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詩的回憶及其他》
作者:李有成
文類:評論/散文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有識系列 the know 06
ISBN:978-967-0744-28-5
定價:RM38
網購:有店
內容簡介
1970年,李有成在馬來西亞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鳥及其他》。《詩的回憶及其他》則是他闊別馬華文壇多年之後所出版的一本文集,收錄的大部分是他過去十年間所撰有關馬華文學的散篇文字。全書共分三輯。第一輯各篇或在懷人,或在憶往,或在鉤沉舊籍,所涉雖然多屬個人,但是也或多或少具有文學史的意義。第二輯所收則以評論與序文為主。作者表示:「我的評論與序文多屬詮釋批評,隨處可見我對詮釋歷史化的堅持,目的無非在探求我的理論框架下文本的微言大義,重視的是形式的意識形態與文學的政治寓意——這或可算是我藉詩人作家說事的方式之一。」第三輯包括了兩篇訪談、一篇對談,及一篇演講紀錄。這四篇文字之所以被納入書中,主要是因為所談內容多少可以為前面兩輯的某些關懷另作註解。李有成視《詩的回憶及其他》為他的一部還鄉記,他說:「偶然所得,卻是得之不易,因此敝帷不棄,聊作返鄉的薄禮。」
作者簡介
李有成,出生於馬來西亞吉打州班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博士(比較文學)。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合聘教授、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執行長,曾任歐美研究所所長、《歐美研究》季刊主編、臺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現科技部)外國文學學門召集人、人文處諮詢委員、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及國立臺灣大學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非裔與亞裔美國文學、當代英國小說、文學理論與文化批評等。主要著作有《文學的多元文化軌跡》、《在理論的年代》、《文學的複音變奏》、《踰越: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批評》、《在甘地銅像前:我的倫敦札記》、《他者》、《離散》、《記憶》及詩集《鳥及其他》與《時間》等。
自序:還鄉記
四月二十日夜裏飛抵紐約,住進旅館時已是深夜。第二天早餐過後,我和好友單德興搭上地鐵,目的地是距華爾街不遠的九一一紀念碑與紀念館。過去幾年我讀過不少美國學者對紀念碑與紀念館的析論與省思,這次親臨實境,真正領略了好萊塢電影中不時可見的美式愛國主義。由於時差的關係,我們下午即回旅館休息。傍晚外出覓食,不期在旅館同一條街上發現一家馬來西亞餐廳。德興忌辣,不過為了一解我的鄉愁,卻體貼地慫恿我入內一試。我其實更想知道食物離散後會是什麼面貌。
餐廳規模不小,黑桌黑椅,裝潢不俗,入門處牆上掛滿餐飲評鑑證書,想必口碑不錯,因而客人不少。就座後一位中年男性服務生送來菜單,我一看驚喜萬分,菜單上竟然有不少我所喜愛的餐點。我一再斟酌,最後點了檳城叻沙。檳城叻沙與馬來半島南部或新加坡者大不相同,其湯頭酸中帶有微辣,一般人較少以之作為晚上正餐。服務生看着我將信將疑,甚至善意地以英語提醒我此物魚腥味重,怕我食難下嚥。我告訴他無須過慮,我從小嗜食這道美味,在意的反而是道不道地的問題。
不久叻沙送到,除了以碗裝對我稍顯陌生外,我舀湯一嚐,味道頗為熟悉,果然近乎檳城口味。他鄉異國,受限於食材,這樣的口味已算難得。此後在紐約一週,我們天天在此餐廳享用晚餐。對我而言,這個插曲顯然另有真意,正好啟發我為這篇序文開章破題。
食物的記憶總是令人難忘。少年時期的人事經歷,在去國離鄉半個世紀之後,有太多我已經不復記憶,即使經人提起,對某些事物也是印象模糊,不敢確定。唯獨我所喜愛的食物,就算多年未嚐,舌尖留味,始終歷久彌新。從檳城阿參叻沙我想到自己與馬華文學的關係。一九七○年秋天我負笈臺灣,在此之前有若干年,我直接或間接參與馬華文學的生產活動,建樹自然談不上,但我曾經既是作者,也是編者,這些事實也無須妄自菲薄。在赴臺之前幾個月,我出版了詩集《鳥及其他》。這是我的第一本書,也是我在馬來西亞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來臺之後,最初幾年還與馬華文學界少數友人時有信函往來,甚至仍有詩文發表。時間日久,隨着人事變遷,不免聯絡漸疏;我更由於專心學業,創作日少,漸漸自文壇退隱。不過在感情上我從未忘懷馬華文學,我仍然斷斷續續閱讀身邊可見的馬華文學作品。這期間有些朋友停筆了,有些則依然勤於筆耕,老驥伏櫪,從未認輸;更多的是新人輩出,不論在馬來西亞本土或在臺灣,新的世代在創作上表現令人刮目相看,甚至有關馬華文學的研究也日漸形成小型的學術產業。這些現象是我在一九七○年代去國時所無法想像的。
