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書展期間,到綠野國際會展中心擔任首屆星雲文學獎的攝影評審。
百來幀作品攤在地板上,透過落地玻璃自然採光,就彷彿拼湊成一幅熱愛生命、化世益人為主題的映像百衲被,鋪展眼前;正俯首踱步,斟酌評分之際,忽地從迴廊底下傳來一陣熟悉的茶葉蛋香,想是來自書展會場前的茶葉展銷攤位吧!
倏然,感覺時空錯置,疑似一手推門,便走進了三周前深秋的江南。
是的,那晚我們抵達上海,經已深夜。
放下行李,冒著風寒便匆匆走出旅館,衝向一旁24小時經營的便利商店;自動門一開,馬上被一陣超懷念的味道給懾住,無需覓尋,動作就像在台北時一樣,我跟妻都很自然的朝收銀台方向望去,果真便見到一鍋浸泡在文火中的茶葉蛋。
我不禁被自己的這份“直覺”感到驚訝。是嗅覺與時空場景的慣性反射?還是微妙間兩者早已混為一體,就像我第一次聞到茶葉蛋香是在台南的街邊小攤,一老人蹲在寒風中守著一爐盛滿茶葉蛋和滷豆乾的鐵鍋,地點就在我住處樓下的街角。所以在我印象中這味道也就有了一種“回家”的感覺,閉上眼睛仍清楚知道“離家”還有多遠。
即使後來24小時經營的便利商店都推出茶葉蛋,街邊小攤也日漸消失,每當自動門一開,一聲親切的歡迎光臨後,嗅覺仍纏繞著記憶,彷彿就回到了在台南求學的生活現場。這當然也包括後來回到大馬,從一開始每次經過吉隆坡文化街的茶坊,到後來在商場不經意路過那些藥材鋪或茶行時所聞到的茶葉蛋香,時空總是嚴重錯置,抽象的味道往往成為記憶的轉角。
其實,茶葉蛋在大馬的歷史也不算長,80年代末茶坊興起之後,才逐漸流行開來。
而上海,怎麼也學台灣在便利商店賣起茶葉蛋呢?握著兩粒包在塑膠袋裡熱燙燙的茶葉蛋,寒夜路上倍覺溫暖,雖離旅館僅幾步之遙,卻忍不住停下腳步剝殼一嚐,煙漫間果然天饈美味,口味直像當年在台南街角的那攤,鹹香入味,才記起那操外省腔的老人曾向我提起,說他來自茶葉蛋的原鄉――江南。
這才省悟,原來我已來到了茶葉蛋的原鄉。
根據明朝田汝成所撰寫的“西湖瀏覽誌”,就曾記載:蘇、錫、杭等地農村,每當立夏之日,家家都向七戶鄰居乞討陳年老茶葉,混在一起煮成“七家茶”給小孩喝,說可防“伏夏之疾”。後來村民趁四月雞蛋旺季,便將蛋給放進“七家茶”中煮熟而食,此乃“茶葉蛋”之源起。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一書中,也曾收錄當時茶葉蛋的做法:雞蛋百個,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枝線香為度。如蛋五十個,只用五錢鹽,照數加減,可作點心。其中兩枝線香,就是四個小時。
從上述資料,茶葉蛋起源自明朝時候的“七家茶”煮蛋,到了袁枚所處的清朝,茶葉蛋仍為鹹茶湯滷製的粗糙版本,至於後來加入香料如八角、桂皮、小茴香、花椒等煮成的五香茶葉蛋,也就是我們現在一般的茶葉蛋,則流行於清末民初的上海。
評審結束後,下樓去買了兩粒茶葉蛋,一解說不出的“時空鄉愁”。
攤位上碰到多年不見的朋友,帶著小孩說是聞香而來,聊起茶葉蛋,竟說那濃郁蛋香總讓他想起90年代在茨廠街一帶泡茶坊的年輕歲月。
我笑了,摸摸小孩的頭,望向源源不絕的人潮,很有把握的說:這茶葉蛋香,以後就成了牽動他們那代人對書展的“時空鄉愁”吧!
原刊於 2007.12.02 星洲日報專欄 • 安樂茶飯
延伸閱讀:
[ 點閱次數:39344 ]
本文有 1 則留言待審核...
我的安樂茶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