗具同情的瞭解。10多年裡的多次造訪,因而看穿了華人文化表演的膚淺、表面,不過是富豪增加象徵資本的手段;還是說,華人之“漂泊在華語裡”其實是愚蠢之舉,他們其實沒必要、也沒資格這麼做?

為甚麼王安憶會從同情轉而為輕蔑呢?


大馬華文作家到大陸去尋求認同也有超過20年的歷史,引進中國評審以認證馬華文學也有10多年,王安憶的這番言談無疑是當頭棒喝,而且是見血的一棒。然而,這意味甚麼呢?

在受華文教育、捍衛華教的大馬華人的內部視野中,他們經常在捍衛中華文化、漢語(這在華教運動中很常見),也常自覺受傷於迫害。但對於來自中原的人眼中,那種使命感即使不是笑話,也是僭越。大馬(及整個不向當地認同的海外華人世界)的所謂中華文化,不只是移植自母體,常常還是一種退化了的型態,粗略且簡略──與母體帝國般的恢宏規模、博大精深差距何止天壤之別。這即是認同漢文化而作為少數族裔的華人的文化困境了,對在地的民族國家而言,華文華語並不正當,對帝國而言又何嘗不如此──不管是李永平的純正中文,還是張貴興的詞的流亡,其實莫不是僭越。遠的不說,前者遍見於改革開放以來,汪曾淇以降的龐大作家群、千百萬卷作品,後者至少是北島們?

其實對王安憶而言,華人在海外新民族國家的最佳自我處置方式是她父親的出生地新加坡,她的看法可概括為:“為了生存,不妨犧牲詩意。”(見《談話錄》pg.20)這層意思在〈漂泊的語言〉裡就有了,其時她高度評價新加坡的全面英語化。而她批評華人的中國文化認同,推崇李光耀,其實這或許也投射了對她父親王嘯平──李光耀的敵人們,認同中國的殖民地左翼份子,一輩子都是不成熟的、沒留下甚麼了不起的作品的文藝青年──的批判。20年間她看到的新馬作家,不都是些不太爭氣的王嘯平們?怎能與人民共和國的子女(王安憶們)相提並論。對她而言,那個傳著燈、告別式似的儀式的世界,豈不是個早已死掉,或奄奄待斃的世界?漂泊在華語裡,豈不是漂浮在漢語的屍骸裡?

[ 點閱次數:87122 ]

14 則回應

不只华人,其实很多印度人也散居海外,如果我们愿意仿效海外印度人那样大力拥抱英语和科技,少点发寻根梦,把自己打照成亚洲的白种人,可能就能够赢得王阿姨的敬重了。
2009-11-14 @ 15:56
可能分別在於,馬華作者,不一定要家國意識,有政治意識才寫文章。十多年前,我以一篇「兩隻啄木鳥」得到一個「冰心散文優勝獎」(世界福州聯合會主辦,金主仍然是張曉卿。)去曼谷領獎,發現不只評審全是中國人,得獎者除了我,也幾乎全是廣義上的中國人,大陸作者,新移民新加坡和加拿大的,舊移民香港的大陸作家。題材幾乎全是文化大革命,時代的悲慟。我的那篇,據冰心的女兒對我說,是汪曾淇力荐,才拿到優勝獎;說來不好意思,是意識流的兒女情長。
有歴史傷痛,有戰亂,有窮苦,有被新馬僑民接濟過幾十年的中國人民,終於站起來了。他們以自己的歴史觀,政治觀,對比我們這些沒能力,沒想過,有做過但沒人知道,愛在心裡口難開的化外之民寫的政治,歴史小說,當然不放在眼底。但我們的隱喻旁人哪看得懂?也是幾乎十年前我寫的一首詩,以卡夫卡諷刺吾政治,連新加坡的所謂作家都看無,甭提大陸終生評審了。他們怎麼知曉「泥濘河口」,漢都亞廣場的隱喻?
小曼他們以為可以以「詩」失求諸野,自豪兼訴苦一番,可惜人家完全收不到,自有打算,會錯意了。
2009-11-14 @ 19:48
Looi Yook Tho的建議不失為一個好建議(雖然我并不怎麼認同)。但是做什麼、怎麼做都好,都沒有必要是為了王阿姨的敬重。

自己敬重自己,就夠了。
建傑 [會員] 2009-11-14 @ 19:56
每次讀到這位黃先生的文章,總覺得他的理路邏輯有點問題.文章常常寫得putar belit.一大堆文學詞彙,將文章的內涵寫得不清不楚.請問,他可不可以把觀點說清楚,或把中文寫好嗎?
nobody [訪客] 2009-11-16 @ 12:27
下次王安憶來馬,【蕉風】可以與她做個訪談,也許問的人不一樣,答案也會不同。
2009-11-17 @ 19:46
大马华人只会一味和政府在抗争母语(华文)教育。试问那个家长在后乎争取到了华文教学有没有教中国文学与义理之内涵?
就算用华文教学也未必能够了解中华文化,虽说文字即文化一部分。
但是学了华文却没学到中国文学、思想哲理之内涵,也是一场空。
所以,是不是会听到有些华人说:“华文会讲就好”。什么道家、儒家、唐诗300首、古典、当代、现代文学等变了中文系的专利,极少人会去拿来阅读,这是很不健康的华人社会现象。
全真教 [會員] 2009-11-17 @ 22:42
是嗎?王安憶如此沒有主見,輕易受人的話語左右?
我認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套對事物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
若她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長得高瘦,不會因為採訪者給出矮胖的答案。

