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

我是激流島上一棵樹。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南峇山腳下,文學的種子  ◎  木焱
生活隨寫 2007-12-19 12:51:21
Bookmark and Share
攝影:木曦
攝影:木曦

前幾年,當我還住在柔佛古來時,我和居鑾中華獨中的廖國平老師通了電話,打算到鑾中給學生們講一堂有關於詩歌的課。我素聞這所中學的文藝風氣鼎盛,並不是道聽塗說,而是舉凡文學獎項和文藝副刊皆發現有此間學生上榜。如果再追溯下去,馬華文壇中的廖宏强、黃錦樹、鍾怡雯,乃至同輩詩人劉藝婉,都是那裡的校友,一籮筐的文學成就。我內心很想知道,為什麼那兒可以“盛產"出這麼多優秀的文學創作者?

可惜,我和廖老師那邊的時間始終配合不上,爾後因為自己在教學生活中沉淪起伏,又忙於經營文字專欄和編輯《蕉風》,一直到我離開馬來西亞都沒能成行,這個打算就一直擱放在心裡。

今年8月,邦尼到鑾中擔任文學獎的新詩組評審,隨後在其專欄大力讚揚鑾中的文學風氣與當日獲獎同學的激情感言。又寫道廖國平老師如何運用有限資源編出了一本學生詩文合輯,如何鼓勵學生創作並且參加文學獎云云,叫我更對鑾中學生憧憬,滋生出某種文藝的想像。我所憧憬的不在於其校舍有多大多美,我憧憬的是那一群對文學還一知半解,卻已經一頭栽下去的文藝少年。

終於在10月的最後一天,我藉著返馬推銷自己的詩集《毛毛之書》,和廖老師敲定這天到鑾中,辦一場題為“詩意的場所”的詩歌演講。我同時也邀請住在古來的邦尼一起前往,他負責下半場“讀木焱詩:晃漾的年代”。

一路上,我們聊起北島。他與我分享幾個研究北島詩作的主題,甚為有趣。早前,我跟他借了一本早期的北島詩選,1986年由新世紀出版社出版,裡面的詩作幾乎都是我未曾讀過的,除了那首有名的〈回答〉: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我拿出大學時期買的實驗記錄簿,將北島的詩作一首首霍霍然地抄寫在上面,才驚覺現在要靜下心抄完一首詩是艱鉅而且考人耐性的工作。大學時代那個當夜班保全員,邊看門邊抄詩集的小伙子已不復在了。

我向邦尼推薦黃遠雄即將出版的詩集,說集裡的每一首詩都是佳作,詩質皆保持在同等高度。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是長年修行而得正身──一棵無花果樹。我開玩笑說,想要“與遠雄同行”,但詩作屬中慢拍,不適合我這種喜歡超速駕駛的人閱讀。此時,我們已經上了高速公路。

邦尼指路,我開車,兜兜轉轉終於抵達鑾中。廖老師安排兩班商科學生和兩班理科學生來聽講,各個年輕奔放恍若當年的自己。聽說那裡頭有一名才拿到鑾中文學獎的女生,我心想待會兒她會問些什麼呢?

講堂內約200個學生坐定,我迫不及待開始講起“詩意”:

詩意乃一種美感經驗,這個美感經驗是把視覺上的美麗事物,透過文字去營造情境,來觸動讀者的想像,產生有別於現實世界的美景幻象或感覺。也可以反過來說,它來自於心靈所烘托出來的情境,內心的描繪,最後對應外在視覺的呈現,投射於外在的物景。諸如四季更迭的大自然變化、老人的慈祥樣貌、小孩的天真笑臉、山嵐之飄邈、大海之遼闊與對時間之迷思都是,而能直接和間接帶給人們一種美和喜悅。

