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芋頭鏘與肉骨地  ◎  林金城
安樂茶飯 2008-07-31 02:50:40
Bookmark and Share

走在古城板底街上,倏然對眼前的街景氛圍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說不出所以然,感覺卻稍蹤即逝,腦海匆匆閃過巴生舊區火車站前的大街景象。

頂著大太陽,自然靜不下心去思索比較;我沿街拍攝一些街景影像後,便快步走進超過百年歷史的湖海殿躲蔭,去為廟裡的匾額對聯做些紀錄。

怎麼會把板底街和巴生的站前老街給聯想一塊呢?

湖海殿,建於清朝光緒廿五年(1899),祭祀“保生大帝” ,是福建同安人(包括金門人和廈門人)的地方神祇。廟裡的精彩文物除門枕石上一對百年木雕獅子外,懸掛在柱子上的木刻對聯更是蘊意非凡,在此斷章一二,像 “安居呷地”,“遍佈蘭城”,便在在反映出無可替代的地方色彩,讓歷史定格在字裡行間;呷地是指馬六甲,蘭城則一般解釋為荷蘭人統治下的古城,後來演變成昔日文人對馬六甲的“雅稱”。

同樣的字眼,當然絕對不可能出現在他處,而在巴生五條路的觀音亭裡,是否也能覓得一絲屬於地方性的歷史字跡呢?

我常四處作田調覓食,偶爾也帶著朋友們進行知食之旅,對於食物與地方人文歷史的關係,常會帶出許多意外的驚喜,讓口腹之慾在“知食”前提下找到許多精神層面上的額外樂趣,比方說巴生肉骨茶的傳奇,如果放在古城板底街,將會擦出怎麼樣的火花呢?

走出湖海殿,到右側的德和興茶室去吃碗藥材肉羹湯,便能找到答案。

我先來簡略地說說巴生肉骨茶的傳奇。

上世紀2,30年代的巴生舊區,已有好幾位永春老鄉在擺賣家鄉食物,像蠔乾鹹飯,芋頭飯,肉羹湯以及後來演變成肉骨茶的燉肉骨,只是當時並沒肉骨茶一詞,都說是“吃肉骨”吧了。後來有個曾在這些食攤當過伙計名叫李文地的人,出來經營自己的生意,他只賣燉肉骨,並以豬油炒飯取代蠔乾鹹飯,由於料理得當,大受食客歡迎。

那年代市井坊間,習慣在別人名字前冠以職業屬性,像賣豬肉的叫阿榮,別人就會把他稱為“豬肉榮”那樣,漸漸地,便有人為李文地取個花名叫“肉骨地”;由於永春方言裡“地”和“茶”同音,加上吃肉配茶原是永春的地方飲食習慣,不明究理的人看到這“邊吃肉骨邊喝茶”的方式,又不時聽到身邊食客喚起“肉骨地”,久而久之便把這食物給誤傳為“肉骨茶”!而 李文地也就乾脆掛起招牌寫上寶號“德地肉骨茶”,於是“肉骨茶”一名正式誕生。

許多人都誤以為肉骨茶的命名是因為邊吃肉骨邊喝茶的原故,卻沒想到竟然是出自一位業者的花名;同樣的也由於長久以來受“苦力論”的影響,將肉骨茶說成是經由碼頭搬運工人在煮肉骨湯時加入揀來的藥材碎片而發明的,卻忽略了其實在福建原鄉本來就有燉煮藥材湯補身的食俗。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這家在湖海殿旁經營超過70年歷史的肉羹攤,同樣以販售永春家鄉風味馳名。值得注意的是,與傳說中巴生早年的那些永春老鄉所賣的食物幾乎一樣,除芋頭飯和肉羹湯外,還備有藥燉豬肉和豬內臟的“藥材湯”。其最大特色就是肉羹分一般清湯和藥材湯兩種,據71歲潘姓業者的說法,這風味從他祖父開始,70年來未曾改變,也就是說打從一開始就有肉羹和藥材湯的組合。此外,他還提到其父親潘玉鏘,由於芋頭飯馳名,還被顧客取個外號叫「芋頭鏘」呢!

