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

I am Nobody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tutup pintu

沒有人坐著看花  ◎  月樹
4. 全都沒有人啦! 2005-10-11 22:53:48
Bookmark and Share

 
  近日《短片有限公司》短片展的十部作品當中,劉成達又導又演的《花》因表現手法勇於顛覆而引人注目,似乎也因為它的娛樂效果,而比較受觀眾喜愛。

  可是,不能因此僅只視《花》為一部嘩眾取寵的喜劇片。在喧鬧的底下,其實掩蓋著四處流竄的憂傷。

  劇中老祖母呆坐門前沉思的片段,並非老人家無所事事的性幻想,而是對已逝青春的追憶及嚮往。芳華已去,身體逐漸衰敗,老祖母控制不了時光向前滑行,只能期望從回憶中捕捉一些什麼。雖然軀體日趨僵硬,記憶卻依舊鮮明,對青春年華的渴望也仍然存有。

  枯萎的和綻放的向日葵在影片中交替出現,是對兩種生命階段的隱喻。在老祖母的往事畫面中,我們看到的不是她曾經年輕的身影,而是她如今步履蹣跚的老態,她的情人則以年輕的軍人模樣出場。這樣的安排產生了喜劇效果,也衍生不少笑料,卻也是對生命的極大反諷──當老祖母衰老的肉身與昔日情人健壯的身體相對,也正是當下與過去相對,現實與記憶相對。時光錯置了,有如赤裸相見的羞澀和尷尬,一旦一切過往褪盡,現實生活只剩下無奈和惆悵。

  原來日子就如此過去。同樣老邁的老伴(他是記憶中的情人嗎?)健康欠佳,得以輪椅代步,老祖母面對近在眼前的死亡,終日陷於自己的想像世界且不發一語,臉上顯現的是對生命盡頭的茫然,還是漠然?

  這一次短片展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部分男導演交出以女性的情和慾為主題的作品(如《有時愛很美》和《It’s Possible Your Heart Cannot be Broken》),而女導演陳翠梅的作品《蘑菇兄弟們》則體現男性間的兄弟情誼。這是發給彼此的「邀約書」,也是彼此的「自畫像」。

[ 點閱次數:8497 ]

16 則回應

有一點要舉牌抗議:老祖母的那雙肉腿未免太年輕飽滿了吧,“保養”得真好,與滿是皺紋的老臉不搭配。(不會是陳導的腿吧?)
 
《花》和《Majidee》是我個人比較欣賞的。它們的概念清楚,結構完整,敘述方式有文學趣味,也較圓熟。
 
《那一個下午,你來了》這樣的題材應該適合以長片的方式營造氛圍,然而它錯置於短片,因此變得零碎、跳躍,也顯得導演太貪心了。
 
至於《蘑菇兄弟們》,我想,問題在於劇本。沒錯,是劇本有問題,不是看片子不送披薩的問題,也不是沒有椰子屋折扣券的問題。劇中四個男人都是典型的現代男人,他們的性格各代表一種類型。為了完成這四種典型,編劇者讓他們的言行去符合各自的框架,就像是填充題做答一樣,都有標準答案。哪一種典型會有什麼反應,什麼樣的心理狀態,都是可以推算的。如果沒有意識到典型(也就是“刻板印象”)造成的危機,忽略人性的複雜面,就很容易流於港劇(現在說韓劇也行)般的俗氣,缺乏深度和批判。

當然我只是一個喜歡看電影的小說讀者。
月樹 [會員] · http://www.got1mag.com/blogs/moontree.php 2005-10-12 @ 00:17
我们在编剧本的时候,真的有这样的逻辑。当时是觉得好玩。

评得真好。

劉成達:
http://ipsofacto.blogdrive.com/

我可以把你的文章贴过去电影帮吗?