真不明白何以張錦忠先生如此糾結於「採訪者」的問題。
除非王安憶是ㄧ個「經常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的人,
否則她的回應也不可能朝令夕改。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
如果王安憶夠世故,在馬接受蕉風採訪,客套話讚美詞免不了,
讀者也不會聽到她對於馬來西亞真正的想法。
無聊者 [訪客] 2009-11-17 @ 23:16
這是個文學部落格,黃錦樹是科班出身的作家,寫的這篇評論沒有什麼難懂,中文也不壞呀?如果有人看不懂,也不會那麼多評論了。
2009-11-18 @ 08:37
錦忠為何要如此糾結於「採訪者」的問題?
我想錦忠留言中的重點是「也許問的人不一樣,答案也會不同」。也就是無聊者留言中最後一段設想的那樣,看準了王安憶會「世故」,但世故過頭就是「偽善」(或者用「虛偽」,這樣說有比較好嗎?)。
再說,那也不致於「不會聽到她對於馬來西亞真正的想法」,因為她見人說人話,她真正的想法是甚麼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再說,訪問者的問題乃至受訪者的答案是不是經過筆錄者「整理」,我們也不得而知,何況大陸造假這麼厲害(我承認,這句話跟王安憶對馬華的批評一樣,是刻板印象),搞不好這是一本「偽書」也說不定,進一步確定總是好的。
黃俊麟 [會員] 2009-11-18 @ 16:42
倒不是刻意糾結於訪問者。我的潛台詞其實是:如果她人在馬來西亞,如果在地的【蕉風】與她做訪談,王阿姨還哪樣回答,那才是輸給她。
也許把那本書當作【偽自由書】或偽小說不失為好主意。
2009-11-18 @ 18:53
王安忆究竟说了什么?前后语境是怎样的?网上能不能找到这篇访谈?看到全文或许会明白一些吧。

我在广州,因为大前年到马来西亚自助旅行才开始看马华小说,黄锦树,张贵兴,黎紫书,及其他几位的作品看的虽然不全,但基本都接触过。

王所说的什么“悲壮退守”,什么“国家认同”,我不大了解——如果只通过黄转述的只言片语,我会觉得这不过是大陆作家文人往往喜欢的空而不当的概括癖所致。

但就我看这些马华作家作品的经验,我很喜欢看他们的作品啊。我不排除我自己有强烈的猎奇心理,就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来看马华的历史、现状和心理脉络,但实际上,如果从我的阅读范围来看,马华文学恰恰提供了大陆正统的汉语文学所没有的很多东西,譬如身份的纠葛,语言的困境等等。所以现在我基本是碰到一本马华小说就买一本。

至于马华对汉语的坚持,这还能说什么?当然是内心充满了敬佩之情。这其中或许也有什么大汉族主义或者民族主义的情绪,但抛却这一点,任何族群坚持自己的母语难道不都是值得尊敬的吗?

另一句闲话,马华文学何必要所谓中国正统的认可?没必要嘛,语言和文学难道也存在层级?正统在哪里?是中国大陆,是台湾?这是啥年代了……或许是因为孤独所以需要归属和帮衬?但对于真正的作家而言,这难道真是个大问题?
少年 [訪客] 2009-11-20 @ 17:45
其实文学不文学、马华不马华,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必太在意王安忆的看法,反正三五十年甚而一两百年后,谁的作品能流传下去,会否被认同是经典文学,根本就不是由谁谁或某某说了算,即使是当下的名家王安忆,到时还会不会有人在乎她都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假使真的是爱好写作的作者,就回归本职,努力写吧!
2009-11-28 @ 21:52
没有在中国生活过,也许有“代沟”。
被压抑的中国唉
某某 [訪客] 2010-03-07 @ 00:16
我很认同王安忆的看法,马华文学是大马华人自己的,不需要秀给外人看,是给自己人看的,为什么会邀请外国人作为大马华社文学奥斯卡(借林春美德用语,不然成为第二个胡月*)的终审评审,实在莫名其妙。

我也不很看好马华文学,对马华文学评论界的勾心斗角也很瞧不起……就让一群人自己自慰自己爽吧……让外国人来当评审,本身就是一个自己瞧不起自己的行为……既然自己瞧不起自己,那么就别渴望别人会认同马华文学……

花大笔钱邀请外国人来当评审企图让马华文学沾点外国人的香气,真的是,无语了……呵呵
2010-10-14 @ 21:35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有人部落

馬華文學後浪潮。眾聲喧嘩,一個張揚的居所。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22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