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意思

take it easy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吉隆坡椰子屋

大膽說一句  ◎  莊若
意猶未竟 2010-01-04 00:20:08
Bookmark and Share

90年代看試片,電影公關人員對翻版還不多顧慮,送電影海報、硬照(也就是釘在戲院布告,玻璃箱內的照片。)還是蠻慷慨的。我印象最深的一張照片,是《阿飛正傳》:不知是電影拍了菲林沒用,還是工餘休息?只見六十年代的梁朝偉與張曼玉,對坐板凳,剥棕子吃。
《東邪西毒》上映時,我獲贈兩大張才放得完六個大頭照的海報。說來有點「曬命」,我沒收好,這張海報後來不懂去了哪裡。事實真相或許是;《東邪西毒》這張海報,我一點也不喜歡,不像《阿飛正傳》那個時鐘,我難得地謹慎收藏(如今擺在馬六甲「椰子屋」。)如此說來,有點假撇清:哎,認了算了。看,我一點,也,不迷戀王家衛。
雖然《旺角卡門》(本地易名《江湖風雲》。)《阿飛正傳》不知看了多少次?那是另一回事。
有個說法是:一名(好)導演最好的作品,往往是首一兩部,事不過三。
我的推測是:第一二部,多數出自本心,是多年蓄勢以待。第三部,導演開始有經驗,要玩花樣了。當局者迷,從此蕩失路,不願也不能回頭。
旁觀者未必清。但是,容我大膽說一句:自此之後,王家衛,不管如何創新,仍需自癈武功,重新出發;老影迷才會重新回座,重新「期待」。
不像現在,老影迷其實並不關心什麼王家衛。
他還在拍戲嗎?多久拍一部?有就看囉,沒有也不要緊。
《藍莓之夜》本地沒上映,我連翻版都懶得找。
有誰把希望投射在《一代宗師》?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持同樣想法。相反的,我恐怕是極少數。幾年前,我為一本本地影評集《私影地盤》寫序,發現不少七字輩影評人,視《東邪西毒》為個人影賬經典。如果「影評」這種東西是民主選舉,必須以票量取勝,我可能拿不回按櫃金。
但是;網絡上仍有「網民」指出:《東邪西毒》乃王家衛電影中最不值得收藏的一部。
也就是說:雖然「終極版」出現,有「蓋棺論定」意味,不見得萬民稱頌。
我又一次大膽假設;所謂「網民」,大多數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一群。
他們跳越時空,透過影碟,回頭初遇94年的作品,當然失去新意:那些長髮的嬉皮刀客,亂披風的劍擊搏殺,《東邪西毒》雖是始作俑者,跟風者眾,回頭看但不知來處的人,自然見怪不怪,了無新意。
除了美術技藝,此片內容,對他們來說,更沒看頭。
有說是借金庸之名,側寫張愛玲(還點明是《半生緣》。)我覺得「不那樣說還好」。
同樣的,當年的七字輩影迷,十多廿歲時,或者聽聞前輩(我是其中之一,哎)說及三年之前《阿飛正傳》如何文藝如何神奇;初遇《東邪西毒》,自然似懂非懂,如真似幻,趕緊頂禮模拜為是;這是他們最初的「大師經典」吶。
八九十年代,文藝青年一直「等待大師」,不像五六字輩那麼「崇洋」,早經歐洲電影新浪潮,美國好萊塢洗禮,這裡點出「馬田史高西斯運鏡」,那裡不明「嬉皮武俠,開什麼玩笑」?
《東邪西毒》的美術、形象與文藝腔,是香港次文化發展的極致(你有讀當年《號外》便略知一二。)八十年代伊始,經電視劇及流行歌曲,飽受香港文化薰陶的一代,自然無條件接受這些陪著他們長大的映象風格。若果你要說《東邪西毒》是超級金裝豪華版的MTV亦無不可(雖然只有一兩支歌仔好聽。)你沒發現,除了一般影評人,喜歡《東邪西毒》的,還有天真熱情,把張國榮稱為「哥哥」的一群?
這裡,我幾乎只談《東邪西毒》而非「終極版」,而且有一點點「終極侮辱」,看來欠揍極了。希望各位不要誤會:我可沒必要為此片壯烈犧牲,況且好導演的壞作品,始終比壞導演的好作品強。
據說張國榮為此片停拍,曾經兩度奔走籌資,演員因為《阿飛正傳》驘得的口碑,不惜拋身付出,誠屬難能可貴。王家衛欠張國榮一個人情,多年以後,找出底片,重新修飾,補張國榮一個最後的身影,其實也是應該。這是一份「誠意」。
但是,身為一名至少看了二回的觀眾,終於發現「終極版」沒有什麼。畫面更清晰(記憶當然模糊。)把陳勳奇的音樂,部份交予馬友友演奏(因此搬得進國際市場?)剪了一點瞎劍客與刀客的廝殺,補了點春夏秋冬的旁白,讓林青霞說華語。
淡掃娥眉,未能脫胎換骨。
一般評價是:與第一版沒什麼不同,好像比較容易理解。好像也沒那麼好看了。
不容易理解=好看?這可不容易理解。
不如說,當年看戲的心情不再。
就像初戀,似懂非懂,才能心如鹿撞。過盡千帆,什麼都「睇化」。
唯一好處,是在大銀幕上,重現風華正荗的張國榮,張曼玉,林青霞,劉嘉玲,還有初出道的楊采妮。做明星真好,可以用重洗的菲林,留下青春,甚或生命。
《東邪西毒》當年的好處,是擁有新意:初看《東邪西毒》其實甚為訝異:這是怎樣的武俠片?為兩餐煩惱的,為老婆抱著馬自戀「冇眼睇」難過得想死的,為一粒雞蛋失去一根手指的,為愛一個人特意路過去找另一個人的,一人分飾兩人跟大海有仇的,全是為了愛,失心瘋的痴男怨女。
可是,當觀眾正要為那一份文藝腔而感動流淚,笑話往往又不經意跳出來。這可是香港電影的慣習,不敢文藝過頭,怕給人笑話;常先下手為強,來個自嘲先作了斷。他們文藝得自己都想謿笑。
可是新意,並不是一切。《阿飛正傳》的成功,在於以占士甸與跳茶舞的五六十年代,清晰流轉一個意猶未竟的故事;創意不強,但勝在結構完整。
《東邪西毒》不依附現實,另創新境;觀眾反而無所適從。
大制作,未必就是「巨片」,甭說是「經典」。這個「終極版」,給人的印象是:既然浪費了那麼多時間和金錢,王家衛多年後仍然不捨得,努力想再「揸」一點什麼出來,好彌補「未竟」的一些什麼?但修修補補不了了之的,始終是「遺憾」。
作品的架構先天不足,根基不好,怎樣裝修,亦是徒然。
好的作品,多數基建在「約定俗成」,破舊立新(例如:《卧虎藏龍》。)如果人們認為金庸小說的人物是這個樣子,就不必改成另一種樣子。改名字豈不更易?