——张开的大腿,倒真是老婆婆的。
翠梅 [會員] 2005-10-12 @ 00:44
还是很高兴。忍不住又来留言。

你说得真好。
翠梅 [會員] 2005-10-12 @ 01:10
編劇來狡辯一下。

我想每個演員都在演接近他們本身性情的類型﹐構思劇本的時候一面找人﹐一面寫﹐一面改﹐然後演員也給意見﹐如果我們找來第五個人﹐我們就有第五種類型了 ﹐所以類型的討論是沒有意義的。我不同意他們全是典型的現代男人﹐至少楊明光(莊若演)不像﹐現代男人才不會用這麼多年對一個女孩念念不忘。那麼﹐蘑菇兄弟們這樣的片子﹐是要講一個故事而已﹐刻劃朋友們的情緒變化﹐沒有想去批判什麼。我覺得重要的是我們用怎樣的眼光看這些角色﹐是否有去感受他們內心的深刻變化而避免成為典型的觀眾呢﹖
嘉仁 [會員] 2005-10-12 @ 01:34
我觉得他说的不是张开的大腿,而是那一幕老祖母靠在梳妆台前的,镜头只摘取双腿的部分。
我也觉得那双腿很年轻,当时还以为导演玩弄手法,下一幕镜头从双腿往身体移去时老祖母会突然变成年轻的女孩。。呵呵
fox [訪客] 2005-10-12 @ 08:45
翠梅,請用吧。這篇文章會出現在東方專欄。

嘉仁,現代男人中當然還有深情的:朋友甲每次碰面都會提起前女友,那麼多年了,他還是一副純情的樣子,真讓人替他擔心。(他會不會藏有一個酷似前女友的充氣娃娃啊?)

我指的典型,就是常在沒有新意的愛情劇或言情小說出現的現代男人,又或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男人。這些典型框架往往讓我們以為可以套用在現實人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性是錯綜複雜的。譬如上述的深情男人,他有可能是假裝深情以博取同情或更多的愛情,若是這樣,他就不夠典型並且走出典型了,他就不是平板的而是立體的了,他有讓人無法預測的另一面。重點就在於顛覆,或是批判精神(是對既定框架的批判,不是批判社會、政治什麼的)。

由於《蘑菇兄弟們》是讓人物的個性起衝突而產生戲劇張力,每個人物的個性塑造就顯得很重要。然而這樣一來就會有典型化、熟口熟臉的危機--由於人生閱歷的限制,我們往往會從刻板印象中截取既定的人物形象。讓人物活起來,而不是躺在框架裡,電影才會感動人。

剛才看到一則書摘說:五個讚美加一個批評是黃金比例。嗯,我要趕緊補上讚美,以免我的身材達不到黃金比例。(哈!)

隨便摘下陌生人網上的一段話當註腳(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a222263040&f_ART_ID=75342):

我常會對學生說:「連續劇儘是變態的人生, 看了浪費生命 。」學生回我一句:「平淡的人生誰要看?」……理智告訴我:「 劇中有某種程度的荒謬與不合邏輯。」情感卻對我說 :「 戲臺上有這種人,戲棚下一定有這種人。」
月樹 [訪客] 2005-10-12 @ 13:10
月樹﹕
典型化的課題很有趣。因為你認為的典型可能和我認為的不一樣﹐除非我們事先有共識。如果我沒有經歷愛情小說的洗禮﹐我對現代男人的認知來自和社會各個層面
的男人打交道﹐因為生活圈子的不同﹐我對男人的典型印象就和你的不同(而且我自覺是個男人)。至少﹐我所認識的朋友裡面﹐沒有那種對女孩念念不忘的(而且離婚
率奇高)﹐而你卻認識這樣的人﹐就影響了我們對人的印象。

顛覆的課題我就覺得無趣﹐因為顛覆就好像把手掌翻過來那樣簡單﹐如果很隨便地去顛覆﹐而沒有想到為什麼而顛覆。這些蘑菇兄弟們﹐雖然是演戲﹐角色和他們的
親身經歷都有關係﹐於是﹐最大的難度是顛覆自己。

