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

我是激流島上一棵樹。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我的文學養份  ◎  木焱
生活隨寫 2007-05-21 21:33:54
Bookmark and Share
惶然錄

  仔細回想,和文學結緣,是從小學開始的。

  時值小學二年級,住在新加坡教中文的舅舅常越堤帶來一些青少年讀物,比如童話、世界民間故事、寓言故事、神話小說,有的圖文並茂,有的通通是繁體字。那時,我們接受3M制度的教育,學的是大陸的漢語拼音與簡體字,手上沒有字典供翻查,這些故事書籍就靠小學幾年級學來的中文字,拼湊成另一種面貌,對閱讀從不造成障礙,而讓我廢寢忘食。

  看完的這些書籍呢?小小年紀的我很有生意頭腦(大人們這樣稱讚),就賣給同班同學,記得賣出了二十四孝故事、中國神話故事書,還有當時極為流行的懶惰鬼、貪吃鬼、膽小鬼等系列書籍。小學時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幾乎都是一些探險小說,如所羅門的寶藏,和偵探小說,如大盜亞森羅蘋。而令我如獲至寶的,則是某一天在整理舅舅留在老家的書櫥,發現一本泛黃的薄書,小王子,1973年出版,譯者不詳。這本小書一直陪伴我的成長過程,反覆讀了好幾遍,每次讀完都有新的發現。有時候聚焦在狐狸身上,有時是玫瑰,有時是數學家、天文學家,有時是小王子和作者本人──飛行員。

  進入寬柔中學,莊新培圖書館內的台灣書籍開啟我進入充滿文學色彩的世界。我借閱鄭愁予、楊牧、林泠、余光中等人詩集,可是就是讀不懂。唯有巴金的文字,我讀了進去,流著滿臉的淚出來。可以說,館內所有巴金的著作都被我借閱過,在借書卡上留下了不同時期我的名字。巴金一直影響著我的創作精神,他那種對現實生活不低頭的奮戰到底,以致單純的心靈有了莫名的悸動;而那總是以死來明志的念頭同樣撥種在我心裡。幸而,我們已然不是生活在覺明、覺新那種唯命是從的封建社會,更沒有復仇的必要了(巴金寫過一篇小說〈復仇〉)。

  寂寞十七歲的頭疼,對成長的懵懂與抗拒,我學會用文字來治療那段時間的鬱悶,開始以"木焱"寫愛情小說、武俠小說,寫散文與詩歌。第一篇文章被刊登在校刊"寬中人"時,稿費雖然只有兩塊錢,卻很開心,一直珍藏著幾本泛黃的"寬中人"。當時的"椰子屋""中學生"也是必讀刊物,驗詩房裡的阿艾、魚渡還是同年級同學。

  僑大生活,認真唸書,我只讀了石黑一雄的《浮世畫家》和吉本芭娜娜《哀愁的預感》,以及寫了無數封信和失戀後的日記,自己玩賞。

  爲了逃避大學填鴨式的教育,我常翹課去台大舊圖借書,一次可以借十本。走在日治時期建築的舊圖書館,一二樓是用木條和木板分隔。在一樓找書時,偶爾被樓上震動下來的木屑給弄髒了臉,而從木條的間隙還可以瞥到樓上行走之人,就像有人踩著你在尋找他的精神食糧。就在這種像極地窖的圖書館裡面,我發現了封面早已爛掉而且用了厚紙片重新裝釘起來的《時間之書》,從那時開始篤信還有更多寶藏等待我去挖掘。

  叮叮噹噹,管理員搖鈴要閉館了,怎麼辦?幸好校園外還有一間誠品書店,變成我在入夜後的私人圖書館。我在那裡大量地翻閱了藝術叢書、畫冊,站著讀完整本西西《候鳥》,抄寫夏宇的《腹語術》,直到被店員發現加以制止,我已經抄了好幾本在手上。我也愛看設計造型書籍、園藝、動植物圖鑑,總之書店充分提給我免費的精神食糧和好聽的音樂。

  一些陸續買回去的書籍,在大三的夏天又都被我拖到台大地下道去變賣,賺來的三千多元,隔天便花在真善美戲院看了好幾部藝術電影。在買來賣去之間,我既學會一些書籍可以在書店翻閱,一些書籍非得買回家細讀並至珍藏,一些則可以去附近圖書館借閱。一生與書為伍的人,先得有一套治理書籍的本事,以免買書讀書成了累人的活兒,就沒有心情咀嚼享受了。

