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64 >>

Friday night: 在PJ的電話亭遇見方路  ◎  嘉仁
有人出版品專區 2010-01-12 23:05:48
Bookmark and Share

兩個性情中(詩)人在清靜之地面對面,到底會談些甚麼呢?

他們到底會沉潛,還是越發清越。

在這個沒有甚麼好期待的時序,一粒字都比大象還大,惹起滿城怒火,且讓我們靜下來,聽聽詩人的心底話。

Free seating. 不過方路的粉絲都有VIP席(條件是早到)。

主題:在電話亭遇見方路
主辦:有人出版社、普門雜誌
日期:15.1.2010(星期五)
時間:7.30pm-9.00pm
地點:PJ SS3大學園滴水坊
主持人:曾翎龍
聯絡電話:佛光文化 03-7877 2246

(此非佛光文化或有人出版社官方文稿,由本人負所有文責)

[ 點閱次數:106084 ]

有人新書:方路詩集《電話亭》  ◎  翎龍
有人出版品專區 2009-12-28 12:07:11
Bookmark and Share

有名系列 the name 19
作者:方路
類型:詩集
售價: RM26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 978-983-2812-43-2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沉潛之書,含1992年至2008年的創作。電話亭許是詩者縮影,經歷人事,十六年泄泄沓沓,兜兜轉轉,從詩的極細罅隙中,篩漏出來純淨聲音。

詩集分八輯錄七十首詩,以主題分類,新聞體佔了兩輯,另也寫人和地方。寫得最多的,當然是各個主題折射下的詩者自己。

電話亭在今天,容或是易於忽略的風景。然而詩者方路,是不容忽略的巨大身影。是靜靜孤立,耐心等待的納言體與傳聲筒。

他說:我相信一些課題會成為歷史,一些事件會成為詩。

作者簡介

方路

原名李成友,1964年生於馬來西亞檳城大山腳,祖籍廣東普寧,大山腳日新獨中、台灣屏東技術學院畢業。曾獲南大微型小說獎、花蹤散文獎、傑出潮青文學獎、大馬優秀青年作家獎等。

詩作選入台灣《八十八年詩選》、《九十年詩選》、《2006台灣詩選》、《赤道形聲》及《馬華文學數位典藏中心》。

著有:

詩文集《魚》(1999)
詩集《傷心的隱喻》(2004)
散文集《單向道》(2005)
微型小說集《輓歌》(2006)
詩集《電話亭》(2009)

試讀01⊙方路自序/目光的重構

接近傍晚,我到丹那烈紫濟閣探望老師。遠遠看到骨灰塔立在近山的背景下,黃昏的雲朵輕輕貼著。走進龐大的建築,幽靜一方,涼涼的風從堂前打過。我步進孝恩堂,一排排靈位立在眼前,地藏王靜坐在靈央,神檯點燃幾枝香,兩爿漆了木屐紅的板門開敞著,對開寫著: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骨灰塔像迷宮一樣,一格通一格。在偌大的天樂祠看到一尊尊靈位有自己的歸宿,安靜地守著自己。

» 試讀01⊙方路自序/目光的重構
» 試讀02⊙論dr. maHatHir及其逝水年華


購書請聯絡:
一本屋热线 Hotline 1700 80 6800
电话 Phone +603 6185 1850
传真 Fax +603 6207 5465
手机 Mobile +6016 225 2329
电邮 Email service.bookhouse@gmail.com

Read more »

[ 點閱次數:99951 ]

文化先驅姚拓回顧展  ◎  翎龍
藝文訊息 2009-12-18 18:13:14
Bookmark and Share

展出日期:2009年12月19日至21日
展出时间:10am–5pm

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南方学院马华文学馆及丹斯里拿督张愈昌文物与艺术馆,
谨定于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星期六)上午十时三十分,
于新山南方学院丹斯里拿督张愈昌文物与艺术馆举行“文化先躯姚拓回顾展”,
並恭请南方学院副董事长吴惠明局绅主持开幕仪式。

仪式流程:
10:30am -开幕仪式
-姚老生活剪影
-工委会主席杨福贻先生致欢迎词
-南方学院理事长黄循积先生致欢迎词
-开幕人南方学院副董事长吴惠明局绅开幕词
-赠送纪念品予开幕人
-赠送纪念品予三位主讲人
11:15am -座谈会
-文学讲座<�人如其文> 许友彬先生主讲
-书法讲座<�书法世界>朱自存先生、曾木华副会长主讲
-姚拓家属姚守穰先生讲话
12:15am 礼成。用膳。交流参展。

[ 點閱次數:94134 ]

