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

我是激流島上一棵樹。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 1 2

陳大為不是偽詩人  ◎  木焱
生活隨寫 2006-12-31 15:07:32
Bookmark and Share

今早上星洲互動網讀了"細節(下)","(細節)上"怎沒讀到,因為星洲網秀不出來,所以上週錯過了.但是看到有人在分析食指的詩作,很高興,因為他是一個在星馬和台灣鮮少為人知的大陸詩人,而且精神上還出了點狀況.食指在1999年的時報開卷有專文介紹,後來也買了他的詩集,一直很喜歡那首"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其他的詩就圈圈點點了,像歌頌的詩歌.

然後說說我讀"細節"的感受.前段作者很理性地爬梳,食指並不是神,那些被秘密傳抄食指的詩和當時人們對食指有種種猜測,傳得神乎其神的種種行為,儘可能與其詩作做區別,別把詩和詩人聯想一塊。這是羅蘭巴特的創見"作者已死,文本先行".繼續讀到中段,我突然感到此篇文章作者在一層層詆毀詩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油然而生.

等到讀及"郭路生(食指)離鄉那天,上山下鄉尚未進入高峰期,火車站裡頭是否萬頭鑽動,是否哭天號地,實在很難找到具體的文字證據。所幸,有照為證。《沉淪的聖殿》收錄了兩張友人送郭路生去山西插隊時,攝於北京火車站的合照,一張是八人合照,一張是三人合照。前者八人衣著齊集,郭路生面帶笑容,而且畫面乾淨,身旁身後都沒有閒雜人等;後者三人咧嘴而笑,手裡各捧一株盆栽,身邊只有兩、三個閒人。這兩張照片足以證明三件事:(一)衣冠整齊、表情開懷的郭路生並非在悲慘的情況下離京;(二)北京火車站的人潮應該不會很多;(三)當天的班次應該沒有生離死別的大批知青(和反革命分子),否則郭路生一夥人不會有那麼好的心情照像。"

如此的判斷是如何辦到的?一句"北京火車站的人潮應該不會很多",難道文章作者當時也在北京車站現場嗎?憑著兩張照片,如何知道當時笑臉嘻嘻的食指心情如何,是悲傷,無奈還是真的喜悅?

作者以照片來批判詩人寫作"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的用意,我想一就是他想毀了詩人,二就是他想毀了這首讓人刻骨銘心的詩作.那又何必?都什麼時代了,不是說"作者已死"嗎?何必硬要追朔本源,把人和詩做個照片和史實比照,又不是李敖說書(不論是好的或不好的本意,未必用照片和文獻可得知).何況,作家和詩人是創作者,而不是史實紀錄者,創作不一定要和當下發生的情事對照真實度,創作比史實多了許多的想像.

於是我把滑鼠滑到後面,啊,作者乃陳大有為者.馬上就聯想到前不久黃錦樹在星洲廣場的"隨感錄"以此詩作了一篇勸諫的文章送給陳大為,希望好友能接受他的勸言.許多文友讀後都頗覺認同.

而今,陳大為這篇"細節"更應證了黃對陳的擔憂是確有其事的.陳沒因為黃的諫言而看清楚自己創作的盲點.陳大可為文批判黃錦樹的誤讀,錯把食指的那些"投機、應景、愚忠、光輝的劣作"當作經典,進而質疑黃在思想上的脆弱.然而陳卻反而以一個舊時代(文革)口號式詩歌和詩人食指為標的,進行一番憑照片和文獻空想的批判.把一個文革詩人(現在更成了精神病患)隔空說成了"思想單薄性和脆弱性",又說"相信他(食指)是'真誠'的,真誠非但不足以構成天才詩人的要素,反而侷限了食指的思考深度和廣度。"