  以下略舉印象中不可或缺的幾本小書,正如我上面講的,有些是從圖書館借閱的,有些則已經賣掉,能夠留在身邊的大概是最近才買,和未來會買的書。目前手邊有的詩集,我的《秘密寫詩》一共28本,賣完又可以新購幾本好書了。

我以前的文學/藝術養分:
1. 時間之書,里爾克著,方思譯。
2. 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里爾克著,冯至譯。
3. 聶魯達詩選,張芬齡、陳黎合譯。
4. 林泠詩集。
5. 敻虹詩集。
6. 薔薇學派的誕生,楊澤著。
7. 深淵,瘂弦著。
8. 十三朵白菊花,周夢蝶著。
9. 巴金短篇小說集。
10. 西西小說集。
11. Raymond Carver、海明威、赫拉巴爾、Milan Kundera、卡繆小說集。
12. 觀念藝術,G.Battcock著
13. 火的精神分析,Gaston Bachelard著。
14. 哲學研究,維根斯坦著。
15. 藝術的精神性、藝術與藝術家論、點線面,康丁斯基著。
16. 美學理論,阿多諾著。
17. Hundertwasser、Picasso、Modigliani畫冊。
18. 董陽孜書法。
19. Edward Weston、Imogen Cunningham、Irving Penn攝影集。
20. 新建築,日本建築雜誌。

我最近的文學/藝術養分:
1. 我們仨,楊絳著。
2. 煙雲.阿根廷螞蟻,卡爾維諾著。
3. 死亡之匣,蘇珊.桑塔格著。
4. 旁觀他人之痛苦,蘇珊.桑塔格著。
5. 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Harold Bloom著。
6. 詩人的市場──安徒生精選集。
7. 在我母親家的三天,Francois Weyergans著。
8. 給奧費斯的十四行詩,里爾克著,李魁賢譯。
9. 曼德爾施塔姆詩選,楊子譯。
10. 魯文.達里奧詩選,趙振江譯。
11. 輓歌,方路著。
12. 不是寫給你的,劉藝婉著。
13. 西方美學簡史,Monroe C.Beardsley。

我將來的文學/藝術養分:
1. 詩經。
2. 楚辭。
3. 老子。
4. 太宰治作品集。
5. Robert Capa攝影集。
6. 卡爾維諾作品集。
7. 蕉風文學雜誌。

[ 點閱次數:8578 ]

10 則回應

啊。我看到贪吃鬼、吝啬鬼~~我以前也有读。

小学因为父亲放工才会来载。而我们12.45就放学。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几乎可以说是被寄放在学校里的。记得图书馆有分‘四年级读物’、‘五年级读物’、‘六年级读物’不同的架子。那时因为无聊,全部都读过了。书名还有印象的大概如‘千里寻母记’。。什么儿流浪记。。。XX的日记之类的。名字都差不多这样。

还有,马来文的书就是一系列一系列的lima sekawan。Si gemuk每次最后揭开谜底。。。那段时间几乎是唯一可以维持着每天看书的习惯。那些奢侈的时光。
抽屜 [會員] 2007-05-21 @ 22:10
抽屜

這說明我們都有進過國民型華文小學讀過書.
而且
不只一本


--
看到你爲有人出版社提供的封面,很是喜歡.
我的下一本書,你可拔刀相助否?
木焱 [會員] 2007-05-21 @ 22:56
木焱,

谢谢你。

我愿意拔刀呵,一面拔刀一面读诗是很幸福的事。我要吃你的诗才能画出来噢,你几时要呢?可以跟半要我的联络方式再说。:)
抽屜 [會員] 2007-05-22 @ 01:45
閱讀的美好記憶:圖書館
/楊邦尼

 為配合世界書香日,我有幸被邀請回母校新山寬柔中學演講,一方面閱讀是我個人興趣所在,二來能為青春正茂的學生們描繪一個閱讀的理想國,這樣“鄉願”的想法終究是美善的。

  演講從寬中圖書館說起。寬中莊新培圖書館,在全國60間獨中甚至和國中相比,無論規模或館藏令許多獨中望塵莫及,它是一幢四層樓獨棟建築,建成於80年代中,一、二樓有可容納300人的講堂,三、四樓是圖書館,大廳經常是書畫藝術展覽的公共空間,沿著蜿蜒的樓梯,到了三樓的圖書和閱覽室,仰頭是玻璃帷幕的“天穹”,陽光撒落在書桌、地板和四樓的梯階。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念中學的時候,只要是有留校的下午,會和同學一窩蜂的溜進圖書館,因為稍微慢一點就沒位子了,它擁有近600個座位,可說一位難求。享受冷氣外,還有一種圖書館的特殊氛圍,挑高、采光極佳,還有偌大窗外蓊郁的大樹,“草色入簾青”就是這個景色,還有四樓朝西邊的座位,可以望碧藍的柔佛海峽,波光粼粼。