【有人獨家】噗出一片天  ◎  有人出版社
藝文訊息 2009-11-30 17:01:15
Bookmark and Share

專訪噗浪(Plurk)共同創辦人Alvin Woon(雲惟彬)
採訪‧翻譯/吳子文

「你今天噗了嗎?」是時下台灣年輕人最流行的問候語,所謂「噗」指的是最近在台灣迅速崛起的微型網誌(micro-blogging)──噗浪(Plurk),目前在台灣的會員人數已逼近百萬,把沒有中文介面的Twitter遠遠拋在後頭。Plurk的共同創辦人有三位,一位是來自加拿大的aKan,是Plurk概念的發起人兼出資人,一位是來自丹麥的Amir,負責程式設計,還有一位則是來自馬來西亞的Alvin Woon(雲惟彬),負責網站的介面設計。

Plurk在亞洲地區能夠大受歡迎,簡易而獨特的操作介面居功不少,因為和Facebook以及Twitter很不一樣的地方是,Plurk的訊息是以水平時間軸(Timeline)的方式呈現,還設有Karma值計算,引發噗友的熱烈討論。今年二月間,Alvin到台灣來進行考察,原本只計畫停留一週,後來卻因為台灣噗友過於熱情而逗留至今(他戲稱自己在台灣已成了明星)。由於機會難得,我特別透過email和Alvin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專訪,談Plurk的成功經驗以及大馬電子商務(E-Commerce)的發展前景。

請介紹一下你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
我從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校區(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獲得資訊工程學位(computer science degree)。畢業後,我到私人界工作了幾年(公司的名字是Knowledge Marketing),之後決定回到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校區擔任他們的網站介面設計主管。

Plurk目前在會員人數和流量上的成長幅度如何?
我們一直都在健康的成長當中。自去年開始營運以來,我們每個月都有成長,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自東亞。當然,我沒有辦法給你很精確的數字,但我對我們未來的成長前景感到非常的興奮。

Plurk和其他像Facebook或Twitter這些社群微網誌有何不同?
Plurk是以人際關係為主,其他的社群網站則是以遊戲(Facebook)或廣播(Twitter)為主。我們相信人們可以透過每天和我們所關心的人進行簡單的交談來維持一段真實或虛擬的人際關係,無法或不願意和別人交談所產生的社會病症,是這個世界上很多問題的根源。

Read more »

[ 點閱次數:94576 ]

走書展.有人和你面對面  ◎  有人出版社
藝文訊息 2009-11-22 15:30:36
Bookmark and Share

 

賣這麼便宜,連賣書的人也要嘟嘴。

 

這是有人出版社首次在書香書展設攤。
會買我們書的讀者有兩類:知道我們的和不知道我們的。
知道我們的,一般來說都上過這個部落。
不知道我們的,也許知道某位我們的作者,
也許什麼都不知道。
這是我們首次直接面對普羅大眾──
形形色色到來買書的讀者,
與我們一般在活動上遇到的學生和文學同好,
大不同。
這是很新鮮的經驗──如何向這類讀者介紹我們的書,
如何從他們的反應和選購的書中,
得知這些讀者對書的考量和傾向。
在書展擺攤實在是正經又好玩的事,
我們只看著來往的人們,
已覺得非常開心──他們當中會有我們的讀者。
你不曾設想的,這樣那樣的讀者。
逛書展看的是一排一排的書,
擺書展看的是一群一群的人。
書的意義在其中走走停停,
或許有些事正要發生,
或許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有人出版社書展攤位,M22,南洋商報/中國報後面,友誼和新欣附近。

 
 

[ 點閱次數:90667 ]

王安憶見血的一棒  ◎  有人出版社
藝文訊息 2009-11-14 12:56:44
Bookmark and Share

文/黃錦樹

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的終身評審、知名大陸小說家(也是人大常委)王安憶3年前在一場與張新穎的談話中,對馬來西亞華人及華人文學的談論非常負面,認為華人錢賺多了,可是並不認同馬來西亞、不認同馬來文化、不愛國、“非常非常傾向中國”;“你出生在這個國家,你住在這國家,可是妳對這個國家沒有感情,你找不到一個馬來西亞華人說我愛這個國家。他們只在一個華人社會裡生活,然後他們對國家充滿了指責”(見王安憶、張新穎《談話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pg.168)。身為大馬華社文學奧斯卡(借林春美的用語)的終身評審,自1991年以來她造訪大馬多次,為甚麼反而會有怎樣的看法呢?

這種看法與大馬官方可說是十分的視域融合(也可說十分的“本土”、國族主義),預設了“正確的”認同方可能有好的文學。為甚麼會這樣呢?這反映了1955年萬隆會議後人民共和國的官方立場嗎?

