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盤記事︱ 我是自己的記錄者。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 |
她曾說:「若有來生,我要做一隻昆蟲。靜靜地停在一片葉子上,很美。」
---郭蓮花<昆蟲朋友>
總會遇到有人丟來這樣的問題:“你怎麼會沈迷於昆蟲?”我祗好淡淡閒扯開去。因為太多的誤解或觀念,是很難以三言兩語去撥亂反正,人生還沒有那麼像肥皂劇啦。曾經,該怎麼說呢?感念自己過於笨拙,難以面對複雜的人世紛擾,遂把自己投向昆蟲自然,撿拾別人認為的小東西或無關痛癢的資訊。而且耽溺於蟲蟲世界,仍比置身在滾滾紅塵中浮沈要好的多吧?某個層面上來看,蟲比人要安全得多了。
既然現在的治安讓人不放心在外漫遊,但觀察昆蟲是種不用花費的消遣。家長只要讓小朋友窩在庭院漫生的雜草灌木中,就得以展開一趟昆蟲生態之旅了,既可讓小朋友培養觀察力,又可藉機介紹生物相關知識,真是一舉數得啊。別以為找不著什麼,所謂的一沙一世界,縱然是屋旁一個小旮旯頭,卻因為少有大型動物的捕食,反而成為昆蟲不俗的棲息環境。
你看見了嗎?草叢裡有蟋蟀、螽斯……可注意到他們是如何發出聲音的嗎?剛剛還有一隻七星瓢蟲植物叢間掉下,別被那裝死的伎倆給騙了。枝條上是誰吐的口水啊?原來是沫蟬若蟲的家,讓孩子可以安穩地住在家裡吸食汁液。咦?那個是什麼昆蟲呢?竟以樹葉枝條為床,且就這樣過了一輩子。
是的,我們忽略他們太久了,以致還是以“那朵不知名的花”、“那隻不知名的蝴蝶”來敷衍自身學識的貧乏。我常如是認為,當人們可以對鳥獸蟲魚、花草果樹等等一一指名道姓時,必會因認識而有邂逅的感情存在,唯有這樣才可以和世界進行更深層的對話。
中文的每個字既是一幅圖畫,也是一本文化史。若說寫作也是一種專業,作者又豈可忽略名物之學的重要?深深期許,自己要成為時時保有自我醒覺的作者,這不僅是一種專業,更是一種態度。
小東西裡也有大學問,讓我們一起站在昆蟲的鞘翅上看這個世界吧。昆蟲的記憶,也是人類自己的記憶。
[ 點閱次數:36012 ]
請勿拍打,羅羅處於蛻皮至昆羅爾的階段,一動就羽化失敗了..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