陳的結論是:1.食指並不是天才詩人

2.真誠會侷限了詩人的思考深度和廣度

陳很努力地以"證據"去證實〈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的作者也就是食指的意圖並非為後來大部分知青神格化食指的那種悲壯意涵.陳認為他們都誤讀了〈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就連黃錦樹都誤讀了這首詩,還認為它是經典.原來,僅僅只有陳的讀法是正確的嗎?他沒這樣說,不過意思大概如此.於是陳分析了這首詩,並給予"簡單,但真實"的正面評價.而另一面卻直指"缺乏雄渾氣度和歷史觀照能力的郭路生,此時並沒有包山包海,把整個上山下鄉運動的緣起和背景統統抓進來,他放棄了“假、大、空”的宏觀敘事,放棄了偽詩歌慣用的粗糙歷史鏡頭,僅僅抓住一個令千萬人刻骨銘心的時刻──四點零八分──展開一次即時性的,顯微式的真情記述。"在詩作上面給予嘉許,卻又對創作此詩的詩人潑以冷水,著實不理解陳如此分析當下意義為何?

因為陳認定食指缺乏歷史觀照能力,於是這首被黃錦樹認為是經典〈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幾乎被他列為偽詩,因為詩作和詩人不等同.請讀這段

"當郭路生寫出這些血統純正的,十七年時期遺毒至深的偽詩歌,傳言中曾經以淚水傳抄其詩作的一代知青,難道不會懷疑自己有沒有誤讀了〈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白流了淚?早該多年入土的頌歌,居然死灰復燃,以無比愚忠的姿態重臨郭路生的思想靈台。連我都傻眼了。"

這段卻又回過來質疑〈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的文學價值.就因為陳給食指扣了一個缺乏歷史觀照能力和偽詩歌的帽子.陳的文章到了中段已經用他特有的分析法,否定了〈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這首詩和詩人食指.

因為陳認為當時高高興興入照的食指,就算寫了〈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也只是一首偽詩.陳把詩中的敘述者和作者等同了,而以作者當下並無悲傷的狀態斷定了食指寫的是一首偽詩歌.接連食指創作的不在少數的劣作也概括進來了.而陳的說法是:"負面的詩作和思想行為,未必是自我壓抑的部分,說不定它才是食指的主要人格特質。"

原本〈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是首好詩,但因為創作者食指缺乏歷史觀照,這首詩可能是讀者們的誤讀.然後到詩作內文與發生場景不符合,所以〈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是一首偽詩.硬是要把詩作敘述者和照片中笑臉盈盈的作者等同了來算.

照這樣邏輯批下去,〈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的確只是一首偽詩,食指又寫了很多爛詩劣作.詩=敘述者=作者,所以劣詩=偽敘述者=偽詩人.

陳此篇文章的邏輯就是這樣.

然而最後一節,讓我讀不懂得(可能我也誤讀了).他說黃錦樹"誤讀"了陳大為自己寫的〈四點零八分>,因為黃""錯把“敘述者”視同“作者”,我摹擬的聲音變成我自己的聲音,所有的彈著點都落在不該瞄準的地方。""

明顯地,陳的矛盾出現了.

當陳大為在前段將敘述者和作者等同了來評論食指,後段又不讓評論者黃錦樹如法炮製來評論他自己(我想黃也很無辜,因為他一定很自信地認為自己不會誤讀的呀),陳的這種思想上的"多面性或複雜性",相對於食指的"單薄性和脆弱性"更加讓人生畏,不敢恭維了.

然而,我們(讀者)偏偏不能說:陳大為,你才是偽善詩人.因為詩人的名字宣告了一切,要"大有所為(偽)".

無論如何,我也和黃錦樹一樣,認為食指這首〈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是經典,比陳大為的得獎詩作還要好.

相同的,台灣詩人李進文也說過我的那首"意外"寫得比陳大為的"在南洋"好,就是因為我的作品多了一份"真誠"!

[ 點閱次數:17604 ]

南峇山腳下,文學的種子  ◎  木焱
生活隨寫 2007-12-19 12:51:21
Bookmark and Share
攝影:木曦
攝影:木曦

前幾年,當我還住在柔佛古來時,我和居鑾中華獨中的廖國平老師通了電話,打算到鑾中給學生們講一堂有關於詩歌的課。我素聞這所中學的文藝風氣鼎盛,並不是道聽塗說,而是舉凡文學獎項和文藝副刊皆發現有此間學生上榜。如果再追溯下去,馬華文壇中的廖宏强、黃錦樹、鍾怡雯,乃至同輩詩人劉藝婉,都是那裡的校友,一籮筐的文學成就。我內心很想知道,為什麼那兒可以“盛產"出這麼多優秀的文學創作者?

