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意思︱ take it easy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90年代看試片,電影公關人員對翻版還不多顧慮,送電影海報、硬照(也就是釘在戲院布告,玻璃箱內的照片。)還是蠻慷慨的。我印象最深的一張照片,是《阿飛正傳》:不知是電影拍了菲林沒用,還是工餘休息?只見六十年代的梁朝偉與張曼玉,對坐板凳,剥棕子吃。
《東邪西毒》上映時,我獲贈兩大張才放得完六個大頭照的海報。說來有點「曬命」,我沒收好,這張海報後來不懂去了哪裡。事實真相或許是;《東邪西毒》這張海報,我一點也不喜歡,不像《阿飛正傳》那個時鐘,我難得地謹慎收藏(如今擺在馬六甲「椰子屋」。)如此說來,有點假撇清:哎,認了算了。看,我一點,也,不迷戀王家衛。
雖然《旺角卡門》(本地易名《江湖風雲》。)《阿飛正傳》不知看了多少次?那是另一回事。
有個說法是:一名(好)導演最好的作品,往往是首一兩部,事不過三。
我的推測是:第一二部,多數出自本心,是多年蓄勢以待。第三部,導演開始有經驗,要玩花樣了。當局者迷,從此蕩失路,不願也不能回頭。
旁觀者未必清。但是,容我大膽說一句:自此之後,王家衛,不管如何創新,仍需自癈武功,重新出發;老影迷才會重新回座,重新「期待」。
不像現在,老影迷其實並不關心什麼王家衛。
他還在拍戲嗎?多久拍一部?有就看囉,沒有也不要緊。
《藍莓之夜》本地沒上映,我連翻版都懶得找。
有誰把希望投射在《一代宗師》?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持同樣想法。相反的,我恐怕是極少數。幾年前,我為一本本地影評集《私影地盤》寫序,發現不少七字輩影評人,視《東邪西毒》為個人影賬經典。如果「影評」這種東西是民主選舉,必須以票量取勝,我可能拿不回按櫃金。
但是;網絡上仍有「網民」指出:《東邪西毒》乃王家衛電影中最不值得收藏的一部。
也就是說:雖然「終極版」出現,有「蓋棺論定」意味,不見得萬民稱頌。
我又一次大膽假設;所謂「網民」,大多數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一群。
他們跳越時空,透過影碟,回頭初遇94年的作品,當然失去新意:那些長髮的嬉皮刀客,亂披風的劍擊搏殺,《東邪西毒》雖是始作俑者,跟風者眾,回頭看但不知來處的人,自然見怪不怪,了無新意。
除了美術技藝,此片內容,對他們來說,更沒看頭。
有說是借金庸之名,側寫張愛玲(還點明是《半生緣》。)我覺得「不那樣說還好」。
同樣的,當年的七字輩影迷,十多廿歲時,或者聽聞前輩(我是其中之一,哎)說及三年之前《阿飛正傳》如何文藝如何神奇;初遇《東邪西毒》,自然似懂非懂,如真似幻,趕緊頂禮模拜為是;這是他們最初的「大師經典」吶。
八九十年代,文藝青年一直「等待大師」,不像五六字輩那麼「崇洋」,早經歐洲電影新浪潮,美國好萊塢洗禮,這裡點出「馬田史高西斯運鏡」,那裡不明「嬉皮武俠,開什麼玩笑」?
《東邪西毒》的美術、形象與文藝腔,是香港次文化發展的極致(你有讀當年《號外》便略知一二。)八十年代伊始,經電視劇及流行歌曲,飽受香港文化薰陶的一代,自然無條件接受這些陪著他們長大的映象風格。若果你要說《東邪西毒》是超級金裝豪華版的MTV亦無不可(雖然只有一兩支歌仔好聽。)你沒發現,除了一般影評人,喜歡《東邪西毒》的,還有天真熱情,把張國榮稱為「哥哥」的一群?
這裡,我幾乎只談《東邪西毒》而非「終極版」,而且有一點點「終極侮辱」,看來欠揍極了。希望各位不要誤會:我可沒必要為此片壯烈犧牲,況且好導演的壞作品,始終比壞導演的好作品強。
據說張國榮為此片停拍,曾經兩度奔走籌資,演員因為《阿飛正傳》驘得的口碑,不惜拋身付出,誠屬難能可貴。王家衛欠張國榮一個人情,多年以後,找出底片,重新修飾,補張國榮一個最後的身影,其實也是應該。這是一份「誠意」。
但是,身為一名至少看了二回的觀眾,終於發現「終極版」沒有什麼。畫面更清晰(記憶當然模糊。)把陳勳奇的音樂,部份交予馬友友演奏(因此搬得進國際市場?)剪了一點瞎劍客與刀客的廝殺,補了點春夏秋冬的旁白,讓林青霞說華語。
淡掃娥眉,未能脫胎換骨。
一般評價是:與第一版沒什麼不同,好像比較容易理解。好像也沒那麼好看了。
不容易理解=好看?這可不容易理解。
不如說,當年看戲的心情不再。
就像初戀,似懂非懂,才能心如鹿撞。過盡千帆,什麼都「睇化」。
唯一好處,是在大銀幕上,重現風華正荗的張國榮,張曼玉,林青霞,劉嘉玲,還有初出道的楊采妮。做明星真好,可以用重洗的菲林,留下青春,甚或生命。
《東邪西毒》當年的好處,是擁有新意:初看《東邪西毒》其實甚為訝異:這是怎樣的武俠片?為兩餐煩惱的,為老婆抱著馬自戀「冇眼睇」難過得想死的,為一粒雞蛋失去一根手指的,為愛一個人特意路過去找另一個人的,一人分飾兩人跟大海有仇的,全是為了愛,失心瘋的痴男怨女。
可是,當觀眾正要為那一份文藝腔而感動流淚,笑話往往又不經意跳出來。這可是香港電影的慣習,不敢文藝過頭,怕給人笑話;常先下手為強,來個自嘲先作了斷。他們文藝得自己都想謿笑。
可是新意,並不是一切。《阿飛正傳》的成功,在於以占士甸與跳茶舞的五六十年代,清晰流轉一個意猶未竟的故事;創意不強,但勝在結構完整。
《東邪西毒》不依附現實,另創新境;觀眾反而無所適從。
大制作,未必就是「巨片」,甭說是「經典」。這個「終極版」,給人的印象是:既然浪費了那麼多時間和金錢,王家衛多年後仍然不捨得,努力想再「揸」一點什麼出來,好彌補「未竟」的一些什麼?但修修補補不了了之的,始終是「遺憾」。
作品的架構先天不足,根基不好,怎樣裝修,亦是徒然。
好的作品,多數基建在「約定俗成」,破舊立新(例如:《卧虎藏龍》。)如果人們認為金庸小說的人物是這個樣子,就不必改成另一種樣子。改名字豈不更易?
(此文刊於“Video
Art"第二期,經我修改後,已失原味(原味未必更好,牆面修修補俌,沒有破壞/改善結構。)寫專欄稿,就像做廣告,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做得最好的」,不在狀態內,也只能那樣啦。
話說回來,“VA”值得推荐,此期內容有何志良(《近打》,雖然他拍戲有夠爛的,但也可看如何「爛得有理」。)另外有楊俊漢(《死了都要賣》)專訪,雅思敏專輯,她的專業攝影師Keong
Low專訪,及各類專業攝錄資訊等等。我國沒有一本中文純電影雜誌,這算是半本,值得大力支持,或者,支持一半也好。)
[ 點閱次數:12000 ]
椰子屋創辦人,文字與餐館設計。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