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在雪隆一帶所謂的炒菜頭粿,說穿就是南馬及北馬潮州人的炒粿或炒粿角。
但這並不意謂菜頭粿與粿角可以畫上等號。
顧名思義,菜頭粿當然內含菜頭(白蘿蔔),是以米漿摻合白蘿蔔絲蒸炊而成;而粿角的原料則純以米漿或加入其他澱粉如木薯粉甚麼的,Kosong見稱,與“菜頭”完全扯不上關係。
在潮州原鄉,菜頭粿除了這簡易的純蘿蔔版本外,還有加入蝦米、臘腸、瘦肉、花生和芹菜的豪華版,蒸好後切片,用油將兩面煎成金黃色澤,與廣東人的煎蘿蔔糕有點類似。至於粿角的一般料理方式,則以魚露、醬油、雞蛋、蒜米、菜脯碎、豆芽菜及韭菜等煎炒而成。
同樣源自中國潮汕地區的兩種鄉土小吃,隨著早年的移民潮“落番”南洋後,潮州老鄉們以家鄉炒糕粿(炒粿角)的形式作為基礎,再接合本地炒粿條的烹調手法,如加入黑醬油,辣椒醬等,結果竟將兩者給翻炒出近乎同一味道的南洋風情,只是菜頭粿有放“菜頭”,粿角只是“白”粿而已。
平心而論,我倒覺得拿菜頭粿作如斯重口味的料理,多少有點彰顯不出菜頭原味的可惜;在新加坡,菜頭粿分成黑白兩種炒法,黑式與大馬一般炒法並沒兩樣,而白式則捨棄黑醬油,純以魚露調味,可說素色相見,炒出蘿蔔糕的鮮香原味。
所以,凡吃“菜頭粿“我一定選擇白式炒法,如果用作炒香添辣,我倒覺得吃炒粿角就好了。
既然菜頭粿與粿角有所區別,那我為何一開始卻稱雪隆一帶的“炒菜頭粿”, 說穿就是南馬及北馬潮州人的炒粿或炒粿角呢?理由簡單,因為中馬一帶的“炒菜頭粿”,在實質上並不像新加坡的菜頭粿那樣含有“菜頭”成份,雖然掛起招牌標榜“炒菜頭粿”,其實只是炒粿角而已。
然而這並不表示這些小販作假,在我多次探詢後才發現,原來許多小販根本不曉得如何區分菜頭粿與粿角,甚至還有人以為在翻炒過程中加入了用“菜頭”腌製的菜脯,所以才取名“菜頭粿”呢!
這回我介紹的這攤汕頭街炒粿角,是我在檳城找吃時經常光顧的兩檔食攤之一。由於在路邊擺攤,不設座位,所以一般上都是在我逛過巴剎、追逐晨光拍完街景之後,特地打包帶回旅店吃的;至於另攤則位於姓王公司後,與知名豬腸粉毗鄰,優點是可以坐下來趁熱品嚐。
早晨路過汕頭街,眼尖的肯定會發現這攤炒粿角的“與眾不同”。很難想像依然保存著以木板木炭作為燃料的古風,老板娘雙手各拿一把鍋鏟,白煙迷濛中,打擊樂似地在平底圓鍋上,不斷“敲打”出了一包包用香蕉葉墊底,盛在保麗龍餐盒裡香噴噴的粿角。
那天,老板娘見我又問歷史又不斷拍照,便懷疑我是記者。我說不是啦,只是愛吃又好奇吧了!她便開起玩笑:你在吉隆坡開店啦,請我去炒!
只差沒對她說:妳叫我去那裡找那麼多木板給妳啊!拜託!
汕頭街炒粿角
創始年 : 50餘年
地址 : Kimberley Street, Pulau Pinang(檳城汕頭街與日本橫街交界附近)
營業時間 : 7:00 am – 11:00 am
[ 點閱次數:32621 ]
我的安樂茶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