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 |
頁數 : << 1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
什麼是“周末沙龍”?
⊙文友聚會,根據某個主題談論、交流。
⊙不是座談會,沒有主講人,所有人都是參與者,地位平等。
⊙沒有固定地點,地點的選擇盡量配合主題。
⊙每月一次,日期定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
⊙沒有嚴肅的形式,輕鬆隨意。
⊙目的:
1.提供一個平台供寫作人交流。
2.透過討論提升寫作人的思維、寫作層次。
3.期望以作品向社會發出尖銳的聲音。
經黃建華和林金城的策劃﹐第一次的沙龍于8月27日在大將書行舉行。和沙龍同步進行的是針對沙龍主題的創作(依然是創作先行吧)﹐集合了大家的作品過後﹐組稿給報章或媒體的文藝版或副刊。
週末沙龍(二)預告﹕
日期 :2005年9月24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5時
地點 :吉隆坡文化街紫藤茶坊
報名方法:自行闖入
主題 :八十年代
[ 點閱次數:63551 ]
![]() |
t c p 部
落 ![]() 在這之前﹐一切無法預知 ::::: ::::: 和想象﹔在這之後﹐一切無法預知﹐也無法想象。 ::::: |
[ 點閱次數:67849 ]
哇嘮矣 ◎ 嘉仁
上面的感嘆句音譯正確嗎﹖看到許通元和木焱要在下期《蕉風》為八字輩作搖頭專輯﹐驚嘆之余﹐還要為他們禱告﹐希望內政部不會把他們當成搖頭一族的幕後首腦。
他們已經列出邀請名單﹕鐘進賀、孫松清、盧洁欣、郭史光治、謝明成、林明發、李宣春、林頡轢(林協力)、林艾妮、廖婉真、紀露結、唐秀麗、林韋地、阿鯨等等(大概也“未克一一盡錄”﹐有些好像也不是八字輩)﹐希望八字輩大力賜稿。木焱傳來的SMS說﹕任何文字作品歡迎投來﹐實驗性更好。
這樣下去﹐《蕉風》和《文藝春秋》一樣﹐偏好某些派別的罪名就成立了(啊我是在害他們嗎﹖)
八字輩投稿去吧不用想太多。截止日期是2005年10月15日。可以寄給:
《蕉風》/南院马华文学馆
Southern College
P.O. Box 76, 8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
Tel : 607 - 5586605 (Ext. 120/ 142)
Fax : 607 - 5563306
E-mail : mhlcc@sc.edu.my
《蕉風》495期預告在這裡。看看兩位執行編輯的心情故事﹕《執行編輯手記》。
[ 點閱次數:54502 ]
有人是極端份子 ◎ 嘉仁
來抓我們吧。
自稱極端份子的壞處是﹐大概所有的罪名都會加在你身上。當然﹐我是確定了我是我自己﹐通過自己的網站發表﹐敵人和朋友都不會混淆。其實﹐我要表達的是對很多打游擊戰的武裝份子的同情﹐由於他們在地下﹐由於他們居無定所﹐由於我們聽不見他們﹐主流媒體說﹐他們自稱干案﹐他們就干案了。大家都迫不急待地為他人定罪﹐以獲得“知”的安全感﹐是知識經濟的運作方式。
有人是極端份子的情況就很清楚﹐這個月我們有兩本新書﹐先看看書名和封面﹕
1.《掌上情愛》
2.《伊的故事──馬來新文學研究Yang Empunya Cerita: A Critical Study on Modern
Malay Literature》
這時﹐熟讀管理學的朋友可能會有“產品定位”這樣的概念在腦子裡面一閃而過。在過去幾年的馬華文壇﹐出版書籍談談產品形像公司定位﹐好像就能夠解決閱讀人口的問題﹐我想我們被許多基礎薄弱的管理學理論荼毒太深。可能游刃于天地的兩端﹐空間才夠寬廣。
有人出版社沒有什麼理論或定位策略﹐如果有一天它倒閉﹐經過其墓碑的人們會說﹕也沒什麼動腦筋﹐搞什麼理論﹐終其一生﹐只是奉行朋友主義。
[ 點閱次數:58528 ]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