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部落︱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 |
工作之餘,吃喝玩樂才是正經事。尤其一位書寫者,吃喝玩樂也就是工作,因為靈感有形,形諸於文字必有所憑,憑的便是吃喝玩樂。若然如此還是未能自圓其說,便說我們去採風。
採風地點是丹絨士拔,雪州一小漁村,從機場高速大道轉入,依循F1賽車路標過雪邦,先到旺地雙溪比力停下,買大彩萬字。五人合資,像過年牌玩一種,“會屯”,只是沒人是莊家(莊家是騎馬勇士還是彩珠艷女?),贏了便全贏。截稿為止還沒人打電話來,怕是全輸了。談笑間那台灣鐵路環島行(附零用)便這樣凝止。
中途到海邊,Bagan Lalang,單層渡假獨立式進筑茅草地,屋價只城裡一半,拱護海天一色。聽說有位畫家潛居此處,妒於造訪,終於漸行漸遠,只在心裡畫成一幅小說角色素描。
早餐吃了些龍珠果,午餐是海鮮肉骨茶。知食份子(肉骨茶王爭霸戰評審之一,故隱其名)帶路,吃吃說說,長見識。飯後老闆不肯收錢,坐下談天,又是一人物。卷長髮,壯碩項間掛條鎖鏈,稱鏈嫌粗配鎖嫌細,活像風光一時的搖滾歌手。一聽,竟是茨廠街某大佬馬仔,蘇丹街甲洞蕉賴都混過,周身刀把把利,在緬甸養有燕子,自家屋後還有六千頭豬。於是欣然按受宴請──吃不了他幾丙肉。
一談投緣,由老闆當導遊,先到靈芝園,看一包包木屑迸出靈芝木耳猴頭茹,似假還真,花開兩枝還能當盆栽玩賞。不曉得能不能種出天山雪蓮、叫魔女不再慨嘆從前和以後一夜間擁有的優曇花。這便又是小說。
行程鋪展,此回場景是龍眼園,途中停在一水果攤(總是要橫生枝節),老闆橫過馬路,碩大背影原來是一個伏筆,此處表過不提。龍眼原來卻只是配角,只因肉薄甜膩,耐不住咬嚼。安娣觀光團買得最多的,是越南蘋果和各國蕃薯。行過果園,印象最深的是人參果和沙梨,小時必須爬樹摘、用長竹勾的,如今低矮垂手可得。萬物流變,時間覆蓋記憶微光,遂有了另一個太陽(冥王星遭貶斥,放逐天涯)。
最終回是養豬場,嵌置了一把三十六寸大風扇(老闆代理,其中一把刀),吹送異味涼風。同行投資電影的楊老闆(身份多重,故隱其名)身穿最後一位共產黨柚子T-恤,說這是絕佳電影場景。我叫他拉Amir來拍,此回肯定不會出了森林還被野獸反咬一口──鐵定未送檢先被禁。
小豬和我們一樣,有個無憂童年;然後便是不斷擴大,未及衰老便死掉。母豬最慘,一年兩胎,一胎記錄是二十一頭,日子常在奄奄一息中過去,老來當臘腸。公豬也沒樂趣,都已人工授精,抽出一兜可讓十頭母豬有孕,卻沒一次高潮。老闆帶我們到“實驗室”看顯微鏡(此刻他儼然科研人員),只見小小豬活躍奔跳,背景樂是大包整多兩籠──憂傷潛伏其中。
回程又停水果攤,已裝好一袋袋黃毛丹紅毛荔枝和榴槤。知食份子多口問問大蕉名字,結果又塞進了車廂。“用來炸的,一條可炸十條”,老闆笑說,也不理會城裡人廚房已少見油煙。
這便是吃喝玩樂的一天。有文為證。
[ 點閱次數:6076 ]
首先,他是一位詩人。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