如果顛覆是一種策略﹐只是為了顯示和普遍的東西不一樣﹐把自己區分開來﹐那麼陳導顛覆了﹐因為她拍了和“典型”陳翠梅短片不一樣的東西﹔那麼劇本顛覆了﹐因為那個編劇實習生讓演員和導演都來參與寫劇本﹔莊若和育陶顛覆了﹐因為他們答應拍戲﹔觀眾月樹也顛覆了﹐原本以為她會譴責劇本踐踏女性人權。因此顛覆這
個概念是相對的﹐問題是我們要顛覆的是什麼東西呢﹖更危險的是如果要顛覆的是個典型﹐而我們不知道這個典型的全貌。有一本書的題目是﹕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我是不是偷換了你“顛覆”的概念啊﹖
嘉仁 [會員] 2005-10-12 @ 17:25
啊~是雷蒙卡佛唷
好書 好傢伙
少尉 [訪客] 2005-10-12 @ 18:26
我發現雷蒙卡佛時,台灣已經出版過他的短篇小說選集《浮世男女》了。不過我不是透過這個中譯本認識他的,而是透過他的英文原著集子。那時候我剛搬家,和一個大學同學同住一層三房公寓,她因為要去馬德里學西班牙文而把她原本租的房間空出來,我因為剛好想搬離住了兩年半的舊居便搬了進去。剛搬過去時她還未離開,只是先把她的那一間空出來好讓我住進去,自己暫時住到對面好朋友的房間裡。因為這樣,她的一部份東西就堆在客廳裡。我就是在這些雜物中發現雷蒙卡佛的。當時我從她的雜物中看到兩本雷蒙卡佛的書,一本是《當我們談論愛時我們是在談論什麼》(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另一本是《大教堂》(Cathedral),就抽出來,一看到封面,便被迷住了。兩個封面都是出自同一個畫家的水彩畫。第一本是一個穿著細肩帶睡衣的中年女子坐在單人床上,曲著的左手挽住長髮抵在拱起的左腳膝蓋上,右手把煙灰彈進放在床上的煙灰缸裡,從她左前方射過來的黃色燈光將她的影子推倒在枕頭上,一封打開的信在白色的床單上躺著。第二本則是在灰暗的室內,一個中年男人側坐在圓木桌旁,夾煙的左手擱在翹起的右腿上,右手把酒杯送往嘴邊,手肘支在擺著酒瓶、煙灰缸和煙盒的桌上,右後方的電視映著一個大教堂,而他則凝視著桌面空蕩蕩的地方。這樣憂鬱、孤獨的情景讓我馬上聯想到Edward Hopper 的畫,譬如那幅有名的《夜貓子》(Nighthawks),或者不那麼有名的《旅館房間》(Hotel Room)。「這本書你看了嗎?」我問我的大學同學。「沒看完,」她說,「只看了前面幾個故事。」我把書放回去,我們又隨意聊了一陣子,便各自回房去了。我躺在床上,看著空蕩蕩的淡綠色的牆壁和天花板,聽著抽風機沙沙轉動的聲響,完全沒有睡意。於是走進客廳,在灰暗中拿了《當我們談論愛時我們是在談論什麼》,回到房間裡,躺在床上,在黃色的燈光下進入了雷蒙卡佛破碎的夢。
嗯那是蛋 [訪客] 2005-10-12 @ 20:49
懶得打字,而且在這裡長篇大論“沒有人”會付我稿費,感覺很虧。

國語辭典 http://140.111.34.46/dict/
【典型】
1.舊法、模範。宋˙文天祥˙正氣歌: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亦作典刑。
2.足以代表某一類事物特性的標準形式。如:她的臥室以粉紅色為主要色調,是典型的女孩子風格。
3.文學藝術中最具概括性和代表性的人物、事件或實例。如:李白是浪漫派詩人的典型。
月樹 [訪客] 2005-10-12 @ 20:49
好,月树写得好,我同意。觉得你的评语比较合我口味,所以我刚写的也忍不住放进来。对不起了很长的,有点挡路的样子。都是快速掠过的感觉和意见,没经过过滤的,欢迎指正。