10多年前王安憶有篇散文〈漂泊的語言〉,寫1991年初訪新馬之後的感想,寫新加坡南大畢業生是精神上的吉普賽人,“華語是流浪地,南大是流浪地上的堡壘”;寫到小黑夫婦、小曼夫婦,寫到花蹤表演《傳燈》的場景,也寫道:“當這些華人堅持說他們民族的語言,堅持著作為他們歷史象徵的寺廟祭壇的時候,其實是保持了一個悲壯退守的姿態。”(見王安憶《漂泊的語言》,作家出版社,1996,pg.214~228),似乎是頗具同情的瞭解。10多年裡的多次造訪,因而看穿了華人文化表演的膚淺、表面,不過是富豪增加象徵資本的手段;還是說,華人之“漂泊在華語裡”其實是愚蠢之舉,他們其實沒必要、也沒資格這麼做?

為甚麼王安憶會從同情轉而為輕蔑呢?

Read more »

[ 點閱次數:88384 ]

王安憶談馬華文學  ◎  有人出版社
藝文訊息 2009-11-11 13:19:51
Bookmark and Share

張新穎 :台灣文學里面有幾個馬來西亞人,像黃錦樹等。那麼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學怎麼樣?

王安憶: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學我個人不大抱希望,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有一個誤區,你出生在這個國家,你住在這個國家,可是你對這個國家沒有感情,你找不到一個馬來西亞華人說我愛這個國家。他們只在一個華人社會里面生活,然後他對這個國家充滿了指責,馬來的文化他們是沒興趣的,馬來人的歌舞他們都不看的,這是和華人在馬來西亞的遭際有關系,華人受了很多欺負,因為放棄了政治,沒有像李光耀這樣的人物出現,政權落在馬來人手里了,可是這是人家的領土啊。他們有很多理由說他們很早就在這生活,勞動,生產積累了很大份額的財富,所以覺得許多政策對華人不公平。可是不管怎麼講華人和馬來人就算是親戚,或者朋友、鄰居吧,已經是一起生活的人,卻依然對這個國家好像沒有了解的欲望的樣子。當然,也因此他們非常非常的傾向中國,他們對馬來西亞的認同感則差了很多。這種認同與不認同里的思想資源我以為不足,這可能會妨礙作家的生長。

張新穎:馬來西亞的華人很驕傲吧?

王安憶:很驕傲的,因為有財富,文明程度也高。南洋的華人都很驕傲的,因為有錢,錢賺得不得了,可是沒有政權呀,政權在別人手里邊。菲律賓的華人都富到什麼程度啦,造墓,他們的墓都造得很大很大,像一幢房子一樣,在里面打麻將,生活得很奇怪。

*摘自王安憶、張新穎著《談話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

[ 點閱次數:88335 ]

2009年新纪元学院戏剧与影像系公演:斗法-新世神话白蛇  ◎  翎龍
藝文訊息 2009-11-09 12:09:52
Bookmark and Share

2009年新纪元学院戏剧与影像系公演
《斗法-新世神话白蛇》
戲炬獎最佳導演賀世平年度力作
演員:許慧珊、黃曉萍、包章洋、侯緯晨、周曉湘、俞云冰

演出資訊
日期+時間
27/11/2009(五) 8pm
28/11/2009(六) 8pm
29/11/2009(日) 3pm
30/11/2009(一) 8pm

地點
加影新紀元學院黑箱劇場

票價:成人 RM15 學生RM10

洽詢:章洋 - 0173093132 Alison - 0123639738

網站:http://draconians2009.blogspot.com

2009年,一個佈滿非常事件的年頭,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二年級生在2009結束以前熱力呈現舞台劇《斗法-新世神話白蛇》。

由第五届戏炬奖最佳导演賀世平帶領演員們重新詮釋取材自中国民间神话《白蛇傳》的《斗法-新世神話白蛇》,企图在经典的传统架构中尋找另一種可能性, 反思新世代的爱情观、价值观、政治观等等,作为借古讽今的现代启示。以现代剧场的形式语言,结合拼贴、并置的多媒体影像手法交错繁衍地表达“恶法”所衍生的社會意識形態。此外,演出造型摒弃中国古典的传统形象和色彩,采用混杂素色的古典风情美学,加上糜烂的重金属摇滚,企图打造一场另类的视听响宴。

人與妖之間,是一段缠绵悱恻的過程;激情与理智之間的抗争,是人与命运搏斗的认知和失落。在這場时空错落的社会乱象里,我們一起重新思考所谓“同类”与“异类”二元对立的既定模式。

Read more »

[ 點閱次數:89741 ]

頁數 : <<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64 >>

有人部落

馬華文學後浪潮。眾聲喧嘩,一個張揚的居所。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114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