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九如潮州鮮蚶炒粉  ◎  林金城
知食品味尋寶圖 2011-01-13 19:08:04
Bookmark and Share

翻開9年前的筆記,首頁寫著這麼幾段潦草不堪的文字:

重返茨廠街,手拿大姐遺留下的泛黃剪報,試著穿街走巷,回味童年時候曾跟她去吃過的食肆老地方,看事隔20多年後是否還“安然無恙”。

剪報中有篇李遠虹先生的文章,介紹茨廠街區一帶的舊時炒粿條。說到上世紀30,40年代,炒粿條生意幾乎全是潮州人所經營,當中知名的食攤包括了蘇丹街火車頭旁昌記茶室裡的潮州伯,其特色是一碟一碟的炒,從不理會有多少顧客在大排長龍,而且還可應食客要求加入具有畫龍點睛之郊的芝麻錦醬(甜醬);同時期在大樹頭還有另攤炒粿條,曾姓攤主挺著光禿禿肚皮,一邊炒一邊念念有詞,但大家都聽不懂他說甚麼,原因是他含著一根朱律煙,寸多長的煙灰啊隨時會掉落下來……不過,老潮州的炒粿條卻被公認最好的!戰後,思士街著名的九如飯店進行改組,不再讓釀豆腐和客家炸肉飄香滿街,不賣飯了,將店面劃成許多攤位分租,而當中有攤潮州鮮蚶炒粉,很快便竄紅起來,由於攤主與體育界熟絡,前來吉隆坡參賽的香港足球隊都喜歡到那裡吃加蚶的炒粿條,甚至打包帶回香港!

我一一重臨舊地,也不確定童年時候是否就曾吃過第一代老板的手藝;當我站在已發展成一座購物商場的大樹頭原址前,我知道歲月是回不去的了,當年在那裡擺攤的海南雞飯,潮州粥,大雞包和炒粿條,都早已消失無蹤。而當我走到中學時候再熟悉不過的昌記茶室時,店面還在,卻已換成Guardian西藥店,再拐和大眾書局門前的思士街,九如與連排的三間老店屋早已拆後重建,變成一座開放式的唐城美食中心。

謝天謝地!走進美食中心竟然還看到一檔“九如潮州鮮蚶炒粉”,吃了一碟,再上前探詢一番,不禁感動得差點掉下眼淚,是的,這正是以前大姐帶我來吃過的那檔!味蕾記憶漸漸甦醒,這才是童年時候炒粿條的味道啊!怎麼現在吃來吃去都變成標榜檳城的白派口味呢?炒粿條源自哪裡?若說潮州,那原鄉潮州有沒有這一模一樣的版本呢?除新加坡,別的東南亞國家有潮州人的地方是否也有這類炒粿條?

如今重看上篇筆記,才猛然發現尾段的每一個問號,都促使了我後來走入本土飲食尋根的不歸路;當時一股傻勁沿著先輩們的足跡反向追溯:泰國、越南,再到炒粿條的想像原鄉──潮州,想要解答的,早已從知與不知的單純走向一種跟傳統賽跑的“遊戲”。

肯定的是,炒粿條就在當年的起跑點上。

今天,重續舊緣,特地到茨廠街回味這攤3,40年前的童年滋味。

同樣的老潮州手法,以蒜泥爆香豬油,不放生抽,不像檳城幫那樣加入蠔油,只守舊地用著老抽和魚露調味,最令人感動的就是仍保留著第一代攤主從芝麻錦醬創變而來的花生芝麻醬;不以大隻鮮蝦取勝,只依戀著老潮州的鮮蛤鄉愁(清明節潮州人有用蚶祭拜祖先的風俗),加把豆芽和韭菜,打個蛋,添勺辣椒醬,便“碟碟空, 碟碟空”地將雪白粿條及黃麵給炒成歲月的油亮醬色。

根據外號肥仔的第二代傳人徐培傑先生回憶,他父親在1940年代便從原鄉潮安南來,先到泰國,新加坡,最後落腳吉隆坡,剛到時在同鄉的米店裡當伙頭將軍,直到1952年才在九如飯店設攤賣起炒粿條。最初是用巴生柴(鹹水柴)來炒,70年代改用火水爐,到90年代才改為石油氣。

我問肥仔對當年香港足球隊可有印象?他一陣愕然,說他11歲便開始出來幫父親炒粿條,1982年接手,但就未曾聽過此事。不過在他的童年記憶裡,6,70年代的生意非常旺,從早到晚,分兩班制,早上由父親炒,晚上則交由舅父及姐姐經營,賣到11點。當時只要默迪卡杯足球賽一散場,便有許多球迷湧到思士街宵夜,而他父親喜歡看球,也常帶他們到附近的默迪卡球場觀賽,也許是經常在店裡高談球經,所以才傳出這段體壇軼事。

