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 |
頁數 : << 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有人出版‧夢寐以北
作者:梁靖芬
文類:散文
isbn:978-983-2812-19-7
售價:RM28
頁數:246
出版日期:2007年7月
內容簡介:
此書文章大部份是作者在北京大學深造時寫成,從文學閱讀、生活思索著手,在在讓讀者見識一種揮灑自如的散文寫法。
書分三卷,卷一為作者在北京求學時為《學海》周刊寫的“學海家書”;卷二收錄《星洲日報》文藝春秋版專欄“魚腸燉書”的文章;卷三則是作者本身的思想和生活隨筆。
作者自白,卷一是“自我”;卷二是“超我”,卷三是“本我”。作者文字英清沉靜,句子語言每見神采,翻閱之際只感靈氣流轉,呈獻出馬華文壇難得的一本好看的散文集。
作者簡介:
梁靖芬,馬來西亞森美蘭州人。1999年畢業自馬來西亞工藝大學科學電腦教育系,主修化學。曾任《學海》周刊副主編。後繼續深造,2005年獲中國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
現任《亞洲眼》月刊副主編、《星洲日報》副刊〈後浪版〉點評人。作品曾獲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馬華小說首獎、小說佳作等。
試讀◎沙膽胡先被捕記
忘了是誰罵過我的──沙膽。
小時候喜歡爬高爬低,跌下來又攀上去,覺得天就是那樣高地就是那樣厚,老也不怕。所以總是被罵:咁沙膽啊你。沙膽,廣東話吧,大概是大膽的意思。像沙灘那麼大片的膽。
然後越長大越膽小,就沒聽過有人再這樣罵我了。但它前天卻在我腦裡忽然出現,海水一下退潮似的露出整片沙膽來。
我是想到這個──沙膽.胡先。不管在新聞中譯成甚麼,我認為那就該是“沙膽.胡先”。但是現在沙膽.胡先養長了鬍子,老得像路邊修破輪胎的。一個士兵把他的頭髮翻來翻去,應該還沒找到跳蚤。一把電筒的光在他口中溜來溜去,舌頭被挾著挑來挑去,像在翻轉一尾待煎的魚。夾子取出來時我看到他還吞了一下口水。
[ 點閱次數:85968 ]
《有人以北》試讀:
以北
據說曲折以北就能到達京城
嘟嘟車載著你
嘟嘴說︰遠行
有結冰的足印
這次我們添備了厚衣
也有了經驗。火車複在
壓軌滑行,雪像蒼白的煙花倒落
我們的第二次場景
消散的煙和你呵出的白氣
交談,各自帶著行李
自北而下,從冒險的旅程回來
冷冽和溫暖
交疊成家居的擺設
在前院,安樂椅
餐桌書台
床上,穿了衣又脫下來
[ 點閱次數:84332 ]
有人出版社將於2007年7月中旬出版梁靖芬散文集《夢寐以北》,作者梁靖芬應香港國際書展邀請,將於書展期間演講、與各國作者交流。此次受邀作家尚包括倪匡、莫言、駱以軍等。
講座
----
日期: 2007年7月19日(星期四)
時間: 下午4時30分至6時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206-8室
講題: 小說家在乎的事
其他講者: 胡淑雯
日期: 2007年7月22日(星期日)
時間: 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206-8室
講題: 與文學青年對談
其他講者: 張悅然、胡淑雯、謝曉虹、春樹
此外,2007年7月8日的《亞洲週刊》以全版訪問了梁靖芬。梁靖芬受訪時透露,她從現代作家如沈從文那兒,“感受到文學創作那種近似於呼吸的自然;‘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那種淡定。”
她說:“我現在很在乎自己的創作是否能夠讓讀者感覺到我對於事情總是有一個態度的,而這個態度又是什麼。在北京讀書的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是一個文學創作的轉折。”