二○○六年,臺北的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希望為我出版一本詩集,我考慮再三,最後決定從《鳥及其他》中挑選若干詩作,再加上一九七○年代發表的幾首,輯成詩集《時間》出版,是我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這十年間的主要產品。出版後張錦忠還就此透過電郵對我專訪,訪談文字後來交給黃俊麟處理,俊麟即在《星洲日報》之文藝春秋副刊為我刊出專輯,我就仿如出土文物,與馬華文學再續前緣,不僅重新連繫上一些老友,同時認識了不少新一代的馬華寫作者。後來張永修也在《南洋商報》之南洋文藝副刊規劃我的專輯,老來還鄉,彷彿領了敬老卡,處處受到禮遇。
這十年間我偶而發表詩文之外,也常應邀撰寫一些回憶文字,或者為朋友的詩集或文集作序。當我接受曾翎龍的建議,將這十年來有關馬華文學的文字整理成書時,我才發現這兩類文字竟然數量不少。另外幾篇訪談與座談紀錄,內容也與上述文字多有關係。因此在重新過目這些文字之後,為了方便閱讀,成書時我把這些文字粗分為三輯。第一輯各篇或在懷人,或在憶往,或在鈎沉舊籍,所涉雖然多屬個人,但是應該還有多少歷史意義。譬如《彼南劫灰錄》一書,經過我的推介之後,重新獲得注意,被視為親歷太平洋戰爭者的真實證言,在紀念太平洋戰爭結束七十年的當下,仍不失其反思戰爭災難的價值意義。第二輯所收則以評論與序文為主,而以序文居多。這幾年承文友們不棄,邀我作序者不在少數,只是我另有本業,極為忙碌,假如來者不拒,勢必嚴重影響我自己的研究工作與寫作計畫,我只能選擇其中一二,勉力為之,而且每序費時都在一年半載以上。我的評論與序文多屬詮釋批評,隨處可見我對詮釋歷史化的堅持,目的無非在探求我的理論框架下文本的微言大義,重視的是形式的意識形態與文學的政治寓意——這或可算是我藉詩人作家說事的方式之一。有時候我也嘗試以所謂漫漶讀法(palimpsestuous reading)處理多重敘事與繁複意義的問題——「漫漶」二字未必是理想的譯法,元人張可久說的「舊刻漫漶看新碑」應該近乎我的意思。總之,我很清楚這些批評文字中所透露的文學思想、詮釋策略及批判立場。這些文字其實隱含我在學術上賴以安身立命的poetics。這一輯也收入我為歐大旭的小說中譯本所寫的兩篇導讀,以及我為新加坡詩人沈璧浩的詩集《都市錄》撰寫的序文。這三篇文字雖然不屬嚴格定義下的馬華文學,但是其關懷與新馬歷史和社會關係密切,一併收入這本文集,或許與馬華文學的若干關懷可以相互映照。第三輯包括了兩篇訪談、一篇對談,及一篇演講紀錄。我把這四篇文字納入書中,主要是因為所談內容多少可以為前面兩輯的某些關懷另作註解。
書名《詩的回憶及其他》需要略加說明。〈詩的回憶〉一篇原為詩集《時間》的代自序,有敘有論,除反省我早年的創作經驗外,並稍稍論及我對文學的若干體認與看法。文雖不長,卻具有相當的自傳性。詩集《時間》出版迄今已經十年,在新馬一帶可能不容易看到,〈詩的回憶〉一文中的部分記憶與反思容或仍有些許參考的意義。只不過作為書名,標題中的詩應該泛指各種文學類型。當柏拉圖在《理想國》(Republic)中暢論詩與哲學之間的爭辯時,他真正關心的是文學和藝術再現與真實之間的關係,亦即法國哲學家巴迪歐(Alain Badiou)在《柏拉圖的理想國》(Plato’s Republic)一書中透過蘇格拉底追問的:「我們未來的同胞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文學教育?」巴迪歐還有一書專論文學,書名甚長:《詩人的時代及其他論二十世紀詩與散文之書寫》(The Age of the Poets and Other Writings o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and Prose)。此書固然以詩為主體,所論卻涉及其他散文敘事文類。
我的本業是英美文學研究,任職的機構也有行之有年的考核與評鑑機制,我只能以相當有限的時間為馬華文學略盡綿力。這本文集雖然非屬事先規劃的產物,不過畢竟是我的一部還鄉記,偶然所得,卻是得之不易,因此敝帷不棄,聊作返鄉的薄禮。我另有一些討論個別馬華作家或作品的研究論文,體例上不適於收入這本文集,日後有機會當另作處理。
二○一六年四月二十日至五月十六日
於紐約、邁阿密、臺北
[ 點閱次數:87943 ]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
全站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