可惜,我和廖老師那邊的時間始終配合不上,爾後因為自己在教學生活中沉淪起伏,又忙於經營文字專欄和編輯《蕉風》,一直到我離開馬來西亞都沒能成行,這個打算就一直擱放在心裡。

今年8月,邦尼到鑾中擔任文學獎的新詩組評審,隨後在其專欄大力讚揚鑾中的文學風氣與當日獲獎同學的激情感言。又寫道廖國平老師如何運用有限資源編出了一本學生詩文合輯,如何鼓勵學生創作並且參加文學獎云云,叫我更對鑾中學生憧憬,滋生出某種文藝的想像。我所憧憬的不在於其校舍有多大多美,我憧憬的是那一群對文學還一知半解,卻已經一頭栽下去的文藝少年。

終於在10月的最後一天,我藉著返馬推銷自己的詩集《毛毛之書》,和廖老師敲定這天到鑾中,辦一場題為“詩意的場所”的詩歌演講。我同時也邀請住在古來的邦尼一起前往,他負責下半場“讀木焱詩:晃漾的年代”。

一路上,我們聊起北島。他與我分享幾個研究北島詩作的主題,甚為有趣。早前,我跟他借了一本早期的北島詩選,1986年由新世紀出版社出版,裡面的詩作幾乎都是我未曾讀過的,除了那首有名的〈回答〉: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我拿出大學時期買的實驗記錄簿,將北島的詩作一首首霍霍然地抄寫在上面,才驚覺現在要靜下心抄完一首詩是艱鉅而且考人耐性的工作。大學時代那個當夜班保全員,邊看門邊抄詩集的小伙子已不復在了。

我向邦尼推薦黃遠雄即將出版的詩集,說集裡的每一首詩都是佳作,詩質皆保持在同等高度。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是長年修行而得正身──一棵無花果樹。我開玩笑說,想要“與遠雄同行”,但詩作屬中慢拍,不適合我這種喜歡超速駕駛的人閱讀。此時,我們已經上了高速公路。

邦尼指路,我開車,兜兜轉轉終於抵達鑾中。廖老師安排兩班商科學生和兩班理科學生來聽講,各個年輕奔放恍若當年的自己。聽說那裡頭有一名才拿到鑾中文學獎的女生,我心想待會兒她會問些什麼呢?

講堂內約200個學生坐定,我迫不及待開始講起“詩意”:

詩意乃一種美感經驗,這個美感經驗是把視覺上的美麗事物,透過文字去營造情境,來觸動讀者的想像,產生有別於現實世界的美景幻象或感覺。也可以反過來說,它來自於心靈所烘托出來的情境,內心的描繪,最後對應外在視覺的呈現,投射於外在的物景。諸如四季更迭的大自然變化、老人的慈祥樣貌、小孩的天真笑臉、山嵐之飄邈、大海之遼闊與對時間之迷思都是,而能直接和間接帶給人們一種美和喜悅。

可能是人數多了,我的話也跟著多起來。講著講著就超時了,只留下20分鐘給邦尼為《毛毛之書》做一個概括性的介紹。

發問時間,我時不時暗示同學們要像追星族那樣衝到講台來購買詩集,若還未能領悟何謂“詩意”,就需要買一本詩集回去看。結果座位席開始嘰嘰喳喳,你看我我看你,卻不見人上來;想當年我也如此羞澀過,深怕問錯被同學取笑。最後,我播放了一首詩人洛卡(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的詩文譜成的吉普賽歌曲作為ending。

當大家作鳥獸散時,終於有幾個學生上前來買詩集,其中一個小女生低聲問:寫詩一定要講究意象嗎?什麼是意象?為什麼要寫詩?我暫停簽名,沒預料到會是這些問題。就好像一個專司定義的哲學家,一生從事哲學研究,從來沒去想過要解釋哲學是什麼。我快速地回答她,我希望可以多講一點,比如沙特所說,意象“並非是一個物”,而“是屬於某種事物的意識”,“它在變成一種有意的結構時,便從意識的靜止不動的內容狀態過渡到與一種超驗對象相聯繫的唯一的綜合的意識狀態”。(《論意象》,1936,沙特著)