可能是人數多了,我的話也跟著多起來。講著講著就超時了,只留下20分鐘給邦尼為《毛毛之書》做一個概括性的介紹。

發問時間,我時不時暗示同學們要像追星族那樣衝到講台來購買詩集,若還未能領悟何謂“詩意”,就需要買一本詩集回去看。結果座位席開始嘰嘰喳喳,你看我我看你,卻不見人上來;想當年我也如此羞澀過,深怕問錯被同學取笑。最後,我播放了一首詩人洛卡(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的詩文譜成的吉普賽歌曲作為ending。

當大家作鳥獸散時,終於有幾個學生上前來買詩集,其中一個小女生低聲問:寫詩一定要講究意象嗎?什麼是意象?為什麼要寫詩?我暫停簽名,沒預料到會是這些問題。就好像一個專司定義的哲學家,一生從事哲學研究,從來沒去想過要解釋哲學是什麼。我快速地回答她,我希望可以多講一點,比如沙特所說,意象“並非是一個物”,而“是屬於某種事物的意識”,“它在變成一種有意的結構時,便從意識的靜止不動的內容狀態過渡到與一種超驗對象相聯繫的唯一的綜合的意識狀態”。(《論意象》,1936,沙特著)

我不善如此冗長的解說,我的記性不好。何況如果照這樣子說出來,可能弄巧反拙,就有太多解釋不完的哲學名詞了。我知道她並非滿意我的簡短的答覆,不過她得趕回班級上課去了,我們便結束交談。過後,廖老師提及那幾名買詩集的學生幾乎是唸理科的,我感到欣悅,我本身也是理科生,卻對藝術著魔,從事文學創作。

廖老師請我和邦尼吃中飯,席間請教我們該給中學生讀哪些詩人的詩集?我開玩笑地說讀席慕蓉,後來又說余光中。不過,我最後還是認真地向他推薦敻虹和林泠,因為她們都是我的詩歌啟蒙。廖老師則是給學生讀北島和陳黎,我嚇了一跳,因為北島的詩著實不好讀,頗難感覺箇中詩意。我遂建議以主題來選取各方詩作,例如情詩、女性詩、社會寫實詩、反戰詩等等。而鑾中文學有今天的豐收碩果,也得力於全校老師在課堂上鼓勵文學創作、投稿及參加文學獎。這是其它獨中沒有的,變成了這座山城的一個文化象徵。文學不只承載了一個時代的文化,也蘊含了個人的生命與生存的精神;在人們逐漸丟失品德的將來,文學自有它的用處。

離開鑾中之前,我們逛了一下圖書館。我特別留意《藝術家》雜誌,因為在我的母校,這本雜誌是需要經過訓導處“審查”的(還包含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舉凡雜誌內的裸女裸男畫,都將先用麥克筆塗一層“馬賽克”,才放上書架(那“馬賽克”實是把藝術擦掉,而擺上去的反而是色情了)。然而當我翻開這裡的《藝術家》,內頁的裸女馬上在我眼前展示她們那對柔美的雙乳,一種自然之美。我猛一抬頭,才發覺自己站在左右兩側的透明窗扉所透射進來的光暈中間。左邊窗外似是“悠然見南山”的Gunung Lambak,右邊是濃濃舊意的一排半磚瓦校舍,我突然明白為什麼這裡可以盛產許多的文學創作者了。

靜謐的午後,當我們走出圖書館,經過一條5米長的短廊,再推開一扇鐵灰色的厚門才走到出口,我轉頭對邦尼說道:“開放的思想是需要好好保護的,所以才有了這道門”。這道門的後面,我找到了詩意的所在。

一道門,一條通往知識寶庫的短廊;一座山,一排老舊教室。對我來說,這,就夠了。希祈這群熱愛文學的少年,在未來能有所表現。在南峇山腳播下文學的種子,終將在世界文壇放光芒(也不過是一眨眼的事了)。

刊于南洋文藝副刊2007/12/13

[ 點閱次數:10004 ]

暫無回應

還沒有回應...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格格不入

詩的最終是回報,詩的初始我忘記了。

無國籍詩人來到地球找尋食物,逐漸消瘦中。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類別

搜尋

1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文章彙整

XML Feeds

誰在線上?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