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潮州燒米廣東燒賣  ◎  林金城
安樂茶飯 2010-03-05 13:16:02
Bookmark and Share

到砂拉越古晉參加動地吟詩曲朗唱會演出的三天裡,處處可見“燒米”一詞。

在抵達機場後被文友帶去吃早餐的飲食中心,在深夜匆匆趕往湊熱鬧的古晉美食節的攤位上,在漢陽街露天巴剎找來擁有半世紀歷史的新光興點心檔,在老街巡禮時於路旁食攤招牌上匆匆的一瞥,“燒米”無所不在,字意顯眼,而同行的詩人們則頻頻抓頭,多少感到好奇。

趨前一看,唓!不過是西馬的燒賣而已!

隨即便開始有人點名探問:知食份子!來說說燒米和燒賣有何差別?

這讓我想起十多年前,有次帶一位古晉朋友到吉隆坡茨廠街某茶樓飲茶吃點心時,也正因為燒米燒賣而鬧過笑話。由於當天已過了早茶時間,我們又不想吃炒粉麵食,於是便叫跑堂的阿嫂到廚房去看看還有甚麼賣剩的點心,哪知該位阿嫂露出閃閃金牙以廣東話跩跩的說:嚟地叫得出嘅,我都搵得到比嚟地,靚仔!要乜嘢啊?(你們叫得出的,我都會找到給你們,靚仔!要甚麼啊?)

我看一看朋友,示意由他來點食就好。於是他以很潮州腔的華語說道:叉燒包。有!糯米雞。冇問題!蝦餃。得!一籠燒米。???一籠燒米。???乜嘢嚟嘅?燒米啊!阿嫂馬上改用很廣東腔的華語重覆再問:甚麼來的?頓時我也感到好奇,私下詢問,經朋友一番形容解釋後,便笑著向一臉疑惑的阿嫂說:佢要嘅係燒賣 (他要的是燒賣)!只見金牙一陣閃爍:燒佢嘅賣啊!燒米燒米,鬼知道佢要乜嘢咩!(燒他的賣啊!燒米燒米,鬼知道他要甚麼東西!)

是的,如果我不在文中加以括號註解,不諳廣東話的朋友就可能看不懂以上有趣對談,但逐字逐句翻譯之後卻又覺得失去那份專屬方言趣味的“傳神”,問題就在此。

其實,中國最早有關“燒賣”的記載是在元末明初,以小麥麵皮包肉餡蒸熟而成,稱為“稍麥”;到了明清時代,“燒麥”及“燒賣”兩詞才開始出現,而當中又以“燒賣”用得最為頻繁。傳到南方之後,廣東人將之發揚光大,以廣式“燒賣”為名,發展出各式變化,甚至與飲茶文化緊密接合,而成為許多人對茶樓點心不作他想的代表,甚至到了現在,“蝦餃、燒賣、叉燒包”始終還是廣式茶樓的三大天王。

而燒米(Sio Bee)就是潮州話對燒賣的發音。自古以來潮州人就把它寫成“肖米”或“燒米”。在古晉有不少潮州人,許多古早店都以燒米配上豆水,而不是廣東飲茶文化中理所當然的中國茶,這多少可看出其潮州“特徵”,因早年在東南亞各地,甚至在台灣,最早沿街賣起豆花和豆水的就是潮籍移民。

同樣的,燒賣傳到福建便成了“燒邁”或“燒麥”,在福州則寫成“壽邁” 或原始的“燒賣”;所以,古晉“燒米”到了福州人地盤的詩巫,相隔雖不算太遠,也同屬沙拉越州內,卻始終叫Sio Muai而不是Sio Bee,寫成燒賣而不是燒米。

寫了這麼多,似乎還沒就材料及風味回答詩人朋友們的題問。

最後,就只能在專欄字限內概要的說明,古晉潮州“燒米”有別於我們根深柢固的廣東“燒賣”,主要就在於摻入了馬鮫魚肉而已……。

依稀聽到“唓”的一聲,呂大詩人的白牙一陣閃爍:燒佢嘅賣啊!咁都得?(這句不用翻譯)

原刊於 2008.09.07 星洲日報專欄 • 安樂茶飯

[ 點閱次數:34623 ]

20 則回應

在湖北,也叫做"烧梅",用糯米作为陷料主打
canghaiguhong [訪客] 2010-03-05 @ 14:10
新光興旁边那档牛肉面很好吃!
kopi0 [訪客] 2010-03-05 @ 21:58
canghaiguhong:
我對江南的糯米燒賣念念不忘,原來湖北也有類似的“燒梅”啊!
聽聞湖北黃州的燒梅還是甜食呢?不知guhong兄是否吃過?
2010-03-05 @ 22:04
kopi0 :
新光興的隔壁是賣咖哩飯和叉燒飯的瓊記,
牛肉麵在哪?還是隔幾攤啊?
2010-03-05 @ 22:18
回林老师:
    湖北的"烧梅"有吃过,我在网上查询到"烧梅"可能是甜的陷料,但事实上在武汉吃到的都是糯米咸的,可以简单理解成是"烧麦"的变
体.与江南(苏浙沪)的糯米烧麦不同的是,湖北的"烧梅"外皮更加油亮,陷料特别稀,我初以为是加了很多油所至,后来有人指点是因为糯米
里加了水,酱油颜色不及江南的重,但是胡椒口味特别的重,有辛辣
感,吃起来很过瘾.
给您个餐馆点评作为参照
http://www.dianping.com/shop/2368297#ur
canghaiguhong [訪客] 2010-03-06 @ 09:53
不是在隔壁,就是在阁多一档,同样一排的,通常晚上去才有得吃.后面的档口的食物都不太好吃.
kopi0 [訪客] 2010-03-07 @ 01:13
米應該是廣東語賣的諧音~
潮州話屬閩語系,再延伸就讀成siou bee了
說siou bee還真奇怪,但燒米念廣東語不就是燒賣了嗎?
勇健 [會員] 2010-03-07 @ 02:41
金城兄,
三月里你肯定会过来亚罗士打吗?明天我有急事会在大陆待上整个月。本来答应你做个小导游的,现在却有食言之嫌,对不住了。。为了将功补过,下来时(我的电话有国际联线)打个电话给我好让我安排一些朋友带你逛逛。。