我不善如此冗長的解說,我的記性不好。何況如果照這樣子說出來,可能弄巧反拙,就有太多解釋不完的哲學名詞了。我知道她並非滿意我的簡短的答覆,不過她得趕回班級上課去了,我們便結束交談。過後,廖老師提及那幾名買詩集的學生幾乎是唸理科的,我感到欣悅,我本身也是理科生,卻對藝術著魔,從事文學創作。

廖老師請我和邦尼吃中飯,席間請教我們該給中學生讀哪些詩人的詩集?我開玩笑地說讀席慕蓉,後來又說余光中。不過,我最後還是認真地向他推薦敻虹和林泠,因為她們都是我的詩歌啟蒙。廖老師則是給學生讀北島和陳黎,我嚇了一跳,因為北島的詩著實不好讀,頗難感覺箇中詩意。我遂建議以主題來選取各方詩作,例如情詩、女性詩、社會寫實詩、反戰詩等等。而鑾中文學有今天的豐收碩果,也得力於全校老師在課堂上鼓勵文學創作、投稿及參加文學獎。這是其它獨中沒有的,變成了這座山城的一個文化象徵。文學不只承載了一個時代的文化,也蘊含了個人的生命與生存的精神;在人們逐漸丟失品德的將來,文學自有它的用處。

離開鑾中之前,我們逛了一下圖書館。我特別留意《藝術家》雜誌,因為在我的母校,這本雜誌是需要經過訓導處“審查”的(還包含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舉凡雜誌內的裸女裸男畫,都將先用麥克筆塗一層“馬賽克”,才放上書架(那“馬賽克”實是把藝術擦掉,而擺上去的反而是色情了)。然而當我翻開這裡的《藝術家》,內頁的裸女馬上在我眼前展示她們那對柔美的雙乳,一種自然之美。我猛一抬頭,才發覺自己站在左右兩側的透明窗扉所透射進來的光暈中間。左邊窗外似是“悠然見南山”的Gunung Lambak,右邊是濃濃舊意的一排半磚瓦校舍,我突然明白為什麼這裡可以盛產許多的文學創作者了。

靜謐的午後,當我們走出圖書館,經過一條5米長的短廊,再推開一扇鐵灰色的厚門才走到出口,我轉頭對邦尼說道:“開放的思想是需要好好保護的,所以才有了這道門”。這道門的後面,我找到了詩意的所在。

一道門,一條通往知識寶庫的短廊;一座山,一排老舊教室。對我來說,這,就夠了。希祈這群熱愛文學的少年,在未來能有所表現。在南峇山腳播下文學的種子,終將在世界文壇放光芒(也不過是一眨眼的事了)。

刊于南洋文藝副刊2007/12/13

[ 點閱次數:9839 ]

我的文學養份  ◎  木焱
生活隨寫 2007-05-21 21:33:54
Bookmark and Share
惶然錄

  仔細回想,和文學結緣,是從小學開始的。

  時值小學二年級,住在新加坡教中文的舅舅常越堤帶來一些青少年讀物,比如童話、世界民間故事、寓言故事、神話小說,有的圖文並茂,有的通通是繁體字。那時,我們接受3M制度的教育,學的是大陸的漢語拼音與簡體字,手上沒有字典供翻查,這些故事書籍就靠小學幾年級學來的中文字,拼湊成另一種面貌,對閱讀從不造成障礙,而讓我廢寢忘食。

  看完的這些書籍呢?小小年紀的我很有生意頭腦(大人們這樣稱讚),就賣給同班同學,記得賣出了二十四孝故事、中國神話故事書,還有當時極為流行的懶惰鬼、貪吃鬼、膽小鬼等系列書籍。小學時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幾乎都是一些探險小說,如所羅門的寶藏,和偵探小說,如大盜亞森羅蘋。而令我如獲至寶的,則是某一天在整理舅舅留在老家的書櫥,發現一本泛黃的薄書,小王子,1973年出版,譯者不詳。這本小書一直陪伴我的成長過程,反覆讀了好幾遍,每次讀完都有新的發現。有時候聚焦在狐狸身上,有時是玫瑰,有時是數學家、天文學家,有時是小王子和作者本人──飛行員。

