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28 >>
《白餐布》
作者:方路
文類:詩集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有名系列 the name 53
ISBN:978-983-2812-97-5
定價:RM22
內容簡介
收入馬華詩人方路近年創作成果。既有得獎詩作,也有散文詩、時事詩、看圖作文詩、臉書詩等新型詩種,突顯詩人求變求新,以及詩觀詩藝的持續發掘。
詩人說:在詩的意境中,我好像行走在浮光旅途,企圖尋求重組的結構,雖然這往往都是不容易完成的事。
作者簡介
原名李成友,1964年生於馬來西亞檳城大山腳,日新獨中畢業,台灣屏東技術學院畢業。曾獲時報文學獎、花蹤文學獎、海鷗文學獎、潮青文學獎、優秀青年作家獎。
散文作品收入台灣《馬華散文史讀本》、九歌《九十七年散文選》。著有詩集《傷心的隱喻》、《電話亭》、散文集《單向道》、《Ole cafe夜晚》及微型小說集《輓歌》。現任高級記者。
[ 點閱次數:64104 ]
主編:黃錦樹、張錦忠、李宗舜
文類:散文集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有本系列 got 03本
ISBN:978-983-2812-94-4
定價:RM35
按此網購»《我們留台那些年》新書推介禮暨留台故事分享會
28/7/14(一)1-1.45pm
KLCC CONVENTION CENTRE 書展主舞台
內容簡介
這是一項集體記憶工程,收入三十九位馬來西亞留臺生的文章,從最早(一九五三年)留臺的白垚,一代又一代留臺人譜寫自己的故事,關於文學啟蒙,關於精神面貌的塑造。
踰六十年來從島至島,臺灣儼然第二故鄉,甚或也成了不少留臺人定居之地。無論離開(回來),或留下(去國?),這些留臺生的故事龐雜紛沓,足以構築一部我方/他方的歷史。
馬華文學已然不能或缺“留臺”這一部份。馬來西亞歷史豈能不書寫“留臺”篇章?
是為記。
主編的話
張錦忠:航向臺灣的慢船「MH大馬輪」,一甲子後仍繼續向北開往文學臺灣。這支離散華語語系文學的異域孤軍顯然後繼有人。
黃錦樹:臺灣特殊的歷史境遇必然嵌入留臺人的記憶,甚至作為觸媒讓他們反身思索自己的歷史處境、滋養他們的寫作。
李宗舜:我們要記載那些留臺所走過的足跡,回溯與書寫過去,以文字回到當年最純粹的歲月,遇見還在眺望未來的自己。
[ 點閱次數:65428 ]
作者:林曉姍
文類:圖文集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in mood 04
ISBN:978-983-2812-95-1
定價:RM20《我的男主角們》新書分享會
30/7/14(三)4-4.45pm
KLCC CONVENTION CENTRE 書展主舞台
主講:林曉姍
/內容簡介
林曉姍第二本圖文集。全手寫手繪,“校園搞笑女王”爆笑個性盡顯。
她說:“有人說這是一本花癡日記,真是好笑了,我是如花一樣沒錯,但是我不癡。記我身邊來來去去的男主角們。”
/個人簡介
林曉姍,1987年4月出生的白羊,健忘、迷糊又情緒化,雖然曾經認真地想好好寫文學小品,但現在寫圖文日記倒是寫得很開心。目前是個神經大條、探索中的幼教老師。
[ 點閱次數:55309 ]
作者:李宗舜
文類:詩集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有名系列 the name 52
ISBN:978-983-2812-96-8
定價:RM22
/內容簡介
收入資深馬華詩人李宗舜近年所寫短詩,生活感悟與創作堅持在在叫人動容。
詩人自白:寫長詩難,寫小詩更難。
這本小詩集的誕生,是另一種寫法,在詩的語言間遊走,更考功夫。
努力、嘗試,筆觸追尋生活的碎片,零散中捕捉,從精密處動手,小詩完成。
生命走到了泥潭,沖洗過後,重新出發。
說過的話,也印證未來:你以為看到全部,其實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你以為征服了整座山,卻忘了山後還有一座大海。
/作者簡介
