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站在麻坡的貪吃街口,突然被“貪”字所惑。
有別於雪隆一帶幾處知名的“為食街”,像半山芭為食街,PJ SS2的為食街小販中心等等,不諳廣東話的朋友或許還抓不到“為食”之傳神意境,然而此地“貪吃”兩字卻是一目瞭然;讓我想起童年時候外婆常笑成一臉皺紋地輕撫我的頭:你這隻“為食貓,貪吃鬼”啦,跟進跟出……恍然間,感覺自己便頓時化成一隻“貓”,一個饞嘴的小鬼,正東嗅嗅西看看地走入這條鬧烘烘的“貪吃街”。
“貪”用到吃上,頗具玩味。是欲罷不能,是處處芳草,是能吃千萬別浪費,是老子就是要吃你,是……是一種感覺,就彷彿回到童年,做一件不需太多假設及解釋的快樂事。
只為貪吃,我來到麻坡。
早聞香妃城是潮州美食的天下,許多來自麻坡的知食前輩都對其故鄉食物推崇再三,有者列出長長的名單叫我一一嚐食,有的則特地安排了當地親友引路嚮導。
與四馬路(Jalan Ali)交界的貪吃街(Jalan Haji Abu),便是潮食的精彩縮影。每天自中午到晚上,攤檔輪番上陣,從街口金山大眾市場前的潮州粿出發,麻芝,菜頭粿,炸五香,滷鴨飯,蠔煎,粿條湯,潮州鮮蚶沙爹,鮮蚶粿條麵,油炸粿,繞一圈回到原地,明瞭者觸目所見盡是典型潮食,如再加上附近一帶擺攤的水粿,炒粿,粿汁以及榮成餅家的潮州朥餅,想要詳細描繪出一幀麻坡潮食地圖,並非難事。
如果說烏達是麻坡的美食代表,那只是路過時方便攜帶的手信,要真的以深度食旅的方式去味覺麻坡,我想這些潮州傳統小吃肯定是集體召喚旅客的賣點。
而這攤位於貪吃街口的潮州粿,便讓我有種尋回“傳統”的快樂。
如果要找個單字能象徵潮州之食,我想非“粿”莫屬。
字典註釋:粿,米食也。其實說穿就是廣東人的糕,客家人的粄,但這簡單米食落在潮州婦女的巧手裡,卻成為米飯之外教人眼花撩亂、垂涎三尺的粿品。種類多到數不清,與民俗密不可分,在原鄉每個傳統節日裡都有著應對的不同粿品,以作祭祀之用,所以名目繁多,花樣迭出。
粿,可餡可Kosong。Kosong者,蒸成一盤“糕粿”後,切塊來炒就是炒粿或炒粿角,摻入蘿蔔絲即成菜頭粿,以小碗盛米漿炊蒸而成,稱水粿,蒸成薄片後切條便是大家所熟悉的粿條,切成片狀就是“粿汁”中的粿。至於包餡者,種類更為繁多,依餡料不同計有筍粿,菜粿,飯桃粿,韭菜粿,紅桃粿(紅龜粿)等等,以上都是在本地可找到的,相對於潮州原鄉那五花八門的粿品,僅屬一般常見之食。
這檔位於貪吃街口傳承了三代人的潮州粿,早期是由現任老板的外婆經營。當初以賣福建曼煎粿維生,後來才做起自家籍貫的粿品,賣出特色。說是傳統,這攤超過50年歷史的潮州粿卻又飽含著許多創意,除一般內餡改成以沙葛代替筍絲 (早期南洋化?)的筍粿外,在製作包入糯米飯的飯桃粿時,也創出兩款以糯米飯為主的甜鹹粿品,一裹入綠豆沙餡,另一種則在鹹味糯米飯上鋪上叉燒,此外一款“黑粿”,也不是原鄉著名的鼠曲粿,而是在粿皮中摻入黑芝麻內包豆沙餡的新式粿品。
讓我感到欣喜的,並不完全來自粿品的創新,因為我明瞭這些“創意”都源自“傳統”,而老板仍堅持古法,以平底鍋認真的用文火將粿皮煎成內軟外酥的口感,那才教我真正感動。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為了在檳城無意間發現一檔標榜“傳統”,堅持替客油煎菜粿的小攤時的欣喜,以及後來老人無端“失蹤“的失落。
貪吃街口潮州粿,我忘了向年輕老板黃玩興建議,不妨取個跟他名字一樣很具玩味的招牌,就叫“貪吃粿”!
貪吃街潮州粿
創始年:1950年代
地址:Jalan Ali / Jalan Haji Abu, Muar, Johor
營業時間:11:00am – 6:00pm
電話:019-3080008 (黃玩興先生)
收錄在《知食份子1》2011年出版
[ 點閱次數:229039 ]
回應頁數 : 1 2
我的安樂茶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