(此文刊於“Video Art"第二期,經我修改後,已失原味(原味未必更好,牆面修修補俌,沒有破壞/改善結構。)寫專欄稿,就像做廣告,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做得最好的」,不在狀態內,也只能那樣啦。
話說回來,“VA”值得推荐,此期內容有何志良(《近打》,雖然他拍戲有夠爛的,但也可看如何「爛得有理」。)另外有楊俊漢(《死了都要賣》)專訪,雅思敏專輯,她的專業攝影師Keong Low專訪,及各類專業攝錄資訊等等。我國沒有一本中文純電影雜誌,這算是半本,值得大力支持,或者,支持一半也好。)

[ 點閱次數:12000 ]

13 則回應

我覺得莊若說得最好的是這段:
當觀眾正要為那一份文藝腔而感動流淚,笑話往往又不經意跳出來。
這可是香港電影的慣習,不敢文藝過頭,怕給人笑話;
常先下手為強,來個自嘲先作了斷。他們文藝得自己都想謿笑。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大馬創作者也有這個習慣?
看來香港文化影響真大。
路人 [訪客] 2010-01-04 @ 03:27
是的,我評審過一些短片,類似「過期的鳳梨罐頭」的文藝技倆見得多了。
文藝腔與(給人)笑話尶尬在一線之間,沒經驗或自覺者甚難掌握。
文藝本來就是造作(非現實)的,但要「化妝到好像沒化一樣」,或干脆假到完Camp到出汁,才是真功夫。
2010-01-04 @ 08:16
略略掃過這文,
還搞不清楚是說好還是壞。
東拉西扯,也是一種好看。
也許內裡有個嚴謹的結構?
也許要像電影般看文才能看得明白。
或許得看二三篇才行。
寫影話寫得像電影,
堪稱一絕了。
2010-01-04 @ 12:41
翎龍,