李宗舜,原名李鐘順,易名李宗順,早期另有筆名黃昏星及孤鴻。祖籍廣東揭揚,1954年9月7日生於霹靂州美羅瓜拉美金新村。1967年與溫瑞安、周清嘯、 廖雁平等創立綠洲社,1972年參加天狼星詩社。現任天狼星詩社副社長。
[ 點閱次數:56971 ]
《火,與危險事物:黃錦樹馬共小說選》
作者:黃錦樹
文類:短篇小說
出版日期:2014年6月
有名系列 the name 51
ISBN:978-983-2812-92-0
定價:RM30
按此網購《火,與危險事物》──黃錦樹馬共小說分享會
28/7/14(一)6-6.45pm
KLCC CONVENTION CENTRE 書展主舞台
主講:黃錦樹
內容簡介
黃錦樹第一本在馬來西亞出版的書。
收錄十一篇馬共短篇,仿如黃錦樹“一個人的戰爭”,潛入陽光打折的森林,迂回行進多方側擊,追擊與隱遁,狂歡與哀傷。
這是他的戰利品:一部狂想曲。一群被歷史玩弄的人。
張錦忠:
小說不是歷史書寫,黃錦樹這批書寫馬共的小說,看似在戲謔歷史與惡搞馬共,其實他所處理的,是重重暗影下的歷史創傷與林蔭深處的集體記憶。黃錦樹以“小說家言”寫出了這段歷史的哀傷。
哀傷的,其實不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歷史”沒有馬共,而是“有馬共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歷史”也還是哀傷的歷史。
駱以軍:
[ 點閱次數:61228 ]
《文學的武吉》
作者:陳政欣
文類:散文
出版日期:2014年2月
有名系列 the name 50
ISBN:978-983-2812-93-7
定價:RM28
內容簡介
陳政欣的地方誌書寫。以一本書,寫一個市鎮──武吉。
武吉,在現實中有所本,在書中,卻被作者刻意虛擬魔幻,以文學的情懷和想像,把武吉推移到寫實的另一邊;另一邊,有更多的武吉。
陳政欣:武吉是馬來西亞到處都有的市鎮,有著所有市鎮都有的悲喜劇,記憶和歷史,風貌和滄桑。
武吉是一座山,武吉也是一個鄉。
陳政欣:我出生成長於武吉,也將會長逝於武吉。武吉漫長的歲月裡曾經有過一小截的我,我的一生卻有著一個宇宙般寬闊的武吉。
武吉一直都在。在時間與空間的大地上永不停息地滋長。
作者簡介
陳政欣,祖籍廣東省普寧縣,1948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州大山腳。新加坡義安工藝學院機械工程系畢業,後從商多年,現專心創作。曾任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理事、副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前理事,馬來西亞作協北馬聯委會前主席。
早年從事詩歌創作,後來開始小說創作及翻譯外國文學作品,並撰寫文學評論、戲劇劇本與專欄小品。著作包括詩集一本,小說集六本,翻譯小說五本,及劇本《有原則的人》。2007年獲得第九屆花蹤文學獎小說組推薦獎。2008年獲得第一屆海鷗年度文學獎小說組特優獎。
按此網購
序/那些文學的前行者,在武吉馬達讓中⊙張錦忠
2012年夏天,我到金寶開會,後搭長途巴士由怡保經宜力北上勿洞,在和平村留宿一夜,次日折往北海,搭渡輪過檳島。這回返馬,除了發表論文與勿洞行之外,也頗想與棕櫚出版社諸故人一晤,於是安排了經檳城飛回台灣的行程。
棕櫚出版社在1971年成立,創業作是1972年出版的《宋子衡短篇》。我讀了《蕉風月刊》1973年“評論專號”裡的“宋子衡短篇小說評介專輯”後郵購了一冊,不是向周報社就是向宋子衡郵購吧。那期的《蕉風》“評論專號”同時刊出宋子衡短篇〈樂天廬夜宴〉,頗富象徵意義,如果寫得長一點,可能就是馬華小說版的〈龍天樓〉。那幾年宋子衡創作力旺盛,《蕉風》幾乎每期都刊出他的短篇,有時還跟菊凡實驗兩人書寫同一題材。那些年我讀了葉維廉的《現象.經驗.表現》,對小說批評頗感興趣,開始寫起評論來,分析的多為宋子衡作品。一日,收到小說家來信,要我為他的下一本小說集寫序。彼時我高中剛畢業,每天在關丹街頭四處溜達,也不是甚麼作家,宋子衡居然要一個高中生給他的小說集寫序,真令人驚訝。