----

Flower
好看!婆婆如今犹如残花一朵,可是过去仍然丽,只是美丽得有点美搞笑。搞笑得不胡闹,是一种悲哀的搞笑。城达还懂得加入其他元素让作品更丰富好看如一对夫妻、小孩、妓女、小猪和大便。城达演得很好,演得很认真,不过有点自觉要认真而变得有点像星爷在功夫的演出――没有那么单纯地演了,好像很有包袱和责任的样子。当我后来知道他要讲自己已经去世的婆婆时,这感觉更强了。如果可以全心全意演一个单纯的小兵哥,会更好!不过已经很好了真的。这部片,可以看出导演对婆婆的爱,那么小心翼翼地说婆婆的爱情。我反对继峰说缺乏了导演个人的角度。我觉得导演是有角度的,只是比较“情感”。而讲情感的戏很难有什么理智的想法和批判性之类的吧我猜。其实片里导演也表达了一些关于社会的东西,比如孩子的爸妈那种态度。没有直接批判或赞扬可是刻意反映出来不已经是一种角度了吗?城达用一点快乐或搞笑或幽默来讲一点悲哀或者令他不爽的事情真是一流。真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婆婆也演得不错,若有所思呆呆的样子,和春心荡漾甜丝丝的样子!还有,Yasmin 是我见过最好的本地独立影片演员,完全入戏了。摄影也有梦幻的感觉,干干净净的。音乐配得很好。只是收音欠佳。还有婆婆的双腿真的比较像梅姐的腿比较多。单单看导演能够搞掂一个老婆婆演出而且演得那么好已经令我佩服了。

Majidee
是不错的,也应该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感和“亲切感”。我只是觉得最后那一笑做作了一点,可以不要。那一笑似乎更明确地说:很可能他是骗我的,不过算啦,万一是真的呢。故事会吸引我看下去,演员功劳很大,演得非常自然真实!呈现手法比较不同,也很适合这样长镜头从背后拍。如果他是骗子,我相信Majidee还真的是他家乡,那他也许会有点担心他们会在Majidee再相遇。如果他不是骗子……我想他多数是骗子啦。

La Invitation
是不是书名?为什么放法文?电影帮有人说“是不是懒有型?”,我希望导演告诉他们不是。是我想重看的片子,因为不大明,如果没有看简介更惨。理不出戏的轮廓,可以说是结构松散吗。女主角很美,像舞蹈员的身材,很清秀的样子,不过说起话来就不自然,比较像背稿似的。摄影不错,有电影感。结尾一尾鱼的出现也有韵味。

阿君和婷婷
也许很多人不喜欢是因为太刻意。我觉得导演是要故意要刻意的,只是前面做到不够荒诞,写实又不够写实,所以整部戏有点怪怪的。玩电筒那边接得美,但太长。后面跳舞那边也接得很美,到最后加上音乐都有感觉,那感觉是收住收住的。我想这是可以重看的作品,要慢慢去感受那种。有点同情男女主角,和我们的保守和不善于沟通,最后的感觉是一种可惜和叹息。所以觉得导演做到刻意的是演员的对白和情节的安排,但情感上的东西还是很内敛的。只是看了前面几部作品后相信很多观众都没耐心再去慢慢酝酿感受什么了。导演说这是他的新尝试,玩灯光、空间和戏剧性的东西,我想他尝试得不错。导演剪了一个简洁一点的短版,感觉应该会更集中一点。

蘑菇兄弟们
是很讨好,看得很爽。可能是被宇恒的演出迷蒙了,我差点忘了其实这部戏跟港剧那些几个不同性格的男人在吧里谈天的戏差不多,只是对白之间有更多空间让你去感觉。男人的潇洒和懦弱,风流和寂寞,没种但幸福之类的东西。还有最后宇恒一个人站在那边的感觉也不错。不知道他会否继续风流看不起同伴,还是开始面对自己的空虚寂寞了。大家都说庄若演得不好,我觉得还好啊,像啊,没有理由全部人的角色都像宇恒那么精彩的嘛,他就是木木的角色吧。只是有一句对白硬了一点,大概是“你是不是准备……”什么的。真正喜欢猫的人讲起猫也不会眉飞色舞的我想。宇恒用手掌蒙住眼睛讲“黑黑的”的时候也夸张了一点,不必要。还有,Chapter 的作用也不明显。

