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 |
頁數 : << 1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64 >>
生於一九七0年的賀淑芳比黎紫書還大上一歲,要不是她二00二年突然以〈別再提起〉獲第二十五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台灣文壇還不知道這個名字。這篇已是馬華短篇經典表現出的老練成熟1,怎麼看都不像出自新人之手,這多少也可看出馬華文壇的潛在實力。彼時的賀淑芳已經三十二歲,出這第一本書時更已年逾不惑;相較於黎紫書二十啷噹歲就旋風似的華麗登場,橫掃各大文學獎,賀淑芳自然顯得大器晚成。然而就這本小說的素質來說,比諸小她一歲並已出了四本小說的「前輩」黎紫書,其實並不見得遜色,只能說各有所長。
這集子裡大部分作品都是佳作,作品具畫面感,而且心理描繪筆緻細膩,其實並不易讀。
賀淑芳的文字恬淡簡約,不如黎之華麗濃艷;從這批作品來看,語言也未見風格化。是一種可以隨題材伸縮延展的平靜的敘事語言,而不是老派馬華現實主義常見的那種近似退化、辭與意有著難以填補的縫隙的華文2──在一個訪談中,她自承這方面深受香港作家西西的影響3──從這批作品來看,西西的影響所及應不止是語言,而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那種耽溺於幻想的傾向,與及明顯的世界主義。兩者是緊密關聯的,後者更意味著是與世界文學近乎親密的對話,從西西多變的小說寫作到諸如《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都可是見證。當然這裡的世界文學主要指的是現代主義之後,尤其是拉丁美洲文學以波爾赫斯為首、集大成於馬奎斯,有時以魔幻寫實這一修辭含混的歸屬的大批帶著強烈幻想色彩的作品;二戰後義大利以卡爾維諾、布札蒂、艾柯等的文學實驗;二戰後東歐的文學實驗(從布魯諾.舒爾茲到米蘭.昆德拉)、六0年代以來美國的後現代主義文學、八0年代後中文小說界的相應變革等4,這也意味著馬華文學新一代閱讀水品味的提昇。
[ 點閱次數:87214 ]
宋子衡,原名黄光佑,祖籍广东惠来。1939年出生于大山脚,只受过小学五年级教育,由于英文与算术差而留级三次,在十二岁时半途辍学,进入社会的大染缸,辗转数十年而成为历尽风霜、饱经世故的文学创作人。
他早期在大山脚丹那烈路与友人合营一间纸扎店,招牌《联艺》。联艺纸扎店虽然经营的是中下层社会所光顾的普通生意,但却有两件值得提起的旧事。其一是《联艺》是民间艺术气氛浓厚的商店。大山脚每年农历七月庆赞中元节时,盂兰胜会所供奉的,全马最大型的大士爷纸扎神像,便是联艺的作品。目前这项艺术创作已来到第三代,已经很少人知道它的最早创作人是谁。
大马著名小说作家宋子衡的许多精彩创作,便是在联艺纸扎店从事纸扎艺术工作时写成的。有人说写作需要环境、需要灵感。宋子衡的写作环境除了堆满店前的竹片碎纸,及已半完工的阴间洋楼汽车、灯笼神像之外,店的后座是“西里哗啦”的麻将声或JIM NA MI吃湖时的欢呼声。妙的是这里并非赚取抽水的赌场,而是文教界联络感情及课余消遣的好去处。宋子衡(大家呼他原名光佑)随和、好客,与文教界结缘深厚。宋子衡的写作题材资料及所谓灵感,相信有极大部分是从这些人士的生活言谈中得来。
详全文:光华日报:悼念我国短篇小说作家宋子衡
【著作年表】
1.《宋子衡短篇》小说,1972年,棕榈出版社
2.《冷场》小说,1991年,蕉风出版社
3.《裸魂》小说,1997年,陈政欣出版
[ 點閱次數:73069 ]
說話
作者:辛金順
文類:詩集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有名系列 the name 34
ISBN:978-983-2812-66-1
售價:RM20
內容簡介
辛金順詩集。錄四輯二十七首詩。詩中複有詩,如話中有話。
辛金順說:
我試圖模擬那唇音中的光亮,以自己與自己相對的距離,
聆聽來自心靈的對話,或沉默,並隨著生命的節奏走入感性的
世界。此刻,諸神退位,魅影遁跡,詩以一種狂歡的姿態,在
注音裡搖動舌韻,張揚意志,進出於虛實的世界,逍遙於自由
的王國。
而語言繼續繁殖,繼續肥
大,如臃腫的神話
說出:Ini bumi、Ini langit,ini sungai,ini是
歲月奔跑時濺起的水花,清清
清清亮著愛和愛的光華
作者簡介
