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自述

我能否相信自己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台北抒情誌【九】  ◎  米卡
儲藏室 2005-07-27 02:48:49
Bookmark and Share

若說某些創作者的書寫歷程中經常出現特定的符號,一如炎櫻之於張愛玲,瑪麗安之於楊澤,寶寶之於羅智成,那麼在我的習作中,則是EN了。

大二那一年,EN剛自高師大轉學過來,坐在教室的後角落,乍看之下有點神似漫畫裡的凱西,檸檬黃的鞋子非常搶眼,當時我想,若在陰沉的冬天,那將是十分亮麗動人的顏色。但我不記得後來是怎麼熟絡起來了,無非是談起喜愛的書與電影,那幾乎成為某一類專屬靈魂的身分認證。

EN很快的加入了電影社,鎮日背誦著柏格曼,楚浮,高達,文溫德斯,小津安二郎、北野武……當大家在課堂上憤力抄寫筆記之時,我經常瞥見她已在座位上沉沉睡去;然而,她亦十分嫻熟於叢林法則,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只不過在人生多層次的陰晦地帶,她偷渡著那些我僅僅只能想像的耽溺與快樂,彷彿在生存的荒地,尋覓著充飢的糧食,讓靈魂打一個長長的飽嗝。

一次考聲韻學前夕,兩人徹夜苦讀,在交誼廳,她說:「我是拉子。」「我猜到了。」相視而大笑起來。當下明白了,她宛如一個走鋼索的表演者,那優雅的姿態早已經過數次的驚險磨鍊,故她待人處世一向是極簡主義的美學風格,不過度親密亦不冷漠,「謝謝」、「麻煩你」、「辛苦了」等等等等禮貌的詞彙總是首尾相續於交談中,保持一貫的善意卻始終節制的距離。

事實上,我和EN生活的互動微乎其微,如同海綿般,我們經常讓自己處於飽和狀態,因背負著思想和行動的過度重量,而無暇顧及彼此。然則,她卻比任何人更理解那我偷偷嚮往著的,讓知識成為生命質地的學院精神的信仰,在各自不同的人生取向和審美價值中,她那與我扞格的部分卻往往如同棒喝,讓我去探索自己內在仍然可能拓展的空間。

偶爾我想模仿日劇裡那些廉價的口吻,這麼對EN說:「因為你,讓我想變成一個更美好的人。」在我的友情歷史裡,大抵充斥著手牽手上廁所,或在被窩裡傾訴光怪陸離的秘密之經驗,在耳語和親暱中,不斷建構對彼此的期待,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中抱怨,爭執,落淚,決裂,如同假冒的偽劣膺品一般,很快駁落崩解。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為此感到十分的困惑,那個蹲鋸角落的小女生,因不懂拿捏與人相處之道而遁入書中的無言孤寂,在小說或漫畫中追索著「夥伴」,深深著迷於那並肩作戰揮灑汗水的純真友誼。

因此,若說EN作為一個符號在我的書寫中顯示了特別的意義,卻已經不是多年前那個在文字中奔跑在生活中遍尋不著的朋友終於出現;經過漫漫的歲月後,我所期待的,不再是相互取暖的青春激情,而是自EN身上所看見的獨立而自由的美好素質,像在遼遠的沙漠中終於尋到了一口井。

[ 點閱次數:6670 ]

| RSS2 | Atom

鏡相自述

「我的憂鬱是人們所不懂的/羨我舒捲之自如麼?」 ——〈周夢蝶〉

miccasee@gmail.com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4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88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