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部落︱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 |
昨天出席马金泉《卧看千山》的新书推介礼,巧遇何乃健,大伙上邵氏广场的紫藤茶坊喝茶。我坐在他旁边,想替他保管背包,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里头有本世纪奇书,有人托他交给华研,一交过去就很难见天日了。
大家都很好奇,纷纷叫他拿出来见识见识,只见他从背包拿出一本包在透明朔胶袋的褐色小书,字花簿般大,封面封底都空无一字,仿佛无字天书。
挑开薄如蝉翼的页面,原来是1912年出版的粤语马来文字典,内里都是粤语发音的马来文。大家都小心翼翼,深怕撕破了书页。
导演黄巧力拿出相机逐页拍下,为这世纪奇书留念。我只选择性拍了两页,其中一句是“埋来揸住”(意既过来抓住),马来发音果然是mari sini pegang.百年前已经有人聘请土著做事?
另一句“他是贱格的人”,dia ceraka punya orang,原来百年前已经有骂人的话了,只是没想到粤语中“贱格”的马来发音和原文这么相似。
[ 點閱次數:31157 ]
本来我相当喜欢那间以“人人都可以XXX”为口号的公司,几乎每星期都在各语文报章看见它的广告,当国营航空公司负债累累,毫无创意地以涨价作为唯一减低亏损的途径时,它却不留情面,天天打出九十九分的机票,狠狠地刮了老旧的国营恐龙公司一巴掌。它成功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MBA的教材,在物价猛涨的年代,人人都想知道它如何压低成本淘金。
然后它又推出酒店服务,让“人人都可以睡得好”。当然,一分钱一分货,要一条毛巾都需另外付费。它的航线也越飞越远,亚洲不再是它唯一的领空,大不列颠也已在它计划中的版图里。在没有政府护航的情况下能够拥有如斯成就,马来西亚人的确“能”。
最近它又联合一家保险公司,推出廉价保险,好像“人人都可以有保障”。职业病作祟,登录网站一看,竟然发现在初次登录的网页上国籍一栏,相对于列出的世界百多个国家,只有马来西亚人必须选择两种国籍,土著或非土著。难道非土著购买保险要缴付更高的费用以津贴“贫穷”的土著?难道我们高喊“Proud to be Malaysian”时,背后还要参差不齐地叫着“Bumiputra”“Non-bumiputra”?这真的是国耻。
在极度不满和愤怒的情况下,马上发了一封投诉信给该公司的客服部,同时也抄送给华文报的知名时评家和电视台的中文新闻制作人。结果石沉大海,音讯全无,客服部没任何回应。吃饭时和新闻制作人谈起,原来他们深怕得罪广告大户,最好不要炒作这些小新闻。媒体一旦和任何商业挂钩,就不免有偏差,集团再大,也不敢得罪米饭帮主的广告客户。
如果连私人机构都必须区别土著和非土著,我真的不敢再告诉别人,我是马来西亚人。这令我想起了长期被忽略而走上街头游行的印度人,几乎没有人听到身边的华人声援他们,沉默的大多数都说他们“乱”,不该同情。
2007年就要过去了,我只想告诉沉默怕乱的大多数,在美国波士顿犹太大屠杀纪念碑上,一个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神父留下了沉痛的忏悔之语:“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会员,我不是工会会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 點閱次數:14487 ]
假装写诗,假装会读诗,在他不能想象的部落想象自己是诗人。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