辛金順,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拉曼大學中文系。曾獲中國時報新詩首獎、台北文學獎新詩首獎和散文優選獎、中央日報新詩特優獎、梁實秋散文特優獎、府城文學新詩首獎、桃城文學新詩首獎、台中文學新詩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灣省古典詩詞首獎等;著有詩集:《風起的時候》、《最後的家園》、《詩圖誌》、《記憶書冊》,散文集:《江山有待》、《一笑人間萬事》、《月光照不回的路》,論文集《秘響交音:華語語系論文集》,及主編《時代新書:中國現代小說選讀》等。
[ 點閱次數:88860 ]
希浪制作、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联合呈献:
《回家,离家,搬家》
谭伟富与胡美庭4 部短片放映会一个年轻人,为了理想,离家越来越远。这次,他决定回家。~ 弄边
一个母亲,为了家庭,离梦想越来越远。这次,她决定离家。~ 天凉好个秋
一个老师,为了工作,离爱越来越远。最近,她刚搬家。~ 我和阿古斯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当你还小的时候,当她老了以后。~ 孝(特别放映)日期: 2012年1月8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3时
地点: 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楼上华总)
Jalan Maharajalela, Kuala Lumpur.
入场免费。总时长90 分钟。会后备有交流会。
座位有限,欲预留席位者请点击此处或联络:019-381
2556 / 019-286 1543
更多详情,可浏览《回家,离家,搬家》面子书专页。
短片简介:
[ 點閱次數:83200 ]
不可一世
作者:林韋地
文類:文集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有光系列 the light 03
ISBN:978-983-2812-69-2
售價:RM25
內容簡介
林韋地第二本書。含小說、雜文、新詩,含生活與幻想。
林韋地老媽說:
要為兒子的書寫推薦, 還真怕夠不上水準, 一向對兒子的要求甚少拒絕, 因為他懂事, 明理, 甚少有過份的要求,當他提出要出書時, 還真嚇了一跳, 平時塗塗寫寫的, 只當他在習醫的過程中, 藉以舒發自己的情感而已,誰知他竟是如此的認真呢!讀他的文章,常讓我愛不釋手, 他對人物的描寫, 是如此的生動活潑, 讓人一目瞭然; 而對事件的敘述,,讓人猶如身歷其境, 過目難忘。我喜歡他的文章,簡單易懂,真情真意, 毫無做作 , 讓人感覺有一股清流, 緩緩地, 暖暖的湧上心頭,感動著你。
作者簡介
林韋地,1984年生於馬來西亞檳城,1988年赴台灣,畢業於宣恩幼稚園,台北市立仁愛國民小學,1997年返馬,畢業於大山腳日新獨立中學,馬來西亞國際醫藥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醫學系。現就職於英國黑池維多莉亞醫院。曾任馬來西亞人文雜誌《向日葵》編輯,著有文集《在第一本書之前》、《不可一世》,部落格《我是林韋地》。
[ 點閱次數:82811 ]
不一樣的青春小鳥
文/山離
多得假牙手癢,《我的青春小鳥》再版了!「青春小鳥同學會」的老餅趁機相聚,儘管,同樣的,詩集主人依然缺席。但代理人的周到,不單讓我們吃得好,還連開三瓶酒,真正令大家既內疚(那天的賬單竟由她獨自來埋)又開心(找到那麼一個好蒲點)。醉翁之意雖不在酒,可我們吟詩卻在意境(我這樣說了可能要挨罵,因為出門前忘了順手拿老花眼鏡,被批是故意躲避發出四音不準的尷尬)。托假牙之福,度過那麼快樂的一個夜晚——假牙的詩永遠都那麼好玩。
最細心的是梅小姐,出門前還記得把舊版帶來對照。有的沒的新的舊的,一目瞭然。原班人馬獨少了牛醫生及公羽介,忽然十分慶幸沒帶老花眼鏡出門,因為少了牛醫生的「椰樹」與「耶穌」之間的「天真未鑿」,在一眾才子才女的面前,搞不好我一開口就成了最大笑柄。大家唸著《借詩還魂》,昏暗的燈光下,看不清的文字忽然才跳出恍然大悟的真正實字意境。假牙高深的功力,如假包換。