東拉西扯也有好看的,此篇就算「改過自新」;還未達到讓本人沾沾自喜的程度,倒是心知肚明。
除非移骨換形,重新寫過,但沒這個力氣矣。
寫影話不一定要說好還是說壞的,那是觀影指南(有時我會那樣做。)
我只是推測不同年代的人們,對「東邪西毒」如何感知的來龍去脈。當然我不是社會學家,只是(無)聊充一格。
記得當年我在《星洲》寫此片,放的標題是:「A君B君C君」。當愛情信箱處理,更多人「看無」。
2010-01-04 @ 12:54
《東邪西毒》 我是在舊時那種大戲院 看的,當時小貓兩三隻, 過程听到觀眾暴粗免不了,讓我嚇一跳的是完場時坐在我前面的竟是一對馬來情侶!他們竟能撐完整套戲?!
我曾是王的fans,但現在就如你說的,有就看囉,沒有也不要緊 。《藍莓之夜》看得我暴粗連連!它讓我覺得王晶的對王家衛嘲笑是對的。
我祈求《一代宗師》 裡阿朝偉哥不是對著練武用的木頭說話就好啦!
祥哥 [訪客] 2010-01-05 @ 12:09
祥哥,

我原名祥光,所以也可以自稱祥弟,哈。
我看《阿飛正傳》時,有先見之明,特定找八打靈舊區,像戲裡六十年代的老戲院(張愛倫一定懂,名字我忘了。)在下午最少人的時候去看。仍然有人爆粗。《東邪西毒》更別說了。
的確,你說出我們的集體恐懼:偉哥他千萬別對著木頭說話,對著毛巾說話已經夠笨的了。
2010-01-05 @ 12:26
莊若你這篇好到不行
雖然推敲七字輩找不到大師的經驗因人而異
但你的揣摩與指涉,讀完不禁讓人拍案叫絕
我也是看藍莓看到心浮氣躁那一掛
雖然對王大導已不存任何掛念

但我還是要說,阿偉哥在春光乍洩的演出
才是一絕,不管他是對著毛巾對著樹洞還是對著木頭說話
還是對著收音機哽咽啊
少尉 [會員] 2010-01-05 @ 16:29
少尉,

看來王家衛行情看淡。
你有想過;現在他的電影怎樣能賣嗎?
以後私下跟你講。
另外:偉哥在《春光乍現》的演出,真令人心如鹿撞呀,哈哈!
2010-01-05 @ 18:10
得空不妨到彭浩翔的blog(真的叫'彭浩翔的BLOG') 一游,我覺得問的和答的都非常棒!

我想我對他的期望會更大一些。
祥哥 [訪客] 2010-01-06 @ 09:36
我看過,現點連結了。
2010-01-06 @ 17:54
阿光,
还是你厉害,《藍莓之夜》不必看,看了会讨厌王家卫。
我看得快呕吐,为其对白。
电影原声带还可以勉强听一听。
冬卡 [訪客] 2010-01-07 @ 23:06
冬卡,

不是我厲害,是天生對以下兩種文藝腔敏感。
我受不了民歌餐館,唱茶輕輕擺首,小小聲撫掌的文藝腔。
也受不了Pub,飲酒大聲拍桌,死命扭首搖腳抽煙的假不文藝。
2010-01-08 @ 16:42
old town的戲院叫大華還是金星吧,還是兩者都是。
《東邪西毒》叫Ashes of Time,時間灰燼,顯然經不起時間考驗,十多年就揮盡了。終極版至今未打開。
當年看還是喜歡的,只嫌悶了點,雖然看《東成西就》又嫌無聊。
2010-01-17 @ 22:51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fisheye

小意思

椰子屋以外,另有什麼?想想再說。

椰子屋創辦人,文字與餐館設計。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1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24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