說到能否百分百傳承其父親的手藝,肥仔被我愚笨的一問給問到笑了。說有次把炒好的粿條帶回家給母親吃,由於花生芝麻醬用完,所以省略,卻被母親給吃出來了……。

九如潮州鮮蚶炒粉(唐城美食中心)
創始年:1952
地址:22,24,26 Jalan Hang Lekir, Kuala Lumpur
營業時間:7:00am – 3:30pm
電話:016-2651668 (徐培傑先生)

原刊於 2010.07.10 中國報專欄 • 知食品味尋寶圖

[ 點閱次數:40112 ]

11 則回應

這檔“九如”和印度廟對面那間“新九如”有什麽關係的嗎?
2011-01-13 @ 20:55
King Kong:
唐城美食中心的前身是新九如茶室,而印度廟對面的“新九如飯店”則是茶室拆建後老東家遷地所開的飯店,算是茨廠街區除生記酒家外,另間可以品嚐到古粵菜的“老地方”。
林金城 [會員] 2011-01-15 @ 16:28
趁著去茨廠街買點新年裝飾品的時候,順道去吃炒粿條,味道比吉隆坡其他的炒粿條好多了,夠濕夠鍋氣,老抽味道重,不過我好像沒有吃到花生芝麻醬。
2011-01-23 @ 21:34
King Kong:
跟生命中一些體會一樣,我們未必能明顯品吃出花生芝麻醬的味道(我們以為),只有當小販不再放入之後,才能比較出來。有機會的話,不妨叫肥仔各炒一碟來試試看:)
林金城 [會員] 2011-01-25 @ 07:24
昨天傍晚走過茨街,除了紅紅燈籠流散那麼一點春意之外,餘者和
平日沒有多大差別。經過唐城小販中心,沒停下用餐,只想快點離開
,人多到讓人窒息。 我仍找不到要停下來用餐的一丁點心情。

P/S=:小女生很漂亮,長大後會是美人胚子。
老友 [訪客] 2011-01-25 @ 09:18
黑派炒粿條,在吉隆坡確是愈顯珍貴了。蕉賴有一檔算是一流傢伙。
平記,嚤多小販,流動于珍珠花園早市、康樂早市、胡姬嶺巴刹馬籃
等蕉賴一帶水,炒了超過三十年。鑊剷炒到冇柄,剩半截。手法如上
文高度相似,蒜米豬油爆香,落粿條,魚露生抽,玻璃瓶鏗鏗連環手
勢,一撮韭菜一把芽菜撒落,猛火兜炒,閒中油渣一撇而入。瞬間,
粉略黃而白煙直騰,意一轉,右手持剷敲鑊等左手,左手白鐵缽中一
更挑出調料黑油,鑊中數響,褐澤鮮亮呈。炒聚兜亂,忽然一抛,尺
餘半空散落,左手已連蚶帶血,一更撇入其底而覆之。末尾,鑊中扒
開一空処,一剷油撩入,劈啪即跳,雞蛋敲剷攆入,油中騰漲黃如菊
,玻璃樽左手一帶,魚露數點吊腥鮮。鑊剷一反,粉料雜亂同覆蛋上
,低頭一剷兜上碟。炒者頭熱面紅、大汗淋漓;觀者七八人,如飲美
酒、如聞天籟、如迷目絕色……
補充:魚露非常重要,平記常用泰國鯧魚,偶用韓江橋。
蕉賴半桶水 [訪客] 2011-01-25 @ 23:28
老哥,我要糾正:

P/S=:小女生是美人胚子,長大後會很漂亮。

哈,我該是忙昏了,想的和寫的有落差。
老友 [訪客] 2011-01-26 @ 16:33
老友:
旅程中我拍攝最多的其實不是食物,而是小孩,是我蒐集歡樂最直接的方式吧!
2011-01-31 @ 21:38
蕉賴半桶水:
看你的遣文用詞已是一大桶水矣!謝謝你的好介紹,新年快樂。
2011-01-31 @ 21:51
金城哥:
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知食路上越尋越有味!
蕉賴半桶水 [訪客] 2011-02-02 @ 15:26
睇到口水流。。。聽到口水流!
水兄啲臨場感好強!謝謝分享啦!
momolung [會員] 2011-03-10 @ 13:01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知食份子

甘心做個無詩生活的生活詩人, 貪戀人間炊煙的知食份子

我的安樂茶飯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