我会交代朋友们带你去尝尝一些比较具代表性的古早美食。。
王振新 2010-03-09 @ 22:59
金城兄,春天来了,北京的春花很快就会开,来北京赏春、品尝美食吧
cai [會員] 2010-03-10 @ 16:05
canghaiguhong:
燒梅、燒米、燒賣...朗起來的音調節奏像段歌謠呢!哈!
希望有朝一日到湖北尋“梅”去!謝謝你的資料。

2010-03-13 @ 10:54
kopi0:
好,下回到古晉就去好好品嚐。其實我對露天巴剎一帶擁有百年歷史的三層店屋更具興趣呢!
2010-03-13 @ 11:05
勇健:
如上,燒梅、燒米、燒賣...朗唱起來的音調節奏還真像段歌謠呢!哈!
2010-03-13 @ 11:09
振新:
真的謝謝你。
剛從越南回來,又匆匆去了馬六甲尋找拍攝地點,而月底又得到北京一趟,看來米鄉一行是無法成行了。
還是等你回來,再說。
2010-03-13 @ 11:30
cai:
春天來得正是時候,預定月底到北京一趟,可惜任務在身,生怕無法悠閒尋食了。
2010-03-13 @ 11:33
月底刚好是树木发芽,迎春花开之时哦,北京植物园里一定是花的海洋,届时我要去观花啦。每年春天我都会去植物园或郊区赏花,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醒来的泥土的芬芳,在花下流连,真是很惬意的事。
不过来日方长啦,这次没时间,可以下次啦,完成任务要紧。
cai [會員] 2010-03-13 @ 12:38
北京开始暖和了(相对的,和东南亚不好比),今天特意去虎坊桥的张记酱牛肉铺吃了烧羊肉、羊杂汤、麻酱火烧做午餐,又到牛街的宝记豆汁买了人间极品的甜品炒草莓(众人皆知北京名小吃炒红果,却不知道炒草莓的存在),又在白记年糕买了紫米切糕,还在洪记小吃店买了牛肉粒(不是牛肉干粒哦)和艾窝窝。
欢迎您来北京。
canghaiguhong [訪客] 2010-03-13 @ 16:32
canghaiguhong:
只聽聞寶記的炒紅果(山楂),炒草莓倒是新鮮事。
希望這回得閒到牛街走走。
2010-03-15 @ 18:19
百年歷史的三層店屋是指海唇街吗?但那边好象只是两層,真的没注意到有三層的店屋...
kopi0 [訪客] 2010-03-16 @ 20:57
kopi0:
我說的是Market Street啊!
2010-03-18 @ 10:24
林兄,
好久没来这里了。

谢谢你的这篇贴,让我对烧卖认识又加深了……很可惜你这儿不再更新了。这留言来得晚了点。

从小去茶楼,烧卖是我必点的点心。现在依然是,因为一家广式茶楼的点心做得好不好,几乎单凭烧卖(或虾饺、叉烧包这最基本的任何一样)就可以“断章取义”。^_^ 就因为对这道点心的偏爱,所以从小就对它的起源很好奇。

至于这个“烧卖”或“烧米”的叫法,文中的吕大诗人那句很广东式的“唓”证明了那是广东人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要明白,烧卖这东西是中华文化里的一种历史悠久耳朵民间小吃,在中国内地各处,烧卖都有各自的本土演变和叫法:如干蒸、烧麦、肖米、稍麦等。烧卖虽然是因为广东以精致的点心方式呈现而发扬光大,但烧卖并非广东人的专美。

其实烧卖除了叫法的一些偏差,样子和用的材料在中国内地各处的不同更是五花八门。如上面那用糯米馅的也有被叫做“上海烧卖”,也有像拳头那么大一个被穷学生们当正餐大烧卖(一般也是糯米馅的),还有蔡澜常介绍却怎么看都不像烧卖的猪润烧卖等等……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没法一一介绍的种类。

我本人是在马来西亚长大的闽南人,在我长大的北马小镇“烧米”也是茶楼里福建话的叫法,所以我很能接受古晋他们那边的潮式“烧米文化”^_^。

-老叔-
Daruma老叔 [訪客] · http://darumas-world.blogspot.com/ 2014-01-26 @ 16:37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知食份子

甘心做個無詩生活的生活詩人, 貪戀人間炊煙的知食份子

我的安樂茶飯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