[ 點閱次數:61428 ]
《與島漂流:馬華當代散文選 2000-2012》
主編:林春美、陳湘琳
文類:散文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有本系列 有02本
ISBN:978-983-2812-91-3
定價:RM50
內容簡介
本書為2000年至2012年馬華作家的散文選集,展示馬華散文的創作成果。
近年來,馬華作家在國外發表或出版作品者日增。這儘管未必說明馬華文學的國際市場價值,但至少說明馬華文學受到一定程度的認可,並有開拓域外閱讀市場疆界的可能,是可喜之事。然而,如果所有優秀的馬華作家∕作品都必須離境以求認可,抑或“境外馬華文學”——在國境以外書寫、發表、出版、被閱讀——變成馬華文學發展的主流趨勢,與國內的潛在受眾距離遙遠,對切實的在地建設則未嘗不是憾事。
因此,這本選集執意選錄曾在本地平面媒體發表、或直接收入本地出版的個人文集的散文佳作,最終選出五十六名作家,共八十一篇散文,以呈現本世紀初年馬華境內的散文景象。
入選的作家包括楊際光、張瑋栩、夏紹華、李憶莙、沈慶旺、鄭秋霞、王潤華、鍾怡雯、楊藝雄、陳湘琳、白垚、林金城、文戈、方路、杜忠全、梁靖芬、黃錦樹、潘碧華、張永修、辛金順、林幸謙、郭蓮花、雨川、黎紫書、傅承得、陳大為、馬盛輝、張景云、陳志鴻、陳蝶、孫彥莊、梁放、冰谷、黃靈燕、翁弦尉、溫祥英、劉放、蘇燕婷、夢羔子、抽屜、溫任平、許裕全、楊邦尼、龔萬輝、陳政欣、施慧敏、李有成、翁菀君、小黑、周若鵬、黃琦旺、林春美、黃遠雄、賀淑芳、牛油小生及曾翎龍。
主編簡介
林春美:博特拉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陳湘琳: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語言暨應用語言學系高級講師
編委簡介
張永修 南洋商報《南洋文藝》主編
黃俊麟 星洲日報副刊主任
許通元 南方大學學院馬華文學館主任
按此網購
序:與島漂流/林春美
[ 點閱次數:76361 ]
《食憶者傳奇》
作者:顏俊傑
文類:長篇小說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有名系列 mini 02
ISBN:978-983-2812-89-0
定價:RM25
*15-24/11/2013,the mines 書香書展首賣。
*執行者及食憶獸──那天晴、顏俊傑新書分享會
日期:2013年11月22日(五)
時間:2pm-3pm
地點:綠野國際會展中心The Mines(第十四屆書香世界中華書展副舞台)
內容簡介
食鐵獸的存在,自古便有著不少文獻記載。食鐵獸數量稀少,個子巨大,習性兇猛,因外表顏色或全白全黑,亦有半黑半白,故有人誤認它們為大黑熊、大白熊,甚至是大熊貓。然而食鐵獸卻比熊更兇猛殘暴,不僅力大無窮能啃食銅鐵,更能穿梭於堅硬的地底層。
這種野獸壽命很長,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們一旦存活超過了十個世紀,便能修煉成精,擁有化為人類模樣的能力,慢慢有了人性。這群食鐵獸在吞噬了存有人類記憶的精純鐵塊──上古的絕世神兵干將莫邪後,進化成四大啃噬記憶的獸族──食憶者、守憶者、纂憶者、掠憶者。
四大獸族正面交鋒不肯退讓,在人類世界掀起了一片腥風血雨,正各用奇謀盡全力拚搏決一生死。無辜的漫畫家煙灰捲入了食憶獸族大混戰內,進退不得……
作者簡介
顏俊傑,1987年生,柔佛笨珍人。雖名為俊傑,但並不知自己是否識時務。為人幽默隨和,經常迷路;平時冷靜,偶爾熱血。
自小喜歡閱讀,最愛《西遊記》,恨不得自己也如同悟空,有72般變化。因過遲接觸電腦,導致索性一指神功敲鍵盤,打小說亦是如此。
著有《瘋狂藝術家》、《瘋狂時驗者》、《大學時候,我們遇見豬》和《老天!不要告訴我廁紙剛好完了》。
試讀:第零章/回憶的天空
[ 點閱次數:84104 ]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
全站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