假牙的詩,最最好玩的是,讀著讀著自己就想變成詩人了——原來詩是可以這樣寫的,文字可以這樣嬉戲的。一向對文字的敬畏介於患得患失的心態,除了有學藝不精的心理障礙外,更大的恐懼是在於黑字白紙那種鐵證如山的莊嚴。但假牙教會了我們,文字原來有著這種無窮無盡的趣味,而且可以如斯反覆地細嚼——直到海枯石爛,掉光牙齒用假牙還可以嚼。
假牙教會我們,人生沒啥大不了,文字也沒啥大不了,如果有著像他的才華。可惜,我沒有。所以,面對文字時,依然必得無趣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假牙只需留他的頭髮和養他的頭虱,但我要還我的水電費和養我的花草。)
原載光明日報《山離開門》專欄(30.11.2011)
[ 點閱次數:94992 ]
有人新書‧The Mines書香書展首賣:
日期:18/11/11 - 28/11/11
時間:11am-10pm
有人出版社攤位:V21a(與Rawang Boy出版社一起)
書展優惠:
1-2本扣20%
3-4本扣30%
5本或以上扣35%
《母墟》
作者:黃瑋霜
文類:馬華文學/長篇小說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有名系列 the name 033
ISBN:978-983-2812-65-4
售價:RM22
內容簡介
《母墟》屬童年憶往,以妊娠原型為架構,游移於虛實之間,孕育出婆羅洲書寫的新座標,是黃瑋霜的頭胎作品。十歲女童失足墜湖,被湖中巨蜥嚇走魂魄,為尋找失蹤的影子,於北婆羅洲邊荒小鎮漫遊,於熱帶蠻荒雨林闖蕩,逐步深入幽黯騷亂的鄉野人心,展開無止息的追尋與跋涉,竟似回歸母體子宮……
曾珍珍(台灣東華大學英文系教授):
《母墟》和楊牧的《奇萊前書》和李永平的《雨雪霏霏》同屬童年憶往,游移於虛構和非虛構之間,細膩、綿密的物色與場景描寫,是它系歸散文精品的基因標記,生動的敘事、比附於妊娠原型的結構設計,賦予它童女成長小說的精魂與形骸。
黃瑋霜:
我長途跋涉,穿過時間的大霧,終於再次返回童年的母地。它是一趟誕生的時間之旅,亦是一段緬懷往昔的漫游。
作者簡介
黃瑋霜,出生於柔佛州永平。小時候曾遷居婆羅洲沙巴,現定居馬來半島。曾學琴、念理、讀商,最後修習文學,目前流連在寫作的世界。長大後曾在台北、花蓮生活,喜愛山風海雨,也眷念城市的繁華。
台灣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兼中文輔系畢業;擁有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彈奏和樂理文憑。作品曾獲國立政治大學道南文學獎散文首獎和小說佳作、新加坡國際華文散文優勝獎、馬來西亞星雲文學獎散文優秀獎、馬來西亞南大小說出版基金。著有合輯《偷窺》(東華創作所文集I)。
目前從事文字編輯工作。
[ 點閱次數:76166 ]
有人新書‧The Mines書香書展首賣:
日期:18/11/11 - 28/11/11
時間:11am-10pm
有人出版社攤位:V21a(與Rawang Boy出版社一起)
書展優惠:
1-2本扣20%
3-4本扣30%
5本或以上扣35%
《我的青春小鳥》
作者:假牙
文類:馬華新詩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有名系列 the name 035
ISBN:978-983-2812-67-8
售價:RM28
內容簡介
《我的青春小鳥》收錄了大馬作者假牙(1962-2063)詩作一百零五首,全是他不時文藝病發時的副產品。讀者該額手稱慶的是他沒有把小學作品也包括在內。更可喜可賀的是,這將是假牙唯一的一本詩集,在寫了一首關於口臭的詩以後,他已江郎柴盡。甚至無法完成為雞屁股作詩的宏願。
國内外暢銷記錄
2005年《假牙詩集:我的青春小鳥》初版,一時洛陽紙貴,可能(應該)是全馬最暢銷的詩集。假牙說若有人找到初版詩集,可以一千大元賣回給他。不過假牙說的可能(應該)是假話。因奇貨可居,詩集被偷渡到中港台,引起兩岸三地詩人讀者驚惶,看得假牙差點掉出來。聽說不少詩人因此不再寫詩。(被假牙打敗了)
作者簡介
假牙。馬來西亞人,文壇奇葩(這個不是假牙說的)。曾獲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首獎,除此無他。以假牙寫詩,以“寄自倫敦”寫影評。喜歡印度。但是現在在倫敦敦倫,偶爾在電影院睡覺。
[ 點閱次數:81757 ]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