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意思︱ take it easy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聽說;全國有一至兩百萬外勞,不曉得這數目是不是真的?不過,至少有四十人正與我同坐在一輛回返愛極樂的市區巴士上。嘿,幾世修得同車擠,要多多珍惜。外勞語多亢奮,把持手機,嘰哩哇啦,顧盼自豪。這種知足常樂,連我看了都有幾分妒忌。
仿古牆墊真古牆,涼風習習,我與幾位外勞、遊客或外勞遊客站在假牆上。有個小孩嚇哭了,他媽的手把他拉開仿古炮,笑說:「這不會爆炸的,別怕。」我從假牆上往下看,下有兩三名本地遊客、中國學生或中國學生遊客。站在河畔搔首弄姿,拍照。
馬六甲河像橡皮膠一般被彎曲,擠成一小片廣場;擺點紙紮的龍、大象、各式燈籠,殊無可觀。難怪不諳華語,只懂福建話的德士司機(這種人在馬六甲極為罕見)對不會講福建話(這種人,在馬六甲也少有吶。)的我抱怨:「哎,燈籠有什麼好看?」
我讀仿水車前的說明:馬六甲全盛時期,港內擁有八十種語言。語焉不詳一語帶過此仿水車何以有「存在之必要」。其實,這裡曾經存在的不是水車,而是吊橋;吊橋遺跡已落花流水;其时橋上八十人種嘰哩哇啦,是否有土著與否之爭?另有多少外勞?
來到「狸貓狸貓咖啡館」,老板阿舜沒在,莎倫的姐姐說他們前往「椰子屋」找吃,但初一我們沒開,阿舜乃轉至「地理學家」對過又一家雞飯店去了。我走進「地理學家」探問,員工上班兩星期,不曉得任職近十年的經理 Chan 是誰?呵,他沒做啦。
新髹乳黃牆面的馬六甲「椰子屋」,斜對面開了一間酒榭。那可是荷蘭街僅有兩間擁有前院的住宅呢。小小空間擁塞幾座峇厘式稻草涼亭。我終於明白馬六甲真正的憂鬱是:一眾店家積極、勇敢地搽脂抺粉,品味太過擁擠。美麗乃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我想念吾與吾愛閒閒地走在百年倉庫旁的,那天。夕陽斜斜照向對岸。堤岸上紅木堆積,那是可以搭棚,也可以燒柴的好東西。其時仍然由印尼彼岸,載到六百年物物交換碼頭,用雞蛋什麼的交換。如果生命可以回頭,我等可愿意,以什麼,交換什麼?
*小小感想,「不成敬意」。公布一下:八打靈椰子屋已度完年假,開張營業,歡迎大駕光臨!
[ 點閱次數:9844 ]
椰子屋創辦人,文字與餐館設計。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