  想我的高中生活,除了課本的導數、微分,還有在圖書架間徘徊,在書頁尋找成長的疑惑,不只是知識的,也是和同學情感的匯集,總之,美好的青春閱讀記憶。只是,十幾年過去了,當年的景象不在。可是,它的館藏更豐富了,近8萬冊藏書,少了人的氣息。

  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的,四樓原本可以容納300個座位的閱覽區“關閉”了,堆疊、空置的桌椅、剪報架,外賓參觀的話還可能把它說成是巨大的儲藏室,後來和圖書館副主任聊起,說是因為人少,乾脆四樓就不開放了。

  我又疑惑了,學生比我念書的時候來得更多,不在圖書館,他們下午留校都往哪裡去了!我心中大約有了答案。就在校園外咫尺,林立無數的補習中心、網咖、動漫中心、咖啡紅茶店、民歌餐廳、購物商場,這些場所眾聲喧鬧,圖書館的肅靜太不吸引人。當年,炎熱的午後,圖書館是學生的“避暑勝地”,如今避暑轉向了校外。

  回到那天的演講,扣除校方安排的某班級學生因老師請假,“硬性”聽了一節課外,最後剩下約20位學生,是真心來聽“閱讀的一百種理由”的,我從學校的圖書館說起,到大學的,網路的無國界,再到各種閱讀的變形和想像,漫游、旅行,最後來到西方歷史上的燦爛古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今日的伊斯坦堡。

  然而,我又是高興的,好幾位同學的現場發問,把我問得一愣一愣的,不知如何回答。閱讀不止是書寫成文的,更是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閱讀解答了疑惑,又生出了疑惑。閱讀需要語言力,誘惑力、專注力、持久力,閱讀是生活的態度。

  會後,學生上前問,老師,你在報上的文章為甚麼那麼寫,那樣認為。我太感動了,他們不瞭解,表示他們在閱讀、思考,並且放出疑問。我說,那我們需要讀下去,問下去,哪一天你就突然明白了起來。

  演講結束後,開車離開學校,看到學生在操場、球場、烈日下跑步、打球,出了校園,有學生剛從補習中心放學,在太陽扇下喝冰紅茶,溜進網咖虛擬的世界,也有人正準備搭校車回家。圖書館的世界,離學生好近,又好遠……
(轉載自星洲日報/6日譚‧作者:楊邦尼‧自由撰稿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2007.05.09)
木焱 [會員] 2007-05-22 @ 13:01
咦?作么你学我肯妹妹的写法啊?
不过你写得没他好。
杨翎杰 [會員] 2007-05-23 @ 09:15
甘拜下風
得兒玲咚鏘~~
木焱 [會員] 2007-05-23 @ 09:39
木兄,我超爱那些鬼系列。

那买卖的生意你还做吗?我要买!现在都找不到好看的童书了……

阿姜,我这里有帮主传了十八代的武器,接棒!
那天晴 [會員] 2007-05-23 @ 11:20
條友

書還是有要賣的,可是不是膽小鬼,懶惰鬼之類的
現在倒是不缺錢,缺的是時間啊

以前,我們總感覺有揮之不盡的光陰
現在啊...

沒時間我沒時間
一瞬間來到夏天

(怎麼又唱起歌來)


抽屜

你不必吃我的詩
一樣畫得美麗
比阿半的還美麗喔
(阿半不要吃醋,因為你不是女生,漂亮的女生.咦,我又唱起誰的歌了)
木焱 [會員] 2007-05-23 @ 17:19
之前儲存的養份都被消化掉了。
然後現在沒有‘能力’補充養份。
新的月份又要來到﹐我會盡力阻止自己的衝動。

(羊家人從香港買回來的‘現在詩’挺不錯﹐有一點‘字花’的影子。不知你看過沒。)

(誰是阿姜。我沒用姜很多年了。=( )
方肯 [會員] 2007-05-28 @ 11:54
肯妹

書慢慢看唄
最重要是要有心情才可看

我現在只抱著一本書
胡亂看
亂翻亂看都可以

關鍵詞 大陸版的喔 比台版的便宜許多
木焱 [會員] 2007-05-28 @ 22:40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格格不入

詩的最終是回報,詩的初始我忘記了。

無國籍詩人來到地球找尋食物,逐漸消瘦中。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類別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文章彙整

XML Feeds

誰在線上?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