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盤記事︱ 我是自己的記錄者。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攝於文學院20060405
今天拎著一台相機在東華校園彳亍,於文學院停車場旁的咸豐草堆,看見有隻蜜蜂在花朵上無助地掙扎,原來該隻蜜蜂被身體比自己還小的三角蟹蛛掐住了脖子,瞬間,全身就被花蛛的毒液給麻痺了,成為花蛛的大餐了。
見到蜜蜂的困境心中難免憤慨,但理智告訴我不該去拯救那隻被花蜘捕食的辛勤工作者,以生態的觀點來看,自然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幫助蜜蜂從花蛛口中逃出生天固有意義,但這將影響花蛛的生存;而且隨意阻撓生命現象的進行,可謂破壞生態平衡的不智之舉。
於是我蹲下來仔細端倪,可以發現其眼域區是呈三角形頭胸部是圓形,腹部呈梯形,步腳像螃蟹般向側方伸出,這正是三角蟹蛛的主要標記。這種三角蟹蛛(Thomisus labefactus)也像螃蟹那般橫著走,常躲藏在花朵上捕食昆蟲,體色是呈白或黃,一方面可以減少昆蟲的戒心,一方面可以避免被天敵發現。蟹蛛雖然具有銳牙,卻無法咬碎食物來取食。牠從口器分泌消化液,邊溶化邊吸吮受害者的體液,然後把吸乾了的屍體扔掉,重新埋伏下一個獵物。
根據圖鑑顯示,牠們平時不結網,只有在產卵時會將葉子捲起來當產房,會有護卵的行為。但體色可以因背景植物的顏色而變化,通常長時間不動耐心等待那些沒有戒心的昆蟲,一旦發現便一躍而上。
或許一般人對蜘蛛有偏見(是恐怖片的渲染?還是其貌不揚?),喜歡蜘蛛的人較其他昆蟲少很多。其實,蜘蛛應該是我們的朋友,牠幫我們除去一些惱人的昆蟲,如蚊子、蟑螂等,沒有蜘蛛擔任掠食的角色,害蟲的數量就難以控制了。像我都會故意在室內留幾個蜘蛛網及蓄養幾隻蠅虎,一個星期下來倒還真是幫我解決不少擾人的蟲害呢!一個小小的食物鏈,從我的房間就開始了。
談到蜘蛛,不由得聯想起小時候玩鬥蜘蛛的趣事。當地,我們一群童年玩伴最大的樂趣就是去捉一種被稱為「豹虎」(台灣稱為蠅虎)的小蜘蛛。為了捉蜘蛛,我們被蛇咬,遭狗追也在所不惜。捉來的蜘蛛我們只留下公的,因為只有公的才會互鬥。觀察蜘蛛對打可是相當有趣的事,勢均力敵的戰況往往引得我們在旁為之歡呼,而遇強愈強,或虛張聲勢的打鬥也別有一番領會。同時,持有蜘蛛長勝軍的人在童伴間也是擁有一定的地位。
據悉,日本的鹿兒島縣加治木町已有幾百年的鬥蜘蛛傳統、人們利用雌性金蛛作三回合的比賽,獲勝的蜘蛛飼主還可以得到獎品呢!
小小的蜘蛛,蘊藏生物競爭的哲理,這樣的生態的觀察是不分美醜的。
除了照片,我什麼都不帶走。
[ 點閱次數:6294 ]
請勿拍打,羅羅處於蛻皮至昆羅爾的階段,一動就羽化失敗了..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