  進入寬柔中學,莊新培圖書館內的台灣書籍開啟我進入充滿文學色彩的世界。我借閱鄭愁予、楊牧、林泠、余光中等人詩集,可是就是讀不懂。唯有巴金的文字,我讀了進去,流著滿臉的淚出來。可以說,館內所有巴金的著作都被我借閱過,在借書卡上留下了不同時期我的名字。巴金一直影響著我的創作精神,他那種對現實生活不低頭的奮戰到底,以致單純的心靈有了莫名的悸動;而那總是以死來明志的念頭同樣撥種在我心裡。幸而,我們已然不是生活在覺明、覺新那種唯命是從的封建社會,更沒有復仇的必要了(巴金寫過一篇小說〈復仇〉)。

  寂寞十七歲的頭疼,對成長的懵懂與抗拒,我學會用文字來治療那段時間的鬱悶,開始以"木焱"寫愛情小說、武俠小說,寫散文與詩歌。第一篇文章被刊登在校刊"寬中人"時,稿費雖然只有兩塊錢,卻很開心,一直珍藏著幾本泛黃的"寬中人"。當時的"椰子屋""中學生"也是必讀刊物,驗詩房裡的阿艾、魚渡還是同年級同學。

  僑大生活,認真唸書,我只讀了石黑一雄的《浮世畫家》和吉本芭娜娜《哀愁的預感》,以及寫了無數封信和失戀後的日記,自己玩賞。

  爲了逃避大學填鴨式的教育,我常翹課去台大舊圖借書,一次可以借十本。走在日治時期建築的舊圖書館,一二樓是用木條和木板分隔。在一樓找書時,偶爾被樓上震動下來的木屑給弄髒了臉,而從木條的間隙還可以瞥到樓上行走之人,就像有人踩著你在尋找他的精神食糧。就在這種像極地窖的圖書館裡面,我發現了封面早已爛掉而且用了厚紙片重新裝釘起來的《時間之書》,從那時開始篤信還有更多寶藏等待我去挖掘。

  叮叮噹噹,管理員搖鈴要閉館了,怎麼辦?幸好校園外還有一間誠品書店,變成我在入夜後的私人圖書館。我在那裡大量地翻閱了藝術叢書、畫冊,站著讀完整本西西《候鳥》,抄寫夏宇的《腹語術》,直到被店員發現加以制止,我已經抄了好幾本在手上。我也愛看設計造型書籍、園藝、動植物圖鑑,總之書店充分提給我免費的精神食糧和好聽的音樂。

  一些陸續買回去的書籍,在大三的夏天又都被我拖到台大地下道去變賣,賺來的三千多元,隔天便花在真善美戲院看了好幾部藝術電影。在買來賣去之間,我既學會一些書籍可以在書店翻閱,一些書籍非得買回家細讀並至珍藏,一些則可以去附近圖書館借閱。一生與書為伍的人,先得有一套治理書籍的本事,以免買書讀書成了累人的活兒,就沒有心情咀嚼享受了。

  以下略舉印象中不可或缺的幾本小書,正如我上面講的,有些是從圖書館借閱的,有些則已經賣掉,能夠留在身邊的大概是最近才買,和未來會買的書。目前手邊有的詩集,我的《秘密寫詩》一共28本,賣完又可以新購幾本好書了。

我以前的文學/藝術養分:
1. 時間之書,里爾克著,方思譯。
2. 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里爾克著,冯至譯。
3. 聶魯達詩選,張芬齡、陳黎合譯。
4. 林泠詩集。
5. 敻虹詩集。
6. 薔薇學派的誕生,楊澤著。
7. 深淵,瘂弦著。
8. 十三朵白菊花,周夢蝶著。
9. 巴金短篇小說集。
10. 西西小說集。
11. Raymond Carver、海明威、赫拉巴爾、Milan Kundera、卡繆小說集。
12. 觀念藝術,G.Battcock著
13. 火的精神分析,Gaston Bachelard著。
14. 哲學研究,維根斯坦著。
15. 藝術的精神性、藝術與藝術家論、點線面,康丁斯基著。
16. 美學理論,阿多諾著。
17. Hundertwasser、Picasso、Modigliani畫冊。
18. 董陽孜書法。
19. Edward Weston、Imogen Cunningham、Irving Penn攝影集。
20. 新建築,日本建築雜誌。