如果我們將板底街與巴生舊區的昔日地理位置做個比較,大可看出端倪。因為這兩地皆有著相當程度的共通性;靠近河邊碼頭、巴剎、出入口商倉庫和車站等,都是昔日苦力聚集之地,人口結構也以福建人為主。

坐下,吃一碗風味樸實的芋頭飯,再配上一碗肉羹藥材湯,似曾相識的感覺就不僅是戶外的街景氛圍,感覺上就好像兩地倏然相連起來,在歷史浮光中,昔日巴生的“肉骨地”和古城“芋頭鏘”做了一次時空眺望。

德和興茶室(肉羹湯)
創始年:1937
地址:11 Jln Kg. Pantai,Malacca
營業時間: 08:00-14:00(星期日休息)

有關馬六甲的延伸閱讀:

1.吃甚麼最古城?
2.豆腐街叉燒咖喱飯
3.聽說有間海南沙爹屋
4.地理學家咖哩麵

[ 點閱次數:25777 ]

15 則回應

这么草根的食物又被你发掘出来,真是令人感动。
我在想,当我们坐在那儿品尝,会不会成为一幅历史街景?
凝住了倒流的时光?
uncle jazz [訪客] · http://www.wretch.cc/blog/unclejazz 2008-07-31 @ 14:35
哦~太不得了了!

下回的旅游目标是马六甲~

也期待着金城叔叔的下回带队找吃!
恰 [訪客] · http://cceag.blogspot.com 2008-07-31 @ 20:11
uncle jazz :

好一句“凝住了倒流的時光”!
時間是河,飲食是流動的古跡啊!我想。
林金城 [會員] 2008-07-31 @ 23:45
恰 :

膽敢叫我叔叔!下次不帶你們去找吃!:)
叫我uncle Lim還差不多,山下的那個。
林金城 [會員] 2008-07-31 @ 23:52
读了你的这篇文章犹如上了一堂历史课。:-)

我还一直以为肉骨茶的名称是来自于一面吃肉骨一面喝茶呢。
Piggy [訪客] · http://www.piggyscookingjournal.com 2008-08-06 @ 00:31
金城大哥,請您提供德和興茶室的地址好嗎?謝謝。
郁芳 [訪客] 2008-08-06 @ 16:38
Piggy:

近半年來,已看過不少妳認真書寫的飲食文字和食譜,加油加油。
林金城 [會員] 2008-08-06 @ 21:26
郁芳:

有關資料已貼上。
林金城 [會員] 2008-08-06 @ 21:33
古城是一家人喜欢游玩的地方;
可是却没发觉您所说的美食呐。
下次重游古城,一定要到此店光顾光顾。
klfong [訪客] 2008-08-07 @ 13:36
klfong:
古城有太多傳統食物值得去挖掘,這報章系列雖發表在半年前,
但到現在手上又累積了至少5篇以上的內容,唯人生苦短,哪有時間寫那麼多啊!
林金城 [會員] 2008-08-09 @ 00:16
好珍貴的一篇“肉骨茶”考究。其實前幾天剛和幾個中國友人談起“肉骨茶”的來源,大家覺得“茶”可能表示“用藥材熬的湯”的意思,沒想到還有這一番典故!我雖是馬六甲人不過那家店還沒去吃過。那附近有間買面線湯的在打鐵街上,不知你去過沒有。
tky [訪客] · http://kahyeim.blogspot.com 2008-10-03 @ 02:13
tky:常去,喜歡店裡的古舊氣氛多過於食物。
林金城 [會員] 2008-10-06 @ 00:42
珍貴的食物考究,如果没人作寻根找源,食的文化难以继存。
也让星岛的朋友知道不是所有南洋的食物都是源自那两千人的小岛(1910)。
weiloong [會員] 2009-02-28 @ 14:26
weiloong:
在我心目中,星馬飲食歷史是絕對不能分家的,
否則就看不到最初的原貌了.
林金城 [會員] 2009-03-01 @ 23:30
金城老师,“星馬飲食歷史是絕對不能分家的”这句话真的令我茅塞顿开。我是绝对赞同。今天又获益了。哈
weiloong [會員] 2009-03-07 @ 11:08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知食份子

甘心做個無詩生活的生活詩人, 貪戀人間炊煙的知食份子

我的安樂茶飯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