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情女子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碗轉深情  ◎  紅蓮
食不相暪 2005-05-10 08:47:23
Bookmark and Share

太多事物,我們習以為常;太多道理,更像老生常談。家裡吃飯,除了喝湯還在用碗,吃飯已經改用碟子。小時除了需要被喂飯的小朋友用碟,已經會用筷子的孩子一定要用碗筷吃飯。忘了何時開始改變,極可能當時全家鮮少一起用飯,煮好都各別吃,結果小孩學會把飯菜全弄到碟子裡,一支調羹,就可拿到電視前配著卡通或戲劇情節下飯。既避免飯桌上一兩個人吃飯的冷清,也可以少走幾趟加菜添飯。最後除了團年飯和正式節日,碗平時只是用來盛湯。

漸漸的,發現身邊很多朋友,尤其是年紀再小一點,筷子功都不太好,不是姿態不正確,要湯匙輔助,就是干脆放棄,吃湯面也改成叉匙。不是迷信抓筷子頭腦就特別好,用碗就特別端庄,而是身為中華國粹,炎黃文化的碗筷,確實有特別之處。盛滿血汗的大公雞碗,是很多南來祖先的記憶。家常景德藍白米通碗,總是有那麼一點市井的平安。龍鳳彩繪的娘惹釉碗,卻又混合蕉風椰雨的血脈熱情。八角碗,也不裝高梁汾酒,而是滿溢藥香的肉骨茶,治思鄉的病。用筷子敲打碗碟,是沒福氣的人才做的事,夜裡則是請好兄弟來賞光,都是禁忌。打破了,肯定一句落地花開,歲歲(碎碎)平安。

碗,需要做成中空,才有用。空蕩蕩看似無用,實際上,它的無用,就是它的有用。裝滿了,也要倒出來,才能完成使用的過程。永遠只裝一件物而不使用,不只碗無用,連物也無用。我們的碗,也算平易近人,也裝得下各式各樣的菜,咖哩雞仁當羊黃姜飯喇沙面。而筷子,除了切割,挾挑撩扒刺拌掀,能做的事還不少,也還好菜上了桌,不太需要粗魯行事。用碗筷吃飯,才能一口飯一口菜,把菜和菜的滋味分開,而且每一口都還溫熱。不像碟子盛食易涼,把各種菜餚湯湯汁汁的混在一起,百味難辨。

碗,裝得下大自然給我們的賞賜,卻填不飽我們無窮盡的慾望。執著於碗筷相承沒什麼不好,畢竟嘗著先輩留下的智慧和味道。但回過頭來,看看樂天安逸的友族朋友,以蕉葉為盤,以手為具,其實也是另一種自然主義,因為最後都是塵歸塵,土歸土。

(曾刊載於2005年4月17日 星洲日報星期刊個人專欄《食不相瞞》)

[ 點閱次數:4823 ]

暫無回應

還沒有回應...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吃情女子

第一次用部落格。其實很不習慣這樣暴露自己,寫點心情,希望被別人接受,卻也害怕被旁人透視。最後,慢慢的,居然習慣了一個人,但也是不得不接受的自己。

廣告人,專欄作者。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1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文章彙整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32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