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七月檳城之行,我特地到七條路巴剎去嚐食傳說中的“碩莪炒”。
記得朋友曾在電話中一再強調,說再不去吃恐怕很快就要失傳囉!
碩莪(Sago),就是我們所謂的沙谷米或西谷米。年輕人熟悉的港式西米露,以及台灣珍珠奶茶中的珍珠,都是碩莪的製成品。沙谷米一旦煮熟後,無論做成粿還是糕,印象中總是黏搭搭的,口感Q軟彈牙,用來炒香調辣,雖感覺有點怪,但口感應該相當不錯。
就像我常帶朋友到巴生及雪隆一帶去光顧福建人所開的小吃店,幾乎每次都會點食炒茨粉根和炒番薯粉一樣,這兩種分別用木薯粉及番薯粉做成的閩南粉食,其特點就在於柔韌的口感,想必“碩莪炒”應該與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吧!
茨粉根和番薯粉,皆源自閩南鄉土小吃,在泉州地區它們有著另外一個名字,稱為炒木薯粉片及炒薯粉片。這些地道的故鄉食物,或許對老福建來說仍代表著某種說不清的“鄉愁”,但對年輕一代,能引起興趣的除了它是童年記憶的某部份外,肯定就是因為那有別於一般粉食麵條的新奇口感。
我曾向檳城朋友打聽有關“碩莪炒”的由來點滴,一般說法都強調這種小吃多集中在過港仔一帶的惠安社群,幾十年來設攤販賣的不過三兩家,倒是以前有些家庭會自已炒來吃就是。至於是否源自福建惠安,那顯然可能性不大,畢竟碩莪是南洋的在地食材,而福建原鄉也未曾出現過像“碩莪炒”類似用沙谷米製成的粉食小吃。如果說是先輩們從傳統炒茨粉根和炒番薯粉中獲取靈感,再變化而成的飲食再創,那倒是比較可以接受。
根據中國明朝通事馬歡在1451年所完成的“瀛涯勝覽”中,有關“滿剌加國”一章裡就有如此記載:山野有一等樹,名沙孤樹,鄉人以此物之皮,如中國葛根擣浸澄濾其樹作丸,如綠豆大,晒乾而賣,其名曰沙孤米,可以作飯喫。
文中沙孤,就是Sago的音譯;沒想到在五百多年前一名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通事筆下,己詳細描繪了碩莪這種食物在當時的人文概況,短短五十來字,不只紀錄其製作程序,也反映當時馬六甲住民以碩莪為主糧的社會風貌。
其實,碩莪是從一種棕櫚樹的樹幹提取出來的澱粉,這樹就叫做碩莪樹,原產地在南洋;最傳統的做法是先將樹皮剝去,以普通製作澱粉的程序,將樹幹的木髓部份先行粉碎,再經過篩漿過濾,漂洗沉澱, 等曬到半乾燥時,再以竹篩將澱粉給搖成球狀細粒,乾透後,便是我們看到的一粒粒雪白的沙谷米了。
記得那天下午,在過港仔一帶兜了好幾圈才找到停車位,匆匆走進七條路巴剎的小販中心,許是我的福建話發音太爛,問了許多人都一臉疑惑,後來向一麵攤老板娘求救,才終於找到這檔聽說已是碩果僅存的“碩莪炒”。
簡陋攤頭擺放著多個大鋼煲,排場嚇人,老婦賣的盡是家裡預先煮好的食物,計有“碩莪炒” 、麵線糊和各式糖水等。點了一盤“碩莪炒”,方見艷色濃醬沾濡著晶瑩透亮的碩莪塊,簡簡單單,摻雜一些豆芽製造Q軟之外爽脆的口感,著實已無需其他多餘的配料。
整體而言,雖沒鑊氣卻香辣味濃,惜甜了一些,卻不礙品賞;尤其知道每碗每盤只需RM1,才終於明白自坐下之後,所見生意為何那麼的好!客源不斷。
突然記起朋友曾在電話中一再強調,說再不去吃恐怕很快就要失傳囉!
那已是三年前的事。
[ 點閱次數:19702 ]
我的安樂茶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