有时爱很美
不知道有没有收错料,据说James好像是想拍偶像剧之类的东西,那我觉得算做到了。一点文艺一点俗气那种,或者说俗气的文艺。比如看书(我也看到是海边的卡夫卡)比如一试吸烟。但我感觉不到“有时爱很美”,那题目的意思可能是说爱有时很美罢了,多数是不美的?因为我觉得女主角好像谁都不爱,只是被爱两个人(一男一女)爱着。翠梅有化妆是吗好像浓了一些,卷发也不大衬她。比较俗气。

It’s possible your heart cannot be broken
好看、讨好。像个简单的都市爱情短篇小说。就是说寂寞才爱,爱了更寂寞的感觉。演员找对了,演得很自然。剪接和摄影都很生动。只是没有兴趣看第二次了。可能就是所谓的有娱乐性,但缺乏深度。

Self-portrait
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只感觉到了男女主角之间的隔阂和一些诡异的气氛,导演要讲什么是很难猜到的。看完之后才去想的是:那女子的出现应该是男女主角或其中一个的想像。想像是因为有这样的需求,一种逃避或实现。为什么需要?因为他们的关系不完美。为什么不完美?因为性格不合。而我们不常找到性格很合的另一半,又还要在一起,又不去沟通改善,所以就这样扭曲不健康了。“自画像”这名字和那幅画有种要看清自己、坦诚的感觉,但那自己却是丑陋、悲哀、寂寞的。

Secret past
如果导演想说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觉,那我嫌不够强烈,感受不到。屋里的画面还蛮有电影感的。

Follow me
真的要讲咩。
零 [訪客] 2005-10-12 @ 21:15
嘉仁的生活圈子中的男人不能成為典型,或不足以成為典型。當我們在談論(文學)作品時,所謂的典型人物便是傳統作品中常出現的、大家都知道的。

《蘑菇兄弟們》裡的何宇恆是傳統的大男人主義者,呂育陶是畏妻者,莊若是深情內斂者……他們在劇中的言行舉止都符合典型標準,他們的反應都是可以預知的。

在這樣的短片展中,如果作品完全按照典型和既定的框架製作,便不能稱為是認真的創作,也沒有展出的意義。這一點和文學獎是一樣的。

而我說要顛覆,就是要走出典型,要有創意,能帶給觀眾驚喜,能給我們無法預測的下一步,或是營造不一樣的氛圍感動我們也好。(即使在劇末,何宇恆孤獨一人前行,也是這一類型作品中常見的場景、這一類型人物都會有的結局。)

p/s:我不會譴責劇本踐踏女性,我只會說你種族歧視,哈。豪放的“馬來妹”和犯罪的“吉靈仔”也是華人對異族的刻板印象啊。
月樹 [訪客] 2005-10-12 @ 21:40
我對《蘑菇兄弟們》的評論完全是就劇情/內容而言,不涉及其他方面(尤其是技術層面)。之前的假設性敘述亦同。
月樹 [訪客] 2005-10-12 @ 23:58
月樹﹕
我還是無法想像有大家都知道的﹑公認的典型的東西啦。一來我沒什麼讀書﹐二來沒什麼看戲﹐很多東西都會覺得很新鮮(像白紙那樣)﹐比如那四個男人的角色漸漸清楚過後﹐還覺得他們每個都很特別﹐不過故事和人物性格都是平行發展出來的﹐一體的﹐加上大部份時間坐在那裡﹐就欠缺變化﹐莊若一看到劇本就講出來了﹐另一些朋友也說欠缺“戲味”﹐不過我們是沒想去改它﹐因為就是要寫老朋友相聚喝酒而已。第一次寫劇本﹐蘑菇兄弟們真的是很好的練習﹐我認識了導演﹑演員﹐還有包括月樹在內的觀眾。
嘉仁 [會員] 2005-10-13 @ 01:25
外面突然下起雨,丝丝地,细细地落在如戏的人间。。。。。突然想起,演戏的人还是可以在戏里讨论剧本的。。。。。
无月 [訪客] 2005-10-13 @ 16:28
Hi Nohbdy,

Thanks for liking my short. Your review is the sharpest I've ever read so far.

Thanks again for supporting and coming to the screening.
seng tat [訪客] 2005-10-18 @ 21:37

本文有 1 則留言待審核...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沒有人

告訴他們,我奔月去了。

查無此人。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11月 2024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文章彙整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17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