我最近的文學/藝術養分:
1. 我們仨,楊絳著。
2. 煙雲.阿根廷螞蟻,卡爾維諾著。
3. 死亡之匣,蘇珊.桑塔格著。
4. 旁觀他人之痛苦,蘇珊.桑塔格著。
5. 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Harold Bloom著。
6. 詩人的市場──安徒生精選集。
7. 在我母親家的三天,Francois Weyergans著。
8. 給奧費斯的十四行詩,里爾克著,李魁賢譯。
9. 曼德爾施塔姆詩選,楊子譯。
10. 魯文.達里奧詩選,趙振江譯。
11. 輓歌,方路著。
12. 不是寫給你的,劉藝婉著。
13. 西方美學簡史,Monroe C.Beardsley。

我將來的文學/藝術養分:
1. 詩經。
2. 楚辭。
3. 老子。
4. 太宰治作品集。
5. Robert Capa攝影集。
6. 卡爾維諾作品集。
7. 蕉風文學雜誌。

[ 點閱次數:8431 ]

电影中的亚洲  ◎  木焱
生活隨寫 2007-03-10 13:26:33
Bookmark and Share

null

这两年,亚洲电影已经甩脱了上世纪各大悲剧历史的伤痕元素,转拍小题材(小情小爱?)又或大制作(大动作大布景)的影片。张艺谋、陈凯歌相继告别老毛时代的余毒,以全新包装堕进《卧虎藏龙》勇夺奥斯卡外语片所形成的窟窿里,而且越陷越深,逐渐听不见一代导演的声音了。他们错以为中国史诗片也能够像几年前的《神鬼战士》(Gladiator)过关斩将,毕竟电影艺术还是以“人”为本,武打片、战争片只是形式之一二,他们忘了讲故事的本质是要感动人的。

而其他华语国家的电影工作者似乎也着了电影奖项的魔,不论走艺术路线,还是以商业为主的电影。大家急于放大自己,一方面掌握了资源,却将还未成形的东西,急就章地拼拼凑凑。总是以配乐、特效,不然就是演员的精湛演技,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去烘托一部影片,然而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是电影走向解构形式的多元歧义,还是观众的思想停滞跟不上思潮?

幸好还有一些导演如蔡明亮、王家卫、金基德、岩井俊二,以循序增进的体悟去探讨永不被磨灭的主题——爱情与欲望。他们像剥洋葱一层层的绞痛着亚洲人民的心。《你那边几点》在法国却延续台北的孤独,《春光乍洩》在阿根廷显露的则是香港的快速、疏离、压抑。这就是了,电影中的亚洲往往在“人”身上,而非关拍摄场景的所在。他们的电影之所以会感动,因为他们都在诉说自己,自己与地域的关系,而同观众一样都是“东方主义”的。

在电影世界里,我们该重视亚洲的文化,而不是亚洲的版图(如何扩大)。

--原刊于《亞洲眼》創刊號,2005

[ 點閱次數:8166 ]

詩人們,在路上  ◎  木焱
生活隨寫 2007-01-23 22:58:17
Bookmark and Share

攝影:楊嘉仁

去年7月,我和方路、翎珑、万辉、嘉仁“挥师”北上至彭亨州,赴一场由直凉中学华文学会协办的“轻歌曼舞话书香”文化茶座。我前一天便寄住在万辉的爱巢,辗转夜晚未眠,听得小俩口在讨论一场电视剧的分镜,桌灯斜照在近旁的书架,心中已经盘算着要借走哪些影带、漫画和书籍。

延伸閱讀:詩人們,在路上

[ 點閱次數:8370 ]

頁數 : << 1 2

格格不入

詩的最終是回報,詩的初始我忘記了。

無國籍詩人來到地球找尋食物,逐漸消瘦中。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類別

搜尋

9月 2024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文章彙整

XML Feeds

誰在線上?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