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情女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吃喝不算內行,但對飲食興趣濃厚。父母經商常外食,雖然鮮少鮑參翅肚,但足跡遍布各色酒家飯館。小時對飯館菜色沒有印象,只會挑剔有無冷氣。曾因為酒樓冷氣房滿座,改在戶外用餐,結果才四五歲的我,脾氣大不肯吃飯。大人沒輒,任我站在桌邊哭完一頓飯。現在想不起怎麼收場,他們是狼狽不已解決還是從容自在吃完。忘了有無挨打,只知道當晚我滴水不進,粒米不食,餓著肚子回家。往後成長過程裡,偶爾也以絕食賭氣抗議,或者情緒低落連帶影響食慾。“衣食足方知榮辱”,時代再進步,數位也好虛擬也罷,終於明白吃飯無法憑空,既現實又實際。肚皮只要鬧革命,啥都別想了,吃飯皇帝大。
中學放假有閒暇,家裡適逢辭掉幫傭,父母又工作,竟無人料理三餐。身為老大,除了責無旁貸,還多少有點托大,覺得做飯是眼見功夫輕而易舉。採買尚好,請菜市老板切削砍剁料理妥當。但考場卻在灶上,怕油濺身,鍋未紅油未熱,魚就下去了,最後魚熟了,但皮也不見了。搞不清五味如何調出,不知炒青菜只要爆蒜清炒調點鹽巴。相信廣告蠔油煮菜樣樣香,因此逢菜必有蠔油,鮮味全無。一鍋湯還可以,但不懂用料提味增鮮,偶爾試了寡淡無味,一昧下鹽結果死咸。後來參考坊間烹飪手冊和食譜,依樣葫蘆才略有進步。當年常覺氣餒,有點埋怨父母一聲稱贊也無,現在想來他們沒有絕食抗議已經很好。
留學台灣,我相對幸運至少每頓有菜有肉,只是味道差多了。也是如此靜極思動,既然能吃能喝才有歷史,有滋有味方見人文,結果老厝田野調查,遍試深坑臭豆腐,台北街頭市井體會,飽嘗阿宗蚵仔面線。鹽酥雞,當然是考試熬夜味道最佳,鴨肉扁羊肉羹蛋餅飯團牛腩香,連山東餃都能吃出味道。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如果味道是五味調配的法則,那麼滋味就是一飯一肴的感受。最近和母親提起市內有名的小食肆老飯館,說帶她去吃。她笑言那些飯館,都是我小時吃過的。味道依舊相似,滋味已然不同,這些藏在味蕾的記憶,都是最滋養的生活。就這樣吃著,我們長大了。
(曾刊載於2005年3月13日 星洲日報星期刊個人專欄《食不相瞞》)
[ 點閱次數:4738 ]
廣告人,專欄作者。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