以下是訪問剪報,可以點擊放大:
[ 點閱次數:85497 ]
《夢寐以北》試讀:
在草地上聽史鐵生/梁靖芬
兩個星期前我在心理盤算,接下來計劃要看的一本長篇小說,是史鐵生的《務虛筆記》。結果剛剛就在中文系院子裡的草地上見到了史鐵生。講座本來要在小會議廳裡進行,只讓系裡的研究生參與的討論,再多也不過三、四十人。怎知道一下來了整百人,史鐵生坐著的輪椅又沒法搬上二樓,我們就抬了各自的椅子到院子裡的草地上聽講。
太陽很猛,可天氣不熱。深秋了,草地上的草還很綠。這是很貴的草皮吧,中文系對面,靜園草坪上的草早就黃了。我很喜歡這座安靜的四合院。院子的入口有厚重的朱紅木門。夏天時門上的小屋頂會垂下紫藤花,冬天時就只剩下老老的蔓藤。門邊釘著一塊寫著“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小木板,就像舊客棧的牆壁上寫有各種菜名的老木牌。院子裡兩邊的高牆爬滿爬牆虎,現在正要轉紅,變黃,然後開始掉落。進門時要跨過一道不高的門檻。我每次都想起那些古畫中穿長衫的人,抬腿跨過時得把長衫前襬拉起來。
[ 點閱次數:83728 ]
文/許通元
有人出版社要筆者為歐陽文風的《同根生》寫篇文章時,說書名原取為《當我們同在一起》,與李添興剛在谷中城上映的愛情背叛三部曲之二撞名。我開玩笑地說很好啊,可以一起進行宣傳︰“當異性戀撞到了同性戀”。
[ 點閱次數:86445 ]
冰谷先生的散文集《走進風下之鄉》,登上馬來西亞大眾書局文學類十大暢銷書榜。雖然只是排在第十位,但對一本無甚宣傳、沒政治人物站台也沒任何炒作的本地文學書籍來說,成績已非常難得。
這是一位墾殖者與荒蠻野獸共處爭存的故事;也是一位作家最真實的熱帶雨林書寫。
冰谷從事農耕四十年,此書摘選其中五年深入馬來西亞沙巴州荒野,管理可可與油棕園的生活記錄。作者以一支文學之筆描繪自然造物之神秘;以無奈憐憫之心和野獸鬥智鬥勇,為馬華文壇還原了一座最真實的熱帶雨林。
馬華資深作家草風特別為此書寫了閱後感,茲摘錄如下:
冰谷帶我《走進風下之鄉》/草風
[ 點閱次數:83650 ]
因為是星期三,許多人要上班上學,又是午餐時間,原本估計來的人不多。
只是出乎意料,粗略算了,觀眾席有整百人,比下一場《芬蘭驚艷》的吳祥輝還多。
當然來的人未必會買書,也許是走累了坐下來聽歌吧。
而現場所見,《芬蘭驚艷》零零落落,都快賣完了。
老實說這兩本書都很好看,有照片有觀點,
而且價錢都差不多,不到三十塊,很值。
不過根據諾文(我們的代理)說,有位讀者有意買《按》,
但反映說貴了些,看了許久又放下。
不知道是不是讀者心中都有把尺,
覺得本地書應該比台版書便宜。
當我們已可做出和台版同樣精美可看的書,
我們只有靜待讀者慢慢改變。
怪不得讀者,他們那把尺其來有自。
書展的最後三天,即6月123,星期五六日,
《按》作者龔萬輝會親自到有人出版的書攤(即諾文書攤,在台灣館隔壁)站台,
凡買書的讀者都可獲得簽名。
時間是早上11點到晚上9點,
間中會不在,比如2號晚上和3號10點到5點,
萬輝要尋花蹤。
[ 點閱次數:81066 ]
《輓歌》預定二月中才在書局上架,如今迫不及待要在馬大中文系E講堂吹響。
方路還是一貫的謙卑、深情。他這麼說:
“這本《輓歌》收錄1993年以降完成的四十篇作品,十三年只得薄薄一冊書,創作不算豐沛,也反映了作者才氣的單薄。對我來說,短篇小說或許是我嚮往創作的文體,是今後尋覓的方向,微型小說則成了一種長時間複習的基本功,一種持續的鍛煉狀態。
“小說是情感寄生的四合院,透過人物、場景、情節、對話……,重構了一種建立在真實情感基礎上的無限虛構的真情。”
>讲题:马华诗歌、散文创作(散文诗歌比赛公开评审会)
>评审兼讲评:方路、刘育龙、林金城
>日期:11-1-2007(星期四)
>时间:7.30pm -9.30pm
>地点:马大文学院E讲堂 询问:012-7800350(郑诗傧)
[ 點閱次數:94702 ]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