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部落︱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鄭愁予七十五歲了,我還看著他三十歲以前寫的詩。
最早的一首寫於1950年,十七歲,齊豫唱過的〈雨絲〉:“我們底戀啊,像雨絲,/在星斗與星斗間的路上,/我們的車輿是無聲的。”詩齡已知天命,然而雨絲斷斷續續,“斜斜地,斜斜地織成淡的記憶”,永留星斗間拒絕與紅顏同老。
因為要寫這篇稿,掃視書櫥詩集,終於還是抽出《鄭愁予詩選集》。新潮文庫22,葉珊編,志文出版,封面依稀可見激雨中的山居和海。彼時買書不記日期,但看此書包有塑膠透明紙(啊多麼古老的行業),應是妹妹手筆,和村上春樹博益版小說同期。翻看版權頁,1974年初版,1995年再版,剛進大學,正值“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賦別〉,頁125)的年紀。
這是詩集裡少有的不記年的詩,依詩集排序推算,五十年也就過去了,卻賦別至今餘情未了。楊牧以此詩點出鄭愁予詩的韻律,“不依靠腳韻來協調節奏,但亦不完全避免天籟的韻腳。”實話說,一首詩叫人沈吟至今,靠的便是這個絲絲入扣的音韻。
名篇〈錯誤〉後來讓羅大佑唱過:“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淡傷而悠遠的愁緒,我想正是鄭愁予詩的底色。然而此情不在,後來的鄭愁予再不能撩撥人心,真的讓“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偶爾聽得達達的馬蹄,推窗只見過客遠去的背影。
我今年三十二歲。鄭愁予三十二歲那年寫下“我已中年的軀體畏懼早寒”(〈召魂〉,頁182)。他召的是詩人楊喚的魂,看者有心,把自己也當作對象。去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有人以北》,若無變故,應該也是最後一本。三十二歲已無詩,應了鄭愁予“但窄門無聲,你不來”。雖也做著別的嘗試,始終離詩遠了。“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賦別〉)即使有詩,也像三十二歲後的鄭愁予,已經無關痛癢。
《鄭愁予詩選集》選自三本詩集《夢土上》、《衣缽》及《窗外的女奴》,得楊牧〈鄭愁予傳奇〉一篇(此書代序),庶幾無憾。遺憾的是迄今無人論及我詩,也對,薄薄一冊,不及愁予多矣。惟恐後有來者,我願在此招認:鄭愁予是我抒情的憑據。
補記:完稿之後,才想起方路評過我。昨天我們才從東海岸行旅中回來。許多風景我們看過,許多美食也都嚐過。許多時候總是開心,嬉鬧著,卻也總有一些時候,一個人安靜地走開。像是突然抵達了現實生活某個象限,一種神秘的信仰往你招手。你默默走去,一個排他的個體。此時此刻,詩便只能是一個人的抒情。
[ 點閱次數:10961 ]
首先,他是一位詩人。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